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信诈骗犯罪侦防对策探析

2020-03-25庄志仲殷召良

法制与社会 2020年5期
关键词:电信诈骗犯罪

庄志仲 殷召良

关键词 电信诈骗 犯罪 侦防对策

作者简介:庄志仲,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深圳市公安局梅林派出所;殷召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222

近些年,电信诈骗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虽然公安机关通过系列的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还是无法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的发生,并且作案的手法更是各种各样。在我国的刑法中没有对电信诈骗的明确规定,它是对通过手机短信和电话等通信方式进行钱财骗取的犯罪行为的通称[1]。人们对于电信诈骗还是有一种谈虎色变的感觉,因为电信诈骗为人们带来的伤害太深。目前对于电信诈骗的特点、概念和侦防策略学者们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文通过对电信诈骗的概念,表现形式着手讨论,对电信诈骗的定义做出相应的解释;通过对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剖析,找出电信诈骗的侦查困境;针对性的提出防控和侦查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能够对以后预防和侦防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有帮助,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丰富和完善。

一、电信诈骗犯罪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一)电信诈骗的概念

现在对于电信诈骗的概念,不同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研究,但是却得出了十分相似的研究结果,在这些研究得出的理论中主要被分成两种核心的思想,就是到底电信诈骗是对传统诈骗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2],还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超出原来诈骗犯罪的新型的犯罪形式?在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电信诈骗是一种不用和诈骗对象进行亲身接触的犯罪活动,虽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信诈骗会有很多超出传统诈骗的表现形式和新的特点,但是这些变化和表现还不足以支持电信诈骗成为一种新的独立存在的犯罪形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所能表现出来的内容都不是非常有针对性,也不是特别典型的特点,所以没有办法将电信诈骗定义为新型的犯罪[3],它依然可以被“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这个传统的诈骗罪的评估模式进行概括和总结。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电信诈骗就是将非法占用他人金钱为目的,对实际情况进行造假并对真实目的进行隐藏和隐瞒,通过给受害人拨打电话、发短信或者其他的互联网方式进行大额金钱的诈骗行为。

(二)电信诈骗的表现形式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电信诈骗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人们也对电信诈骗的形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有的学者认为电信诈骗的形式可以表现为十种,分别为刷卡支付方式的诈骗、将税款退还方式的诈骗、谎称受害人中奖方式的诈骗、引导其汇款方式的诈骗、电话因某种原因欠费方式的诈骗、编造紧急救援方式的诈骗、冒充机构收取花费方式的诈骗、假装上级领导方式的诈骗、高薪招聘收取手续费方式的诈骗、虚假诉讼方式的诈骗等[4]。这样的归类方式固然可以较为全面的展现诈骗的方式,但是无法进行统一标准的衡量,类型过于繁多,可操作性较差,作为从业人员来说比较认可将电信诈骗分为交易诈骗和通信诈骗这两种方式。通信诈骗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短信、电子邮箱、电话、传真或者网络通信工具等手段向受害人发送具有诈骗形式的讯息,通过以上方式和受害人取得联系,进行言语的煽动,使其对一些事情和东西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主动的钱财上交。这种类型的诈骗可以包括冒充国家机关诈骗、对灾区捐款形式的诈骗、有免费的旅游机会的诈骗等方式;什么是交易诈骗呢?交易诈骗是通过互联网形式实现的,这种诈骗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网络交易的商家或消费者,实施诈骗的人一般不会主动向不特定的人群发送相关短信,而是将这些人建立群聊、社区或者建立网站对受害人发送不真实且有一定吸引力的信息,总而言之就是在实施诈骗时努力躲过第三方的监管,利用网络漏洞或大家不太了解的手段进行虚假广告的传播,达到对他人财物骗取的目的。

二、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和趋势

(一)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

1. 分工清晰,组织有序。通常像电信诈骗这样的行为都是有组织的犯罪,组织中分工明确,各项工作都有负责。在组织中的人员会出现像金字塔一样的三层阶级的分布,依据不同的身份分为上中下三级,他们之间有很好的协调能力,有负责组织和指挥的人[5],有负责协助联络的人员,还有负责具体实施的人员。他们之下还有负责不同工作的人员,以小组为单位,包括群发短信、接听电话、去银行取款等行动小组,虽然他们之间相互协作的十分融洽,但是为避免出现纰漏和其他风险,小组成员之间从来没有见过面互相不认识。

2. 涉及金额大,成本低。对于电信诈骗来说,它的入门技巧很低,简单易学没有什么挑战性。通常情况下简单形式下的电信诈骗只用到手机、群发器和银行卡等就可以实现,这些工具的获取很容易且成本很低。而较为复杂的电信诈骗活动会涉及到人员的雇佣和租用网络电话等,需要付出较高额的支出时,也是高投入高收入,这样来说成本还是比较低的[6]。再就是违法的成本低,罪犯都存在侥幸心理,电信诈骗是一种不需要和受害人直接接触的犯罪形式,对线索的获得和证据的掌握相对困难,而且在法律上对电信诈骗的惩罚也没有触及到死刑这一项,罪犯抱着侥幸心理,希望通过电信诈骗行为既可以获得巨额的金钱利益又可以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

