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2016-04-14汤颖

考试周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细节描写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汤颖

摘 要: 细节描写是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悟作者表情达意的一项重点,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对于学生进行习作的细节描写训练,读写结合尤为重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细节描写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由此可见,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的习作训练点,智慧地把握读和写的有效训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是阅读课的一项重点。细节描写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悟作者表情达意的一项重点,对于阅读教学来说,细节就是作者笔下极具表现力的细小的用笔单位。它可以是一个动作,可以是一个神情,可以是一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片段等,这些精细入微的细节描写往往使文章妙处生花,呈现出奕奕神采,而且会引起读者注意,激发情感,促进思考。

现行的教材中有关具体细致描写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五年级下册第7组课文中《临死前的严监生》有关临死前的情形的动作描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外貌及语言描写,六年级上册第5组课文的《少年闰土》中乡村夜色的瓜田园的环境描写等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如何让“隐藏在文字里的魔术——细节描写(高尔基)”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的作文丰满丰盈,具体充实,真正达到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感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读写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种能力都不能缺少,需要凭借听说读写的方式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是更好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需要我们时时考虑读写结合,甚至在每一篇课文的语言训练中都要见缝插针地渗透写作训练。语文老师一般都知道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但上起阅读课却不敢安排学生练笔,怕费时间,完成不了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怕打断理解的思路,影响教学效果。其实恰当的课堂练笔不但不妨碍理解,反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看你会不会找准练笔的切入点,会不会找准读写的结合点。对于学生进行习作的细节描写训练,我认为读写结合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细节描写进行指导和训练,谈谈做法。

一、利用文本进行补白

在阅读教学中可抓住情节空白处和简略处展开合理的、丰富的想象对文本进行补写,化虚为实,化简为详,使学生更加融入文本,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更是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的有效训练点。

“凭吊战场”是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的其中一个片段,是写战象嘎羧在自知生命大限已到来到打洛江畔凭吊战场。这个片段中紧紧抓住对嘎羧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突出表现了嘎羧对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的怀念,表现了嘎羧的善良忠诚和怀旧。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1.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2.圈出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它内心的想法,批注在旁边,再与同学交流。3.通过引导学生对嘎羧的动作、神态进行研读,想象嘎羧内心的想法,并把他写下来。课堂小练笔是这样设置的:嘎羧对打洛江充满了留恋,因为这里是它英勇杀敌的战场,是战友们牺牲的地方,我们想象:嘎羧“久久凝望”,可能会看到什么?它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会想些什么?它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想说什么?把你的想象写下来。这样通过在对课文精彩文段进行赏析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小练笔,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材的文本中多有文笔含蓄处、空白点,教师要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通过探究性研读、创造性解读,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融,继而进行解读文本型练笔。在练笔中,学生不仅能对文章所要表现的情感有更深入的体会,而且能对作者精彩的描写好处有更深的感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样不仅能诠释文本内涵,还能提高表达能力,强化阅读效果。

二、巧借插图进行练笔

插图是构架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桥梁,是促进读写结合的载体,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展开想象并进行思维创造性训练。插图是事情发展的定格和现实景物的特写,在教学中可运用课本中的语言积累让插图拓展成连续的情节和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林海音的《窃读记》这篇课文是以“窃读”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描写了“我”“藏身于众多顾客中读书”和“借雨天读书”的两个场景,生动细致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这篇课文最大特点是用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通过传神的自语式的独白,一个充满童真的、有点狡黠而又爱看书的小女孩形象跃然纸上。课文的动作描写极为传神,作者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和自语式的心理描写形象地表达出对读书的热爱。作者采用侧面描写书店的顾客很多,那么在书店里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呢?课本中有一幅插图,这幅插图把英子藏身于顾客中的窃读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这幅插图。

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对插图中的顾客的外貌、神态、动作、进行细致观察,把书店的熙熙攘攘的人群生动地描绘出来。并且结合课文的描写结合插图中英子的外貌、动作加以细致描述,发挥想象力,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甚至可以想象英子在看哪一本书,被哪一个情节所吸引。最后还可以从画内想到画外,想象英子被书店老板发现的情景,对书店的老板进行细致描绘,让学生从林海音的《窃读记》里不仅学到了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而且学以致用。通过对图画中的顾客、英子等人的外貌、动作、神态进行细致观察,并对人物的心理、语言进行想象,生动地描述了熙熙攘攘的购书人群,英子徜徉于书海中,被书店老板发现这三个场景,让听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心,如临其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抓住人物细节描写的妙处。

在看图写话的片段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资源,对已学的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训练,学法迁移,学以致用,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三、发挥想象进行续写

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充分展开想象与联想,延续原文中人物的性格语言特点,续写片段或全篇。续写可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想象力。

《别饿坏了那匹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十二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有了继续在他那看书的机会。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较自己得失,想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谢之情。在课文的结尾是“我”推开了木门,发现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

教学进行到这里,我设置了这样的练笔:“我”推开了那吱呀作响的木板房门,真相终于大白。“我”站在那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脑海中也许会浮现出一幕幕往事;耳畔也许还会回响着守摊的残疾青年说过的每一句话;也许……“我”在这一刻都会想些什么呢?请发挥想象,把它写下来。要求学习本课作者许申高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的方法,并结合本文人物的特点把“我”当时心里所想细致的描写出来。

像这样的续写可以在很多课文阅读教学结束时进行练习,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一定要引导学生延续原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大胆想象。

四、学习方法进行仿写

在教学中遇到一些精彩的片段或与学生的写作紧密结合的段落,尤其是人物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都可用来进行仿写训练,在仿写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人教版语文第九册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慈母情深》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其中,作者眼中母亲辛苦工作的三个镜头,成为作者情感发展的线索,这三个镜头值得读一读,品一品。

镜头一:“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其中的“极其瘦弱”、“脊背弯曲”、“头凑近”使一位承受生活重担,辛苦劳作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镜头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倒装的排比句式强调了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母亲,她疲惫、劳累。母亲吃惊地望着“我”,“我”又何尝不是吃惊地望着母亲,如果“我”不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也许永远不知道母亲是这样辛苦地赚钱养家。

镜头三:“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四个“立刻”写出了母亲抓紧工作,不辞辛劳。

作家用质朴的语言抒写人间真情,三个镜头是课文的重点,通过仔细品味、朗读,体会作家笔下流淌着的真挚感情。

在品读之后我设置了这样的练笔,请你仔细观察在工作中的某一职业的人,模仿这样的写法,写一写正在工作中的人,如正在忙碌买菜的菜农;大清早正在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在搅拌机边紧张工作的建筑工人,等等。

五、改变视角进行改写

改写,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结构、体裁、叙事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加工重组。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减情节,或者改变中心。可以改变叙事的人称、文章的体裁、文章的叙事顺序等。改写含有创造的部分,通过对文章的改写提高写作能力。如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毕淑敏的《学会看病》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独自到医院看病。“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说明母亲意识到应该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疾病。从接下来的对话,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改变了主意”、母亲对儿子的嘱咐、“心立刻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子真情饱含其间。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磨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置了这样的改写练习:这篇课文以母亲的视角写母爱,那么你能不能用文中的儿子这个视角来写,突出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师各有道,传道授业解惑,各有妙招,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字字珠玑,都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教学的训练点,进行细节描写的读写训练,培养学生善于细致观察,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学生的读写能力就定能得到飞跃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人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

[3]老百晓语文在线.

猜你喜欢

细节描写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运用细节描写 点亮生活作文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