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造景的观赏水生植物在福州的种植技术解析

2020-03-22洁,潘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深造景生境

田 洁,潘 辉

(1.闽江学院海峡学院,福州 350108;2.闽江学院研究生处,福州 35010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作为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从而一些弹性城市、海绵城市的理念开始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在这样的趋势下,园林水体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湿生、水生植物是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动植物生境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水生植物被大量引种和种植,但是短期内植物的长势以及景观的营造较好,经过一个阶段的生长周期后,很多植物呈现出生长不良、生境氛围降低甚至死亡的状态[1]。如果进行不定期的补种,又会间接增加养护成本。究其原因,在种类的选择、种植以及养护等方面存在问题,从而增加了成本。本文以福州市为选址,对福州市水生植物种类进行辨析,总结出适合福州地区水生植物的关键栽培技术要点,以提升水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水平。

1 水生植物在福州的发展现状

全世界水生植物共有87科168属1 022种,具园林观赏价值的有31科42属115种,广泛分布在海拔350 m以下不同纬度的水域中[2]。以造景为主的水生植物多是以观赏品种为主,通过观花、观叶、观姿带来美感。观花型的有水生美人蕉、千曲菜、黄菖蒲、花菖蒲、荷花、睡莲、燕子花、白茅等;观叶型的有慈姑、王莲、芡实、萍蓬草、大薸、红莲子草等;观姿型的有水葱、香蒲、斑茅、蒲苇等。福州水生植物基本分为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浮叶植物、海生植物五大类。通过走访调查,水生植物在福州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1 造景形式单调

以造景为主的水生植物多是以观赏品种为主,从福州一些滨水景观的现状来看,水生植物多为睡莲、荷花、芦苇、鸢尾、美人蕉、菖蒲、浮萍、芦苇、香蒲等。在滨水景观设计上,多注重乔灌木的空间营造,对于水生植物的布局设计、植栽配置、生境层次营造以及施工技术点投入精力不足,从而造成较为单一的水生植物搭配,无法营造出空间层次,绿化美化功能减弱。

1.2 管理粗放

由于水生植物生长在滨水地带,会给修剪、施肥、病虫害治理等工作带来不便。为了节约养护成本,大多情况下对于水生植物采取“放养”的模式,这样的粗放管理优势在于会减少对滨水动植物生境的破坏,营造其自然成长的环境;缺点在于疏于管理导致水生植物的生长不够健壮,会出现生长情况良莠不齐,甚至过于缺少人工干预造成动植物生境连续性遭到断裂[3-4]。

1.3 生态功能不佳

首先,在种类配置上的单一性以及管理的粗放性导致了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不佳,生态功能需要物种的多样性以及较好的生长状态从而营造适宜于微生物、鸟类、昆虫等生存的生境,通过高低错落的水生植物群落打造纵向的生长空间,这种群落模式可以营造属于动植物的小气候,形成在此区域内较为完整的生物链。另外,缺少一些对水体有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净化功能较强并适宜于福州本土的乡土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应用得较少。

2 福州常用水生植物适应性评估

将福州水生植物生长适应性按三个等级评定:1级(+++),生长发育好,枝叶挺拔,花色艳丽,无病虫害;2级(++),能够较好适应福州本土水体环境,略有枯叶,无明显的病虫害;3级(+),基本能适应福州本土水体环境,有较为严重的病虫害和花枝枯萎现象,但是存活不至死亡。对福州常用水生植物的适应性进行评估,见表1。

表1 福州常用水生观赏植物适应性评估

3 福州水生植物造景应用的种植技术

3.1 植物栽植及种植土选择

土壤具有供给养分和固着植物的作用,是水生植物得以良好生长的基础。土壤的固着作用对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有着不同的功用。对于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土壤的固着性至关重要,土壤的密度和厚度可以帮助植物抵御水浪冲刷、侵蚀以及浮力。而土壤的固着性对浮水植物作用不太明显。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可以直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浮水植物则是依靠从土壤释放到水体中的养分进行吸收。种植方法主要为:在原有的淤泥或者土壤基础上,筛除碎石、砾石、杂物等,再添加有机肥,原土与有机肥的比例为1∶2左右。必要时在土壤的上层覆盖一层粗砂砾,避免鱼类活动搅动水体产生浑浊,增加水内悬浮物的浓度。当然,种植土的选择需要根据水生植物的特性去调配,部分水生植物适宜沙土土壤,部分水生植物适宜壤土种植,如果不了解植物特性,会造成水生植物生长良莠不齐。对于粘性较重的种植土需要回填并保有一定时间沉降、硬化,比如闽江流域有洪涝的岸线需要采取消浪措施,再回填种植土才可种植。

