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 与磁共振成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

2020-03-20杨东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5期
关键词: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杨东鑫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和骶髂关节的慢性疾病的一种,发病机制复杂,与代谢综合征(MetS)密切相关[1],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脊髓骨性增生、背痛、丧失灵活性和增加骨折风险[2]。因此,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和有利的,早期阶段的强直性脊柱炎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且该病发展缓慢,不易察觉,导致临床诊断中的某些困难,它还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3]。本文对比分析了多层螺旋CT 与MRI 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7 月~2018 年5 月在本院治疗的92 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 例,女44 例,平均年龄(37.39±8.13)岁,平均病程(2.98±0.65)年。见表1。

表1 92 例患者的一般资料(n,±s)

表1 92 例患者的一般资料(n,±s)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②骶髂关节早期病变患者;③无其他重大疾病;④无相关的家族遗传病史。排除标准[4]:①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患者;②病情加重等原因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③本次研究前半个月内,接受影响本次临床结果的相关药物或者物理治疗。

1.3 方法

1.3.1 多层螺旋CT 检查 使用国产联影uCT 510 机器对患者实施影像学检查,仰卧位。检查的部位为髂嵴上缘至耻骨下缘止,参数值固定:矩阵512×512、厚度和间距5 mm、准直0.6 mm 和螺距1.0,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多平面观察,观察部位包括软组织等。

1.3.2 磁共振成像检查 使用联影国产联影1.5T uMR对患者实施影像学检查,仰卧位。检查部位与多层螺旋CT 一致,矩阵参数调为256×256,层间距为1 mm,层厚4 mm,TE 为95 ms,观察部位包括软组织等,将获取数据上传并进行数据处理。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病变分级情况 0 级:无异常变化;Ⅰ级:骶髂关节和髂骨表面毛糙。骨小梁变粗,出现关节侵蚀状况;Ⅱ级:一侧或双侧关节面增生硬化;Ⅲ级:关节面下囊性病变显示毛刷变化或波动变化,关节间隙不规则,有扩大、缩小和融合;Ⅳ级:没有观察到关节间隙,侧关节表面融合,和骨质疏松症外观一致。

1.4.2 病变检出情况 比较两种方法病变检出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92 例患者病变分级:0 级12 例,Ⅰ级11 例,Ⅱ级20 例,Ⅲ级40 例,Ⅳ级9 例;病变情况:关节侵蚀11 例、关节面增生硬化20 例、关节面下骨质囊变40 例、关节间隙变化4 例、骨髓水肿3 例、腰5 骶1 关节病变2 例。

2.2 两种检查方法病变分级诊断准确情况对比 多层螺旋CT 检查0、Ⅰ、Ⅱ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0%、81.82%、90.00%,均高于MRI 检查的25.00%、27.27%、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Ⅲ、Ⅳ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种检查方法病变检出情况对比 多层螺旋CT检查对各病变的检出率高于MRI 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种检查方法病变分级诊断准确情况对比[n(%)]

表3 两种检查方法病变检出情况对比[n(%)]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属于风湿类慢性疾病中的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病因未明。且近些年,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4]。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若不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极易致残,甚至可能危害患者生命,非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具有病程缓慢、早期不易察觉、后期不易治疗等特点[5-7]。因此,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影像学检查非常重要。现阶段的临床诊断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主要分为:X 射线、MRI、多层螺旋CT 等。X 射线作为以往常见的主要检查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很多患者确诊病因,但对于轻度患者的确诊帮助不大,容易造成早期漏诊延误治疗最佳时机的后果[8,9]。

随着技术革新,近年多层螺旋CT 和MRI 逐步应用于该病的影像学诊断中,这两种方式能够较为清晰的呈现机体细微变化,能够实现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磁共振成像图像中可以清楚地显示骶髂关节的模糊和粗糙表面,骨小梁的清晰结构,以及髂骨局部皮质下骨的侵蚀和硬化,然而单一使用磁共振成像可能在识别受病变重叠图像影响的疾病时被误诊[10,11]。多层螺旋CT 可有效地检测X 射线和磁共振成像难以检测的微损伤和骨髓水肿等病变。不同的序列可以准确反映病变的敏感性,有利于检测髓腔内软组织水肿和脂肪浸润。对早期病变的确诊较为准确,并且不会对身体造成辐射损伤。本研究数据显示,虽然两种检测方式在Ⅲ、Ⅳ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层螺旋CT 检查0、Ⅰ、Ⅱ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0%、81.82%、90.00%,均高于MRI 检查的25.00%、27.27%、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 检查病变的检出率为72.50%高于MRI 的5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层螺旋CT 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诊断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多种影像学诊断方式中,多层螺旋CT 成像最清晰,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效果最好,能够有效减少误诊率,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

猜你喜欢

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错缝症推拿手法复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加长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治疗骶髂关节结核
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MRI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