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发作症状及应对方式影响的干预研究
2020-03-23史俊研王斌红孙丽丽
史俊研,王斌红,葛 玲,曹 蕾,庄 妍,孙丽丽
(1.太原市精神病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2.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3.武警某部直升机支队,030800)
双相情感障碍(BAD)是一种循环发作,严重且至今病因不明的情感障碍[1]。在美国,成年人中罹患率为1%,复发率高,终身患病。至少80%的病人在初次躁狂发作后会再次发作[2],而反复多次的发作会对功能减退和治疗效果与愈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3]。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普遍存在消极的应对方式,从而影响其社会功能的恢复,增加复发几率,改善其应对方式,认知偏差,对于其症状的改善以及回归社会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在药物出现之前,心理治疗是唯一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手段,随着药物的出现,心理治疗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在逐渐地淡化,但是美国很多相关研究发现,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尤其在其康复期,给予必要的心理治疗,对其认知与应对方式进行相应的干预与调整,对其改善症状,对自己情绪认知的觉察,以及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改善预后情况都有显著的作用,在Colom长达5年的随访研究中发现,对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并减少相关的住院费用支出[4]。在国内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研究中,药物研究占大多数,关于心理治疗的研究较少也并未阐述具体的干预措施与过程,本研究对太原市精神病医院2019年住院的70名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随机选出35例进行为期5周的团体心理治疗,来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于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症状以及其应对方式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中康复期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入院时以躁狂发作),共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团体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用药组)各35例。所有病例的入组标准均为:年龄20~50岁;符合美国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IV)关于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受教育年限≥9年,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无严重躯体疾病及重型精神疾病。
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及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为自愿参加团体心理治疗且完成全部疗程者;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用药碳酸锂0.75 bid不采取其他任何治疗手段。治疗过程中,总脱落率为4%,符合统计学要求。
1.2 研究工具
躁狂量表(BRMS) 共包括11个项目,主要用于评定躁狂症及躁狂状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得最为普遍的量表。本研究所用24项版本。一般采用交谈与观察的方式由经过培训的两名评定者对患者进行HAMD联合检查,检查结束后,两名评定者分别独立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可以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简易应对方式评定量表(SCSQ) 量表一共20个项目,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该量表为自评问卷,采用多级评分,在每一应对方式条目后,列有4种选项: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相应的评分为0、1、2、3),由受试者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一种作答。
1.3 团体心理治疗方法
本期团体治疗以认知行为治疗为基础,采用结构化团体方案对35名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完成全部疗程者33名)。自2019年7月起,每周进行两次团体心理治疗,每次3小时,持续5周,共10次。训练内容包括:a.相识阶段(第1次):各科的病友相互认识,增加共病意识;b.认知重构阶段(第2、3次):审视过去与现在,分析自我意识,发现过往中存在的认知偏差问题,消极应对方式,调整歪曲的认知观念,重塑积极的应对方式;c.情绪检验阶段(第4、5次):洞察过往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d.行为训练阶段(第5、6、7、8、9次):分析交往行为方式,重建正确的交往行为;学习社交问题解决方法,进行角色扮演,强化新行为模式(5)回顾总结阶段(第10次)。另外,将暗示训练和家庭作业穿插在各阶段,循序渐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对BRMS、HAMD和SCSQ评定结果分别进行t检验。治疗前两组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结束3个月后两组对照采用对两组前后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应对方式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应对方式比较
2.2 两组心理治疗前后症状、应对方式差值比较(见表2)
表2 团体心理治疗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比较(M±SD)
3 讨论
国内对于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相关研究中,药物研究较多,心理干预研究较少而且没有阐述具体的操作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以认知行为治疗为框架,制定了适应于康复期双相障碍患者的科学有效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案,研究对象均为来自临床的BAD患者(躁狂发作入院),治疗效果显著。
研究结果显示,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躁狂症状以及对其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的提高。通过团体心理治疗,患者可以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全面真实地暴露自己的症状,通过团队病友间的交流和沟通,降低病耻感,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调整自我概念与经验的不一致[5]。通过心理治疗师的引导,发现自身的问题,另外通过认知重构、行为训练等一系列方法,循序渐进,逐渐改变其消极的应对方式,重塑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提高其对其情绪变化的洞察能力,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与识别力,帮助其能积极地应对生活,把握其情绪的起伏变化,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更好地识别管理自己的症状体验,有效降低复发率,为其出院后更好地回归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抑郁症状未发生改变,也许是因为本研究存在随访时间短的不足的原因,团体心理治疗对BAD患者抑郁症状的长期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