3.2 植物造景配置

水生植物造景在水生植物物种选择上通过质感、色彩、株型以及生态性进行合理的搭配设计。从空间层次上考量,需要考虑木本和草本的配置,以及挺水、浮水、浮叶、沉水、海生植物之间的配置设计;从功能上考量,需要采用发达根系植物如水葱、香蒲等利于吸收,采用发达茎叶类植物如美人蕉、再力花等可利于沉降泥沙、阻挡水流等。在福州不同的水域需要采取不同的配置手法,比如闽江流域宽阔的水面可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位置,植物的造景以植物的量优先,以大视觉造景为主。而小面积水域,比如南江滨公园、西湖公园等,主要注重水生植物单体的视觉效果以及对株型、色彩、姿态等要求。这样在造景上既可以营造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的水生植物生境,又可以保持生态的完整性[5]。

3.3 种植深度要求

水生植物种植深度即水深适应性(depth adaptability),是指水生植物在一定水深范围内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和繁衍的生态学特性。水深适应性是水生植物搭配的重要因素之一,福州常见水生植物对水深的要求见表2。

表2 福州常用水生观赏植物种植季节、水深、设计规格和种植密度

种植深度跟水深梯度竖向紧密相关,不考量水深竖向则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因此,需要从剖立面角度将竖向标高做出,不同的水深标高配置不同适宜种植深度的水生植物,比如浅水区种植千屈菜、菖蒲等,水体的深水区种植适宜深水的水生植物比如荷花、象耳草等。如果需要特定的景观造景,比如将浅水区植物种植在深水区,可通过在水体竖向上,改变地形高差去解决。

3.4 水际线处理和水位调控要求

水际线是水面与河岸线相交相乘的水位线,水际线同时是打造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由于与人的视角更为接近,一般考虑观赏造景的要求比较高,在水生植物的选择上,通常会在花型花色、叶型叶色、姿态、质感等方面进行搭配考量,会优先选择花期长、植物造景独特的水生植物进行搭配。将水际线的固有形态通过水生植物营造出具有造景性的分布形态,也可较好地将陆地生境进行衔接。

对于水位的调控至关重要,在施工种植时,需要严格按照水位线将水生植物的水深适应性作为硬指标来考量,避免造成由于水位控制不好形成的后期二次蓄水和水位调控,导致挺水植物被淹死、浮叶植物浮不出水面、沉水植物因为水深不合适造成光线过弱死亡的情况。

3.5 种植密度要求

从水生植物种植种类以及观赏需求角度来看,个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如千屈菜、荷花、王莲、芡实等植物种植密度不能过大,过大会造成通风条件差、光照差、营养面积小等问题,进而造成植物生长不良从而影响造景效果。对于个体较小的水生植物如灯芯草、旱伞草等种植密度不能过小,过小会极易被杂草侵占,首先破坏了植物造景,其次给后期养护带来较大困难,如果不及时补种,最终会杂草丛生。福州常见水生植物对种植密度以及设计规格的要求同样见表2。

从设计施工角度来看,设计师在图纸中所标注的种植密度是水生植物经过一定的成长期后达到最佳理想状态的设计密度。施工密度是在图纸标注的密度基础上再根据水生植物的季节、土壤肥力、地形状况、气候状况等因素综合考量后的种植密度。另外种植密度还需考虑植株的分蘖性,对于在生长期内一直分蘖的水生植物比如水葱、再力花等种植密度要小些;对于不分蘖的水生植物如慈姑或一年分蘖一次的水生植物如黄菖蒲等可以种植密度大些。

3.6 种植季节要求

水生植物的存活率很关键的是在其恢复期能否安全度过冬季。水生植物(草本为主)的最佳种植期与水生植物的种类、生态习性相关,如相同的种类在福州地区与在其他气候区域的最佳种植期也可能不同。其种植季节大致可以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两种,福州常见水生植物的种植季节同样见表2。

福州绝大部分水生植物均可在生长期种植,草本的水生植物在生长期一般根系受伤后2天内萌发新根系,10~30天植株形态可恢复。比如慈姑、梭鱼草在夏季种植后一周内便可以恢复良好。另外福州的夏季气候炎热,跨度长,尽量避免在7~8月施工,如施工需要在移栽后及时进行补水保持湿润。运输到工地后,也不可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4 展 望

种植技术影响着最终的水生植物景观种植效果,本文从种植土选择、造景配置、种植深度、水际线和水位调控、种植密度、种植季节六个关键点解析,有助于正确处理种植技术关键节点,以提高种植的存活率,可保持水生植物良好的景观造景效果。对于福州本土植物造景和种植可采用类似方法,对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而改善福州滨水的生态环境,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水深造景生境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不同影响因素对鄱阳湖流域生境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MSPA-InVEST模型的北京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生境网络优化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
趣图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国内首套l0米水深海管外防腐检测装置研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