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危机中班级生活的重塑与提升
2020-03-27张聪
摘 要:身处重大疫情危机中的班级成为学校持续育人的缩影。此种背景下,重大疫情危机提供班级生活教育素材,深化班级生活思想内涵;考验班级生活公共伦理,凝聚班级生活发展韧性;拓展班级生活实践边界,重塑班级生活理论品质;推动班级生活主体塑造,重构班级生活育人价值追求。
关 键 词:重大疫情危机;班级生活;班主任;班集体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0)03-000-04
班级生活不仅是学生知识成长的教育场域,而且是同侪学习、协作互动的社会空间。建构高质量的班级生活理应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策略。作为一场公共卫生安全危机,2020年春季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整个学校教育变革的一次深度考验。当前,进行在线教学所要求的关键能力并不是每一名师生所普遍具备的,这就需要学生在低监督下具有高度自主性,而这也正是班级生活的全新局面。班主任是这次考验中的“中枢神经”,班级生活的全新建构蕴藏着助推学生成长的新动能。缘此,深入探讨重大疫情危机中班主任建构班级生活的現状、困境以及发展路径等关键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提供班级生活教育素材,深化班级生活思想内涵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抑或班主任、家长、学生等个体,都要被迫适应这一宏观背景,面临着“在家待学”的现实困境。[1]从重大疫情危机的时间轴来看,学校从来不是这场危机的旁观者,必须想方设法适应并化解困境。班级生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学校对这场危机的态度与审思。多个维度的教育要素都在这一特殊时期呈现出来,成为班级生活必须审慎面对的重要议题。
其一,这场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机而引发的连锁性社会反应,为学生成长提供了难得的社会教育素材,使其更能够对社会变迁与人类发展有深入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说,危机越是重大、越是突发,就越能考验人的能动性。人类发展的历史正是一部不断克服苦难、攻坚克难的历史。无论是学校历史课程中的人类发展史,还是政治课程中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无论是国际社会从不同视角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关注与评议,还是普通市民对这场疫情的理解与支持,学生都能够借助舆论、媒体等多种方式获得信息,并在与同学互动中建构起对危机时期社会发展的理解与认识。可以说,这种难得的社会教育素材促进了学生个体的思想发育,同时提升了班级生活教育内容的主题化开展。很多班主任充分利用线上空间召开新学期的第一节班会课,不断地在班级生活中融入社会教育素材,进一步缩短了班级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距离。
其二,这场疫情的防控之难正在于人类尚未充分认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机理,科学家的理性面对与科研攻坚,为班级生活带来了难得的科学教育素材。科学观念、科学知识、科学行动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营养剂。既往的科学教育课程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型课程,还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探究型课程,都始终无法全面而真实地向社会生活敞开。而在当前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更加真实地审视当前科学发展的过程,全程看到科学家如何攻克病毒研究难题等科学发现、探索历程。这是一场仿真式的科学课程,能够让学生在个体生命历程中以亲身经历的方式体验并领悟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究。学生之间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也为班级生活提供了难得的科学知识普及的学习机会。同时,很多不科学的生活现象往往延误了疫情防控,一些谣言、流言充斥着日常生活,应提醒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要理性辨别不科学、伪科学甚至反科学的现象,走出虚无主义、唯心主义等误区。
其三,这场重大疫情危机夺走了很多生命,如何阻断病毒蔓延、挽救生命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班级生活鲜活的生命教育素材。在疫情较为严重的2020年1月至2月间,以武汉为代表的疫情严重区域每天都有死亡数字报出。而每一个数字的增加都代表了一条鲜活生命的陨落。更为严重的是,有很多医务工作者因工作而感染上了病毒,甚至失去了生命。而这场疫情危机之所以重大,正在于它直接牵涉到了人的生命。当社会媒体不断深入报道的时候,当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医护工作者冲锋陷阵的时候,生命成为诸多画面的关键词,挽救生命成为最重要也是最急迫的事。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班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审视人生的价值与使命,如何看待每一个因疫情而居家生活的人,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议题。还应看到,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我国为了保护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始终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种努力是我国捍卫人权的鲜明写照。很多班主任在第一次线上班会课中,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生命的重要性。这场发生在特殊时期的疫情危机,为班级生活融入了更多的生命教育元素,而这也是学生自身生命历程中的一次重要成长。
