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及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2020-03-23黄丽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职业老师

黄丽萍

(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历史使命、政治地位、经济待遇等都是教师职业令人羡慕的外在保障,但是教师能否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专业素养。马克思青年时期所树立的职业价值观引领他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成就不朽的事业和辉煌的人生。当教师职业倦怠仍然困扰着一些教师的职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时,重温马克思的这一著作,回望他走过的光辉一生,对于教师坚定职业理想、提升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特别是指在选择职业和从事职业活动时所表现出的稳定的价值取向。学习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我们可以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他充分而真诚地表达了他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和决心,体现了他高尚的职业价值观。其主要观点有:

1.职业选择的意义重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职业选择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能力。“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而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变得高尚的地位。”[1]选择是一种自由,是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选择是现实的,职业选择是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提高人自身的地位,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次,职业选择是人生道路的指引。正确的选择引领正确的人生之路,而错误的选择则可能埋下毁灭性的后果,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这种选择是人比其他创造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2]青年人正处在职业道路的起始阶段,必须严肃对待职业选择,不能拿自己的事业碰运气。

2.职业选择的特点

(1)职业选择是能动的选择

在马克思看来,“热情的东西可能倏忽而生,同样可能倏忽而逝。”[3]这里所说的热情是人们以为的“神本身给我们的目标”,这样的热情是不可靠的,它可能让我们幻想油然而生,它可能使我们激情四射,它可能激发我们狂热追求,但是灵感终究是虚幻的,因此它也可能使激情和追求瞬间消失。因此,职业选择必须是人自身能动的选择,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职业选择是内在的选择

马克思非常强调“内心”的选择,在他看来,“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不是同意选择这种职业?”[4]听从内心的选择,就是不被虚荣心所左右,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还会把某种职业虚幻地美化成人生至高无上的东西;听从内心的选择,就是不被名利所迷惑,否则就会丧失应有的理智;听从内心的选择,就是不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的决定;听从内心的选择,就是不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而是有内在的思想在引领。

(3)职业选择是长期的选择

马克思非常强调选择的稳定性,认为选择的使命并不是追求一个最足以让人炫耀的职业,但它应该是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动、始终感到热情的职业。因此,马克思认为,职业选择需要冷静的观察、深入的了解、理性的思考,“如果我们经过冷静的考察,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于它,那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5]只有选择了值得倾注一生为之奋斗的职业,才会成为永恒的追求目标。

(三)职业选择应当考虑的制约条件

青年马克思对职业选择的思考是辩证的、全面的,他认为择业时既要考虑理想的一面,同时要考虑现实可能性和制约条件。

1.社会关系的制约

马克思说:“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6]马克思对社会关系有深刻系统的思考,他后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进一步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作为社会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从微观的方面说,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家庭文化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价值观念、家庭的文化背景是孩子职业选择的支撑条件。马克思能够选择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这与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密切的联系。他的父亲受18 世纪进步思想家的影响很大,崇尚启蒙运动的思想,这是马克思从小就善于观察社会、善于思考问题、同情人民的疾苦。因此,17岁的马克思就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理智还不足以给自己充当顾问,在职业选择时应该寻求帮助。马克思认为父母的人生阅历丰富,所以应该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寻求父母的支持。

从宏观的方面看,社会关系包括国际环境、所处的时代、发展道路、发展战略、政治制度、文化环境等。当然,宏观的关系影响微观关系,比如,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国富民强,家庭的经济实力强了,也为孩子提供更加优越的择业支撑。

2.自身体质的制约

马克思认为:“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7]所以,我们选择职业时不能无视自身的体质,而要从自身的体质出发,根据自身体质的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职业。如果选择的职业超过了自身的体质,为了胜任工作而强打精神的坚持,则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残破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8]

3.自身能力的制约

选择的职业不能超过自身的潜能,否则自信将因为不能胜任而受到打击,导致妄自菲薄,甚至遭到更加可怕的惩罚。因此,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既要敢于挑战自身的不足,善于取长补短、变短为长,又要正视自己的短处,积极地扬长避短,不能好高骛远,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四)职业选择应当坚持的价值取向

在上述各种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他在职业选择中最闪光的价值取向。他认为,“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9]那么,什么的职业是“尊严的职业”?马克思对此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其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可以归纳为:

