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的热点状况分析
——基于2008—2018年CNKI文献的共词分析

2020-03-26孙亚楠许寒冰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幸福观象限文献

蔡 虹,孙亚楠,许寒冰

(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无论人们如何认识和理解教育,如何在当今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教育何种使命,教育归根结底要回归于人,回归于学生的本体生命成长和幸福生活构建,这是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也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使命。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加强他们的幸福观教育,既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诉求,也是实现幸福和谐中国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在理论探究、政策支持、实践深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同时存在幸福观教育内涵模糊、研究脉络不清晰、实践路径分析不准等问题。本研究对2008—2018年中国知网(CNKI)所刊载的文献为研究样本,采用关键词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进行分析,力求明晰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热点,厘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未来幸福观教育的践行路径,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和实践创新。

1 资料来源与研究工具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数据库,以主题为“大学生幸福观”进行精确检索,不指定期刊类别,检索时间从2008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10日,共获得相关文献793篇。将初步检索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并删除报纸评论、会议通知、广告等非研究性文献12篇,共获得有效文献781篇。

1.2 研究工具与步骤

研究工具为Bicomb 2.0共词分析软件和SPSS 22.0统计软件。其中,Bicomb 2.0共词分析软件是由中国医科大学崔雷教授和沈阳市弘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Bicomb共词分析软件的第二版[1]。研究分为6个步骤:(1)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系统中建立一个新项目,项目编号为“students”,格式类型选择“自定义·cnki自定义·<txt>”;(2)将 781 篇有效文献的本地文件夹输入“选择目录”中,进行提取操作;(3)进行关键词统计;(4)抽取词频≥6的31个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建立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和相似矩阵;(5)进行聚类分析,将关键词共现矩阵导入SPSS 22.0中,采用样本聚类,得到高频关键词的聚类树图;(6)使用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的相关数据,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绘制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的战略坐标图。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频关键词确认与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文献研究主题、研究内容抑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高度概括与凝练,反映着文献研究的逻辑关系或创新突破点,多在文献中分列标明,易于提取,便于量化分析。高频关键词通常反映着某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趋势,频次越高,说明研究者的关注度越高,通常构成研究热点[2]。本研究得到关键词2 833个,为避免词频统计中因泛义命名不规范的关键词影响分析结果,将词义相同或相近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和筛选,剔除本体性和涵义过于宽泛的关键词。如将“幸福教育”“幸福观问题”“幸福观教育”等统一为“幸福观教育”;将“马克思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等统一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将“女大学生幸福观”“大学生幸福观”等统一为“大学生幸福观”;将“心理幸福感”“生存型主观幸福感”“发展型主观幸福感”“超越型主观幸福感”等统一为“主观幸福感”;将“幸福”“幸福观”“幸福感”等本体性关键词剔除;将“建议”“对策”“现状”“研究”等涵义过于宽泛的关键词剔除,最终得到有效关键词2 147个。

运用Bicomb 2.0的词频统计功能,将2 147个有效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结合关键词词频分布情况,最终确定31个词频≥6的高频关键词,其总的词频数为1 072,占有效关键词的49.9%。这31个高频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08年至2018年我国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的热点。高频关键词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高频关键词统计

2.2 高频关键词的聚类树图与研究热点领域构成

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共同出现的频次越高表明它们与研究主题越接近,相互之间的关系越紧密[3]。通过构建共现矩阵,可以了解在整个研究领域中各研究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在共词网络中却很难区分哪些主题词组成了相应类群。通过聚类分析,借助统计学方法把有密切联系的关键词进行分类,形成概念相对独立的类群,类群内属性相似性最大,类群间属性相似性最小。选择欧几里得距离作为变量距离的测度方法,采用组间连接法作为类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以表1所示高频关键词的Ochiia系数相似矩阵进行聚类分析,获得高频关键词聚类树图。

2008年至2018年,我国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热点可以分为5个领域,领域一包括德育、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等;领域二包括积极心理学、幸福能力、幸福感教育等;领域三包括心理健康、幸福指数、因子分析等;领域四包括贫困大学生、民族地区、缺失等;领域五包括途径、培育、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教育等。