二、考验班级生活公共伦理,凝聚班级生活发展韧性
在重大疫情危机面前,事实上的学校教育已不再是过去常态的重复,当下的教育工作需要在不同于往日的要求中展开,因师生完全处于分隔状态而形成了班级生活的新样态。[2]对学生而言,是人人自保还是集体共存?是时刻想着自身的利益还是在公共生活中更好地分享、成长?应该说,这场疫情危机鲜明地提出了诸多重要问题,尤其在班级生活中更需要学生着重反思每一名同学之于班级的重要价值、班级生活何以有序开展等重要问题。
班级生活具有天然的共生性,但共生并不代表班级能够始终如一地良性发展。当每个同学走进教室时,这个班级因每一名学生的存在而得以生成,并具有了教育价值。但每一名学生的内心深处是否为班级公共生活着想?实际上,在日常的班级教育中,班主任总是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摆在班级生活之中,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悟个体发展的坚定力量。重大疫情危机考验着每一名学生和每一名班主任,也考验着每一种班级生活是否能够在线上有序开展。因为,虚拟的公共空间有别于传统的现实空间,学生能否借助班级生活所积淀的集体情意而实现互帮互助?能否因同学情在重大疫情危机面前实现守望相助?蔓延的恐慌心理无益于危机的最终解除,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交流则坚定了战胜疫情的勇气与信心,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公共交往的重要价值。班级生活作为公共生活的一种,正是要逐渐建构起人与人之间的公共伦理。尊重、协助、问候与包容,班级生活所涵育的公共精神,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其自然的归属感,从自我论及所处的集体,从身心健康论及学业成就,都会因班级生活的良性开展而具有了别样的教育过程。这正是班级育人的生动体现,能够充分验证出班级生活是否具有发展的韧性。
同时,“集体有不同层次,小至班级、学校,大至国家、人类”,通过社会各界对这场重大疫情危机的深入讨论,班主任理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要旨。[3]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对“集体无意识”这一消极观念保持警惕并予以强烈驳斥。在不断强调个体需要、人性发展的新时期,学生对于个体权利与义务比较关注,然而很多学生却因此忘记了自己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也应对集体履行责任与义务。在重大疫情危机面前,每个人必须诚实地向集体报告自身所处位置及每日生活情况,并力所能及地关心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而“集体无意识”则在很大程度上过度张扬了个体权力,割裂了个体与集体的内在关联,不仅容易损害个体发展的可能空间,而且会弱化班级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教育功能。“在集体中成长”正是重审班级生活公共伦理、促进班级发展韧性的育人过程,这既是中国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自我认同与集体认同等诸多关系”的基本教育过程。[4]
三、拓展班级生活实践边界,重塑班级生活理论品质
重大疫情危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催促着学校教育必须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而班级生活正在行动中感受着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这其中,班级生活所涉及的教育实践边界正在不断得到拓展,班级生活所呈现出来的理论品质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重新塑造。
其一,从班级生活主体的角度来看,班级生活涉及的家庭—学校—社区教育关系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强化。这场疫情危机从根本上说,班级生活本身不再完全属于班级,而必须将班级生活融入家庭—学校—社区多个社会单元中,让家长、社区工作者以及班主任等多主体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其涉及的实践难题为家校合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推动了家校合作理论的重塑。
其二,从班级生活主题的角度来看,班级生活不仅涉及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生命教育、生态教育,还涉及人与社会、自然以及自身的和谐相处等道德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潜隐于日常生活之中,并通过这次重大疫情危机而爆发出来。班级生活也是人的一种教育生活,理应从这次危机中认识到人不能仅仅为了一己私利而置他人生命安全于不顾,如实反映自身的身体状况、出行情况等,都能在无形中帮助更多的人研判自身生命安全。这对于生活在班级之中的同学而言,无疑是一种集体主义的真实写照,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集体的重要性。庄子有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疫情的发生也与人类如何面对自然界有着重要关系,毕竟这场疫情的发生很可能源自动物身上携带的病毒。人类不正当地食用野生动物,造成这些本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迁移到了人类身上。而这恰恰折射出人类没有处理好自身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这应成为班级生活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