第一,要选择基于正确思想的职业。每个职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之上,正确的思想蕴含真理的力量,能够吸引优秀的人物为之奋斗,给予劳动者尊严,促进人类进步。而错误的思想潜藏重重的危机,危害社会的发展,并阻碍劳动者自身的进步。这也要求每个人对自己的职业有充分的认知,形成正确的职业思想,并进而培养坚定的职业信仰。

第二,要选择具有创造性的职业。有尊严的职业不是单纯、机械、重复地劳动,更不能把自己作为工作的工具,而是要在自己的领域内创造创新。独立地创造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质方式。教师的生命力只有在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创造性地教书育人中才能焕发。教师的职业是否有尊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教师,能否自觉地创造职业生命,发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第三,要选择利于自我完善的职业。尊严的职业不是被动从事的,而是人们自觉自愿从事的,能够发挥个人的才能,激发个人自觉奋斗,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的完善。尊严的职业能够彰显高尚的品德,绝不危及个人的名誉。

第四,要选择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的职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个人的职业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要求太高了,甚至觉得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其实不然,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直接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比如,一个医生努力钻研医术,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为自己治病,而是为更多的病人服务。当病人脱离了疾病的痛苦,医生也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从中获得了尊严和满足,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当然,医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尊重,他还在各种病例的历练和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促使自己在医术和人格上不断趋于完善。因此,“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10]相反的,“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11]他可能在专业上获得人们的敬佩,“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12]因此,我们每个人要为人民谋幸福,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才能得到民族的认可和尊重,才能得到最长远、最充分的发展。

二、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专业成长的动力和方向,马克思在贫病交加最困难的时刻,之所以能初心不改,最终成就光辉的事业,离不开其价值取向的引领。学习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对于教师发现职业价值、提升职业能力、铸就师德师魂,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成就好教师的“最先一公里”:发现教师的职业价值

马克思的一生是艰辛的,他遭遇了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的困难。马克思的一生又是辉煌的,他为“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13]马克思的人生告诉我们,职业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选择引领正确的人生之路,而错误的选择则可能埋下毁灭性的后果。对于尚未入职的年轻人,这样的价值观有利于引领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对于已经入职的教师来说,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他们以什么样的状态对待自己的职业。没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没有真正的职业认同,对工作兴趣不高,甚至充满厌倦情绪,工作绩效低。相反地,职业认同度高,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有积极的价值追求,敢于担当,积极奉献,工作绩效高。因此,品味马克思的人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职业价值观,给教师的首要启示,就是要充分发现自己的职业价值,提升教师工作的获得感。教师的职业价值在哪里?教师的职业就是尊严的职业吗?

1.教师的职业是不断促进自我完善的职业

教育教学过程不是单向的,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不论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教师一要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即教师要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召学生,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二要追求人文素养的自我完善,即要具备较高人文素养,能够明辨是非,解决学生的各种思想困惑,教给学生处世、生活的智慧;三要追求专业能力的自我提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四要追求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即保持心理、精神方面的健康状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能起到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五要追求审美能力的自我修炼,即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美,善于发现和欣赏学生的美,让美育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教师的职业既是成全别人的职业,也是自我成全的职业,是促进教师自身不断走向自我完善的职业。

2.教师的职业是创造性的职业

教师的角色认知,不能停留在知识传递者,而是要积极地完成创造者使命。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将被机器所替代,教师不是牺牲自己成就别人的“蜡烛”,而要用创造的智慧去点燃学生的梦想,激发学生成为有创造力的人,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教师要把每个学生看作生命丰盈的独特个人,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教师的工作不是千篇一律地照搬照套,而是创造性地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创造性地实现心灵上的相互启迪;教师要和孩子一起创造学校的生活,创造学生的未来。当教师把学生当作“独一无二”的人来创造的时候,孩子将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教师也因此获得了职业的尊严。

3.教师的职业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的职业

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人生影响长远,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受益一生的能力、品格。2014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饱含深情地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数学家华罗庚成名后不止一次地说:“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老师栽培。”基础教育阶段对于每个孩子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孩子们的幸福人生,无数的教师正在努力。门巴族“护梦人”格桑德吉怀揣着“让门巴族孩子都能上学”的梦想,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将升学率从30%提升到100%……所有在教育岗位坚守的老师,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就是文化和文明的传承,就是对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的促进。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更是形象地说,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新时代教师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我们或许还不能直接从教师的职业中领取非常丰厚的报酬,或许还没有感受到非凡的名利,但是它就是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既能实现“一颗丹心照后人,三寸粉笔书人生”的自我价值,也能谱写“一生秉烛铸民魂,三尺讲台系国运”的社会价值。

