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2020-03-20许宝惠李凤侠顾道琴
许宝惠, 孙 丽, 李凤侠, 顾道琴
(安徽省肿瘤医院 1. 血液科; 2. 患者服务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31)
共情是临床实践中最重要的沟通技巧之一[1]。在医学领域中,共情被定义为医护人员能够准确的理解患者需求、体谅患者处境、关怀患者疾苦的能力[2]。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共情能力使患者能够表达对医疗问题的感受和意见,减少心理痛苦,对改善躯体症状和整体功能具有积极意义[3]。护士共情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与患者间的沟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人际交往效能感是个体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交往活动的判断。护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感对其临床沟通能力具有积极影响[4]。护士与患者间的沟通,是护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共情在护患沟通中的重要性[5]。护生是未来护理人员的储备力量,大部分护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临床护理工作,护生共情水平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有研究[6]显示共情是一种可教的能力。因此,关注护生的共情能力,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是当代护理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调查护生共情能力的现状,探讨探讨共情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相关性,为提升护生的共情能力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11月医院实习的护生共118名。纳入标准: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无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者。排除标准:既往有心理障碍或人际交往障碍者;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工具包括:①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实习时间等一般资料。②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专用版(JSPE-NS):该量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具,用于衡量卫生专业教育和患者护理背景下共情[7]。英文版是由美国杰弗逊医学教育和健康护理研究中心博士编写,本文采用中山大学邱志军翻译之后的中文版量表,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0.739,重测Cronbachα为0.867。量表包括3个维度,分别为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其中反向计分与正向计分各10条。该量表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用Likert 7点计分制计分,分值范围40~140分,得分越高共情能力越高,得分率=实际得分/总分×100.00%。③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采用谢晶[8]编写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该量表为自评量表,量表Cronbach’sα为0.78,效标效度为0.81,重测Cronbach’sα为0.815。包括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效能、情绪控制效能、亲和效能、自我印象效能、利他效能6维度,共3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其中,12个条目为反向题,其余均为正向题。总分范围36~216分。得分越高,表明人际交往效能感就越高。
1.2.2 调查方法: 问卷发放前由研究者向护生解释研究的目的、内容,问卷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当场发放问卷,填写完后当场收回。问卷采用匿名原则,保护护生隐私,由护生独立完成,填写时间约15 min。本次共发放问卷118份,回收118份,有效回收率100.00%。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护生共情能力各维度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得分
护生共情能力总分(104.96±13.26)分,其中观点采择(56.79±8.27)分,情感护理(39.37±7.19)分,换位思考(8.80±2.70);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124.06±11.57)分。 见表1。
表1 共情各维度及人际交往效能感得分 分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护生的共情和人际交往效能感比较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护生的共情能力比较中,其中不同学历、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护生的共情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是否离异的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统计学的护生共情及人际交往效能感得分 分
2.3 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相关性
将共情能力总分、各维度得分与人际交往总分、各维度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各维度具有相关性(P<0.05),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具有相关性(P<0.01)。见表3。
表3 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相关性
注:*P<0.05;**P<0.01
2.4 人际交往效能感各维度对共情能力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在上述Pearson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将共情能力总分为因变量,人际交往效能感各维度、学历、父亲文化程度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人际交往效能感中自我情感价值维度对共情能力有较高的回归效应,自我情感价值维度对护生共情能力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能够在28.00%的程度上解释护生共情能力的变化。
表4 护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护生共情能力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共情能力得分(104.96±13.26)分,与朱宏锐等[9]研究结果(104.71±15.543)分水平相似,低于王丽朵等[10]研究的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107.41±10.97)分,高于刘新萍等[11]研究的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83.14±11.26)分。本研究护生共情能力的均值高于100分,得分率为75.00%,共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这可能与护生护理对象是肿瘤患者有关,长期过度情感支出。有研究[12]显示,有94.8%的肿瘤内科护士长时间接触肿瘤患者,有发生共情疲劳的风险,从而护士的共情能力有所下降。从各维度看,护生的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均分较高,说明护生能够正确认识共情在护理中的重要作用,能够识别和体验他人的情感。换位思考均分最低(4.40±1.35)分,这与刘新萍等[11]研究护理本科生换位思考得分最高不一致。原因是由于现在的护生都是“90后”或者“00后”,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说明护生在站在患者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提示了护理教育者在今后的教育中注重护生的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
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护生共情能力发现,仅学历、父亲文化程度在共情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学历:专科生共情能力高于本科生,这与卢美玲等[13]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由于本研究的选取对象中本科护生样本量较少;有研究显示,随着护生学习的进步,共情能力下降[14]。②父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低的护生共情能力低,与李青文[15]研究结果不一致。父亲文化程度低,缺乏人文沟通知识,在人际交往及沟通中容易紧张、焦虑,不能采用很好的方式与别人相处。父亲的这种沟通交往问题潜移默化的影响护生,导致护生会产生相应的沟通问题。
3.2 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护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得分(124.06±11.57)分,总体得分较低,这一结果低于国内相关研究[16]结果。从各维度看,沟通效能感均分最高(3.85±0.46)分,情绪控制效能均分最低(3.05±0.50)分。说明护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自己沟通能力比较自信,相信自己的沟通时表达的信息能被他人理解和接受。这可能与护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医院护理学习中与病患间的沟通交流有关。情绪控制效能得分最低,与以往研究[17]结果一致,表明护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信心不足,不能很好地控制自我的情绪体验。护生临床实习前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18],步入临床实习后面对复杂的护理环境,操作技能不熟练等因素,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存在着怯场、焦虑等情绪,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人际交往中。护生通过沟通和交流能够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使其快速从消极的情绪中恢复[19]。这提示护理教育者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关注护生的心理需求,了解护生的人际交往状态,培养护生在沟通交流能力上的情绪控制力,能够积极应对人际交往。
3.3 护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相关性分析显示护生的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呈正相关(P<0.01),共情能力得分越高,人际交往效能感越高。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各维度相关性结果显示,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各维度存在相关性(P<0.05),观点采择、情感护理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呈正相关性(P<0.01)。回归分析表明,人际交往效能感中自我情感价值维度对共情能力有较高的回归效应,自我情感价值维度对护生共情能力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能够在28.00%的程度上解释护生共情能力的变化。自我情感价值能够对共情能力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也就说明人际交往效能高者能够预测良好的共情能力。因而,具有较高的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护生,对自己的沟通、人际交往充满信心,能够主动的参与护患沟通中去,理解他人情感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3.4 护生共情能力的思考
共情是一种拥有和别人一样的感觉并与他们有情感联系的过程。护士缺乏共情能力可能会导致患者不满,甚至会因护理上的疏忽而引起患者投诉。护生的共情发展仍有空间,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呈正相关性,提示护理教育者可以参考本研究的结果,结合二者的共性,将二者融合一起;同时根据护生的实际情况应用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结合,为护生设计共情相关的培训方法,提高护生的共情水平。然而,传统的护理教育缺乏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培养护生的共情能力,因此,必须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增强具备这些技能的护理学生[20]。美国护理学院协会强调,将共情发展作为护士对护理教育专业角色重要性的一部分[3]。国外已经有大量文献研究提高共情能力的培训方法:沟通技巧工作坊[21],包括讲座、角色扮演、患者访谈;标准化病人(SP)互动;共情工作坊;虚拟病人(VP)技术已被用于评估和教学,帮助医学、言语病理学和其他卫生专业学生提高共情交流[22]。因此,护理教育专家应结合我国国情,设计出符合我国护生的共情的培训方法和教育策略,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