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的外语类院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模式探索
2020-03-30李田杨霞
李田 杨霞
【摘 要】 文章梳理了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发展情况与PDCA循环法程序,分析了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存在的问题,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例,重点探讨PDCA循环法在高校MPAcc教学管理中的實施与应用。即通过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践平台、学位论文、组织保障五大方面特色化办学,系统性地解决了商务教学国际化程度低的问题;从理念与实施两个层面,有效解决了学生在国际化商务竞争中应用能力欠缺的问题。
【关键词】 外语类院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模式;PDCA循环
一、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发展与PDCA循环法
1、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发展现状
自2009年以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受到国家大力支持,发展迅速。据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年均增长为45.51%,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校生规模年均下降1.88%。国家相关政策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强引导,“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幅调整研究生教育学位结构,到202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比例将达到1.5:1到2:1之间。[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将高端会计人才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2] 根据《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将拥有国际化水平的会计专业团队作为会计人才的发展目标,明确到2020年会计人才资源总量提高20%以上,研究生学历的人才达到1%。[3]因此,高层次国际会计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国家开展会计硕士MPAcc(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专业学位办学13年以来,各培养单位向社会输送MPAcc毕业生超过2万人,为我国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4]MPAcc已成为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学位规模化发展,但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水平相对滞后,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培养过程质量难以提升,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等问题。[5]高等院校需要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保证培养质量。[6]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作为培养会计领域内的应用型、职业化人才的学位类型,亟需科学、完善的培养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创新特色化的培养管理模式。
具有MPAcc培养资质的高校中,外语类院校仅有三所,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西外)。[7]外语类院校虽然所占比例最小,但MPAcc发展最具特色化和创新性。比起财经类和理工类院校,外语类院校拥有独特的语言环境,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培养高层次国际会计人才的天然优势。
2、PDCA循环法
PDCA循环(如图1所示)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建立起来的一套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8]
它是一种持续改进、注重过程控制的科学方法,不仅有效运用于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样适用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目标,将系列过程管理活动有序结合的动态客观管理程序。整个过程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的综合管理体系,各个实施方案或培养过程中间形成各自的PDCA小循环。PDCA循环法可以用于研究生培养持续质量改进中,是最通用、最有效的方法。[9]
二、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部分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培养特色不突出。在制定MPAcc培养方案时,仅对会计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微调,仍沿用了大致培养方案的内容;[10]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仍定位于传统会计人才的培养,理论课程较多,目标拘泥于国内市场,存在专业特色不明显、双语课程较少、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方面问题。部分院校实习实践薄弱,注重理论教育,实务课程所占比例很小,缺乏职业导向。[11]在个人培养计划的执行中,由于实习企业接待能力有限以及大部分学生自主实习等因素,实习过程难以控制,实习效果很难保证。[12]部分高校任课老师及导师职称和理论水平均高,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对国家经济现状和会计发展趋势了解甚微。任课教师和导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操技能,才能适应国际化、高层次的会计人才培养需求。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尤为重要。[13]
此外,高校行政管理方面亦存在一定问题。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逐年增大,但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在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培养质量难以加快提升,因此MPAcc研究生教育需处理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系。[14]我国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缺乏针对MPAcc网络化教学管理系统模式。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居多,未能形成信息化、网络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网络管理模式 。[15]大多数培养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评估中心对会计硕士教育情况和各项指标进行反馈和处理,培养单位外部亦没有独立的评估机构。[16]提高会计硕士的培养质量,需要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人才质量评估体系,从而规范会计硕士的培养过程并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国家评价、培养单位评价和社会评价的三维一体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三、西安外国语大学MPAcc人才培养模式
