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妊高征患者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2020-03-19唐晶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唐晶

【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6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早产、胎盘早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情况,改善妊娠结局,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

妊高症是妊娠期的妇女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以往所说的先兆子痫以及妊娠中毒症等,妊娠高血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若没有得到合适的治疗可能导致患者的心功能衰竭、痉挛以及昏迷等,还会对患者的心、肾、脑以及肝等多个脏器造成影响,可能引发不良的妊娠结局,如产后出血、胎儿窘迫、难产等,严重的会导致母母婴的死亡。目前对于妊高症的发病原因尚没有明确的定论,一般认为和子宫胎盘缺血、腹壁紧张、多胎妊娠、遗传以及前列素缺乏等有关[1]。在采取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妊高症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6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3.4±2.8)岁,孕龄35~39周,平均(34.6±3.1)周。研究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2.2±2.6)岁,孕龄35~39周,平均(34.4±3.2)周。所有患者均不伴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其他严重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孕龄等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出现水肿的患者,医护人员需叮嘱患者饮食应尽量减少盐的摄取,以维生素含量丰富、蛋白质高的食物为主,并加强铁和钙的摄取;对无水肿的患者,可不监督患者的用盐量,减少低钠血症的发生;同时建议患者行左侧卧位的方式进行睡觉或休息,缓解血压状况。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孕妇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妊高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有些初产妇对于妊高症认识不清,还有一些经产妇,由于有过妊高症史而更易并发妊高症。因此,及时的解除患者紧张心理状态是治疗妊高症的关键,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的心理健康,定期监测产妇的胎动、体重,向患者详细介绍妊高症,使患者能通过自身的心理疏导维持产妇的心理健康,配合治疗。②用药护理:临床常用的妊高症治疗药物有硫酸镁、降压药、镇静药物等,其中硫酸镁为首选药物[2]。在临床治疗中,忽视要使患者了解具体的用药方法和相应的毒性反应,并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对贫血、水肿严重的患者应给与短期的保守治疗,在病情五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即使终止妊娠。③生命体征监测:围产期间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血压、体温和脉搏0.5~1h测量记录1次,待产后状态平稳后可延长至每日3~4次,并对患者的意识情况仔细观察。患者产后的排尿应尽快进行,否则膀胱处于充盈状态,于子宫收缩十分不利,甚至会加重出血。详细记录患者的尿量及尿色,并保持导尿管通畅。若血压稳定,则产后1d可拔除导尿管,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监测时间。④分娩过程护理:产前护理人员需对孕产妇的血压、脉搏、胎心及宫缩情况进行密切检查和观测,同时需告知其在自然分娩时,若出现比较困难的情况时,医师会采用阴部侧切术或吸引器等方式進行助产。待孕产妇分娩结束后,护理人员需及时采用缩宫素进行宫缩治疗,并采用腹带进行腹部包扎,之后应密切观察孕产妇的血压情况、阴道出血情况,然后进行切口缝合。产后护理人员需对孕产妇的血压、心电图、尿量及阴道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定期对孕产妇的切口进行消毒和处理,避免细菌感染;对产后出现腹痛的孕产妇,应按照医嘱采用适量的镇痛剂进行止痛治疗。⑤产后出血护理:妊高症孕妇产后易发生大出血,应提前使用缩宫药。外阴和宫颈存在裂痕患者在缝合时需谨慎操作,避免反复缝合导致出血。用新洁尔灭或高锰酸钾每日冲洗会阴2~3次,保证会阴部的清洁。

2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9.46±0.53),显著优于对照组(7.55±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高症的病发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系统因素或胎盘缺血等因素;易导致产妇出现胸闷、头晕、呕吐、恶心、昏迷、抽搐或子痫等症状的发生,严重威胁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发育和生命安全。同时由于家庭因素、生活条件或经济负担等各种因素的干扰,会增重患者心理的压力,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3]。

本研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辅助治疗妊高症,不仅控制了血压水平,还改善了妊娠和围产儿结局,这充分说明了综合护理的优越性。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压力,调动治疗的积极性,同时协助创建良好舒适的治疗缓解,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大大提升了护理干预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妊高症患者,实施围产期护理的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妊高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临床预后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魏成娥. 综合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妊高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2019,5(6):111-113.

周小红.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性护理及对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8,5(20):130-131.

杨丽萍.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围产期的应用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7):224-225.

猜你喜欢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分析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效果探讨
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科治疗方法与疗效探究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