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谈谈初中语文小说教学

2020-03-22樊雪萍

教师·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说教学细节描写孔乙己

樊雪萍

摘 要:小说往往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社会生活,折射世态人情与社会风貌,因此人物形象分析是小说教学的重点。鲁迅把孔乙己四体不勤、迂腐不堪、穷困潦倒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这得益于丰富而细腻的人物描写,教师只有通过小说的阅读教学来分析人物形象,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读透小说。文章以小说《孔乙己》的教学为例,围绕小说中心人物孔乙己的形象分析来探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人物形象;小说教学;《孔乙己》;细节描写;人物刻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035-02

小说以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以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彰显小说的主旨,因此只有抓住了人物形象这个关键,才能真正走进小说。提到小说,不能不想到鲁迅,鲁迅笔下塑造过无数个经典小说人物形象,孔乙己尤为绝妙。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北大教授钱理群评价其为“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他为何“值得同情”?他如何“让人焦虑”?孔乙己悲剧性、荒谬性地位与命运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鲁迅小说《孔乙己》中进行了生动的阐述。那么,怎样让学生透彻地认识小说人物形象,继而真正走进小说呢?笔者认为需要通过小说阅读教学开展好人物形象分析教学,以下就以九年级下册《孔乙己》这篇小说为例,谈谈如何开展初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并举一反三地运用到其他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中去,提升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效。

一、从外貌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

所谓“外貌”是人的第一张名片,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对人物形象的描写首先建立在对人物外貌及肖像的描写基础之上,通过容貌、体态、衣着、五官等方面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这是小说人物细节描写的基本方式。小说《孔乙己》中,对核心人物孔乙己的外貌与肖像的刻画十分到位,孔乙己刚出场就是围绕他的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孔乙己的外貌描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一:“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用意在哪里?

问题二:强调孔乙己“身材很高大”的意图是什么?

问题三:青白的脸上时常夹些伤痕。为什么用“时常”两字,背后隐藏着什么信息?

问题四: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又脏又破的长衫说明了什么?

在问题的引导下,再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学生逐渐能够对孔乙己外貌肖像的刻画有深刻的理解: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说明孔乙己既穷酸又装文人的清高的性格特征;身材高大,又读过书、识些字,按理应该能谋一份好生计,但是他只偶尔帮人抄书换口饭吃,且做不长久,突出孔乙己好喝懒做的人物品性;青白的脸与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时的描写“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孔乙己的堕落;脸上“时常”夹些伤痕,突出孔乙己经常偷窃遭人殴打,旨在体现孔乙己的穷酸文人形象;乱蓬蓬的头发,又脏又破的长衫,其不修边幅的形象与其“文人”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孔乙己外貌肖像的刻画,你感觉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穷酸”“好吃懒做”“品行不端正”“邋遢”“自命清高”……学生依次回答道。通过对孔乙己人物外貌描写片段的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基本的了解,为后面进一步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打好了基础。

二、从语言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

“言由心生”,语言是心灵的写照,同时也是人物形象的窗户。小说对人物的细节刻画离不开语言,从语句的使用,语气、声调、气息等细微处的刻画中,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孔乙己》围绕孔乙己的语言描写并不多,但就在其简练的话语中将其形象体现得恰到好处。围绕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分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哪些语言最传神,其是如何体现人物形象的。通过阅读与思考,学生依次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1:“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句话十分值得玩味,因为“偷”和“窃”本来就是一个意思,但是孔乙己非得强调自己是“窃书”,前后两个省略号也表现了孔乙己难以自圆其说,他已经心慌了,没有底气了。

生2:“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我觉得这句话太搞笑了,明明就是说豆子不多了,简简单单的话非得舞文弄墨,用上“之乎者也”,显摆自己所谓的文人气质,可见他是多么的迂腐可笑!

教师点评:“两位同学对孔乙己人物语言的分析十分到位,观点十分深刻,这些语言正体现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自欺欺人。还有哪些语言也很好地表现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营造了浓厚的师生对话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思考。

生3: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最后一次来喝酒,孔乙己因为偷丁举人家里的书被打断腿,在铁证面前,面对掌柜的嘲笑,孔乙己仍然不承认是被打的,还死要面子活受罪。可见他多么自命清高!

