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良好同伴关系建立的策略分析

2020-03-23柯佳彤

卷宗 2020年1期
关键词:同伴关系社会性幼儿

摘 要:幼儿的同伴关系影响到幼儿人际交往的质量,幼儿的同伴关系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幼儿在人际交往中自信心的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幼儿亲近社会,形成健全的人格。但是由于当前特殊的家庭单元结构及不同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不少幼儿在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存在诸多困扰。而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理应在幼儿同伴关系建立方面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从家庭、幼儿园两方面着手,研究了建立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幼儿;同伴关系;社会性

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经常与其他小朋友接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幼儿乐于参与群体性活动,并在同伴关系中获得愉悦感,进而更加愿意结识新朋友,与更多的同伴进行交往;反之如果幼儿无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就很容易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心存抵触,更严重的还会形成自闭型人格,由此可见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对于幼儿人际交往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1 幼儿在同伴关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

1.1 在交往中回避矛盾,解決冲突能力差

有些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谦让意识不足,容易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以“娃娃家”这个游戏为例,珂珂想要扮演娃娃家中的“妈妈”角色,但是梦梦也想扮演这个角色,珂珂主动提出:“这次我扮演妈妈,下次我就扮演奶奶,好不好”,但是梦梦不愿意,执意要在这次的娃娃家游戏中扮演妈妈角色,结果由于两个小朋友在角色选取上发生了冲突,游戏无法进行,其他小朋友也只能在旁等候。从这个小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梦梦在面对冲突的时候不采取主动与同伴协商解决的方式,而是一意孤行,直接气鼓鼓地站在边上,也不顾及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体验感,回避与珂珂之间的矛盾,不主动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在幼儿同伴交往中并不少见,由于一些幼儿是家长独生子,是家庭的中心,家长习惯跟着孩子的意愿走,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体现在幼儿同伴交往中就是对其他小朋友尊重不够,协商意识不强,回避矛盾与冲突。

1.2 交往被动,交往技能不足

在幼儿园中总有一些存在感不高的幼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主动不热情,别的小朋友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需要,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久而久之小朋友们也不太愿意主动接触这类幼儿了。其实这些幼儿并不是不愿意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而是由于他们本身性别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交往技能不足,缺少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谈的勇气。以阅读区活动为例,花花在阅读自己喜欢的绘本,这时候突然发现兰兰小朋友在书架旁来回走动,但却不说一句话,她主动询问兰兰:“兰兰,你喜欢读哪类的书呀,要不要我帮你选?”,兰兰没有回答,花花又问:“兰兰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我可以帮助你”,这时候兰兰才说:“我喜欢的绘本有点够不到”,然后花花主动找来了在旁指导的教师,帮助兰兰够到了绘本。从这个小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兰兰在遇到困难时还不习惯于主动寻求同伴及教师的帮助,而是需要同伴主动询问才能迈出交谈的第一步。

1.3 行为具有攻击性,易激化矛盾

有些幼儿行为具有一定攻击性,在与其他幼儿存在意见不合或者发生冲突时总是习惯于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幼儿材料区搭建活动为例,壮壮搭建自己的小房子需要红色的积木,但是伟伟在自己的手工作品中也需要大量的红色,红色积木的数量本身是有限的,两个小朋友原有的设计方案对于红色积木块的要求在现在的积木数量下是不可能得到兼顾的。这时候壮壮就提议:“要不我少用一些红色,加一点黄色的代替红色,然后剩下的红色积木块都归你,好不好呢?”伟伟不同意,他认为自己的房子整体必须是红色,两个人没有办法达成一致,在协商无果之后,伟伟的小脾气突然上来了,他把壮壮完成一半的手工作品推倒,并且把壮壮手头的红色积木全部抢了过来,直接去另外一个区域开始搭建,壮壮见状大哭,教师不得不对两个小朋友展开劝说。从这个小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伟伟的行为有些极端,在语言无法解决争端的情况下没有选择继续协商,也没有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是采用极端的方式抢走积木,激化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2 家校共育促幼儿养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2.1 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表率,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内向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对寡言的父母,一个活泼热情的孩子背后必然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成长氛围。所以家长要注重对孩子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平和温馨的成长环境,不溺爱孩子,有意识地让孩子帮助自己分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承担意识,避免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同时家长本身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不要总是违背孩子的意愿,不把孩子的想法当回事,如果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很难获得被尊重感,那么在同伴关系中也很容易出现不尊重他人的行为。父母在发现孩子存在人际交往的困惑和问题时,要及时关注孩子,与幼儿园教师取得联系,结合孩子在园表现,在家庭教育中作有针对性的补充。最后父母要适当传授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小技巧,例如在父母与孩子发生矛盾之后,父母可以通过疏导孩子情绪、写信、小纸条交流这样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化解矛盾,而不是任由矛盾发酵,久而久之孩子在父母行为方式的引导下也会掌握一定解决矛盾的技巧。

2.2 教师关注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及时介入并科学引导

幼儿同伴关系的发生场所基本是在幼儿园,现在陌生的邻里关系很少会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其他小朋友,很多幼儿的好朋友都是自己在幼儿园的同班同学。幼儿之间发生冲突和矛盾其实很正常,幼儿这个年龄阶段本身对于情绪的控制力不强,易与他人发生矛盾,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在幼儿发生冲突后要分时机介入,首先要给幼儿留出一定的自我协调时间,有些幼儿是可以通过彼此间的协商解决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介入反而会适得其反。但是有些幼儿沟通能力有限,解决矛盾的方式不恰当,容易激化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介入,疏导幼儿情绪,了解事情的起因并帮助幼儿解决矛盾。最后同伴关系离不开群体活动,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团体活动,例如角色分工,共同完成搭建作品这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促进良好幼儿同伴关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陆佳衡.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208.

[2]魏红云,闵元媛,王鹿鹿.幼儿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4):162-163+174.

[3]吴冬梅.多元关注  促进幼儿同伴关系建立[J].江西教育,2018(18):96.

作者简介

柯佳彤(1991-),女,汉族,福建,研究方向:幼儿教育,厦门市第八幼儿园。

猜你喜欢

同伴关系社会性幼儿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