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站军事题材视频弹幕传播效果研究

2020-03-28周洋邓莹

中国记者 2020年2期
关键词:弹幕军事内容

□ 周洋 邓莹

内容提要 本文从“从弹幕数量分析热点视频取向”“从弹幕内容萃取话题热点倾向”“从弹幕热词辨析用户价值航向”三个维度对B站军事题材视频弹幕的传播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当前在“去中心化”的传播态势下,需要通过互动来说服用户,从“你要知道什么”转变为“你能够知道什么”;在弹幕的沟通与交流中,激发情感共鸣,强化文化认同感是加强军事文化传播的必由之路。

弹幕,是指观看视频过程中弹出的评论字幕。原本是指射击游戏里密集的子弹,由于过于密集像一张幕布一样,英文称为“Bullet Hell”(子弹地狱)。2009年6月,国内知名弹幕视频网站bilibili(简称B站)成立,随着其不断发展,弹幕文化和网络社交模式也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本文聚焦B站著名涉军UP主(即视频投稿者),从中选取13部高关注度军事题材视频弹幕进行实证分析,探析弹幕传播规律,为改进军事题材视频传播提供参考借鉴。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背景

1.B站特性

B站具有很多以往视频网站不具备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B站在竞争中占据差异化优势。目前B站具有十六个分区,其特点包括:画质高清、弹幕活跃度高、片头片尾没有广告、自制剪辑视频多元等四个方面,其中,最具有竞争力的特点是弹幕的活跃度与质量。

2.B站受众层次分析

B站用户定位是Z世代(网络世代)以及ACG(动画、漫画、游戏)爱好人群。北京、上海成为B站文化的集中大本营,男性用户要多于女性用户,年轻人及亚文化爱好者占比高,整体呈年轻化。

3.军事题材视频在B站的传播现状

军事题材视频的传播已经在B站打开了局面,具有一定数量的军迷受众及相关军事爱好者UP主,但也存在传播范围还不够大,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如何利用好弹幕文化,敏锐捕捉弹幕XML数据所反映出视频中的高潮点、话题点、情绪点等,并将反馈运用到视频制作优化过程中去,是本研究价值所在。

□ 弹幕XML数据热词云图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对象及目的

本研究所有样本基于B站数据,包括B站搜索智能综合推荐(即将单个搜索对象粉丝数、发布更新时间、评论数、弹幕数、硬币数换算为定向分比排序)及文中考虑到研究样本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及研究进程中的定向选择问题。

截至2019年2月28日,本文就B站著名涉军UP主(即视频投稿者):“共青团中央”“广东共青团”“军武硬汉”等进行分析研究[1],同时囊括其他UP主“一只四等人”“标枪小天使”“东林二七”等,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军事题材视频。

抽样中,在保证随机性与代表性的前提下,按照8部官媒、5部自媒体的比例[2],选取时间跨度从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包括较为火爆的视频、月排行上升较高视频及新发布的视频,使选择样本更具代表性。

选择的研究样本包括《我的人民解放军怎么可能这么燃》AV12757576、《南海阅兵MV震撼发布》A V22021244、《不骗人,这真是央视征兵宣传片》A V40453253、《这不是拍电影,这是中国空军》AV41744233、《空降兵贺岁MV“我的战鹰绕着宝岛飞”》AV42646101、《今日最燃!二0一九元旦升旗仪式》A V39629102、《心疼!中国军人最真实照片公布,千万别让他们父母看见》AV24865276、《作战时,士兵的吃饭速度到底有多快?反正我是做不到》A V31312467、《悄悄地,国防部发了个泪奔视频》AV39208764、《【局座】水手》AV5606582、《【祭·英烈】中国的未来,拜托了!【百万剪辑狮】》32705017、《谨此片献给中国军人(燃向)》AV11120692、《【民宣部】你的存在 便是共和国的荣耀》AV40196960等13部短片的后台弹幕,通过抓取下载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预估,研究传播机制。

2.研究意义

当前,对于弹幕文化的研究主要限于传播学理论层面的探讨。关于弹幕文化与军事题材视频交叉领域的传播学实证研究尚无。本文通过后台抓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析弹幕的影响因素,优化军事题材视频的生产与传播。

(三)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针对单条弹幕,就弹幕组成的XML后台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举例如下:〈d p=“0,1,25,16777215,1312863760,0,eff85771,42759017”〉前排占位置〈/d〉。一条弹幕通常由八个数据组成。“p”这个字段里面的内容:

“0,1,25,16777215,1312863760,0,eff85771,42759017”中几个逗号分割的数据,就是一条弹幕的基本信息。“〉前排占位置〈”则是弹幕实际内容。

1.第一个参数是弹幕的出现时间,以秒数为单位。

2.第二个参数是弹幕的模式:1、3滚动弹幕、4底端弹幕、5顶端弹幕、6逆向弹幕、7精准定位、8高级弹幕。

3.第三个参数是字号:12非常小,16特小,18小,25中,36大,45很大,64特别大。

4.第四个参数是字体的颜色,以HTML颜色的十位数为准。

5.第五个参数是Unix格式时间戳,基准时间为1970-1-1 08:00:00。

6.第六个参数是弹幕池:0普通池、1字幕池、2特殊池(高级弹幕专用)。

7.第七个参数是发送者的ID,用于“屏蔽此弹幕的发送者”功能。

8.第八个参数是弹幕在弹幕数据库中rowID,用于“历史弹幕”功能。

(四)研究方法

1.内容分析

通过后台抓取大量弹幕XML信息,使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最后绘制Echart秒数据效果图,让结果一目了然,通过数据分析八个参数的变化,针对具体视频相对应时间轴,研究传播效果。

2.效果分析

主要针对弹幕数量进行分析研究,聚焦什么内容的军事题材视频能够引发弹幕发送,弹幕数量的多少与视频的点击播放量是否呈正相关关系等问题。分析弹幕XML文件,研究弹幕发送时间集中点,再对应视频实际内容分析,找到一个军事题材视频中的热度点,运用热度点创造话题点,推动军事题材视频的传播,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专家评审意见:弹幕视频网站B站是当前年轻人聚集的新兴网络平台。弹幕文化也是年轻人参与较多、较为喜爱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本文针对B站军事题材视频弹幕的传播效果开展实证研究,可以说,聚焦的是当下热点议题,研究的切口也较为恰当。从研究过程来看,研究设计较为规范,覆盖领域全面,分析深入,读来颇具启发。尤为可贵的是,本文能够在理论梳理和效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实践需要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较好地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二、研究主体

本文就弹幕数量的多少分析其与视频内容之间的关系,研究哪种类型的军事题材视频更容易做成“爆款”,更能进行高质量的传播;通过分析弹幕数量的爆发点(即在视频时间轴的哪一个点上突然出现大量弹幕内容)与视频内容的关系,找到军事题材视频与受众之间的话题点;通过分析弹幕内容中的热点词,找到当下受众的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进行军事文化传播的形塑与引导。

(一)从弹幕数量分析热点视频取向

将表1数据量化分析,得到散点图,如图1(见下页)所示。

1.数据分析

数据量化后,结合弹幕量与播放量的线性关系可以分析,播放量161.5万,弹幕量1.9万的《谨此片献给中国军人(燃向)》最符合线性关系。

表1:弹幕量与视频播放量统计

线性关系以下的,均是弹幕数量不达标视频。由于军事题材类视频具有一定特殊性,不具备一般类型视频的用户多、门槛低、娱乐性强等特点,所以弹幕数量不达标在可接受范围内。可看出的是,随播放量的增加,弹幕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

其中,播放量196.2万,弹幕量0.4万的《不骗人,这真是央视征兵宣传片》略显反常。在这条以动态字为主呈现的视频中,创作者频频发问:“年轻的你还在为开黑吃鸡脱发而苦恼吗?”“年轻的你还在为体力下降爬楼叉腰而焦虑吗?”“年轻的你还在为没人叫起而感到孤独寂寞吗?”在例举种种年轻人的烦恼后,忽然抛出话题,“快来参军吧”,这样你就没有这些烦恼了。根据分析,该视频播放量高是因为表现形式较为新颖,节奏明快;弹幕量少的原因是因为话题在互动性上有所欠缺,互动的形式仅只是“对”“不对”“行”“不行”,缺乏深入讨论的可能性。

再看线性关系以上弹幕数量高于播放量线性关系的视频,弹幕数量同播放量并非呈现完全的正相关关系。从获得播放量199.9万,弹幕量4万超高人气作品《【局座】水手》来分析,其获得高弹幕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鬼畜,合理的鬼畜与军事相结合,使得视频内容变得更有趣,契合了当下的文化点;第二是张召忠,局座本身就是一个与当下时代青年人结合紧密的人,自带流量与话题性,吸粉无数;第三是通过讲述海军发展史,忆苦思甜,话题性较强。