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对小说中孔乙己语言的分析,学生发现每句话都不是多余的,都是十分传神的,都在体现孔乙己的穷酸、迂腐等人物性格特征。语言表达是直白生动的,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抓住了语言描写也就抓住了人物形象描写的准绳。

三、从动作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

老舍认为:描写人物最难的莫过于使之“立起来”。所谓的“立起来”,就是使人物立体而丰满。这离不开动作描写。动作是人物内心活动的写照,以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能产生立体饱满的艺术效果。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也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动作描写之上。比如,《孔乙己》中围绕孔乙己进行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孔乙己的人物特征。笔者让学生用铅笔画出用得极好的动作描写的语句,并尝试分析这些动作描写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

有学生抓住了“排出九文大钱”中“排”这个动作来分析。“‘排具体是怎样的动作,你能模仿一下吗?”教师顺便给了学生一打粉笔,让他模仿排钱的动作,在动作模仿中感受到孔乙己在稍微宽裕时花钱的显摆嘴脸。但九文大钱并不是大数目,这就更好地突出孔乙己的穷酸形象。“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后面一次来喝酒时,孔乙己是怎样拿钱付账的?”笔者相机追问(追求前后对比的效果)。此时,学生对“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中“摸”字进行赏析。“大家都尝试模仿一下‘摸这个动作,它和第一次的‘排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吗?”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感受。

“‘摸说明孔乙己口袋里面已经没几个钱了,是小心翼翼地、没有底气地拿钱,和第一次阔气的‘排完全是相反的样子。我们可以感受到孔乙己很落魄了。”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够根据这些动作描写来对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行推理分析。接着,学生继续围绕对孔乙己的动作描写来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如抓住“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这个动作,感受孔乙己小气吝啬的神情和穷酸形态。

通过炼字,以动词赏析为载体,来感受小说人物的动作,管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能学会透过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这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中极为实用的。

四、从神态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

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人的内心活动通常是通过脸部表情与神态显示出来的。面部表情将小说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神态描写为着眼点对人物的心理情感以及个性特征进行分析,能准确直接地深入感悟人物形象。小说《孔乙己》中,圍绕孔乙己的神态描写丰富而传神,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孔乙己的神态,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请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掌柜的、“我”、店里其他喝酒的人等。先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感受人物情绪情感,再身临其境地进行人物神态的模仿。

在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后,以及前面分析孔乙己外貌、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感受孔乙己人物特点的基础之上,学生对孔乙己神态的模仿也十分传神。尤其是他因为偷书被打,遭掌柜嘲笑时既愤怒又难堪的样子被学生演绎得十分到位;以自己识几个字而自命清高、不屑于与众“文盲”说话,沉浸在自我虚假的世界中的文人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孔乙己教“我”识字而不受待见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惋惜、想在小孩子身上获得存在感而不成的迂腐体现得恰到好处;在偷书被打断腿遭到掌柜的嘲笑之后,孔乙己露出恳求他不要再提的神色,更是将人物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形象演绎活了!

在细节描写中,神态描写是最隐秘、最难以把握的,需要对人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以及传神的刻画。学生把握住对神态描写的赏析与理解方法,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感受也就有了突破口。

五、结语

总之,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小说中心人物形象分析是小说阅读教学的重点,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反映小说的主题是颇为重要的策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主要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的细节描写来实现。只有把握了正确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与要点,才能找到人物形象分析的切入点。文章仅仅以《孔乙己》为例,通过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反思其他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策略,旨在为学生的小说学习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姜 珊,姜 东.边缘人的寂寞——浅析孔乙己人物形象[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1):75-77.

[2]赵 超.对比分析,把握人物形象——《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J].教师,2017(11):98-99.

[3]黄 辉.从孔乙己到祥林嫂——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之小说人物形象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1):128.

猜你喜欢

小说教学细节描写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