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厘清内涵特征 把握学校文化建设方向

2020-03-23陈长兴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办学师生学校

陈长兴

(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福建 厦门 361100)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决定着学校的价值体系构成,指导着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建设,指导着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影响着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校的发展。在促进学校发展的各要素中,学校文化是最基础、最稳定、最核心、最具有决定性的要素。

现今,学校文化建设呈现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局面,反映出学校对文化建设的正视与重视。但在表面繁华的背后,却有着急功近利、断章取义的担忧。这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校文化建设人为割断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无视学校办学积淀;二是学校文化建设片面讲求表述语言的华丽花俏,无视学校办学实际;三是学校文化建设远离学校教育的本来属性,无视文化育人功能;四是学校文化建设缺少理论体系的自洽要求,无视逻辑纵横吻合。

针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种种缺憾,应该有这样清醒的理解:学校文化的强大与自信源于对学校文化内涵特征的正确认识,源于对学校文化建设方向的精准把握,源于对学校文化建设途径的理性选择。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美国社会学家华勒于1932 年在其《教育社会学》中给出学校文化的定义:“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种特殊文化的存在,可能是结合各种个体形成学校的最有效因素”。[1]这个含糊的定义为后来研究者留出探讨的空间,如美国皮特森的“学校文化是一组规范、价值和信念、典礼和仪式、象征和事迹,这些因素构成了一所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个性,正是这些不成文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促使教师、管理者、家长和学生一起工作,一起解决问题,共同迎接挑战和面对失败”。[2]理查森的“学校文化就是许多个体价值和标准的积聚与融合,是对‘什么是最重要的’的一致性意见;是群体的期望,而不只是个体的期望;是每一个人做事的方式”。[3]理查森和皮特森的定义强调了学校文化的系统性和内隐性,使得学校文化的定义越来越精细。与国外学者一样,我国学者也大多从“复合整体”叠加式定义进行学理推衍,从不同角度对学校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抽象,虽然尚未取得一致公认的定义,但都将学校文化看成是学校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学校文化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如顾明远的“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创造的成果的总和”。[4]张东娇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主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又称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者合称学校办学实践体系)”。[5]顾明远和张东娇的定义突出了学校文化的教育性和历史性。综合来说,从内涵看,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长期以来一起创造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认同,内化为学校的信念价值观,外显为学校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方式,从外延看,学校文化包含不同层次的文化体系: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其他三种文化是外显。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从学校文化的内涵进行归纳,学校文化具有历史性、内隐性、教育性、系统性等特征。

文化的形成都具有其历史性特征,学校文化也不例外。从学校诞生伊始,学校文化就同时诞生,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这就是学校文化的历史性特点。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一些给师生带来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并对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进步有莫大帮助的约定、制度、行为方式,自然能够保持生命力,在师生中保持存在,成为一种约定,成为师生之间的一种共同气质,长久后成为学校文化特征的行为准则;同时,师生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共同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收获成功的过程,吸纳、产生的理念、方法、思想、信念,在师生心中产生正反馈,内化为共同的精神准则,代代相传,不断积累,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对学校文化的历史性,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事实。一是学校文化不仅源于自身办学经历,也受到所处地域历史人文的影响。二是由于学校文化的历史性,企图在短期内建设学校文化的可能性很小。三是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文化的转折与创生一般与政府改革、社会动荡、经济发展、教育改革、办学环境关系最大,次之为校长的更替,最后是师生的流动。当然,必须说明的是,师生才是学校文化的创造主体,只是内生的文化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四是在某个办学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正面促进作用的学校文化主流,在过后的另一个时期却可能成为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思想桎梏。

学校文化既然是行为准则和精神认同,因而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杂合体,表现为“无形无影、有情有状”,“情”指的是道理、情理;“状”指的是关系、方式。学校文化对师生来说,大多情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校文化的内隐性是指学校文化的力量见之无影、摸之无形、听之无声、觉之无察,但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内隐性使得许多学校在建设自身文化过程中,用文字表述出来的学校文化与真正存在于师生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方式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短平快成为主流,快餐性、工业化的学校文化应运而生,功利性、浅层化和物质化的政绩工作式的学校文化建设大行其道,与学校文化内隐性产生冲突,无利于真正学校文化的创新发展。

