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振动系统对脑瘫患儿的影像学评价
2020-03-30陈溪王春南
陈溪,王春南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是指在出生前与出生之后的大脑发育时期出现因各种外界因素产生非进行性脑损伤的综合征,亦是直接导致患儿肢体伤残的主要疾病之一[1-2]。可伴有感知觉异常、行为障碍、智力低下及惊厥等症,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针对围产期及可造成脑损伤的新生儿抢救医疗水平亦得到了飞速提升,最大程度的将新生儿死亡率降至最低,但脑损伤后遗症导致肢体残疾的现象明显增加,并逐渐发展为脑瘫。小儿脑瘫属于终身性疾病,现如今针对该病,仅能根据患儿残存的基础水平,有针对性的规划康复指标,但尚不能完全治愈。故为了能更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应在患儿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前进行计划性干预,从而提高生活行为能力与生活质量。
中医学并没有“脑瘫”这一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分析,属于“五硬”“五软”“五迟”的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研究较多,从小儿的智力发育、运动发育、体格发育分别进行了描述和记载。人体可正常走、坐、卧,需依仗框架为骨骼,固定稳定发力为肌肉,可以协调运动控制活动程度为经筋,肾主骨生髓,肝主润宗筋,脾主肌肉养护,若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保证肝、脾、肾三脏最基本的供应养分,若肝、脾、肾三脏亏虚,则会出现骨虚乏髓,经筋失养,肌肉痿废的情况,因此会出现站立与行走发育迟缓的症状,可见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针灸可改善脑瘫患儿的神经、肌肉组织行为能力,已得到后世医家充分的认可[3-4]。但临床应用中针刺的方法、配穴、物理治疗、康复治疗、作业治疗等方法众多,效果不一。输原配穴法是在传统医学理论的框架下,通过辨证分析提出的治疗理念。五输穴与原穴之间关系经气灌输的强弱、大小的变化,原穴在循行上呈向心性运行,从四肢末端向心脉后深入体腔,与脏腑紧密结合,这种循行方式与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式完全不同,因原穴是所有脏腑之气所留所注之地,五输穴可调节原气的大小,所出入之深浅。两者可通过相互搭配,完美的调节经脉之气、脏腑之气、气血之盛衰、功能之盛衰,具有调节腠理,承上启下,平衡阴阳的功用[5-6]。本研究观察针刺结合振动系统对脑瘫患儿影响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入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住院的90例脑病足月儿,男性患儿50例,女性患儿40例,年龄(1.13±0.28)月,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针刺组、振动组和振针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30例,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1.13±0.41)岁。振动组30例,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3例;年龄(1.35±0.32)岁。振针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18±0.34)岁。各组脑瘫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具有确实围产期缺氧病史,临床表现以新生儿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症状,出现意识异常、肌张力异常、神经反射异常、有甚者并发神昏惊厥。1)有确切的可直接导致胎儿在胞宫内受到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或严重的胎儿受胞宫内的窘迫情况(胎心<101次/min,持续4 min以上;羊水Ⅱ度污染等)或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有明确的窒息史[7];2)出生时已确定出现重度窒息,Apgar指标评分<3分/min,甚至严重者可达到≤5分/5 min;出生时脐动脉血气压强pH≤7[6];3)出生后3 h内出现神经系统异常、持续至24 h以上,出现神志异常如过度兴奋、嗜睡、昏迷等症,肌肉张力也随之出现明显升高或降低,原始反射障碍:拥抱反射与吸吮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若病情严重者便出现神昏、惊厥等重症,若出现脑干皮质损伤便出现: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异常、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症[8]。4)影像学诊断及超声学诊断评价:利用影像学呈点状及条状高信号,采用MRI检测皮层与皮层下部分,确认是否伴有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若沿侧脑室外壁出现条带状高频信号,则要进一步确定顶枕叶的深部脑白质部、两侧额叶是否有对称性或片状高信号,是否出现脑性水肿,若出现脑实质出血或伴病侧脑室扩大,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的情况,在T2W1基底节区、丘脑高信号,内囊后肢信号相对较低,皮层下囊状的信号消失,T1W1弥漫性脑水肿使深部白质呈普遍信号明显降低。
1.3 方法
采用1∶1平行随机单盲、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90例足月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振动组和振针组,每组各30名患儿。
