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 三维重建在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20-03-27植萱奇吕永章张治佳
植萱奇,吕永章,张治佳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佛山528248)
临床中,肺癌属于常见疾病,可通过CT 检查诊断,但CT 检查属于二维图片,不具备立体性与直观性,且诊断效果也不理想。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持续发展, 肺部病变诊断运用螺旋CT 三维重建的情况越来越常见,且范围越来越广,诊断准确率也较高[1]。 因此,本研究于2017 年7 月至2018 年7 月期间从我院选取肺部病变患者共计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 与常规CT 扫描比较,对螺旋CT 三维重建的鉴别诊断价值予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 年7 月-2018 年7 月我院收治的肺部病变患者共计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均通过X 线检查发现为肺部病变,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100,行常规CT 扫描)和观察组(n=100,行螺旋CT 三维重建)。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56:44 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4.23±6.24)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54:46 例,年龄38-78 岁,平均年龄(54.53±6.32)岁。两组比较年龄、性别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CT 扫描, 通过常规扫描获得的轴位图像为依据实施诊断。
观察组行螺旋CT 三维重建, 在对螺旋CT 三维重建实施处理后, 将其所得三维图像作为诊断依据[2]。
1.3 评价指标 将病理诊断作为标准,对比螺旋CT三维重建与常规CT 扫描诊断鉴别肺部病变的结果[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先用Excel 2010进行录入校对,采用SPSS 16.0 生物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根据不同资料类型以及检验目的分别进行t 检验法、卡方检验法和秩和检验法等,P>0.05 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病理检查发现,本次200 例肺部病变患者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等肺癌类型,分别有32、84、8、12、24 例,共计160例,另有肺结核、肺部炎性病变、肺部肉芽肿、肺部错构瘤以及无癌细胞或为纤维组织增生等病变类型,分别有4、16、8、4、8 例,共计40 例。 在对照组100 例中,肺癌共计80 例,良性病变共计20 例,通过实施常规CT 扫描拟诊肺癌共计52 例, 良性病变共计48 例, 准确率为65.0%; 在观察组100 例中,肺癌共计80 例,良性病变共计20 例,通过实施常规CT 扫描拟诊肺癌共计72 例, 良性病变共计28 例,准确率为90.0%。 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诊断准确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比较分析螺旋CT 三维重建与常规CT 扫描诊断鉴别肺部病变的差异(n,%)
3 讨论
肺部病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且病因较为复杂,临床诊断有困难[4]。 肺癌属于肺部占位性病变之一,不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而且易导致患者死亡。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状态和生活质量[5]。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理检查发现,本次200 例肺部病变患者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等肺癌类型,分别有32、84、8、12、24 例,共计160 例,另有肺结核、肺部炎性病变、肺部肉芽肿、肺部错构瘤以及无癌细胞或为纤维组织增生等病变类型, 分别有4、16、8、4、8例,共计40 例;在对照组中,肺癌共计80 例,良性病变共计20 例, 通过实施常规CT 扫描拟诊肺癌共计52 例,良性病变共计48 例,准确率为65.0%;在观察组中, 肺癌共计80 例, 良性病变共计20例,通过实施常规CT 扫描拟诊肺癌共计72 例,良性病变共计28 例,准确率为90.0%。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诊断准确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知,螺旋CT 三维重建对肺部病变具备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就螺旋CT 三维重建而言,通过该诊断技术对肺部病变实施诊断鉴别时,由于螺旋CT 三维重建能够旋转扫描,不仅保证了检查的连续性,而且保证的检查的安全性, 提升了肺癌的检出率与准确性。 与此同时,螺旋CT 三维重建诊断肺部病变时以三维成像和多平面成像作为基础, 不仅能够准确直观的观察并判断病情, 而且可显著降低诊断误差,为临床诊断提供必要的支持,继而为患者提供了治疗依据[6,7]。
综上所述,肺癌经螺旋CT 三维重建诊断鉴别的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