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及生物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及其教学策略

2020-03-27曹桂林

卷宗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

曹桂林

摘 要:新时期,国家及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教育,同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和鼓励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高职院校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都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对于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有机及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该把握好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好深入化、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有机及生物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及其教学策略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有机及生物化学;教学;学生的差异性;教学策略

1 对差异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1.1 教育背景的差异

我国的教育差异性较为明显,每个地区的教学形势和教学要求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差异性现象往往会影响高职学生的高考选取,其中有部分学生仅仅是学业水平测试考化学,部分学生高考考化学,但其中所占的比例较少。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明确其中存在的教育差异,学生的化学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高职学生的知识功底往往较为淡薄,这些情况都会对实际的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1.2 学习态度的差异

实际上,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由于兴趣的不同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不同,所以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课不认真,容易开小差,而学习兴趣高的学生则会认真听课,积极钻研,这些都会造成不同的学习效果。很多学生会认为学习化学对自己的学业和后期的成长没有帮助,或者是帮助不大,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

由于学习兴趣的差异,很多学生往往并不会制定学习计划,而且也不愿意制定学习计划,但根据教学经验来说,学生只有会自主、高效地制定学习计划,才能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加丰厚的知识,这些也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整体学习习惯不好,对教学效果有所影响。

1.3 学习策略的差异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预习是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但是其中有不少学生在课前并不经常预习,部分学生在课前偶尔预习,有部分学生根本不预习,同时课后的复习也是反映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预习和复习都能够影响学生的知识接受效果。通过一定的调查,只有少部分学生具有经常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针对这些情况应该要做好积极有效的引导,要做好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和引导学生做笔记,有机及生物化学的课程内容较多,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通过记笔记能够帮助学生展开思路,也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所学知识,为后续的知识复习提供可能,所以教师应该要特别做好这方面的教学引导。同时,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过程的总结,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1.4 学习效率的差异

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有所差异,少部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高,而多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一般,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学习效率间的差异,也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高职院校有机及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是影响学生后续知识学习及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方面,所以应该做好相应的教学引导,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尊重差异,构建起高效的教学策略体系

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策略往往要适用于不同的学科,教学策略的差异是为了满足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进行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好教学策略,并结合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素材,来组织好和制定好具体的教学行为,结合有机及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应该要做好以下方面的教学引导:

2.1 教學目标分层

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策略方面的差异来实现。因此教师应该要做好具体化的多层次的弹性学习目标,可以设置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在有机及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组织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各类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和典型性质,这是基础性目标;在提高性目标引导下,应该要求大部分学生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命名和主要性质;发展性教学目标是要求部分优等生能够掌握含有两个官能团以上的有机物的命名和化学性质,在这些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不仅能够实现学生的基础提高,还能够实现学生的发展性提高,帮助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教学目标分层的设置上,应该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并预设发展性内容,帮助优等生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2.2 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引导

很多学生在高中学习化学,往往都参加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仅仅是合格的水平,而部分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这些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化学基础薄弱,所以教师在进行有机及生物化学教学时,应该要重视基本的知识理论的教学,以期实现更加多层次的教学。对于基本知识的有效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实现知识灵活多样的应用,因此,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如在学习有机物命名这个知识点时,应该要做详细的讲解,还要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同时要辅助性的配以适量的习题,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有机物命名这个知识点,更高效和更扎实地掌握命名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3 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对有机及生物化学不感兴趣,感觉枯燥、脱离生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有多种情况都与其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多多联系生活实际,实现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蛋白质的结构作用力之一二硫键时,应该借助烫发来进行举例,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3 结语

总体来说,针对高职院校的有机及生物化学的教学,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做好更加有效地引导。结合有机及生物化学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差异现象,例如教育背景的差异和学习态度的差异、学习策略的差异以及学习效率的差异,应该要做好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基础性目标和提高性目标以及发展性目标;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引导;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韩贝贝.以学生视角感悟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策略[C].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联盟(安徽、福建、江苏、江西、山东、上海、浙江).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联盟2019年学术与教学交流会摘要集.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联盟(安徽、福建、江苏、江西、山东、上海、浙江):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9:74.

[2]余志刚.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生物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120-121.

[3]罗彩林,罗婉妹,郑晨娜,郭娜燕,陈荫楠.医学高职院校高职单招学生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2):125-126.

[4]马克龙,李璐,蔡标,宋睿,汪天明,周会,那莎,刘岩岩.紧密联系临床应用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策略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08):38-39.

[5]冯海,朱弼成,陈珍,陈亮,王卫东,陈雄文.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03):94-97.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