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顾攀登不问高
——评照片《39名户外爱好者登顶洛堆峰圆梦雪山》

2020-03-28新华社摄影部鲁鹏

中国记者 2020年2期
关键词:登顶圆梦登山

文/新华社摄影部 鲁鹏

2019 年10 月16 日上午,39 名参加西藏登山大会的登山爱好者登顶海拔6010 米的洛堆峰。洛堆峰位于西藏当雄县羊八井镇。近年来,西藏持续推进登山运动由专业化向大众化转变。(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读图时代使各种新闻照片成为快速消费品,而在人迹罕至的特殊时空里留下的独特影像,尤其显得稀缺与珍贵。2019 年10 月16 日被摄影师定格的这个瞬间,将读图者的目光带入一种常人难以抵达的“高度”,那是登山爱好者们在苍穹之下勇攀洛堆峰的壮丽行程。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天光未见亮,夜色依然浓沉,远处的雪山和冰峰身披皑皑白雪,那是圣洁和神秘的呼唤;攀登者相连前行,头顶的灯光照亮脚下的“雪路”,更映照出周边无尽的寒意和苍凉。这一时刻雪山如此巍峨,登山者显得这般渺小,前方征程艰辛、漫长且仿佛看不到尽头,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充满了诸多象征的意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既是古代诗人雄浑豪迈的胸襟和气概,也成为普罗大众人生追求的境界和梦想。拍摄者用一幅黎明来临之前的弱光慢门作品,对奋斗、探险、征服、圆梦等令人热血沸腾的词汇,作出生动形象的解读与诠释。

完成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首先要考虑的常常并非技巧。急难险重条件下和艰难困苦环境中的采访拍摄,需要摄影者本身必须具备比一般的被摄对象还要过硬的全面素养,这幅佳作正是“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团结凝聚人心,海拔高境界更高”优良传统的具体传承和生动展现。虽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只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够攀雪山而实现登顶。

猜你喜欢

登顶圆梦登山
尼泊尔向导26次登顶珠峰
登山
登山有几人
登顶
追梦 筑梦 圆梦
登顶乞力马扎罗
吴燕 福建女子登顶珠峰第一人
多用登山杖
治穷致富路上的圆梦人
圆梦路上 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