学校文化的教育性就是“文化育人”,文化本来就有“文治、教化”的作用,西方学者葛兰西认为,文化与教育是同义词——教育就是正规知识和习俗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传承的过程。[6]学校文化反映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念,进而有目的有组织地发挥育人作用。就主客体关系来说,学校师生(主体)创造了学校文化(客体),学校文化(客体)反作用于学校师生(主体),就是学校文化的教育作用。学校文化教育性的核心是学校思想认知文化的教育性,即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办学思想和理念是否遵循教育规律,是否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是否把学生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作为办学宗旨,这些教育文化的思想认知决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学校文化是否坚持了教育性原则的认知基础。[7]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决定着全校师生的集体特征,学校文化的优劣影响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学校文化不仅是隐形而珍贵的课程资源,也是办学质量最客观的评价标准之一。

学校文化是“复合整体”,是个“意义体系”,有明显的系统性。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精神文化,起着统率作用;中间层级是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在关系和方式上的映射,是价值观念对行为和制度的认识和看法,处于最外层的是物质文化,以物化的形式反映价值与观念。学校文化的系统性是指学校文化是层次分明的整体,三个不同维度的指标处于三个层级,由内向外形成明确的秩序,同层级指标之间、指标层与指标层之间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精神文化由学校核心价值观、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培养目标、校训、教风和学风等组成。行为文化包括课程文化、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制度文化包括章程制度、组织结构和民主参与。物质文化指校园环境文化。整个系统完善一致,由内向外伸展,逻辑严密,结构齐全。

三、学校文化建设方向

学校文化有价值导向、行为约束、人心凝聚、异质同化、文化育人等功能。在办学治校的所有方面,与其他手段相比,学校文化具有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烈度最小、成效最好等特点。同时,优秀的学校文化通过师生家长的传播扩散,能提高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美誉度和知名度,提升办学效益。因此,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成为研究者的热点,更是成为教育实践者的焦点任务。

针对学校文化具有历史性,内隐性、教育性和系统性等特征,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为“继承与发展”“表达与理解”“守正与出新”“解构与建构”。

(一)继承与发展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与方向指引。没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国家就不可能得到发展。[8]学校亦不例外,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学校,传承与发展成为建设学校文化的方向首选。继承学校传统文化要注意张岱年所言“文化传统一方面具有精神财富的意义,同时在另一方面也是沉重的包袱和前进的阻碍”,[9]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要批判性地看待学校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继承与发展学校文化可以借鉴习近平总书记看待传统文化的“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0]

学校传统文化一方面来自学校所处地域的社会传统文化,包括当地百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教育方面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等,影响隐密而持续,如社会上以高考成绩作为标准来衡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时,会对学校的质量观念和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直接且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来源于学校自身的办学过程,诸如“什么是教育教学,如何教育教学,为谁教育教学”“什么是学习,如何学习,为谁学习”等一些本质性哲学性的问题会在师生的学校生活中不断涌现、追问、寻答,慢慢内化为师生的信念、规范和方法,积少成多,化零为整,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

学校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有一个方向问题,即往哪儿转化,往哪儿发展。原则上是向善、向上、求真、求美,在学理层面要符合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教育价值;在实践层面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体现教育时代需求。

(二)表达与理解

学校文化是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若是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的某个时间节点强行突然性地建立整个体系,不仅违背文化形成的规律,并且会得到虚假的表面的学校文化。但学校文化的巨大作用又使得人们无法不重视其建设发展。这时,人们应该站在现今方位,以思维体系的视角,审视学校文化的历史脉络,把握学校文化的已有思想内涵,并且清晰地描述界定,才能为其今后的发展作为准备。美国数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怀特海的《思维方式》中关于思想创造的理论可以提供借鉴。怀特海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创造的冲动”中提出人类创造经验和思想的模式:“重要性、表达、理解”。对重要性的感受先于表达,而表达又先于理解,没有表达,则理解必然不能实现。[11]“重要性”和胡塞尔的“没有无意向性的思想”中的“意向性”一词异曲同工,“表达”是累积保存经验,“理解”则是赋予经验以意义。从“重要性”到“表达”再到“理解”体现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已有的学校文化的整体把握可以使用怀特海的模式,当然第一步“重要性”无需赘述,直接跳过,从第二步开始。

表达是对重要性的呼应。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将觉察、体会到的具体事物、过程、看法进行概括归纳,以合乎规范的语言描述出来,进行经验的积累保存。这是个思辨环节,必须将大量无组织、零散无序的事物或关系按一定逻辑线索整理、归纳、概括,以利于表达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现有的学校文化隐藏在三个时空方位:环境、历史、现今。以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为例详细说明,“环境”指的是学校所处地域的文化传统,学校所处的闽南地区,历来有“爱拼才会赢”的奋斗精神,同安区有“朱子过化,海滨邹鲁”的美誉,表达出来可以是“勤劳刻苦,崇德重教”。“历史”包括创办事由(教会办学,启悟校名)、重大事件(转制、迁址、升格、晋级)、古老事物(中共闽粤赣边区厦门市委机关旧址、档案)、办学成效(一级达标、毕业生广),表达出来可以是“现代教育、注重学生身心发展、注重自然科学、艰辛办学、爱国情怀、革命精神、规范办学、优质办学、注重学生发展、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现今”指的是当前师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方式,包括管理过程、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零散的看法、观念。通过观察、对话、共处,可以表达为“教师以校为荣、以校为尊、珍惜学校荣誉、务实、专注教育教学、注重教学成绩、爱护个人名声,学生老实、善良、勤奋、遵守纪律、注重学业成绩”。

