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西他滨单纯化疗与吉西他滨联合化疗对晚期胰腺癌治疗效果研究

2020-03-20邢永达石善良王晓丽徐成涛刘晓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5期
关键词:吉西吉奥毒副

邢永达 石善良 王晓丽 徐成涛 刘晓文

晚期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中国居民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晚期胰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升高。化疗是临床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常用方法。吉西他滨和替吉奥是常用的化疗药物。对于大多数晚期胰腺癌患者,即使采用标准的根治性切除和淋巴结切除术,也难以实现真正的肿瘤生物根除,并且复发率很高。随着人们对癌症生物学行为认识的逐步提高,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模式已经从单一的手术方式进入多学科合作模式,即根据术前分期,新辅助化疗加标准化手术的新治疗策略适用于晚期胰腺癌患者。但因该疾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被诊断患有晚期疾病的患者根治性切除率较低。尽管手术扩大了淋巴结清除的程度和切除范围,但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风险仍然很高。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对于提高手术切除率和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本院2012 年2 月~2016 年2 月100 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每组50 例。单纯化疗组实施吉西他滨单药化疗,联合化疗组实施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时间;治疗前后外周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以及卡氏评分、QOL 评分;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了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 年2 月~2016 年2 月收治的100 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每组50 例。其中,单纯化疗组患者中男32 例,女18 例;年龄43~77 岁,平均年龄(65.86±8.11)岁。联合化疗组患者中男32 例,女18 例;年龄41~76 岁,平均年龄(65.81±8.6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纯化疗组患者实施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每次给予1000 mg/m2注入100 ml 生理盐水,i.v.gtt.30 min,d1,8,21 d 为1 个周期。

联合化疗组患者实施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在单纯化疗组的基础上每次给予替吉奥40 mg/m2治疗,b.i.d.,餐后口服,d1~14,21 d 为1 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时间;治疗前后外周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卡氏评分、QOL 评分;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①临床疗效参考文献[1]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②外周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4+、CD8+;③卡氏评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QOL 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化疗组患者中完全缓解6 例,部分缓解29 例,稳定14 例,进展1 例,总有效率为70%;单纯化疗组患者中完全缓解2 例,部分缓解23 例,稳定21 例,进展4 例,总有效率为50%。联合化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卡氏评分、QOL 评分比较 治疗前,单纯化疗组CD4+、CD8+水平以及卡氏评分、QOL 评分分别为(36.21±8.16)%、(22.26±3.33)%、(61.21±3.11) 分、(31.26±3.16)分,治疗后分别为(40.41±9.22)%、(25.11±4.21)%、(65.26±4.01)分、(41.21±4.21)分。治疗前,联合化疗组CD4+、CD8+水平以及卡氏评分、QOL 评分分别为(36.56±8.72)%、(22.27±3.92)%、(61.25±3.11) 分、(31.21±3.45) 分,治疗后 分别为(48.21±10.72)%、(29.62±6.59)%、(72.21±4.82) 分、(51.68±4.81)分。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8+水平以及卡氏评分、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水平以及卡氏评分、QO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联合化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卡氏评分、QOL 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卡氏评分、QOL 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单纯化疗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比较 联合化疗组患者生存时间为(18.15±2.21)个月,长于单纯化疗组的(15.12±2.2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化疗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4%(12/50),与单纯化疗组的22%(1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毒副反应均为Ⅰ~Ⅱ度,未出现Ⅲ度及以上毒副反应。

3 讨论

晚期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表明,手术在晚期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仍占主导地位。目前,我国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主要依据手术方法。然而,仅使用手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非常有限,有必要研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晚期胰腺癌是一种对化疗敏感的肿瘤。临床上提出的新辅助化疗是一种在手术前通过化学疗法将肿瘤分级降低至化疗的方法,其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2]。晚期胰腺癌是一种对化疗相对敏感的肿瘤,因此,晚期辅助化疗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治疗策略中存在普遍共识。替吉奥可抑制氟尿嘧啶释放的分解代谢,并长时间维持肿瘤和血液中的5-氟尿嘧啶浓度,从而获得持续的作用效果;还可以阻止磷酸化,口服后,可在胃肠道组织中高浓度分布,调节5-氟尿嘧啶在胃肠道的分布,从而降低5-氟尿嘧啶的毒性,促进5-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而吉西他滨是一种基于紫杉烷的化疗药物,可使晚期胰腺癌患者实现更长的无病生存期和更高的生活质量[3,4]。

吉西他滨和替吉奥通常用于晚期或转移性癌症,但二者也对身体有一些毒副反应,如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恶心和呕吐、蛋白尿和血尿、心律失常和肺水肿[5,6]。因此,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有必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适当调整剂量或停止给药。替吉奥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引起一些毒副反应,例如骨髓抑制和肝脏损伤,因此患者应在临床检查和给药期间定期进行肝脏检查。还应注意,当该药物与其他氟尿嘧啶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导致严重的血流功能障碍,因此不能与其联合使用[7-10]。

本研究中,单纯化疗组实施吉西他滨单纯化疗,联合化疗组实施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结果显示,联合化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高于单纯化疗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8+水平以及卡氏评分、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水平以及卡氏评分、QOL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联合化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患者生存时间为(18.15±2.21)个月,长于单纯化疗组的(15.12±2.2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4%(12/50),与单纯化疗组的22%(1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毒副反应均为Ⅰ~Ⅱ度,未出现Ⅲ度及以上毒副反应。

综上所述,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外周细胞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且未增加毒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吉西吉奥毒副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
二甲双胍增强胆管癌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机制的研究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阻滞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分析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诱导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凋亡的研究
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毒副反应与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飞机旅行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