2.3 高频关键词的战略坐标图与热点领域的战略地位

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战略坐标可以进一步揭示某一研究领域各构成部分的发展状况及其所处的战略地位。在战略坐标图中,横坐标为向心度(Centrality),表示领域间相互影响的强度;纵坐标为密度(Density),表示领域内各要素的联系紧密程度,横轴和纵轴将战略坐标图分割成4个象限。第一象限,密度和向心度都较高,位于此象限的研究领域和其他研究领域联系密切,位于整个研究网络的核心位置,且内部各研究主题联系紧密,已经形成较稳定的内部研究结构;第二象限,向心度低,密度高,位于此象限的研究领域内部联系紧密,形成了稳定的研究结构,但和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不紧密;第三象限,密度和向心度都较低,位于此象限的研究领域内部各研究主题联系不紧密,内部结构松散,并且和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也不紧密,处于整个研究网络的边缘位置;第四象限,向心度高,密度低,位于此象限的研究领域和其他研究领域联系密切,但内部各研究主题联系不紧密,内部研究结构松散,见图1。

图1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战略坐标图

由图1可以看出,领域一基本处于第二象限,向心度较高,密度较低,说明领域一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稳定的研究结构。领域一中关键词之间联系密切但和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不紧密。领域二基本处在第一象限,向心度和密度都比较高,说明领域二和其他研究领域联系密切,位于整个研究网络的核心位置,且内部各关键词之间联系紧密,已经形成较稳定的内部研究结构;领域三处于第三象限,密度和向心度都较低,说明研究领域三内部各关键词之间联系不紧密,内部结构松散,并且和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也不紧密,处于整个研究网络的边缘位置;领域四基本处于第四象限,向心度高,密度低,说明领域四和其他研究领域联系密切。

3 讨论

3.1 研究对象更多地集中在我国普通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缺乏关注

大学生群体是个内涵丰富且庞大的群体,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划分为不同层面的对象。从2008年至2018年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来看,研究对象更多集中在较发达地区的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一些偏远地区、民办或高职院校以及贫困、单亲等特殊类型的群体研究较少,而正是这部分特殊群体未形成正确的幸福观,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文化的国家。文化是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源泉,要做好中华传统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整合研究与教育,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的理念与方法,既总结二者共通、融合的一面,又提炼差异性的一面,做到“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发挥“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的整合优势[4]。应当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注重不同类型高校和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幸福观现状,从多维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现状,全面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问题,培育科学正确的新时代幸福观。

3.2 研究方式多以调查为主,对幸福观教育的践行路径探究不深

就文献调查现状来看,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多以调查为主,对具体路径的探讨缺乏较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很多文献研究指出当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能有针对性进行调查,但就如何在现实教育情境中培育正确的幸福观、践行合理的路径仍然是个难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如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实际生活完美结合,并让大学生把感受幸福生活作为目标,这对大学生开启幸福生活的大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个合力的教育过程,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学校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最主要场所,通过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改进具体课堂实践中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途径引导学生实现追求真善美、追求幸福和体验美好幸福的人生境界。家庭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基地,父母是孩子理解和感受幸福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加强家校合作,努力营造幸福观教育的家庭环境氛围。社会也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积极健康的社会导向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3.3 研究内容就幸福论幸福,忽略幸福观教育的丰富内涵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无论就其内涵和外延来说都丰富且深刻,包含生命责任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从2008年至2018年的研究热点中可以看出,生命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中都有所涉及,但是研究不成熟,也没有形成稳定的结构和自身特色,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则鲜有提及。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幸福观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开展幸福观教育要注重内容的创新,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背景、新要求,构建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体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对幸福观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幸福观,注入一些新鲜的元素,根据学生自身需要开展提升幸福感的课程,比如将理财教育、感动教育、挫折教育等纳入幸福观教育。理财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感动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真善美的存在,挫折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更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难题。通过多种渠道让大学生了解社会,领悟人生,提高幸福体验[5]。通过培养学生真诚、善良、宽容、正义等品质,让学生学会拥有并感受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

4 结语

随着“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的提出以及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在此背景下系统研究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为当下审视现实人生幸福提供一种指引和真实可靠的借鉴。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对家国的责任、对工作的敬畏、对自我的认可等都是影响幸福观的因素,重要的是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幸福的心理,增强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更好地诠释和共筑“幸福梦”及“中国梦”。

猜你喜欢

幸福观象限文献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