理解是将表达意义化。意义化是将表达出来的信息知识论证后,向更深层次进行融会贯通、推进延伸、抽象推理,整合汇入学校文化体系的过程。意义化的表达应该汇入学校文化的核心层级,即精神文化,或者说是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校训、学风、教风等。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将上述表达进行意义化后,分类整理,建构整个价值体系:办学理念为“启思明德,悟理达行”,办学目标为“兴贤育才”,培养目标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校训为“守正出新”,学风为“成德达材”,教风为“敬业乐群”。

(三)守正与出新

学校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共同遵守的规范、准则不断强化、固化,在约束、塑造、激励、同化、引导师生思想和行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政府改革的推进、教育观念的完善,其自身会陷入片面、消极、保守的可能,进而演化为自身的软肋,甚至桎梏着思想文化的发展更新。这便意味着学校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开放包容,守正出新。

守正是指完整地继承办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创造和积累的向善向美的理想信念、规范准则,正确体会并遵守核心价值。守道德之正,尊重和传承学校文化中向善向美的道德理念,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守规律之正,尊重和传承学校文化中正确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认知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等教育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按规律办学。守价值之正,尊重和传承学校文化中主流社会价值观、科学教育价值观和正确个人价值观。如同安实验中学的“启思明德,悟理达行”办学思想就很好地体现了文化的守正。

出新的要旨是创新。学校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而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在国际上,对教育的本质、价值、规律进行不断反思,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 年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了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12]学校文化应该在守正的基础上,敢于挑战自我,善于分析诊断,分析思考学校文化的缺项与不足,对自身进行强化与更新。出新主要体现在道德之新、规律之新和价值之新。道德之新指吸收主流道德,如正确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等。规律之新主要指教育新理念,如学生的全员、全程、全面发展,知行合一等。价值之新指教育价值的新成果,如多元包容、尊重差异等。

(四)解构与建构

如前所述,学校文化是个系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13]系统由各要素组成,要素分布在每个层级,每个层级的内容是下一级内容的形式,这个形式同时是上一级形式的内容,也可以这样理解,内一层要素是外一层要素的抽象。

学校文化是个动态和复杂的整体,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学校文化的解构可以从解决“什么是最重要”的问题开始。学校、教师、学生三者谁最重要(价值观)?当然是学生,所以学校工作以培养学生为主;学生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哪个更重要(学生观)?是学生个性化,因此教育教学指向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哪个最重要(教育观)?是德育,所以要以德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道德培养哪个环节最重要(教学观)?是课堂,因此要“教育性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文化要素符合逻辑地由内到外、由里到表依次解构,环环相扣,形成从价值观—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的学校文化主链条。当然,还可以从教师观或管理观或课程观出发,形成不同的逻辑次链条。同安实验中学的“启思明德,悟理达行”核心理念很好地解释学校文化主链条。首先,“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体现生本化倾向,这是价值观。其次,“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中的“思、德、理、行”强调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这是学生观。再次,“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中的“明德”表明道德教育的统帅地位,重视学生的“道德人格”培养,此为教育观。最后,“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中的“启、明、悟、达”四个动词构成课堂教学要件,培育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同时,注重道德品质的养成,是为教学观。

学校文化的建构顺序刚好与解构顺序相反,由表到里、由外到内。以价值观—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要素链条为例,文化建设应该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开始。这是因为教与学是师生学校生活的主题,是教师平日研究反思讨论的热点,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点。教学观可以设计多个话题进行讨论实践,从不同角度的目的—手段出发,建立完整的教学观。如“以增效减负为目的,讨论教学模式的变化”“以提高质量为目标,讨论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学习过程为重点,讨论课堂评价”“以民主平等为目标,讨论师生关系”“以因材施教为目的,讨论学生差异”“以学科素养为目标,讨论学用结合”等。然后再从教学观—教育观—学生观—价值观逐步深入,建立完整链条。其他次链条也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建构。教学观只是到了行为文化这个层面,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则直接将观点观念外显物化,如教学观的外显就是教学场所的建设布置,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功能室等。

猜你喜欢

办学师生学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