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2020-03-27徐凯何晓飞黄勇许忠周敏锐徐文俊
徐凯,何晓飞,黄勇,许忠,周敏锐,徐文俊
(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 神经外科,江苏 扬州)
0 引言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的诱因。脑出血患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常规实施开颅手术创伤性较大,患者难以耐受。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血肿清除术开始得到应用,其有效降低了手术的创伤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1-2]。微创血肿清除术在临床上主要包括软通道、硬通道两种,我院就两种术式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从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抽取,且均通过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患者共62 例,其中31 例设为参照组,实施立体定向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另外31 例设为观察组,实施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参照组男/女为19 例/12 例。年龄为51~70 岁,平均(62.32±0.21)岁。平均发病时间为(15.12±0.12)h。血肿量为(35.11±0.21)mL。观察组男/女为21 例/10 例。年龄为50~72 岁,平均(61.11±0.24)岁。平均发病时间为(15.02±0.14)h。血肿量为(35.02±0.18)mL。两组患者信息资料比对显示无明显差异,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到住院>3 d;患者血肿量在30 mL 以上;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者为非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出血性疾病;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患者存在严重脏器功能不全。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术前应用CT明确穿刺位置、通道穿刺深度、穿刺针规格,术后对患者实施抗感染以及并发症预防等。
观察组在经CT 定位后确定硅胶引流管长度,并于颅骨做孔,将硬脑膜切开,并于血肿区域置入脑穿针,液体抽出后置入硅胶引流管软管,构建软通道实施引流,对残留血肿予以清除。引流的同时应用血肿液化剂予以冲洗,3 次/d。
参照组患者予以局麻后,于枪式电枪安置穿刺针,以垂直的方式经穿刺点置入硬脑膜,拔出穿刺针后若出现落空,则对塑料针芯进行置换,于血肿中心偏外将其置入,并于侧管相连,应用注射器对血肿实施抽吸,血肿抽吸一半后置入血肿粉碎器,应用冲洗液冲洗直至液体颜色变淡后将血肿粉碎器撤除,之后注入血肿液化剂,对侧管夹闭,4 h 后将侧管开放并予以引流,3 次/d。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均要求在1 周以内,病理检查显示血肿彻底清除后可将穿刺针拔除。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的血肿量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分值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予以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合理选择数据集,进行临床疗效的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肿量变化比较
观察组术后3 d、术后7 d 血肿量高于参照组,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血肿量差异不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肿量变化比较 mL)
表1 两组患者血肿量变化比较 mL)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3 d 术后7 d观察组 31 35.02±0.18 15.12±0.21 4.04±0.21参照组 31 35.11±0.21 13.02±0.11 1.12±0.22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值变化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分值均高于参照组,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能力分值差异不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值变化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值变化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观察组 31 33.12±0.21 58.22±0.15 70.14±0.25参照组 31 32.12±0.15 47.22±0.18 53.22±0.97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多因血管破裂引起,发病突然,出血可导致脑组织受压迫,引起周围脑水肿。患者临床症状包括眩晕、短时间语言障碍、乏力、半身麻木、突然健忘等,具有较高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因此脑出血患者需要尽早对颅内血肿进行清除,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组织压迫[3-4]。
微创血肿清除术因其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创伤性小,因此在脑出血治疗中应用广泛。依据术式划分,可包括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5-6]。我院对两者进行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3 d、术后7 d 血肿量高于参照组,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血肿量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软通道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肿量均比硬通道要高,这是因为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的穿刺针配备血肿碎吸设备,在血肿粉碎、清除方面占有优势,且穿刺针锐利,可自行固定难以脱落。而在术后ADL分值、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则优于参照组,可见虽然软通道血肿清除术的血肿清除效果相对硬通道血肿清除术略差,然而其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这是因为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穿刺针可迅速置入血肿病灶,操作简单省力,然而钻颅过程中容易对脑组织、神经纤维造成损伤,且穿刺针无变形特性,无法对进针方向进行调节,因此偏离后需要再次穿刺,穿刺风险较大。而软通道应用硅胶引流管前端有多侧孔盲端,置入过程中可分离脑组织、神经纤维,减少对其的影响。且硅胶引流管质地较软,可依据需求调整方位,具有变形特性,不会因血肿腔形态影响引流效果,血肿清除效果稳定,且可密切监测颅内压,便于及时纠正[7-8]。
综上所述,立体定向软通道以及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均有一定疗效,然而立体定向软通道的血肿清除效果稳定,安全性更高,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