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020-03-28苏庆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苏庆华

摘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十分必要,正确和多样化的思维能力能让学生更加高效和高质量地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且能汲取数学学习中优秀的思想和思考方式。但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各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033

学生步入初中,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在横向和纵向上都不同于之前的阶段,并且对于小学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初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是为日后学习高中数学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初中数学的变化,在横向上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加丰富,知识的覆盖面更加广;在纵向上,对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要求更高、深度更深,需要学生调动综合思维并进行复杂的脑力运算。因此,在初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初中数学学习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计算能力,这种能力虽然是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却经常在计算结果上出错,因此教师要着重扎实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论学习到什么阶段,都不能松懈对计算能力的培养。其次学生在初中阶段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数学学习涉及的复杂的运算越来越多,学生对一项问题的解决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和权衡。最后是发散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学生的成长和自身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在进行题目学习时,学生的思路也是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在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符合自身的知识学习方式。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落后

虽然现在的教育方向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上课时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而不注重学生的个性与思维的发展。

2.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在许多学生的认知里是很难的科目。对于数学学科的教学,教师常常采用题海战术,在课后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数学作业,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解题过程中,如果其中一个步骤不对,往往最后结果也是不对的。如果学生在做题时没有掌握方法,思路不清晰或者粗心大意就会影响数学成绩。

3. 数学教材内容不合理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部门对初中各学科教材进行了适当的修订。但是,数学教材仍然是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一些教材修订得不够全面,练习题的内容没有进行更换,仍然采用旧版本中的题目,这些题目已经不符合新课标改革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1. 改变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為了跟上素质教育的脚步,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不要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要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进行教学,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适宜的环境。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习经验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所谓学习经验,就是教师给予学生在学习上的体会和阅历,这些体会和阅历与普通的经验一样,都是需要感知的,而且其丰富性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其一,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经验。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之外,都要注重对数学教学经验的丰富,注重对数学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更新,这样才能为学生带来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活跃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启发学生的思路。其二,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习题的讲解不能千篇一律采用一种方法,而是向学生展视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结合方式,并体会思路的打开方式。其三,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比如在生活中的道路上有各种路标,气象站记录每天的气温变化等,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中的图形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尤其是结合数学中的函数图像、数轴、不等式、直角坐标系、方程等知识,可以有效地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其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问题思考和分析能力,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 丰富课堂组织形式,促进学生思维活跃程度

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并且对学生性格的发展产生束缚的反作用,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思维灵活度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时,要采用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其一,要尊重传统授课模式。讲授式的教学能让学生沉淀性情,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稳重态度,并且能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到知识,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能舍弃的。其二,课堂活动的积极开展。学生长期在书桌和黑板中,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课堂探究、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等都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调节,更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在交流和自主探究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三,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对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连接,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落到实处,了解知识学习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通过实践的过程得到激发和强化,并形成自己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按照自己的能力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应少洁.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8(38).

[2] 舒 婷.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7(26).

(作者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七中学   417500)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