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间学生、家长及教师心理状态调查研究

2020-03-27杨彦平

中小学德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毕业班开学状态

杨彦平

摘    要:对上海中小学生、家长、教师的在线网络问卷调查发现,三类群体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比较平稳。学生的心理危机随着年级增加会有所提升;教师群体中毕业班教师和年轻教师心理危机发生率较高,学科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家长心理危机发生率不存在年级差异;家长和教师居家期间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疫情后期的心理干预除了宣传外,还要加强调研与对重点对象的关注,开展积极正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

关 键 词:心理危机;疫情;心理援助;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0)03-00-03

一、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2020年2月16-20日,笔者与新趣教育科技合作对上海市的8852名中小学生(男生4111人,女生4741人)、534名家长(男生家长270,女生家长2641)、877名教师(男136人,女741人)通过在线网络问卷做了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调查。

问卷设计了10道题目(学生、教师、家长问卷不同),用里克特等级设计方法,每道题“1-10”个等级选项(最低等级1为非常不符合,最高等级10为非常符合),个人的总分在10-100之间。通过理论界定,得分越低心理状态越好(30以下为“非常好”),得分越高心理状态越不好(得分80以上,为“不好”),得分31-60为“比较好”,61-79为“不大好”。学生、家长和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分别为0.894、0.890和0.918,均比较理想。

二、疫情期间学生、家长、教师的心理状态

1.三个群体的心理状态在寒假疫情期间平稳

从调查数据看,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他们的心理状态在寒假疫情期间表现平稳,不太好的比例在3%左右(见图1)。不同年级家长的心态区别不大。

从学生自评、教师和家长评价疫情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均表现出目前疫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有限(见图2)。疫情對学生心理健康影响非常大的比例不到3%,比较大的不到5%。教师的评价则相对较高,表明三者中对教师的心理影响更多一些。(表格中数据均为百分比)

2.毕业班学生心理受疫情影响较大

总体上疫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大,但分学段来看,随着年级的提升,疫情对初三和高三毕业班学生的影响明显(见图3),疫情期间心理状态“不好”的比例初三和高三学生分别达4.5%和5.4%,高于平均3%的比例。

3.年轻教师心理危机较明显

调查发现,年轻教师的心理状态需要关注。年龄在30岁及以下的教师心理危机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好”与“不好”的比例比平均水平高3%,41-45岁的中年教师心态最平稳。

4.教师、家长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期昐开学

从目前情况来看,开学时间至少要延迟一月以上,在这样的超长假期中,教师和家长表现出明显焦虑(见图4),比例分别达到40.4%和28.9%,家长的焦虑程度要高于教师。

5.疫情期间的学生心理咨询需求平稳

寒假疫情期间学生对心理咨询需求并没有随着疫情的来袭而增加。面对名目繁多的网络心理危机与健康的宣传讯息与课程,家长和教师均比较平静。

从图5、6可以看出,疫情期间家长认为学生需要做咨询的比例为2.4%,认为疫情期间各类网络心理援助信息有用的为5%左右,多数认为一般和不关注。另外,上海16个区的心理中心每天接的心理热线数量为20个左右,和以往同期持平。

6.疫情期间的亲子关系比较和谐

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疫情期间与家长关系更加和谐,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和原来一样。可见假期长时间与家长的相处,增进了亲子沟通和了解,改善了亲子关系,也让家长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有12.5%的家长认为,假期居家与孩子的关系更加融洽,有近三分之一的家长认为变得比较融洽。只有3%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假期让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这主要集中在初中学生家庭。

7.疫情期间教师、家长最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家长疫情期间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健康、学习和作息习惯,其中关心孩子健康的占了近一半。可见疫情期间,家长和孩子更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师最关心的也是学生的健康、作息习惯和学习状况。有近一半的教师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与家长的关注点几乎一致。

三、加强“后疫情”和“疫情后”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

对学生的心理危机与关怀真正的挑战是在“后疫情”和“疫情后”。“后疫情”时期是指国家宣布疫情得到控制,确定最终的开学日期后学生在家准备的时期,即疫情结束前的缓冲期。“疫情后”时期指学生正式开学或者国家正式宣布疫情结束后的时期。学生面临“最长”寒假后的开学,还有心理上的惯性,学校的各项防护措施还在继续,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影响。根据心理危机的发生规律,学生的心理危机高峰期应该会在国家宣布疫情控制、学生可以返校以及返校后出现。

1.架构心理防“疫”的工作网络

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可能给学生至少一周的开学准备期。在此期间通过网络点名、班级微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明确开学的学习要求和学习任务,避免“满灌式”安排,制订“渐进式”和“慢灌式”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开学后各区各校应成立防疫小组,把心理防疫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明确心理防疫的内容、途径和人员。

2.做好开学前的宣传动员及调研工作

通过各种在线平台与手段做好宣传与动员,让同学做好开学前的生物钟、生活与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调整,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开学。同时,各区、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开学前通过网络问卷、电话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入学心态与需求,尤其是特殊学生(如父母已经上班、家庭或家族中有人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做好心理咨询与援助服务。

3.关注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诉求

毕业班的学生面临升学、就业与抗击疫情后心理适应等多重压力,学校可以通过生涯教育、团体辅导、主题班会、个别咨询以及心理辅导课等形式,关注他们的心理诉求,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4.做好疫情后的返校第一课准备

这次返校注定和以往开学不同,学生会带着期待、兴奋、担忧等复杂的心态走进校园,加上疫情结束前的惯性,学生的心态调整需要一个过程,而开学第一课是学生适应的开始与关键。各学校、各学科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返校第一课,帮助同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校园学习生活。

5.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防护与教育

每位教师都应做好开学的心理与教学准备,用良好的心态影响学生,为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做好表率。学校也要注意教师的心理辅导,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毕业班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心理辅导。

6.构建心理危机应对长效机制

本次疫情,也是对市区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次大考验。疫情结束后,各方要总结经验,认真反思,构建社会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危机应对长效机制,要从制度设计、人员培养、具体落实等方面加强总结与推进,为学生的健康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毕业班开学状态
尴尬
优秀教师“留级”弥补不了师资短板
户外课
开学啦!
开学了(2)
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班学生自我意识现状调查与研究
智珠二则
开学啦!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