3. 波及范围广,涉案人多。较为大型的电信诈骗活动是通过团伙之间的相互协调才得以实现的,所以他们之间都是跨区域和团伙协同作案,电信诈骗涉及的犯罪人员就会很多且地域范围也很广泛[7]。而且在进行犯罪活动的时候依据规模的大小使用的人员也不一样,所以犯罪人员不固定性为罪犯的调查和抓捕带来了困扰,如果利用漫天撒网的形式进行诈骗活动,在有限时间内可以将大量的虚假信息发送到受害人的手中,所以电信诈骗的实施范围很大,人数过多使受到侵害的人员也更多。

(二)电信诈骗犯罪的趋势

1.诈骗手段不断升级,诈骗方式不断翻新。由于电信诈骗的形式越来越多,司法机关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也在逐渐的加大,电信诈骗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逐渐增加,大众的防范意识也在不断提升[8],面对这样的形势,电信诈骗的手段也在随之更新。一开始只是让对方猜测自己是谁转变成代收话费,再到现在的冒充国家公职人员进行诈骗,诈骗手段对民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产生的危害越来越大。

2.作案日益隐蔽,反侦查能力增强。电信诈骗内部都采用单线联系的方式,小组的成员只与领导级别进行业务的往来联系,不会和其他的小组成员进行联系。而小组之间的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会与他人协同作案。在进行诈骗时,为了躲过司法机关的追蝉,都不会使用自己真实的证件信息,可以有效将自己隐藏[9],不会被挖出来。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有同伴被抓,会立即通知同伴更换自己的联系方式,避免其他同伴被抓,妨碍司法机关的进一步工作。

3.科技化、智能化程度日益增高。后来演变为互联网手段的短信群发,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诈骗手段是通过无线转接、按需制造背景音乐等高科技手段进行诈骗行为的实施,由此可见电信诈骗也经历了科技的升级和转化,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电信诈骗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三、电信诈骗犯罪的侦防难点

(一)侦破难点

1.获取线索难。在进行电信诈骗的侦破时,一些受害人是因为贪图蝇头小利而上当受骗,所以在被不法分子欺骗之后,由于被骗的数额不大和出于对面子的维护,所以不愿意报警,这样的情况为不法分子的逃脱提供了时间,而司法部门在线索的获取方面也丧失了良机。而且犯罪分子也十分的狡猾,为了避免自己被抓,在进行诈骗时使用的电话号码和银行账户等基本信息都是假的,发送短信也会不断更新号码,无法从这些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增加了线索获取的难度。

2.调查取证难。电线诈骗是不需要进行正面接触的犯罪活动,罪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短时间内完成诈骗活动,犯罪分子使用的信息均为假的,无法为侦破提供证据;而且电信诈骗活动没有明显的现场特征,传统的侦查技术都没有用武之地。手机网页和银行卡的电磁痕迹很容易被篡改和消除,而且保存的难度较大,为调查取证带来了许多麻烦。

3.深挖犯罪难。从现在着手的好多案件来看,电信诈骗的破获难度很大,而且想要全部抓获更是艰难。大多数的案件只是将一少部分的不法分子抓获,很少能够抓到领导级别的犯罪分子,而且也无法从抓获的人员口中了解到更多的有价值的线索,因为他们都是单线联系,对上级领导的信息知道的极少,即使有的成员知道核心人物,但他们大多不在境内,抓捕起来也是相当的麻烦。

(二)防范难点

1.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对于电信诈骗犯罪的相关法律还不健全,导致在进行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和防范时没有法律可以依照。对犯罪的防控比打击和惩处犯罪更有意义,而进行防控需要有法律依据,但是在现实中,对于电信诈骗的法律法规相当稀少,不仅对垃圾短信的法律制约没有,连个人信息安全也缺少相应法律的保护。

2.电信部门存在管理漏洞。电信部门会有许多可以不记名使用的手机卡,这些手机卡以内不用记名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很容易被用作不正当的犯罪用途。再就是短信群发器的监管力度小[10],使得不法分子可以轻易买到犯罪工具。网络电话业务需要进行有效管理,互联網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电话的使用逐渐频繁,此业务的开发者没有对其的有效控制进行规范,导致犯罪人员将信息恶意篡改,使用不真实的信息实施诈骗活动。

四、电信诈骗犯罪的侦查与防控对策

(一)侦查对策

1.及时受案,全面梳理侦查线索。当发生电信诈骗案件以后,侦查人员要相关人员的报案立即受理,还要对报案人进行认真的询问,尽可能的在报案人口中得知更多更详细的犯罪信息,从中对有效信息进行提取,通过信息对罪犯的犯罪方式进行分析,在侦查机关已经掌握的资料中依据已有特征进行人员的相关搜索,找到与其相似的案件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找突破点,便于确定下一步的侦破方向。

