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单亲家庭学生青春期教育策略

2020-03-18李晓莉

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单亲青春期高中

李晓莉

摘要:面对当下高中单亲家庭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教师们需要认真把握高中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心态特征,努力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消除孩子的心理痛点;学会转换师生关系为好友关系,弥补学生的情感缺陷;积极构建和谐、友好、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带动学生性格转变。我们只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定当助力青春期单亲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本文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适当的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中;单亲;青春期;策略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让许多家庭感到苦恼的事情。尤其对于单亲家庭而言,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青春期教育更是不容易。高中是个特殊的阶段,很多学生在这个时期即将长大成人,身体发育到了一个节点,智力发育也到了一个节点。相关研究证明,单亲家庭的高中生在心态个性、行为习惯等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缺陷。这是因为单亲家庭在家庭成员结构上有缺陷,这种缺陷也会导致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进而对孩子的个性心理等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教育工作者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一、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消除孩子的心理痛点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单亲家庭,父爱或者母爱缺失,这也使孩子的心理世界有了缺失、缺陷。根据相关研究,单亲家庭的孩子对家庭观念或者双亲态度基本存在两大极端:第一种是特别特别心疼自己的家长,因为亲眼见证了父母的不容易;第二种是心理存在一定的畸形,表现为自卑、嫉妒、怨恨等情绪。对于前者,我们自然不必过分纠结,但对于后者,教育工作者就有必要去加以矫正和调整。我们比较提倡的做法是,敞开心怀的跟孩子谈一谈。因为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不再有儿童时代的幼稚,不是我们随便哄骗几句就能见效的。他们的生活遭遇、心理痛点、思想认知都是经过较长时间才形成的。因此,我们不妨敞开来谈,谈单亲家庭的不足,谈亲情的可贵,谈生活的不容易,谈作为儿女理应对父母付出,谈我们应该通过努力改变现状,改善生活。教师们不用避讳单亲的问题,而是站在孩子的视角、想法上去看待过去、看待现在、看待未来。其实我们发现,让单亲家庭的孩子产生信任和好感的最好方式,就是同病相怜。

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人生体会做一些分享,分享自己小时候在成长、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扰,谈自己被同学们嘲笑的经历,学习成绩不好时的遭遇。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和情感上的亲近,觉得教师跟自己是有共同遭遇的,有共同语言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工作,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开心结。

二、转换师生关系为好友关系,弥补学生的情感缺陷

从心理学上来讲,单亲家庭的孩子其实在感情上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寄托。这种寄托,也可以看作是寻找一个替代其缺失的家长的角色,来找到心理、情感上的平衡感和满足感。作为教师,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主动贴近学生,争取成为他们想要找到的那个替代角色,争取从普通的师生关系转换成更加亲密的好友关系,甚至建立一种类似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高中生小华就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是个女生,但家里却只有父亲。我们通过了解发现小华的父亲文化水平一般,而且经常到外地打工,对小华的身心成长和教育管理严重缺失。在高中住校以后,小华作为单亲家庭孩子的各种问题都凸显出来,比如性格泼辣,有时候感觉缺乏一些礼貌和教养;和宿舍的女生们合不来,对学习不是特别上心等。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给予了她更多的关注。除了在学习方面多多鼓励,在生活中也常常跟她谈心。在我们发现小华对台球比较感兴趣以后,教师还特意许诺只要她成绩有进步,跟宿舍同学的关系有好转,就带她一起打台球。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和小华建立了互相信任、亲密友好的关系。这样就把孩子情感上的缺陷给弥补完整了。当然,我们对学生给出的承诺是必须要兑现的。而且即便学生没能达到预定的目标,但只要她积极地努力,教师就要给出鼓励。因为,每一次实践诺言的行动都会是让师生关系好转的有利契机,都会给孩子带来正能量的引导,让孩子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构建和谐友好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带动学生性格转变

坦率地说,光靠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关心单亲家庭的孩子,这是很难的。首先,教师本身面临着高中繁重的教学压力、负担沉重、时间紧张,不太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关照单亲家庭的孩子。其次,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感化、性格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所以,我们会更侧重通过班集体的管理和班级氛围的营造来实现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熏陶。高中生的课业负担非常繁重,我们没有大量的时间精力组织班级建设活动。但我们会利用有限的班会时间,还有高中生运动会活动以及班级里的宣传栏等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例如,在运动会上发现有的同学因为体力消耗过大而摔倒,或者有的同学当志愿者,哪怕生病了依然坚守岗位。教师把这些闪光点提炼出来进行生动的主题教育和宣传引导,让整个班级共同形成一种有团队意识、有荣誉意识、有互助精神、有宽怀包容情绪的良好氛围。

教师也会经常和各个任课教师以及班级委员们进行交流,共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班级里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或者对于班级里一些单亲家庭学生的不合群的情况等,大家一起想办法去关怀和引导,让单亲家庭的学生也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四、结语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忙于教学,学生忙于学习,大家一切向成绩看齐。但现在,我们通过对班级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优化,引领学生成长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长此以往,单亲家庭的高中生在性格上也會发生良好的转变。

注:本文为2019年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单亲家庭学生青春期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19]GR2084)成果论文。

参考文献:

[1] 林燕.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7).

[2] 贺西峰.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2011(9).

[3] 马春伟,曹红娟.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J].考试周刊,2011(3).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单亲青春期高中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单亲”伤口一把盐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论倾听单亲子女心声的策略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