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个体化呼吸康复锻炼指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呼吸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2020-03-24杨月红
杨月红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在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病症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较为常见病症类型,以中老年为主要病发对象。在该症的作用下,将促使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咯痰等症状,给患者睡眠、饮食等日常生活均造成负面影响[1-2]。相对于其他疾病来说,治疗慢阻肺的周期更长,想要保证治疗工作的有效性,不仅仅需要注意治疗期间的各项操作,还要帮助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3-4]。本研究就主要对个体化呼吸康复锻炼指导在该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抽取的40 例患者来自2017 年3 月到2018年10 月间,依据患者自身意愿开展护理,其中40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组内男女比为28:12,年龄分布在45-87 岁,平均(67.23±1.88);余下患者均选择个体化呼吸康复训练指导,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组内男女比为24:16,年龄分布在46-86 岁,平均(68.81±1.34),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所有的康复锻炼操作均按照以往形式开展,并告知患者康复锻炼对于帮助其恢复的重要性。而观察组则需要展开个体化呼吸康复锻炼指导,具体如下:
(1)指导患者进行放松练习。指导患者保持站立或者坐位,并放松身心,进行胸、腹式呼吸,并指导患者进行缩唇练习,单次锻炼时间控制在5 分钟左右。
(2)指导呼吸练习。在进行缩唇练习的过程中,需指导患者配合展开肢体锻炼,用鼻吸气,在呼气时用嘴呼出。在吸气过程中需将双手上举,呼气时将双手放下。持续10 分钟后,指导患者将双手放于两侧,并沿着体侧上下进行滑动,吸气时上移,呼气时向下滑动,持续10 分钟。随后指导患者双肘弯曲握拳,按照相互交替的方式,吸气时单侧出拳,呼气时收拳,同样持续进行10 分钟[2]。
(3)指导患者进行上肢肌力训练。指导患者进行上肢体操锻炼,进行上举运动,每次进行3 分钟左右,上午,下午各展开一次。必要时,可借助上肢拉力器进行训练。结合患者自身恢复情况,在后期可进行适当负重练习,帮助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恢复,但需要对负重量进行合理控制,以免患者在锻炼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3]。
(4)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在有氧运动的帮助下,可间接达到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的效果。以散步或者蹬车为主,运动量不得过大,以不促使患者产生不适感为佳。且在运动过程中若患者产生疲劳感,则需要停下来休息10 分钟左右。同时,更需要告知患者展开有氧运动对于帮助自身进行恢复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在后续恢复过程中自主展开各方面运动[4]。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要对两组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第一秒用力呼出量以及锻炼依从性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各方面数据都借助SPSS 19.0 进行处理,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而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锻炼依从性为95.00%(38/40),对照组为77.50%(31/40),对比可知,观察组存在明显优势,P=0.003,χ2=8.972。在肺功能改善层面,观察组同样具备优势,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分析(±s)
表1 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分析(±s)
3 讨论
呼吸受阻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主要特点,在该症的作用下,将促使患者呼吸功能存在有不同程度受损,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促使其生活质量持续下滑[5-7]。在临床各类药物的作用下,虽然可促使患者各方面临床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但对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欠佳[8-11]。为充分保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需要注重对患者呼吸功能进行改善。个体化呼吸康复锻炼指导主张结合患者具体特点,为其制定针对性呼吸康复对策,从护理层面达到对患者呼吸功能进行恢复的效果。早在程涛[12]研究中已经明确指出,在有效呼吸康复锻炼的作用下,可有效缩短该部分患者各方面症状改善用时,可见呼吸康复锻炼能达到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的效果。
研究通过将个体化呼吸康复训练应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治疗,对比治疗结局发现,该护理模式的作用下,患者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并提升其呼吸锻炼依从性,可见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值得长期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