针刺组:取穴太溪,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平刺10 mm。百会: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处,平刺10 mm。太冲: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平刺10 mm。每次针刺15~20 min,每日1次。
振动组:运用德国伽利略振动机械设备,以7~11 Hz低频振动1 min,休息1 min设定循环,每12个循环便为1次临床治疗,每次治疗20 min,每日临床治疗1次。
振刺组:每日进行针刺(同针刺治疗组)与振动治疗(同振动治疗组)1次。
以上各组治疗,除振动组每次20 min治疗外,其他治疗组每次均按照15 min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每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头部MRI影像及超声检测
每组脑瘫患儿在治疗前和接受治疗2个疗程后。给予10%水合氯醛溶液0.8 mL/kg灌肠保留,等待静镇发挥作用后患儿入睡,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影像科进行MRI检测,核磁共振设备(美国GE 3.0T)磁共振扫描仪。90例患儿均进行MRI平扫检测,常规T1W1轴位及矢状位,T2W1轴位及矢状位,DWI弥散成像,此检测成像对缺血、氧最为敏锐,层厚均为3 mm。
超声诊断[9-10]:采用德国飞卡立a12超声,在频率7~11 MHz下进行测量。新生儿侧脑室外侧壁至中线距离:正常数值7~11 mm,平均值可为8 mm,若超过11 mm则确定为异常[11-12]。
2 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头部MRI结果比较
脑瘫患儿因常因脑缺氧供血不足出现脑水肿,通过MRI影像学检查时,常显示磁共振T1W2成像为脑实质部呈现弥漫高信号提示,而脑水肿常伴随皮层下白质,脑内侧室变狭窄以及脑白质斑点状与屈曲状高信号成像。若出现内囊后方支信号出现异常的情况,便有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侧室下方出血、脑溢血,严重者甚至出现脑梗死的征兆,临床以供血区出现高信号成像为脑出血,出现低信号成像则为脑梗死。部分严重的脑瘫患儿,还可发生基底节和丘脑的病理改度,出现点片状对称性T1W1不均匀的高信号成像,临床以豆状核或苍白球、丘脑外侧受损所导致。经2个疗程治疗后,3组患儿出现脑沟及脑内室、蛛网膜下腔显著变大变广,旁白质范围逐渐缩小。脑室内侧旁白质出现软化病灶:成像以T2WI片斑状高信号出现,脑内室边缘出现不完全。针刺组脑沟及脑内室出现变大变广的程度明显不及其他两组,脑室旁白质软化逐渐变小,白质逐渐变多。但尚未出现空洞和多灶性白质软化。振刺组与针刺组在髓鞘化程度成像上,也明显优于振动组。结果见图1~6。
图1 针刺组头部的MRI影像(治疗前)
图2 针刺组头部的MRI影像(2个疗程后)
图3 振动组头部的MRI影像(治疗前)
图4 振动组头部的MRI影像(2个疗程后)
图5 振针组头部的MRI影像(治疗前)
图6 振针组头部的MRI影像(2个疗程后)
2.2 各组治疗前后脑室内侧超声结果对比
在各组治疗2个疗程后,与治疗前相对比结果均出现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振针组的测量结果降低最为明显。振针组和针刺组与振动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各组治疗前后脑室内侧超声结果对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振动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结论
脑瘫可以利用影像学呈点状及条状高信号,采用MRI检测皮层与皮层下部分,确认是否伴有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13];若沿侧脑室外壁出现条带状高频信号,则要进一步确定顶枕叶的深部脑白质部、两侧额叶是否有对称性或片状高信号,是否出现脑性水肿,若出现脑实质出血或伴病侧脑室扩大,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的情况,在T2W1基底节区、丘脑高信号,内囊后肢信号相对较低,皮层下囊状的信号消失,T1W1弥漫性脑水肿使深部白质呈普遍信号明显降低。
小儿脑瘫属“痪症”“五迟”“五软”等证范畴。本病的病机为先天气血不足,肝肾虚不养脑,瘀血内阻所致[14-15]。明代《人镜经》明确指出: “其脊中生髓,上至于脑,下至尾骶,其两旁附肋骨,每节两向皆有细络一道,内连腹中,与心肺系,五脏通。”提出大脑与脊髓神经中枢发出分支形成支配全身的神经网络,调节控制脏腑功能,这与中医运行经气的络脉通道相吻合[16]。后天禀赋不足,肌肉经筋不养,因脾胃运化无权,导致气血亏损,尤其在婴儿时期得不到足够的濡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不能运化,气血不能提供濡养,肌肉经筋生长匮乏,也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7-18]。现如今针对此疾病,仅能根据患儿残存的基础水平,有针对性的规划康复指标,但都不能完全治愈患儿。
经过临床试证明,针灸可改善脑瘫患儿的神经、肌肉组织行为能力。使用输原配穴法在传统医学理论的框架下,验证了针灸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各项神经、肌肉组织,最后使用头部MRI分别患儿进行了结果检测,结果表明针刺配合振动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内室、蛛网膜下腔、脑室内侧旁白质、髓鞘等实质性的改变。故为寻求更有效改善患儿康复治疗治愈能力,应在患儿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前进行针刺与振动性疗法进行干预,从而提高生活行为能力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