2.加强部门协作,获取犯罪证据。由于电信诈骗不会和受害人进行正面的接触,只能通过手机、网络、固定电话、短信群发器等方式进行犯罪活动的实施,随意电话记录、短信和金融机构的相关信息都会成为案件的有利证据,所以司法机关在进行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应加强和金融、通信和网络监管部门的密切配合,及时有效的对电信诈骗的证据进行获取。

3.分析案件信息,推断案犯身份。现在网络科技虽然高度发达,但是在使用的同时也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供侦查人员采集,所以网络可以帮助罪犯实现金钱的转移也会为犯罪留下证据。需要侦查人员在侦查时要善于利用和发现这些遗留下来的痕迹进行技术分析,利用移动通信和网络服务商共同取证的方法,综合分析资料,合理推敲犯罪分子的身份,将目标范围锁定,明确侦查的方向。

4.追踪资金流向,确定作案人。电线诈骗活动都是有预谋的,在进行诈骗之前,犯罪分子都会利用不真实信息在银行进行账户的注册,一旦受害人相信他们的说法,愿意把钱主动交给他们,会让受害人将钱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完成之后立即在异地取款或转账转移到其他的银行账户。所以侦查人员可以对相关的金融记录进行查询或调取,通过信息中心显示的身份信息,追踪和确定犯罪嫌疑人。而且罪犯在提取现金时也会被监控拍到容貌或身体特征,可以查看相关监控录像找到线索。

(二)防控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律规制。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对打击和防控电信诈骗的有利保障。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有些方面继续出台法律进行保障。一是应该明确电信诈骗的内涵,相关法律作出对电信诈骗的证据审定和协同作案人员的认定的依据;二是明确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公安机关对于犯罪的辖属区域进行规定,避免出现重复办案、浪费警力,也可以减少在进行侦破电信诈骗时的漏洞。三是明确银行和电信机构的监察管理力度,规定其出现问题在法律上会追究的责任,减少电信诈骗的生存空间。

2.强化公安信息化建设,提升预防犯罪的能力。要控制不断智能化的电信诈骗行为,进行公安信息化建设是必须的手段。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1)要强化公安系统的研发能力,研发些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电话追踪和定位等的先进技术,加大技术侦查;(2)将所有出现过的犯罪分子信息建档,建立相关的电信诈骗信息库,达到全国范围的联网联动;(3)公安机关要积极利用已有的技术手段主动进行线索的侦查,争取把诈骗活动扼杀在摇篮中。

3.加强舆论宣传和案例宣讲,提高民众防范意识。因为民众的防范意识薄弱才会让犯罪分子有了进行犯罪的机会,所以要不断加强和提高大众的方法思想。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报纸、媒体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防诈骗信息的教育和宣传,让人们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手段和方式有哪些?遇到电信诈骗应该如何做?让人人都知道电信诈骗的危害。司法部门也可以将典型的案例整理后为大家讲解,实现更深层次的教育,这样大家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对电线诈骗作出基本的判断,不会被诈骗行为所迷惑,这样就可以实现让不法分子没有机会实现犯罪。同时还要加强与电信、银行等部门的协作,提升防范效果。

五、结语

随着电信诈骗活动的日益猖獗,有效的防控和打击电信诈骗活动势在必行。电信诈骗的防控和侦破有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没有前期的侦破打击,就会对后期的实施造成阻碍,无法真正的预防和控制电信诈骗活动,促使其发展的更为难以控制。所以有效的侦查和防范电信诈骗犯罪行为,会为后期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础,有效防范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翁里,李文超,钟佳妮.电信诈骗犯罪侦防对策探析——基于浙江公安反电信诈骗实践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7(2).

[2]吴英畅.新形势下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侦防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4):286-287.

[3]吴照美,王亚红.电信诈骗犯罪侦防对策研究[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28(3):16-20.

[4]沙万中,王俪睿,吕金峰.犯罪侦防中视频监控存在问题及其法律规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8(1).

[5]刘亚辉.基于SWOT视角下的电信诈骗侦防对策研究[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7 (2):30-36.

[6]张燕燕,翁里.新型电信诈骗犯罪的侦防对策[J].河北公安警察職业学院学报,2017(2):28-31.

[7]袁赫.网络电信诈骗侦防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

[8]胡敬威.网络海外代购类走私犯罪侦防对策探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

[9]徐宋,李永涛.在华“三非”外国人犯罪侦防对策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8(1).

[10]杨柳青.网络经济犯罪侦查的特点、趋势和侦防对策研究[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7(1):34-38.

猜你喜欢

电信诈骗犯罪
公园里的犯罪
环境犯罪的崛起
现代法律之殇——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的社会化治理:体系构建与实践推进
无孔不入的“电信诈骗”
什么是犯罪?
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理念转变与机制创新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犯罪”种种
积极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