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相·意迷心不迷

2020-03-25皓清

旅游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硬伤天灾爵位

皓清

《世相》栏前曾发“外迷里不迷”之谬言怪论,今又提“意迷心不迷”之谬论怪言,或问:究竟何迷何不迷?

答曰:此“迷”非彼“迷”——“外迷里不迷”之“迷”为“迷糊”,“意迷心不迷”之“迷”乃“迷信”也!

中国人多自称唯物论者,不信天,不信地,不信上帝,不信阎王,没有一切一切的宗教信仰,看上去、听起来真是世界上最不迷信的民族;可探究起不少人脑壳胸腔里的实有货色,却是信鬼,信神,信命,信运,信和尚,信道士,甚至认为万物都能成精变怪,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迷信的民众。

山东威海荣成成山头,据说是当年秦始皇东巡求长生不老灵丹妙药曾经到过的地方,有一块巨石深探海中,过去人们觉得它应该是陆地的最边缘,便给它起了个很好听也很有蕴涵的“天尽头” 名字,引得四面八方的文人俗客长官小民前来拜谒。多少年来,人们高高兴兴地拜着,顺顺利利地回着,平平安安地过着一如既往的日子,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与没有到过那地方的人没有任何的差别。可是,某一年某一月某一天,某位的贵客乘兴去游了那儿,回去不久便丢了爵位,失了地位。于是,许多人便“心潮澎湃”起来,无论高低但凡有点儿爵位的人便视那儿同“奈何桥”、“黄泉路”一般,躲之唯恐不及……于是,立了多少年的“天尽头”石碑曾经变成了“天无尽头”刻石。当然现在又悄悄变了回去。

山东潍坊诸城有“龙城”之誉,专门建造的高高的恐龙博物馆里藏有一副拼接得相当完整的高高的恐龙化石骨架,旁边还有一段长有两米粗近盈搂的恐龙胫骨化石立着,名曰“龙骨”。当地人说,凡是摸过“龙骨”的人都能心想事成夙愿得偿,但摸的顺序必须是先自上而下再从下到上绝对不能颠倒,而且心要虔诚绝不能胡言乱语。据说有个高官曾在反向摸着骨头的时候很不严肃地问:摸过这龙骨的人都上去了,有没有摸过后下来的?回去不久他便成了“摸龙骨下来第一人”。于是,“摸龙骨”便成了到“龙城”的大小老板高低官员的“规定项目”,而且摸的时候一个个全是那样的全神贯注凝神聚气——自己也曾陪着客人或作为客人由人陪着凑热闹嘻嘻哈哈地摸过几次,却至今未见有什么灵验。大概是自己心底里不够虔诚吧!

生活中,许多时候许多场合有许多这样那样的禁忌,许多人许多事也有许多这样那样的讲究。面对这样那样的禁忌和讲究,许多人会抱着“宁信其有”的心态从了顺了,因为从着顺着这些这样那样的禁忌和讲究,即使没有任何的应验也得到了心理的解脱,而如果不从着顺著这些这样那样的禁忌和讲究,一旦真有点儿什么事儿后悔可就晚了!

对即将发生或期待发生的好事,人们往往会联想一些有利的例证支撑自己良好愿望实现的概率——面对可能的职务晋升,比照一下左右的人众,同样资历者大都提拔了,除己之外唯有的几个未提拔者均有这样那样的“硬伤”,没有“硬伤”的自己这次应该被提拔了;而对已经发生或必将发生的不好事,人们则常常会寻找些不利的例证解脱自己的主观责任——面对“名落孙山”的现实,看己,发现“属相”、“八字”和“星座”都不好,命中注定再努力也没有什么用;看人,感觉“面相”、“手相”和“骨相”都远胜于己,老天眷顾不想发达都难!

粗看上去人人迷信,而细想起来人人都不迷信。面对天灾,人们总会想方设法地抗之救之,如真的迷信,“天命”难违,“天灾”又岂可抗?既不可抗便应听之任之,何苦“逆天”而抗之救之?面对疾病,人们总会千方百计地诊之治之,如真的迷信,“生死由命”,限数又岂可调?既不可调便该顺之受之,何必“违命”而诊之治之?

可见,迷信没有真的,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包括俗人,也包括教徒。所谓的迷信,只不过是一种调节心态平衡心理的工具,是一种自欺欺人意迷心不迷的把戏——得意时用于鼓励鼓舞鼓动自己,以求取更大得意;失意时用于麻醉解脱推卸自己,以落个心安理得。

仅此而已!

猜你喜欢

硬伤天灾爵位
天灾无情 人间有爱
人在何时最清醒
居延汉简所见戍卒问题琐议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从国君称呼看春秋战国时的“礼崩乐坏”
人祸造“天灾”
歧视女性,日本国际形象的“硬伤”
世袭制的起源和确立
“侯”和“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