其三,从班级生活形式的角度来看,班级生活主体因疫情危机而只能借助多种线上工具进行“云交往”,这对班级生活而言是一次重要变革与实践突破。此次疫情发生正值中小学开学,鉴于疫情,学生无法到校上课,在线课程、“云学习”因此成为热点话题。然而,除了学科知识传授需要在线开展外,每个学生所处的班级生活亦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国家,如何在重大疫情危机中建构全新的班级生活,让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引导、同学间的温暖,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
四、推动班级生活主体塑造,重构班级生活育人价值追求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重大疫情面前,每个人的观念、态度都无法“离场”。这场疫情如同一面镜子,照射出每个人内心真实的世界。实际上,这场重大疫情危机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班级生活的主体塑造,让每一个班级生活的参与者、建构者都能够由此获得反思、理解与再出发的深沉思考,充分折射出班级生活育人这一核心命题的教育意蕴。
班主任是班级生活的建构者、实施者与评价者。班主任在班级生活中的道德领导力并非天然拥有,而是在班级生活的持续性建构中得以不断实现。[5]在重大疫情危机中,班主任建构班级生活的实践样态,需要主动做好线上教学的组织与督导、学生交往的指导与管理、班会课的实施与开展、家庭—学校—社区的沟通与联络,并为后疫情时期班级生活的線下过渡做好充分预估与精准研判。繁重的教育任务使得班主任在工作时需要保持较高的警惕,毕竟学生身处不同的住所,渐次完成着学校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实际上,无论在线课堂教学还是家校沟通,都离不开班主任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班主任要实现“上情下达”,将学校有关要求明确告知学生,对于年龄较小或其他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还要着重嘱咐其家长。班主任实际上成为了“学校→家庭”的信息沟通者,并将统一要求“因班制宜”地转化为个性化的班级教育规则。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下情上传”,将学生、家长有关的教育诉求明确转达给学校,让学校领导能够更及时地听取来自学生个体的真实声音,推动学校在特殊时期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因此,班主任不得不面对来自学校、家庭双方的育人压力,任何一项通知、决策都可能深刻地影响学校、家庭的基本判断,谨小慎微与精心育人不仅成为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基本特征,更在特殊时期得以放大,推动着班主任的教育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
学生是这场重大疫情危机中极为特殊的群体,能够历经这场重大疫情而实现自身对生命、人生、社会等诸多关键词的重新审视。这场史无前例的重大疫情对于教学时间的改变、对于社会秩序的调整、对于生活节奏的打破,都能够带给学生一种关乎生命、人生与社会的重要思考。“在家上学”不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而是一种应对性的学习策略。然而,那些朝夕相处的同学,在这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无法见面,而只能借助虚拟空间进行沟通。班级生活的改变让学生自身的成长也面临着重要考验。唐云增先生认为:“班集体建设是当代教育改革中一个教育、教学、管理诸多要素交互作用的综合课题。”[6]而学生正是这一“课题”的关键点、着眼点。借助这次重大疫情危机,学生理应重审身体健康的首要价值,在班级的“云生活”中分享此间的成长点滴,从而更加珍惜班级生活,更加重视与同学的日常交往。
总之,当下的班级生活要基于重大疫情危机所引发的变化,在班级发展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实现重塑与提升,充分利用重大疫情危机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深度体认与变革班级日常生活,提振班级发展信念。反之,如果固执于以往常态化的班级生活而无所作为,则难以与时俱进,无法发挥班级生活在特殊时期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彭红超.全媒体学习生态:应对大规模疫情时期上学难题的实用解方[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
[2]余清臣.疫情时期的教育工作需要非常规思维[N].人民政协报,2020-02-26(7).
[3冯建军.四十年德育改革的中国道路与中国经验[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21.
[4]张聪.班集体建设还有意义吗?——对我国七十年班级教育的追问与审思[J].湖北社会科学,2019(12):165-166.
[5]张聪.班主任师德修炼中的情感支持问题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9(9):25.
[6]唐云增.一万个日日夜夜——全国班集体建设研究三十年(1983-2013)[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