2.弹幕量与播放量的关系

弹幕量与播放量总体呈正比关系,播放量高的视频带动高弹幕量,弹幕量高的视频也会引发播放量的递增,两者的关系是一个正向线性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绝对,不是只靠高弹幕量就能带动播放,如果视频内出现话题争议,可能也会带来“弹幕掐架”情况,但这并不会带来视频播放量的增加,而重复的视频播放也不一定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二)从弹幕内容萃取话题热点倾向

除了分析弹幕数量与播放量的关系外,本文还将分析视频时间轴线上弹幕数量的爆点来逆向寻找话题点,分析造成弹幕量剧增的原因。

1.思路与步骤

为了更好的寻找数据起伏与内容的关联性,我们选择《【祭·英烈】中国的未来,拜托了!【百万剪辑狮】》作为研究样本。(该样本为视频剪辑类作品,讲述列强入侵下的中国如何摆脱屈辱,走向强盛的历程。该样本时间跨度大,数据呈现较符合线性关系。)通过对该片2.1万条XML弹幕数据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得到1000条弹幕数据,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 图1:B站军事题材视频与数量统计散点图

□ 图2:视频时间轴与弹幕数量关系图

2.单条视频时间轴与弹幕数量统计

先将弹幕数据整体导入处理,排列筛选。视频片长5分20秒,即320秒,以5秒为一个计数单位,统计5秒内的弹幕数量,共计64组。通过分析数据,整合,得到时间轴与弹幕量关系图表,随后将该表格数据量化分析。结合64组数据,1000条弹幕,求平均值约为5秒/15条。在平均值以上的点共组成多个区域(见图2):

区域①时间轴爆点具有滞后性,时间带为140秒-150秒。

区域②时间轴爆点为255秒。

区域③时间轴爆点为265秒-275秒.

区域④时间轴爆点为290秒-300秒。

3.数据分析

全片第一个起伏点即区域①,由于弹幕数量剧增后延迟回落,所以该点内容引爆弹幕也具有滞后性,大约时间应该是140秒-150秒之间。

根据时间点,查看视频,140秒以前内容较为压抑,主要呈现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到了140秒左右,出现战斗场景,出现“无论是谁,要是敢亡我国家,我就跟他们血战到底”的口号。此时弹幕内容出现大量“无论是谁,要是敢亡我国家,我就跟他们血战到底”,带动弹幕互动节奏。

全片第二个起伏点是区域②,②③④具有联动性,②具有话题引头的作用,并且弹幕量在②达到全片最高——78条,其话题引爆点在255秒。255秒前一个镜头为影视画面中军官对士兵喊话“全体注意,向所有战死的兄弟们,敬礼!”下一个镜头紧接迎接抗美援朝英烈遗骸归国画面,此时弹幕达到峰值,整个视频的核心高潮点也完全展现出来。用户在高强度情感的触发下,纷纷发送“敬礼!”的弹幕,完成情感的宣泄与表达。

全片第三个起伏点是在区域②的基础上回落,具有话题的连带性。该点内容主旨是展现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新成就。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之情喷薄而出,这也是视频情节的一种设置,对于弹幕量的延续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强化家国情怀,强化认同感与使命感。

结尾点弹幕数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在290秒和300秒两个点又回升了两次。该区域内容为回溯抗战史,将抗战影视片镜头进行混剪,配乐为《歌唱祖国》,最后一句歌词是“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弹出弹幕并非为礼仪弹幕,而是情感的再延续与再表达。

4.时间轴、弹幕量及视频内容的关系

根据视频时间轴、弹幕量及视频内容的分析,可以判定以下三种情况视频的内容对弹幕具有较大影响。

第一种是具有话题讨论性的视频内容,比如《作战时,士兵的吃饭速度到底有多快?反正我是做不到》和《不骗人,这真是央视征兵宣传片》等,视频内容本身具有讨论性,这样的视频会引起用户以发送弹幕的形式在平台上进行讨论,这也成为一种互动,在这种互动与讨论中,会强化用户对视频内容的认知与接受度。

第二种是具有观赏性的视频内容,比如《今日最燃!二0一九元旦升旗仪式》及《人生一串》等,弹幕量随视频内容的逐步推进及深入进行变化,如在升旗手托举国旗上扬的一刹那,弹幕量会激增,通篇表达“敬礼”的感情,在视频的结尾处,会出现大量“再见”“谢谢”之类的礼仪弹幕。这也表征视频内容直接决定弹幕量的多少,合理的视频内容设计安排有利于弹幕的增加,而弹幕的互动性,则助力视频的传播。

