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三角大学生“慢就业”现象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0-03-24游翘楚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3期
关键词:慢就业珠三角就业指导

游翘楚

[摘           要]   现今,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几年里选择支教、旅游、游学等,让“慢就业”群体比例逐年上升。“慢就业”现象开始被大众接受,但也衍生了许多个人及社会问题亟须解决。对此,通过对珠三角地区6所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归纳珠三角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类型,剖析“慢就业”现象的具体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缓解该现象的建议及对策。

[关    键   词]  “慢就业”;现象类型;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036-02

随着大学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但伴随着人力需求改变、大学生个人追求等多方面的影响,就业不再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唯一选择,也让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愈发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1]在国家及社会大力促进就业的情况下,解读“慢就业”现象就显得极为重要,分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具体成因、影响、应对策略,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珠三角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现实表现

我们通过问卷星对珠三角地区六所高校的部分毕业生发放调研问卷,主要从基本信息、就业教育、就业认知、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共获得653份问卷,有效问卷587份,其中316人为女性,占总人数的53.8%,271人为男性,占总人数的46.2%。调查类别的专业类别及占比分别是经管类为34%、理工类为30%、文史类为15%、师范类为21%。本次调查样本男女比例、专业分布较为均衡。笔者通过分析问卷,将当代大学生“慢就业”群体分为五种具体类型(详见下表)。

通过本次“慢就业”现象调查,我们发现:性别层面上,男性与女性对“慢就业”现象的看法没有显著差异;学校层面上,一本学校相对于二本学校的“慢就业率”更低;专业类别层面上,不同专业类别对“慢就业”现象的接受度及看法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理工类学生“慢就业”时长更短,文史类学生赞同认可“慢就业”现象的比例更高;“慢就业”群体类别层面上,大部分“慢就业”学生属于“沉淀型”,主要表现为毕业脱产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资格证书。

二、珠三角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分析

“慢就业”现象并非凭空产生的,它是大学毕业生处于现阶段社会环境下所必然形成的特殊群体现象,基于本次调研与该现象的行为表达,笔者认为珠三角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层面

1.自我认知不足,职业期待过高

从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但部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并没有随之完成“精英”到“大众”的转变,对自我缺乏清晰的认知,对职业追求缺少明确的规划,对自身具有不符实际的期望,过高的职业期待等都让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2.缺乏忧患意识,就业个性较强

如今的“95后”大学毕业生,都是在家长保护下安全无忧地经过各类考试进入大学校园,并未真正体会过生活的不易与艰辛,认为按部就班就能顺利进入社会安稳就业,更是衍生了如“钱多、事少、离家近”之类寻找工作的标准,也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毕业生缺乏忧患意识,不能直面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工作压力。加之新生代的大学生都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个性鲜明,寻找工作时,若未寻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宁肯不工作也不愿“将就”,大学生在这样的就业心理与应对心态下,就极容易成为“慢就业”中的一员。

(二)家庭层面

家庭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具有不可估计的影响。影响大学毕业生成为“慢就业”人群的家庭因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家长能够为子女在大学毕业后继续提供经济与物质支撑,为大学生“慢就业”提供了基础保障;另一种是家长因为自身工作情况、对就业形势的认知、传统的就业观念等,为子女做决定、做安排,比如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工作,这些认知与决定也导致“沉淀型”是“慢就业”人群中占比最大的人群之一,同时也可能会让许多大学生对就业没起到足够重视,甚至是抵触就业。

(三)学校层面

1.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一方面,我国是以科学技术知识为主体的应试教育,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高校毕业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具有同质性,专业结构调整上具有相似性,但恰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市场对珠三角大學毕业生在创新创业等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高校毕业生所知所学与市场所需人才素质的不匹配,造成了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2.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有各自的就业指导中心,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就业帮扶,但往往会停留在就业经验分享、宣讲会、招聘会等活动上,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是零碎的、不系统的;高校都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但课程多数停留在集中授课、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状态下,对听课的学生也无足够的吸引力。再加上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队伍并不专业,没有就业指导的系统培训与相关经验,仅仅依靠个人就业经验教学,也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社会层面

当大学生就业进入“双向选择,自主就业”时期后,就业单位的决定也同时影响毕业生的就業情况。用人单位会对应聘者的性别、经验、是否生育、地域、户籍等方面有严格的限制,也造成了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连基本条件都无法达到,被迫“慢就业”。

三、珠三角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应对策略

(一)社会层面

1.扩大教育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找到一份令自身满意的工作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要经过全社会的正确引导,形成全社会的普遍认知,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一时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促进大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理性思考,引导大学生理性选择“慢就业”,积极就业,避免“啃老”。

2.改善就业环境,加强企业聘用机制监督管理

宏观上,大学生积极就业、良性就业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宽就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3]。聘用机制上,社会应当加大对企业的招聘、用工管理的监督,保障职工权益,避免地域歧视、性别歧视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应适当放宽对大学生的经验要求,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氛围添砖助力。

(二)学校层面

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就业竞争激烈”“职业规划不明确”等都是大学生选择“慢就业”的主要因素。学校层面有以下几点。

1.努力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的目标最终是面向社会、适应市场,高校应当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学生掌握市场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同时也应当开设更多满足市场多变、多元特性的模拟环节、社会实践,让学生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2.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化

健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机构设置,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加大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位一体”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应根据每个时期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给予专业的就业指导,让学生清晰认知自身的兴趣及个人追求,为毕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有“慢就业”倾向的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心理帮扶等,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

(三)家庭层面

营造开明的家庭就业认知,摒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就业观念,推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家长要对孩子们学会放手,学会与孩子们沟通交流,也要鼓励他们直面生活的艰辛与磨难,帮助他们挑选适合的工作岗位,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

(四)学生层面

对于大学生本身,一是有清晰的人生目标,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早做安排与准备;二是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三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盲从、不跟风、有想法、有目标,踏实做事,合理择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6.

[2]王磊.95后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8(12).

[3]胡秀丽.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8(20):93-97.

编辑 原琳娜

猜你喜欢

慢就业珠三角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珠三角,2012
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