1、西安外国语大学MPAcc人才培养目标
西外是全国具备培养资格的三家外语类院校之一。学校MPAcc依托现有的外语语言环境和省级特色专业会计学(ACCA)优势,坚持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既掌握国际会计规范,又通晓中国会计实践,在国际竞争环境及多文化背景下从事会计、财务、审计等实务工作的高层次国际会计专门人才(如图2所示)。
2、MPAcc人才培养过程PDCA循环框架
如图3所示,西外MPAcc以“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三强”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计划(Plan),以课程设置、三师指导制、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组织保障等作为培养过程中的实施方案(Do),通过教学督导定期听课与教学管理检查、学生评教、学生座谈、内部自评与外部第三方评估等进行质量监督及检查环节(Check),将意见反馈(Action)至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等处,培养单位将对培养理念进行更新、培养目标进行校正和实施方案进行改进。
MPAcc培养全过程遵循PDCA大循环,具体实施方案之间会形成诸如课程设置——三师指导制循环,三师指导制——实习实践循环,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循环,学位论文循环,组织保障——课程设置循环,组织保障——三师指导循环,组织保障——实习实践,组织保障——学位论文循环等若干个小循环,实施过程相互联系,动态循环。
四、PDCA循环法在西外MPAcc教学管理中的实施方案
1、实施思路
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可运用PDCA管理思想来解析,如表1所示。计划(Plan)是基于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出特色化的培养目标。执行(Do)中包含西外MPAcc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认证相结合、高级商务英语小班授课、引入国外原版教材、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授课,突显出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培养单位采用“理论导师+实践导师+语言导师”相结合方式,邀请实践导师入校进行专题实务讲座、学生赴企业及实习基地参观学习、设立西外MPAcc中心、MPAcc教学管理制度汇编、MPAcc专项管理经费等。监督与检查(Check)包含教学督导定期听课与教学管理检查、学生评教、师生座谈、MPAcc自评和MPAcc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质量评估等方面。对教学管理中成功之处得以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对教学管理中失败之处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寻求解决方案。
2、实施方案PDCA循環
在MPAcc培养过程管理中,整体实施方案形成以下若干个小环。实施过程相互联系,动态循环。
(1)课程设置——三师指导制循环。根据课程设置情况,理论导师、实践导师和语言导师交叉配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如果发现培养方案设置不合理,及时将情况反馈至MPAcc中心,经过论证和处理,MPAcc中心将会对培养方案进行局部调整。因此,在课程设置及三师指导制之间会形成PDCA小循环。
(2)三师指导制——实习实践循环。三师指导制形成后,实践导师将会对学生实习实践以及实习报告进行指导。包括实践方案的计划、实习实践的过程,给学生相关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具体问题。三师指导与实习实践过程中也会形成一个PDCA小循环。
(3)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循环。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和实习实践经验写成实习报告,这将是学生学位论文的调研素材和写作基础。实习实践之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学位论文,如果出现错误,学生可立即向实习单位及实践导师反馈,得到相应的处理方案,继续撰写学位论文。实习实践与学位论文之间亦形成一个PDCA小循环。
(4)学位论文循环。学位论文从开题、学院初次评审、预答辩、正式答辩申请、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双盲评审到正式答辩各环节本身则形成一个循环。在培养过程中,初次评审检查时出现问题,会要求学生按意见修改后方可参加预答辩。学生可以根据答辩老师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最终进行正式答辩环节,环环相扣,在学位论文整个环节就存在若干个PDCA小循环。
(5)组织保障——课程设置、组织保障——三师指导、组织保障——实习实践、组织保障——学位论文循环。组织保障是根基,在课程设置、三师指导、实习实践以及学位论文实施的过程中,如在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MPAcc中心将给予支持,对课程设置、三师指导、实习实践以及学位论文环节补充新的管理与运行制度。
3、方案应用
围绕西外国际化、应用型培养目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法,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专业实习、学位论文和组织保障等五大特色开展实施。
(1)课程设置。一是注重研究生课程学习与会计国际权威执业资格认证有机融合。研究生教育按照社会需求标准,重新制定富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使培养目标适应人才需要的多元化,培养过程复合人才成长的个性化,提高培养质量。[17]采用学历教育与国际执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中植入国际注册会计师全球统考高级阶段五门课程,使该项目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实现国际、国内教育资源整合,中外师资组合,对学生硕士在读期间或者毕业后获取行业任职资格有直接帮助。同时MPAcc中心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ACCA、CIMA和AICPA等执业资格。
二是强调外语教学的重要性。课程设置中充分突出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强调外语能力在人才竞争中的基础作用。依托学校语言优势,在培养过程中,由原来学校开设的大班二外英语课变更为MPAcc中心自设的小班高级商务英语课程。每班人数不超过25人,增强研究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取得国际执业资格证书打好英语基础。突出英语语言优势,60%以上课程实现双语教学,部分课程以全英文教学并使用英国原版教材。
(2)师资队伍。拥有一支具备较高学术能力、一流外语水平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是确保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18]MPAcc中心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实行“专业导师+实践导师+语言导师”的三师指导制,实现三导师联合、交叉培养体系。在师资构成上,既有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教师,又有来自一线、特别是跨国公司中具有实践能力的实践导师,也注重安排外语能力强的语言导师。专业导师和外语导师侧重于校内的理论指导,实践导师侧重于学生的实习实践安排及引导。