第三种是具有跌宕起伏情节的视频内容,通过故事内容的巧妙设置,引发受众情感的起伏与波动。譬如在《【祭·英烈】中国的未来,拜托了!》中,运用剪辑快速呈现中国近当代史,有效激发了用户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用户在弹幕的互动中完成情感宣泄并强化了情感归属,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总的说来,视频内容不绝对决定弹幕数量,但是好的视频内容可以引爆弹幕量,在用户的深入讨论中,社交互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并会进一步深化用户对某个观点、某个立场、某种情愫的认同感,提升传播效果;在提升弹幕数量的同时,可以适当利用礼节仪式,如敬礼、篇末的告别等,强化军队仪式性文化的传播,要注意避免绝对的礼节性弹幕,因为礼仪弹幕对传播效果的提升有限;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合理设置剧情情节,通过掌握受众情感的起伏来触发和引导弹幕,这样的视频节奏会带动弹幕量攀升,对真正意义上增强视频内容的认同感以及军事文化的归属感具有巨大帮助。

(三)从弹幕热词辨析用户价值航向

通过统计弹幕XML数据热点词频,制作关键词云图。依据弹幕词汇的热点趋势,分析当下的用户价值取向。根据分析,排除个人IP过于鲜明的案例样本(如《【局座】水手》),普选适合军事题材视频主题表现的6个弹幕样本(《我的人民解放军怎么可能这么燃》《南海阅兵MV震撼发布》《这不是拍电影,这是中国空军》《【祭·英烈】中国的未来,拜托了!【百万剪辑狮】》《谨此片献给中国军人(燃向)》《【民宣部】你的存在 便是共和国的荣耀》XML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共计分析弹幕量为100551条。选择的6个视频,即包含人民解放军片段混剪、宣传片,又包括MV、故事片;既包括对历史的追溯,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所选视频涵盖海陆空各大军兵种,案例选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2:云图词频分析

1.图表报告

根据谷尼舆情热词分析工具分析,可得词频分析报告(以词频降序排列)及热词云图,见表2。

2.分析报告

对国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前三十个出现比例最高的关键词中,万岁、中国红、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华及人民等词均上榜,同类词占总数比例达40%(同类词占12个),敬礼以绝对优势成为占比第一词汇。

在B站这样一个以新生代青年为主要受众群体,以亚文化、二次元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弹幕视频网站中,该类词汇得到这么高的占比率,代表新一代年轻人对于国家、对社会的认同感较高,军事文化传播仍然具有较深厚的情感基础与认同基石。

英雄崇拜情愫

在关键词中,飞行员、返航、血战到底、不教胡马度阴山一类词语也有着极高的出现率。这表征着当代青年有着较高的英雄崇拜情节,喜欢英雄、羡慕英雄、崇拜英雄的心理普遍存在,这既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延续传递,也是热血动漫、电视剧的英雄主义色彩传递。值得一提的是“君临”一词共出现了17次。这是全球火爆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首都名称,这也可以从侧面印证流行文化对当代青年人的影响。

其次,飞行员、返航等词的出现,表明英雄崇拜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方面反映出青年一代对军队典型宣传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提醒新时代军人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要适时而动,因势利导。

对军事文化的再传播

弹幕具有属于自我的“圈子文化”,其本身是基于青年亚文化的传播,随着弹幕功能逐渐被公众视频网站的使用推广,各个小的弹幕文化圈也出现了自己的“圈子文化”词汇。如:81192、请求立即返航(指代中美撞机事件中对烈士的追思),下饺子(军舰数量较大,集中于一个时间段建成),一些装备武器、军史相关战役的代号及科普类弹幕的发送等等。这表示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军事文化爱好者,这部分用户的弹幕内容,本身就是对军事文化的再传播。但同时,这类弹幕内容具有认知壁垒,具有相同文化认同的用户会强化“弱关系”传播带来的优点;但是“圈外人”可能会完全理解不了内容,这使得弹幕内容变成毫无意义且遮挡视频内容的无效字块,传播效果受损。如果能适当运用好这部分军事文化爱好者的弹幕,发挥好再度传播的效力,可以加强军事文化传播的效力。

三、思考启示

(一)视频创作:结合新生文化,力求分众异化

军事题材视频的创作与传播是弹幕生发的土壤,想要提升弹幕效应,首先需要改造根本。结合量化分析,指出军事题材视频内容的改造与提升,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

1.从语言体系上进行改变

这是视频表层结构的改变。要沉下去,接地气,只有用用户喜欢、能够理解的话语来讲故事,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与亲近。例如,《不骗人,这真是央视征兵宣传片》里就运用了大量“你是否为XX感到XX”式疑问句,然后自问自答“当兵吧,战友”。此类语言是时下青年较常使用的一种模式,亲近感更强。而类似的使用,还有“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等。时代在改变,需要用新的语态与口吻进行表达,尽可能同新生代产生更多共鸣。

