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研学旅行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孕育
2020-03-22孙玉芳
孙玉芳
摘 要:研学旅行脱胎于古时的游学,它具有内容多样、范围广泛、系统条理清晰和学生主体性强的特点,是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新兴的教育方式。文章就如何充分整合、利用研学旅行活动的内部资源,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分析,以研学旅行在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为出发点,结合在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孕育,对研学旅行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孕育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研学旅行;中学生;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007-02
一、引言
在相关教育部门和各中学的联合引导下,研学旅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研学旅行的主要表现为集中性食宿、集中性旅行等,以借助校外场地为主,或是与旅行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另外,研学旅行是现阶段各中学培养人才的新渠道,对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研学旅行在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
(一)有利于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人文素养"是人的内在修为,是以人的精神品质为基础体现出来的学识修养、动手能力和科学观、价值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研学旅行时,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脱离课本参与社会实践,为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保障。例如,我们基地就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学为活动研究的主题,开发了“水韵江南,‘园梦姑苏”三日主题研学活动。在三天研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现场收集相关证据,并组织学生对拙政园的花窗进行观察和归类,对亭台楼阁的榫卯结构进行体验与探究,感受古典园林之美,感悟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理念与智慧;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项活动任务,最后以“水韵江南,‘园梦姑苏”为主题,制作一份研学电子相册、一段研学微视频,或设计或制作一个有着榫卯结构的小物件并进行成果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从书本知识应用上升到探究和实践,探讨“苏作”的匠人精神,最后上升到文化传承和文化复兴这一大方向上,学生在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了人文素养。
(二)有利于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研学活动的开展是开放的,组织形式也是多样的,所以,研学活动就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自主研学。例如,我们基地地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洞庭碧螺春的核心区域,学校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整合周边资源开发了“舌尖上的茶香——探寻碧螺春的研学之旅”这一系列课程。课程以真情境、真实践、真体验、真建构为设计思路,结合每阶段的学习单,以考察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识茶、探茶、制茶、品茶等系列活动,在过程中融合劳动教育(采茶和制茶)、科学实验(土壤酸碱度测定)、职业体验(小小茶艺师)加以深入的研究体验。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严谨细致的精神,还提升了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更增强了其学习能力。
三、在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中渗透核心素养
(一)设定价值取向,让学生全面发展
研学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研学旅行中综合性、实践性、集体性和探究性的特征为基础,教师可以適当地加强对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美育、社交、自我认知和社会实践等各方面的综合教育,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拓展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我们吴中基地设计了“红色记忆铸品格”的研学内容,设计了项目一,即游冲山故地,怀抗战英雄;项目二,即祭烈士英魂,承红色基因;项目三,即训少年体魄,塑坚强品格这三个内容。从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唤醒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思维能力。在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积极引导中学生聆听历史、走近历史,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从哪里来”的讲话,使其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塑造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提升价值取向,为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设定教育模式,让学生全面发展
在各中学研学旅行模式设置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以“研究”为切入点,组织各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结合自己的亲身旅行经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研学旅行学习的习惯,提高其生活能力。教师可以以“沟通+合作”为教育前提,借鉴国外丰富的研学旅行经验,创建适合当代中学生发展的、独具风格和特色的研学旅行模式。例如,我们组织的研学中有专门针对旅行的一个内容。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少有和同班同学在户外一起旅行的经历,所以他们必然会在旅行中遇见很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小组成员可以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协调,给出可行的实验方案。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答辩汇报,“沟通+合作”的模式得到了合理体现。
四、在研学旅行中孕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注重整合学科资源,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研学旅行是一门综合实践强、涉及范围广的课程,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基于此,学科融合在研学旅行课程中十分重要,只有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完善学生脑海中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学校二期是有着以学农、识农为主旨的“新生农场”,我们借此契机来开展以“构建和谐的生态文明”为研学主题的活动。活动以生物学科教师为主体,教师在研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性学习。在研学活动中,初中学生掌握了太湖流域植物种群的相关知识和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但是书本的内容十分有限,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城镇和农村的学生对“群落”“生态系统”中的深层次内容有着认知理解上的差异。这就要求生物教师事先仔细考察生态环境,科学地设计适合中学生进一步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内容,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师,最后从种群水平、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入手,科学地对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教学进行前期设计。这样的教学模式设置,不仅能让学生发现源源不断的新知识,还能帮助其巩固已学的生物学科知识。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研学旅行中,“研学”是核心,“旅行”是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所以只有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才能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 例如,学校开展的“舌尖上的茶香——探寻碧螺春的研学之旅”中有一个环节就是“碧螺春生长土壤测定”的研学活动,研学过程以学科实验操作为主,学生带着采样仪器,去往产碧螺春品质最好的罗汉坞、水月坞以及太湖边的水稻田,对土壤进行采集实验,对采集样本进行制备,并将其带回到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手进行规范的科学实验和分析,证明为什么碧螺春在不同的地方品质不同,除去水质和气候的原因,土壤的成分、酸碱度是影响茶叶品质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对试验成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调查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能锻炼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使他们掌握研究方法,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亲自参与的研究性成果也更具有说服力。
(三)强化团队合作的意识,获得责任担当情感体验
研学旅行的基本表现形式是集体行动,它要求学生在外出时过集体生活,同吃同住,体验集体学习和集体活动的过程,教师设定的课程内容应该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为目标。与此同时,学生也需要大力配合教师,积极遵守教师制定的教学规则;在集体旅行中不自私,与同学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组织碧螺春土壤测定的研学活动时,为了保障研学效果,实现有效研学,学校采用了以小组活动为单位的研学模式。在研学准备阶段,我们实行分项目教师负责制,根据项目内容确定教师,带领各小组进行活动。在识茶内容部分,由语文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认知和搜集材料,探究茶叶土壤成份,分析小组由化学教师负责指导,评茶小组由拼评茶员教师指导等。在开展研学旅行之前,教师也可以分层级地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将具体工作划分至个人,学生之间分工明确,各自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例如,有的同学负责填写调查研究信息表,有的同学负责搜集采样地点的温度、湿度信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操作采样仪器等,在实验时各司其职,有序高效地进行试验活动。
此外,学生在活动中一定会遇见很多新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小组成员可以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经过全组成员的讨论,得出最可行的实验方案;最后将小组内的调研结果进行归纳和整合,再由教师对其调研成果进行指导和延伸。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研学旅行研究,不仅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还能让学生在研学活动中明白团结协作的含义,在与同学间的探讨和合作中取长补短、互帮互助,进而实现社会参与核心素养的培育。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教育中,研学旅行是能够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中学研学旅行的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层次的不同,设置具体的旅行活动主体,确立清晰的研学旅行的价值取向;与此同时,保持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优势,为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一杰.研学旅行中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孕育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9(8):212-213.
[2]鮮恩赋.谈研学旅行的语文课程开发[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2):154.
[3]王 丽,孙 婷.抓住研学旅行契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Z1):100.
[4]丁运超.基于研学旅行培育地理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