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2020-03-20陈勇鹏林晓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5期
关键词:比索库巴缬沙坦

陈勇鹏 林晓周

心力衰竭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心肌损害致使心脏功能异常降低,是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四肢无力、胸闷、呼吸困难、水肿、胸积液等,且经常出现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心脏不良事件。临床治疗心力衰竭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心脏重构、降低死亡率为主要目标[1,2]。随着近十多年来心力衰竭治疗观念和技术的转变,心力衰竭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整体死亡率仍较高,治疗心力衰竭近年来应用了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治疗,也包括心脏再同步等非药物治疗,仍然未获得满意的效果。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抑制脑啡肽酶和拮抗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药物,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疗效显著[3]。比索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脏功能。本研究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2 月~2019 年8 月在揭阳市揭西县棉湖华侨医院内科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7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会制订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64 例,女23 例;年龄56~79 岁,平均年龄(66.14±7.26)岁;病程3~16 年;包括冠心病49 例、扩张型心肌病12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 例、瓣膜性心脏病14 例;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 分级)标准:Ⅲ级38 例、Ⅳ级49 例。排除标准:支气管痉挛性疾病患者;严重心动过缓患者;高度房室阻滞患者;血钾>5.5 mmol/L患者;低血压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4 例)和对照组(43 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扩管、利尿及应用醛固酮拮抗剂、洋地黄类药物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口服比索洛尔起始剂量为2.5 mg/次,1 次/d,若能耐受,每周剂量加倍直到5~10 mg/d;依那普利起始剂量为5 mg/次,1 次/d,若血压稳定可增加至10 mg/次,1 次/d。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索洛尔起始剂量为2.5 mg/次,1 次/d,若能耐受,每周剂量加倍直到5~10 mg/d;沙库巴曲/缬沙坦起始剂量为50 mg/次,1 次/d,若血压平稳,每3 周增加50 mg,直至300~400 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6 min 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N -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治疗3 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情况、再住院率,并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NYHA 分级改善≥2 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NYHA 分级改善≥1 级;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 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 min 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 min 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3 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再住院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3 个月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 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 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3 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再住院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出现干咳、高血钾症低血压及心源性休克等,减量及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出现血管性水肿。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的死因,尽管心力衰竭治疗有很大进展,心力衰竭患者死亡例数仍有不断增加[5],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加速了心脏的重构和心肌的死亡并导致β 肾上腺素受体下调,增加心肌耗氧量,并常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不良心脏事件。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渐提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6-8]。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 受体阻滞剂可以减轻临床症状,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上调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肾上腺素能介导的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缺血坏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延缓心力衰竭的病情进展[9]。比索洛尔为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膜稳定性,对心脏选择性强,比索洛尔可明显降低冠心病室性早搏、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0-12]。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脑啡肽酶抑制剂两种成分结成的复合制剂,可以同时抑制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脑啡肽酶,可以延缓心肌重构,降低死亡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利钠,扩张血管,降低醛固酮的释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改善预后,脑啡肽酶抑制剂可以使心房钠尿肽、脑钠肽等浓度升高,利钠、利尿,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临床应用已证明,缬沙坦/沙库巴曲对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3-16]。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猝死率,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 min 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3 个月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干咳、高血钾症低血压及心源性休克等,减量及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出现血管性水肿。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延缓病情的恶化,疗效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和猝死率,而且治疗方法为联合口服的方式,简单易行,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比索库巴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基层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基层临床应用建议(二)
芥末糖
阿根廷货币汇率暂时止跌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谁为啤酒买单
2014年4月墨西哥米却肯州油梨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