2.学习“两微一抖”中的视频传播技巧

这是视频里层结构的改变。随着科技的进步,视频节目不再是“以长取胜”,短小精悍、有特点、引人入胜的视频更容易吸引人。这也就要求结构要发生质变,比如现在抖音比较流行的“机长”视频等,能够做到“虎头”“豹尾”“猪肚”,短而丰富,整体结构具备张力。譬如,视频在呈现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一条时间、逻辑线的穿插,而是运用短视频的特殊结构,运用大量转场,进行时间空间的切换,使得视频更加酷炫,引人入胜。

3.将核心价值观与现代文化结合

仰望星空,要弘扬主旋律与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定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受众的国家公民意识,强化国家荣誉感,引导群众拥军爱军的热情。此外,还需注意核心价值观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从现代文化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行表达,在讲好中国军队的故事中体现核心价值观,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军事题材视频还需避免主旋律起调过高,过分强调家国大爱,缺乏实际情境与实例的支撑,出现触发负面弹幕言论的情况。

(二)弹幕文化:发挥社交属性,激发情感共鸣

1.注重弹幕功能本身的社交属性

利用弹幕文化改进传播,视频制作要变“听我说、我要说”为“听大家说、大家一起说”,许多视频之所以拥有高点击、高播放、高弹幕,除视频本身具有话题性以外,其内容还带有讨论性,例如,《作战时,士兵的吃饭速度到底有多快?反正我是做不到》就带有很强的话题性,用户在观影过程中积极互动,分享自身体验,探讨士兵为啥吃这么快,在互动中传递出对军人的敬佩,对军队战斗力的认可。充分发挥弹幕的社交属性,在互动中达成认可与认同,效果会优于单纯说教。

2.发挥弹幕的情感激发与共鸣效应

根据分析显示,弹幕对应强情感体验视频内容时,例如,遇到升国旗的镜头,受众都会肃然起敬的刷“中国”或“红旗”;遇到敬礼或阅兵的镜头,受众都会刷“敬礼”;遇到一些铿锵有力的话语时,弹幕会重复这些话语…… 在军事题材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选取这些片段加入视频中,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用活用火弹幕。此外,有意识地制造情节的跌宕起伏,用一些始料未及的反转引导受众情绪上的触动,也可以引发用户不自主的弹幕表达,形成新的“前方高能”,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用户关注的目的。

(三)防范未然:杜绝负面舆情,警惕反向传播

当前,弹幕所引发的负面舆情屡见不鲜,这一点在军事题材视频上表现得尤甚。涉军弹幕涉及武器装备型号、战场战役知识、军人体质等多方面内容,往往是片段前段出现一个争议点,或有人故意引发负面舆论,视频后半段的弹幕则偏离内容本体,形成批判或相互攻击,带来负面影响。

譬如B站曾播出短视频《路人小伙向解放军敬礼,解放军鸣笛回礼》触发负面弹幕舆情。短短27秒的视频,内容为一男子站在公路边,向经过的三辆军车敬礼,三辆军车均鸣笛回礼。视频的原意是想表达向军车敬礼可以得到回礼,表达对军人的崇敬,但因为拍摄者衣衫不整,弹幕讨论主题成了该拍摄行为是否为炒作,拍摄者到底有没有资格敬礼、他是不是退伍老兵、他的军礼是否标准、鸣笛是回礼还是提醒对方注意安全等。该短视频更多触发的是用户对于敬礼的时机场合以及是否为作秀的质疑,影响了传播效果。

总的说来,就负面弹幕舆论的监控中,首先应该重视“把关人”的角色作用,联合相关部门,提高弹幕传播监管控制的技术门槛(基于弹幕关键词的检索屏蔽技术)与制度门槛(在制度上对军事文化的传播做出相应规定保护),注重意见领袖的作用,净化涉军弹幕的生态环 境。

【注释】

[1]选取样本为投稿作品中具有军事题材视频,且使用B站内部搜索引擎排名靠前(既B站智能推荐)、粉丝数量(影响力较大).

[2]在B站的军事题材视频中,基于官媒制作投递的较多,但也有自媒体制作的视频,本文抽取样本主要考虑的是单个视频的传播影响力,是否具有成为样本的条件等.

[3]该数据引自Bilibili实时数据(截止2019年2月28日);排序依据为视频播放量升序.

猜你喜欢

弹幕军事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主要内容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