(3)实习实践。MPAcc中心主要与大型跨国公司、国际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建立实习实践基地,聘请来自实习基地的实践导师。MPAcc中心邀请来自企业、行业的业内专家为MPAcc研究生提供每学期不少于四次的专题讲座,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研究生与业界的互动。除此之外,还邀请实践导师为研究生讲授培养方案中的实务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导师联系单位实习,也可以由学校MPAcc中心利用现有的企业资源安排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集体实习。根据专业实习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原则,学生根据专业实习的内容与情况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学位论文的基础,实践导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报告写作并给予反馈意见。
(4)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的重要参考因素。[19]为提高培养质量,产生高质量论文,MPAcc中心在研究生正式答辩前增加培养单位初次盲审、预答辩两个环节。中心还制定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确保论文内在质量和外在形式两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学位论文培养过程如图4所示。
(5)组织保障。项目培养指导委员会是项目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由11人组成,分别由会计专业学术领域专家、行业精英、学校项目办公室主任和教学秘书在项目中心主任直接领导下,分工负责项目培养的具体工作。MPAcc中心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制定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南》,对制度和流程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保证学生人手一册,严格把控学位培养过程。学校对MPAcc中心设立了ACCA专项教学经费,专款专用,适用于各项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等支出,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MPAcc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水平相对滞后,教育资源不足,培养过程质量难以提升,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等问题,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例,详细探究了MPAcc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突出了西外MPAcc高级商务英语小班教学、双语授课、“学历教育+国际执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专业导师+实践导师+语言导师”三师指导制等国际化与应用型办学特色。西外MPAcc培养过程特色化发展,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一条探索路径,也对其他外语类院校MPAcc的定位与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然而,由于西外MPAcc发展历程较短,招生人数较少,仍然存在诸如缺少信息化手段、缺少优秀教学案例等问题。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只有充分运用网络化和信息化手段,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别敦荣,易梦春,李家新.“十三五”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6(1)83-90.
[2] 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6-06).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
[3] 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EB/OL].(2010-10-09)http://www.shaanxi.gov.cn/jbyw/ggjg/60356.htm.
[4][7] 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报告(2004-2015)[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5-7.517-519.
[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2014-1-29)[2014-3-17]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5/201403/165554.html.
[6] 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9-03-19.
[8] 马仁杰,王荣科,左雪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9).
[9] 赵宏,陈丽娅.基于PDCA 循环的高校教学管理流程再造[J].现代教育管理, 2015(2)76-80.
[10] 孙建华.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创新—基于高端会计人才需求导向[J].财会月刊,2013(8)122-124.
[11][17] 王锐,王华.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沈阳理工大学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6(6)381.
[12] 王德武,冯智,蒋亚朋.浅析会计硕士培养的规范化[J].商场现代化,2016(8)217-218.
[13] 刘永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模式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2(6)112-115.
[14] 王柯敏.当前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1-5.
[15] 孙兰义,丁传芹,李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2(6)173-174.
[16] 郑伟.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其改进[J].财务与会计,2014(12)67-68.
[18] 朱晓芸,杨潮.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13)104-108.
[19] 张笑燕,宋茂强.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69-72.
【作者简介】
李 田(1985—)女,四川人,硕士研究生,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杨 霞(1972—)女,山西人,博士研究生,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外管理会计比较、成本战略管理与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