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图书馆空间再造初探
2020-03-23傅传永
摘 要:本文通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与工作实践,分析了中学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原因,讨论中学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实施侧重点,论述中学图书馆空间再造后的特色。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空间再造;实践
中学图书馆是中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学实施教育和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2018年教育部修订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则》,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新规的颁布对中小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图书馆来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此可见国家对于中小学学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然而,现今大多数中学图书馆还存在建筑空间狭小、馆藏资源缺乏、资金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从而造成了布局陈旧,呆板。时间久了很难再吸引学生来馆浏览,借阅。所以,我们才要打破这种格局,从以前的“借、阅,藏”为主要功能的空间场所转变成集学习、欣赏、交流、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空间。
1 本校图书馆现状
广东肇庆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是广东省十六所重点中学之一、首批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新课程改革试验样本校“十五”期间教育部重大教育科研基地、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目前高中部在校学生人数3300余人,教师478人,纸质图书17万册,电子读物10万册以上,报刊杂志总数不少于180种,教参工具书不少于300種。图书馆设有校史室、藏经阁、图书借阅室、期刊室、多媒体室、自习室。但随着学生阅读习惯的改变,这些传统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获取新知识的需求,所以本校结合自身情况对原有的各室进行了全新的空间改造。
2 图书馆具体实施
1)空间再造要符合中学图书馆的发展。中学图书馆是基础教育的前沿阵地,它的职能是服务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中学图书馆带来巨大的冲击,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的“浅阅读”形式正在逐步取代以往的阅读习惯。近几年来,各类图书馆都在研究空间改造这一课题,主要研究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共享空间、知识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二是创客空间、众创空间,三是第三空间。另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互动空间、智慧空间等。这些研究表明,图书馆空间功能和意义的发展以及服务理念的转变,是从文献借阅空间发展多元的功能空间和服务空间,更加突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空间之间的交互,以及空间对于读者开展互动性、创造性活动的支持。所以在空间改造之前对学生跟老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需要什么样的空间环境来进行阅读,根据问卷发现图书馆空间功能及环境设置不能满足读者开放、休闲、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及软硬件设施不到位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空间再造要体现中学办学特色。中学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并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文化传承功能,体现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地区人文特色及地区建筑风格等。广东肇庆中学前身是两广端溪书院,后改为肇庆府中学堂,素有“西江最高学府”之称,学校的学校训出自《大学》“格物致知,崇善尚美”,“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本身而获得知识,探究事物原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崇善尚美”就是推崇善行,传承美好。校史室设计简洁、大方,突出了本校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特色。体现了西江文化的传承。在图书馆的大门口设置了一道拱门,上面写“格致书院”四字,体现了图书馆与学校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3)图书馆应增加绿化建设。图书馆增加绿化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的作用,更可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净化室内空气,减少噪音,还可以很好地组织空间。绿化的摆放需要精心的设计,能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使人得到美感。不同的绿化设计可以衬托出不同的空间气氛,近似的绿化设计又可以使不同的空间达成统一。每个来到图书馆的人都希望有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当读者看到绿色植物时往往会精神放松,心情舒畅。阅读时间长久还可以看一下绿色植物,消除眼睛的疲劳。本图书馆每间室都有落地的玻璃窗,采光性比较好,在窗边摆放一部分喜光的大型植物,不仅美观还可以遮挡部分阳光的照射。还在阅读区域的每张桌子上摆放一盆小型植物,学生阅读疲劳的时候都会摆弄一下这些植物,也拉进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4)本馆的具体改造。图书馆员根据调查数据结合本馆资源同工作经验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创建了阅读空间、研究空间、多媒体空间、休闲活动等。通过有限空间的巧置重组赋予原有物理空间更多的功能内涵,让空间更具活力及吸引力。
前文介绍了本馆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师生日益获取更多知识的需求,经过校领导批准同意将原本的自习室重新装修改造成多功能室,把期刊室、多媒体合并进去,原期刊室变为自习室,图书借阅室保持不变,但制定了长期的采购计划,不断的更新馆藏,保证每年都有一批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新书进入图书馆。合并后新多功能室装修以中式装修为主,吊顶吊灯全部用仿古的设计,四周墙壁都挂字画。为了提高空间的利用,没有摆放传统的书架,而是在墙壁同承重柱上做了镶嵌式的书格,这样不仅美观而且使得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做到随手可取,就近落座的效果。
具体介绍各空间使用功能:1)多媒体区占用了总体空间的1/4,安装了40台电脑,大屏幕投影仪,学校还购买了超星校园阅读系统。可以给师生提供上网阅读,也可以用于公开课、示范课的演示。2)阅读区占用了空间的2/4,在这里师生可以安静的阅读书籍、报纸、杂志,取阅方便快捷,节省了不少时间。3)讨论区占用剩余空间的一半,主要用于学生社团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研究性学校的探讨跟实践。()休闲区也占剩余空间的一半,摆放有沙发,跑步机,大屏幕投影,茶水自助区等。在累了时候可以在本区域喝些茶水,观看一下电影,劳逸结合可以更好的提高阅读效率。
3 结语
图书馆空间改造是一个观念上改变,是由“服务空间”到“空间服务”的转变。未来的中学图书馆应该是更加遵循学生的体验而进行服务,不单单是一个借书还书或者自修的场所,可以变为一个阅读、欣赏、讨论、实践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可以举办一些主题展览、老师讲座、社团活动讨论、创意设计等。中学图书馆也要向智能化发展,以后不再是原始的馆员进行操作,师生可以自行操作完成借阅。随着图书馆空间的不断改造,学生的使用率跟效率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中学图书馆也一定会是学校文化传播的中心,变成学生跟老师的第三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第4版)[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
[2]刘小芳.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科教文汇,2017(10):26-205.
[3]向冬梅,张志彬.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探索——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4):33-1380/G4.
[4]殷环环.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实践——以江南大学图书馆为例.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10):6-115.
[5]王宇,王磊,尹丽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与空间再造的融合.图书馆学刊,2019(1):8-250.
作者简介
傅传永(1983-),男,汉族,山东济南,广东肇庆中学,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