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0-03-20张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5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小板

张芹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突然、进展快速等特点。据相关调查显示,该疾病的发病率为3.20%~8.60%[1]。目前,药物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案之一,其目的是缩小梗死范围、抢救濒死心肌、预防并发症、保护心功能。有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受炎症因子与血小板活化等因素影响,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显著提高了血栓形成的危险[2]。同时,在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后,随之导致患者出现冠状动脉血栓情况,此种情况能够促使病情快速进展,因此需要积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予以治疗,然而传统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仍有所欠缺。氯吡格雷属于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且具有抗炎功效,现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4 月~2019 年3 月枣庄市立医院心内二科收治的47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 例,女21 例;年龄43~73 岁,平均年龄(60.8±6.0)岁;梗死部位:高侧壁14 例,广泛前壁15 例,前间壁18 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0 例,Ⅲ级18 例,Ⅳ级9 例;基础疾病:高血压15 例,糖尿病9 例。纳入标准:①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②成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③病程<12 h;④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⑤研究方案已取得患者与其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②恶性肿瘤者;③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者;④免疫系统与凝血功能障碍者;⑤有活动性溃疡者;⑥急慢性炎症者;⑦近期应用了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药物者。

1.2 方法 患者根据病情立即给予吸氧、硝酸脂类药物、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 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对症方案治疗,并注意保持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079),首次用量为300 mg/次,1 次/d;第2 天调整为100 mg/次,1 次/d。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35),300 mg/次,1 次/d;第2 天调整为75 mg/次,1 次/d,持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参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相关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其中心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2 级,症状消退为显效;心功能好转>1 级,症状改善为有效;心功能与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检测方法: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离心10 min 后留取上清液存放在冰箱(-80℃)内待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 与TNF-α,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47 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9 例(61.70%)、有效15 例(31.91%)、无效3 例(6.38%),总有效率为93.62%(44/47)。

2.2 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前,患者hs-CRP、TNF-α 与IL-6 水平分别为(6.82±2.03)mg/L、(7.25±2.33)pg/ml、(15.05±5.65)μg/L,治 疗后,患者hs-CRP、TNF-α 与IL-6 水平分别为(2.52±1.35)mg/L、(2.33±1.25)pg/ml、(7.62±1.25)μg/L,治疗后患者hs-CRP、TNF-α 与IL-6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7 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47 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可进一步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3]。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机体受到各类因素刺激后,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已发生损伤的斑块外表被血液内聚集的血小板包围,继而诱发血栓与血块,阻塞管腔,造成心肌供血缺失而坏死[4]。因此,临床普遍采用抗血栓、疏通阻塞冠状动脉管腔等药物治疗。

传统阿司匹林属于抗血栓药物,现已是预防心绞痛、心肌梗死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二线药物。阿司匹林通过在环加氧酶中多肽链上530 倍丝氨酸残基羟基发挥作用,使其出现不可逆转性的乙酰化,抑制环加氧酶活性,阻断血栓素A2转化通路,达到避免血小板凝结的功效。然而,虽然该药服药后2~4 h 发挥药效,但单纯应用时抗血栓与抗炎效果却不够理想[5-7]。氯吡格雷是一种噻吩并吡啶类药物,该药通过选择性结合于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并发挥出抑制作用,阻断血小板凝聚途径[8-10]。目前,氯吡格雷是治疗与预防血小板聚集过高相关性心、脑以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同时,氯吡格雷能够抑制二磷酸腺苷的扩增活化与激动剂形成,调节血小板凝聚力,且不会损伤血栓素A2与磷脂酶的活性。本药起效快速,用药后1.5 h 便可抑制血栓形成,血浆中蛋白结合率为98%,肝脏代谢,持续用药3~7 d达到满意的抗血小板凝结作用,且药物效能持续时间高达3 个月,而若停药7 d,患者凝血功能基本恢复,可以有效避免不良出血问题[11-15]。此外,血小板并非完全依赖于血栓素A2聚集,而在聚集时,二磷酸腺苷、血栓素A2均属于独立的因子,具有互相抑制的作用,继而达到双重抵抗血小板的目的,因此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强化抗血小板机制,抑制凝血系统活性,避免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16-1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7 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9 例(61.70%)、有效15 例(31.91%)、无效3 例(6.38%),总有效率为93.62%(44/47)。可见,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够提高抗血小板机制,改善凝血系统活性,抑制血栓生成,继而发挥出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部分研究发现,氯吡格雷能够有效减少斑块破裂后炎症物质的释放[19,20]。本文研究结果与此结果相近,患者治疗前hs-CRP、TNF-α 与IL-6 水平分别为(6.82±2.03)mg/L、(7.25±2.33)pg/ml、(15.05±5.65)μg/L,治疗后hs-CRP、TNF-α 与IL-6 水平分别为(2.52±1.35)mg/L、(2.33±1.25)pg/ml、(7.62±1.25)μg/L,患者治疗 后hs-CRP、TNF-α 与IL-6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炎症因子均是炎症进展中的重要因子,而采用氯吡格雷能够有效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总之,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并能够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血小板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手工浓缩血小板过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