浅议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做好“三项作业”工作
2020-03-30杨波
杨波
【摘 要】 本文重点探讨了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如何开展并且做好“三项作业”工作的措施:明确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完善“三项业务”组织领导机构及专责人员配备,实现责任到人;加强“三项业务”制度建设和落地;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强化节能环保文化建设;规范现场管理和加强作业过程管控;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保证资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应急管理。
【关键词】 水利工程;工程建设企业;三项作业
一、引言
三项业务指的是职业健康、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自20世纪末,全球各个国家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刻不容缓,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改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共同目标,人们期望拥有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健康水平,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中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2]
水利工程在新建和运行过程中,一直在发挥着除水害、兴水利、防洪减灾、调配水量的功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好施工区域的“三项作业”工作。
二、如何做好“三项作业”工作 [3-8]
1、明确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应该严格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即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统称“三项业务”)的法律法规要求。计划、组织、实施、督察环境保护管理(含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综合利用等)等活动。
2、完善“三项业务”组织领导机构及专责人员配备,实现责任到人
根据公司“三项业务”工作要求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全面梳理公司各层级“三项业务”组织领导机构及专责人员配备工作,确保每级管理机构至少要有一名专职管理人员。企业必须依据“三项业务”管理人员台账对各单位、项目部的人员配备情况进行核查。
3、加强“三项业务”制度建设和落地
水利工程建设企业要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有效落实管理制度中的各项要求,按标准规范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做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留档规范,具备可追溯性。
企业需要依据国家“三项业务”法律法规、标准规定,以及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总体要求,对公司“三项业务”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并适时进行修订完善。制定配套管理制度。着重明确对作业现场节能环保监管职责、流程、方式和要求等内容;有效落实和保障施工现场的环保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要求,以及执行施工合同要求。
4、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强化节能环保文化建设
(1)制定详尽的、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水利工程建设企业要将职业健康、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培训纳入总体培训计划内,明确培训内容、受训人员(人员全覆盖)、培训时间等内容,并按计划实施,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培训档案。(2)细化不同层及人员的培训重点。领导人员的培训要侧重“三项业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国家“三项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赋予企业的职责等;业务管理人员的培训要侧重“三项业务”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以及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评价及治理措施,污染治理设施及设备的运行与管理,主要耗能设施及设备的節能降耗管理,“三项业务”其他管理要求等;对涉及职业危害因素、环境影响因素的岗位作业人员及主要耗能设备及设施操作人员的培训要侧重国家“三项业务”有关法规基本知识,本单位“三项业务”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与义务等。(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企业可以结合国家“职业病宣传周、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活动组织开展宣传工作。也可以以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图片、标语标识、知识竞赛等形式适时开展和推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宣传,落实职业健康和环保主体责任。
5、规范现场管理和加强作业过程管控
在职业健康方面,水利工程建设企业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规定主动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2)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规标准规定的体检项目和周期要求,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3)进一步提高职工对工作场所内的职业病危险源知情权;做好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和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管理。(4)引入先进的设备设施,推广先进技术,降低员工接触职业危害频率或减轻职业危害因素影响。
环境保护方面,水利工程建设企业要做好两项工作:(1)要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前置行政许可条件,强化合规性管理。(2)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生活垃圾,要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定点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6、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
(1)要把“三项业务”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工作与安全生产一体化开展,制定适合本单位业务范围、特点和管理架构的检查考核表,明确检查考核的要求和内容,制定年度检查考核计划,并按周、月、季度、年度严格落实。(2)丰富检查考核方式。可以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个别交谈;现场检查;意见反馈等不同种的方法切实开展考核工作。(3)坚持“查考结合”、“查培结合”原则,在检查考核过程中以口头交流、书面意见等形式对被检查单位安全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工作进行指导,提出合理工作建议。
7、保证资金投入
要将开展“三项作业”所产生的培训投入,宣传投入,考核、表彰奖励投入,科技创新科研投入,设备更新及改造投入以及其他管理和措施落实投入等投入预算纳入安全生产投入预算管理。逐级规范建立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使用台账,台账包含资金使用清单、凭据、发票复印件等,规范资金使用统计工作,将资金使用情况按月或季度逐级汇总并上报,做好资金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避免年度决算与预算差距较大的情况发生。
8、加强科技创新
结合单位施工特点和“三项业务”工作实际,以及“五小”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就职业病防治、生态保护及污染物治理、节能减排重难点等方面进行认真梳理,编制“三项业务”技改计划。加强“三项业务”有关技术、设备及设施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以全球化视野应用世界先进工艺、技术、设备,鼓励对高耗能设备的更新换代,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实现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9、加强应急管理
(1)增强预案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和规定,结合重要职业危害风险和环境风险,完善突发职业伤害事件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确保预案上下级联动的有效性,增强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认真开展演练。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演练的实效性,加强与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联系,建立应急协调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系统性救援及处置能力。
三、結论
水利工程建设企业需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健康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部署,严格落实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持节能优先、绿色健康发展理念,切实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要求,严格履行企业自身生产经营领域的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系统部署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并有效落实,进一步提升企业职业健康、环境保护、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 王金南,苏洁琼,万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机制创新[J].环境保护,2017.45(11)13-17.
[2] 彭东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J].中国人大,2018.14.49.
[3] 李勤.加强节能减排,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科学发展[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4.
[4] 莫丽华.浅议新形势下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5.
[5] 李娜,李国德,武士威,等.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45.
[6] 郭雅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18.09.38-40.
[7] 李飞.浅议节能减排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能源经济与环境保护,2018.02.96-101.
[8] 张博庭.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节能减排”亟需与时俱进[J].四川水利发电,2017.12.16.
【作者简介】
杨 波(1985—)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讲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