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0-03-27王彦波
王彦波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梅州514000)
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骨科常见疾病, 发病原因多为暴力、 交通事故、 摔伤等因素, 占骨折的11%-14%[1]。 由于老年人机体各项功能较为薄弱、具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流失,因此,老年人是股骨远端骨折的高发人群。 股骨远端一旦受到损伤将会造成膝内外畸形、关节炎、关节粘连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及心理健康。 基于此,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不仅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更有利于患者预后[2]。 手术治疗可为患者提供有效固定, 帮助患者实现早期康复锻炼, 促进骨折有效愈合和膝关节功能及时恢复[3]。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针对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 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和股骨LISS 钢板固定治疗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 但在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较少报道, 本文探讨股骨LISS 钢板和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月收治的股股骨远端骨折患者32 例。 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 例)和对照组(20 例)。 病例纳入标准:⑴患者病历资料完成,自愿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⑵符合股骨远端骨折确诊标准,神经和血管均未受到严重损伤;⑶骨折到接受手术治疗时间未超过15d。 排除标准:⑴严重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患者;⑵不符合股骨远端骨折确诊标准,属于其他骨折患者;⑶血管、神经及其他重要器官受到严重创伤患者;⑷血液传染性疾病患者。其中,观察组中,男6 例,女6 例,平均年龄57.5 岁,病程2-5d,平均病程(3.5±1.5)d;骨折AO分型:A1 型1 例,A2 型3 例,A3 型4 例,C1 型2例,C2 型1 例,C3 型1 例;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1例,车祸1 例,摔伤10 例;对照组中,男10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60 岁,病程3-4d,平均病程(3.5±0.5)d;骨折AO 分型:A1 型2 例,A2 型5 例,A3 型7 例,C1 型2 例,C2 型2 例,C3 型1 例;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2 例,车祸8 例,摔伤10 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致伤原因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术前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生化及重要器官功能检查,并准备好500-1000ml 血液,观察组患者采用逆行髓内钉治疗, 对照组则采用股骨LISS 钢板治疗,两组患者均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45°-55°,采取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
1.2.1 股骨LISS 钢板固定治疗 A 型骨折将患者大腿膝部前外侧作为切口,在保护好周围软组织及骨膜的基础上,实施复位,LISS 钢板放置在患者肌肉层与骨外膜之间,从股骨远端向近端插入(跨过骨折端),在骨折远、近端行小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用克氏针固定;C 型骨折则需要延长外侧切口,将髁间关节骨折复位,转化为A 型骨折,再按如上方法复位, 手术结束后反复冲洗切口进行缝合,并根据患者情况实施负压引流2-3d,同时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避免术后感染。
1.2.2 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 A 型骨折患者采取闭合复位,予牵开器牵引复位并维持。 在患者髌韧带正中行4-5cm 长的切口, 纵行切开髌韧带及关节囊,向两侧牵引暴露股骨髁间窝,以交叉韧带前方10cm 为钉点,根据直径置入合适的锁钉,最后拧入主钉帽尾。 C 型骨折则将膝切口延长,并且切开关节囊与髌旁支持带,复位髁间骨折,使用克氏针固定,转化为A 型骨折,手术结束冲洗切口内置引流缝合关闭切口,给予患者引流及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 疗效。以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总分100 分,<64 分表示较差,分数越高,表明功能越优。 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判定标准:无效,患者无法正常蹲起或行走,膝关节功能无改善甚至更加严重, 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有效,患者蹲起、行走有轻微疼痛,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对患者工作、生活影响较小;显效,患者蹲起、行走无疼痛感,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对生活、工作无任何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Excel, 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19. 0 分析数据, 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计量资料以 (x±s)表示,比较经t 检验;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术口长度(5.6±1. 4)cm,愈合时间(76.5±15.6)d,均少于对照组相关指标;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93.5±2.8)分,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各项指标比较
2.2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1 例骨折不愈合,其余愈合,内固定均无失效断裂;对照组出现4 例骨折不愈合,2 例内固定断裂。
3 讨论
表2 治疗效果比较(例)
股骨远端骨折临床常见[4]。 股骨远端在膝关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受到外力损伤,例如摔倒、高空跌落、车祸等,极易出现不稳定、粉碎性骨折,严重影响膝关节活动, 并发股四头肌伸膝装置损伤、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几率较高,在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同时, 还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畸形愈合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不仅增加医疗费用,再次手术还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二次损伤,阻碍患者机体恢复速度、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5-7]。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近年来股骨远端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升高, 如何提升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有效率、控制预后,已经逐渐成为临床重点思考问题。 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逆行髓内钉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基本手术情况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LISS 钢板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提示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LISS 钢板倒置其创口小, 是根据股骨形状设计能与股骨外侧面良好的贴附,LISS 钢板为纯钛材料,无需塑形,操作方便,减少手术时间。 LISS 钢板倒置固定性高,抗切除、抗旋转减少断裂而激发髋内翻的发生[8]。股骨LISS 钢板则是将骨骼与锁定孔的角度固定,从而形成牢固的整体,主要优势为切口和对骨膜施压较小,但据相关报道表明,若患者膝关节内侧骨皮质支撑不足, 会严重增加膝内翻及治疗失败的风险, 钉板固定还会导致取出困难、造成患者机体损伤等问题,并且股骨LISS 钢板治疗价格昂贵,不利于临床推广使用[9-11]。本研究患者接受LISS 钢板倒置治疗后, 临床指标与疗效均较好,提示LISS 钢板倒置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可行,但本文LISS 钢板倒置治疗的主要问题为骨折愈合率较差,膝关节功能不满意,内固定易失效,通过与逆行髓内钉比较,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多。
本文逆行髓内钉组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自膝关节逆行打入髓内钉固定能稳定峡部以下骨折,防止骨折复位后短缩和旋转移位,重建下肢力线,符合生物力学特点,以骨髓腔的主钉为中心,向远近端的锁钉分布,在髓内固定支架,能够达到兼顾稳定、有效抗旋转移位、轴向短缩,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13]。 同时,内固定后减小膝关节股四头肌、韧带的挛缩程度,不增加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内容物体积,可有效缓解术后关节僵硬[14]。 同时可避免过多地分离软组织, 能最大限度保留骨折断端血运,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15-17]。
另外,逆行髓内钉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⑴逆行髓内钉内固定系统主要强调生物力学固定,患者的关节面需要得到解剖复位, 但干骺端与骨干等部位不需相应操作, 对干骺端的复位可以不切开,直接牵引器或复位器等达到复位目的;⑵手术过程中可使用电钻旋进螺钉, 只需到位时手动拧入即可,上述操作主要预防螺纹若固定太紧,造成交叉咬合太紧密,螺钉旋入失败,或以后去除困难;⑶本系统手术中的复位操作为首要点,如骨折折断部位及碎骨片等的复位尤其重要, 由于本系统缺乏相应的复位措施,需要在固定前,进行相应的复位操作。
综上所述, 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疗效显著、骨折愈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