(二)成就好教师的“中间一公里”: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如前所述,教师能否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取决于教师所能展现的专业素养。如果我们对从事的职业力不从心,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职业幸福感也是无从谈起,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更遑论一个好老师。当一个好老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进入新时代,成为一个好老师,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们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每天都在更新之中。做一名好老师,不仅要有胜任当前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既要精通学科本体性知识,也要有广博的条件性知识,还应讲究教书、育人的艺术;既能当好经师,也能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因此,成为一个好老师,就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时刻处于更新的状态,拓宽视野,敏于知新,善于接新,敢于创新,做学生眼中的“新人”,做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

2.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薄,却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成为一名好老师,教育教学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要通过实践、同伴互助、专家指导和自我反思等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一要不断提升育人的能力。能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融入育人工作;能够根据新时代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育人活动;能够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教无类的育人;能够提升家校沟通的能力,构建家校共育的育人环境。二要不断提升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科学地设计教学;能够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能够引导和帮助不同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三要不断提升教学实施能力。在教学实施中要充分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有效使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效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四要不断提升教学评价能力。能够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更新评价理念,运用多元评价方法,提升评价效率,拓展参与评价的主体,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3.培育改革创新的精神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呼唤教师的改革创新。教师要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敢于开新领先,积极在实践中探索教育创新,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创新,善于培养学生批判质疑、自强自立的精神,培养学生综合审辨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成就好教师的“最后一公里”:铸就教师的师德师魂

对待职业,马克思特别强调牢固的信念和作为职业基础的思想。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的、不可动摇的信念是最危险的,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职业的生涯中,我们要“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它“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自己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14]铸就师德师魂,我们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有仁爱之心

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就要以爱育爱。要把爱作为永恒的主题融入教育的一言一行,用真情感染学生、用真心培养学生、用真诚打动学生、用真爱滋润学生,在爱的教育中激发爱、传播爱;成为一名好老师,其次要平等地爱。学生不仅是从老师对待自己的态度感知爱,也会很敏感地从老师对待其他同学的态度中判断爱。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爱,还有坚持平等地爱,不论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潜能生,都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精心培育。也许我们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精英,但我们要尽力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一名好老师,还要善于传递爱。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不仅仅是教师心底存有爱,更多的还要让学生感受到爱。教师要善于在严爱和慈爱相济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提升理智之爱、智慧之爱、宽容之爱、耐心之爱。

2.有道德情操

成为一名好老师,要在教学作风上加强自我修养,勤勉敬业、乐于奉献、潜心育人、教学相长,严于律己,清廉从教;要在小事小节上加强自我修养,教师就像学生的一面镜子,在一言一行中要以身作则,举止文明,自重自爱;要在人格魅力上加强自我修养,处事公正、光明磊落、为人正气、积极乐观、向上向善,敢于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教育学生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发展。

3.有爱国情怀

教师亦师亦范,爱国主义情怀是成为好老师的必备条件。若教师没有爱国主义情怀,如何给学生做榜样的引领?如何在学生心中树立教师的形象?爱国主义是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是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学生至上的情怀。做一个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好老师,首先体现在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沉热爱。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以为国育才为己任,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同向同行;做一个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好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的形象不是外表的,更是内在的、人格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在教育中言传身教,通过教师自身的资源、教材的资源、时政的资源,以及身边的人和事,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志。

4.有理想信念

成为一名好老师,在理想信念上,一要树立职业的志趣。树立职业的志趣就是要对职业理想立志,还要挖掘事业的乐趣。一个人立志做一件事,如果一直没有任何乐趣,是不可想象的。职业理想可能是小我梦想,也可能是大我理想。即使是小我梦想,它也是大我理想的前提。一个人如果连小我梦想都没有,那大我理想也无从谈起。我们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既要对这个事业立志,还要善于寻找职业的乐趣,逐步形成志趣。二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要善于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当今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之中,没有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对于现实成就缺乏对比的参照系,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会不深,因此我们要引领学生从国家历史、现实成就、国际比较中去吸取信念的力量和自信的源泉,从社会实践中历练坚定的信念,从而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从小我梦想到大我理想的升华,让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塑造出一代又一代有挺拔灵魂的学生。

猜你喜欢

马克思职业老师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