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辅导员发展中心”的辅导员工作效能提升与模式构建
2020-03-18张洋
张洋
摘 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力量,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校园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往往被各种因素所牵制,阻碍了辅导员工作效能和自身能力提升,文章通过以“辅导员发展中心”为平台,打通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横向与纵向的信息共享、方案互用达到管理联动,从而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构建和优化辅导员队伍管理模式。
关键词:工作效能;模式构建;辅导员发展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8-0157-03
Abstract: Counselors are the backbon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outin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they are the life tutor to influence students' growth and success and the intimate friend in students' healthy lives; they are the organizer, implementer and instructor of students'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y are the important managers of students' daily study and life. In practice, the work of counselors is often restricted by various factors, which hinder the counselors' work efficiency and their own ability to improv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Counselor Development Center" ,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unselors and optimize the mode of counselors team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share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formation and exchange the plans in daily work.
Keywords: work efficiency; model construction; counselor development center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新形势下,高校赋予了辅导员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命和责任,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以及95后、00后大学生特点对高校育人模式的改变,需要辅导员在工作中推进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的教育和管理模式的变革。通过搭建高校“辅导员发展中心”平台,科学有效推动学习型、研究型中心建设,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辅导员工作职责和使命要求,不断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和业务水平,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随着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地深入发展,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变动、文化价值重构所引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冲突,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导,西方反华势力的推波助澜,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需进一步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有待进一步拓宽,“十大”育人体系、全员导师制等工作推进各高校差异化较大,各方面育人要素需要进一步统筹整合优化。
(二)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方面
新时代随着学生物质条件地不断提升,对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要求的不断提高,“以服务为先导,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将成为新时代学生工作的必由之路[1]。高校将服务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情感认同。提升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成才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普遍成才,以“服务”作为驱动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在动力与辅导员工作标准与测评体系存在矛盾。
(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近年来高校中因心理问题而出现各种心理、行为偏差的个体与社会事件日益增多,给当事各方都带来了沉重压力与深刻思考。青年学生面临经济、学业、就业等压力,产生出“意义缺失”、“生活茫然”、“生存弱化”等隐性问题,从而外化形成学习困难群体、网络成瘾群体、情感障碍群体、心理障碍群体等情形较为突出,辅导员在处理高危心理健康事件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亟待创新,以院系为主体的作用发挥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辅导员自身发展方面
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要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成人成才引好路、服好务、解难题。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承担院系综合性事务繁多且流动性大,一线辅导员多数为新入职辅导员存在工作经验欠缺,日常事务性工作导致学习不深入、本领恐慌等问题。
二、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六个下功夫”,高校辅导员应把这基本遵循融入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高育人本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辅导员发展中心”汇集不同专业背景辅导员的共同智慧,是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有效发展平台和队伍建设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辅导员工作的自信心、归属感、支持系统、工作时间付出、辅导员培训培养、学校对辅导员考核的合理性以及绩效分配体系等影响辅导员工作效能的主要因素,直接关系到辅导员所应对的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效果。因此,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是学生工作健康高校开展的重要保证。
(一)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为学生示范引领,传递正能量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面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成长的众多学生,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也较为繁重,既有各阶段工作的共性和规律也有突发性工作的特性。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管理者也是服务者,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频次多,辅导员队伍在整理上以身作则、勇于担当、事无巨细,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以人为本,换位思考,工作效能影响着辅导员处理各项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是保持积极向上精神状态的重要因素,能更好的影响和温暖学生,为广大学生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二)增强学生管理和服务的黏性,形成高效网格化学生管理服务体系
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处理细枝末节的繁琐事情居多,但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涉及自身权益,往往都是重要的事情。所以,辅导员在处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处理事务技巧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同一类事情上辅导员进行总结凝练,制作细则视频推送给学生,降低咨询频次,大大提升了辅导员工作效率,科学理性而又有温度的处理学生事务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能量的传递和价值的传递,增强了辅导员对学生的黏度的同时也形成了辐射性的网格管理模式。
(三)提升辅导员工作质量和学习时效,有效预防和研判危机事件发生
辅导员工作效能的提升需要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加强学生信息的动态管理,提高学生信息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给予辅导员更多时间和空间补充辅助工作开展的相关知识,拓宽学习渠道,有助于形成一支工作热情高、业务能力强的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如辅导员在处理心理问题学生时依靠心理学相关知识储备,结合心理专业课教师给予专业性的意见进行实践处置,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降低出现意外事件的概率,进而提升处理突发问题的应对、沟通能力。
(四)突出辅导员工作价值的隐形存在,提高辅导员工作整体地位、打破发展壁垒
辅导员工作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对各部门、各层级事务性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推陈出新深化工作内涵和形式,开展具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另一方面体现在发挥职业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把握上。通过学生独立的个体总结出普遍的规律,运用普遍的规律改变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运用专业能力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工作效能更能凸显出辅导员工作价值的存在,更好提升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实际作用。
三、辅导员工作效能提升的模式构建与策略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實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破解辅导员疲于日常事务性工作,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搭建以“辅导员发展中心”为各项工作中枢的平台,指导辅导员分类发展,加大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建立专业教师、辅导员教师“双线共建”体系,引导辅导员朝一专多能方向发展,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事业归属感[4]。
(一)建立“辅导员发展中心”基础平台,发挥中心创新育人理念方法输出和孵化辅导员名师的摇篮作用
通过“辅导员发展中心”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统筹完成辅导员分类发展、科研训练、培训培养、团队建设等工作,中心下设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辅导员工作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方向辅导员工作室、“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危机事件应对研究”方向辅导员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辅导员工作室、“自我完善和发展研究”方向辅导员工作室等,辅导员工作室通过辅导员团队、学生组织、教学媒介开展实践,形成“中心-工作室-学生工作-学生组织-全体学生”逐级影响辐射体系[3]。通过整合力量,实施辅导员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凝练特色,构建起辅导员“学、研、说、写、聊、赛、行”七大版块的培训体系,创造性、实效性地开展辅导员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实现“人生导师”这一职能。
(二)构建辅导员工作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制定精细管理标准、规范日常行为、明确岗位责任
通过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辅导员考核管理细则,各工作室辅导员管理目标为导向,制订本团队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及管理办法。依据辅导员发展中心工作安排,各团队结合自身情况,明确团队定位,确定团队学习交流机制等,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制定各团队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指导团队专业化发展。根据各部门/科室职能情况,着眼辅导员专业发展模块,细化确定并统筹各分类发展团队个人考核指标,逐渐建立健全辅导员专业模块的考评体系,成为辅导员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根据辅导员发展中心对各团队的要求建立团队考核评价制度,引导各团队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同时,全力推进“家”文化建设,增强中心成员的凝聚力。在“家”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各团队通过不同的方式,建设属于自己的团队文化,提升自身的软实力,营造积极向上、相亲相爱的文化氛围。
(三)推进辅导员培训常态化、制度化,统筹校外、校内专业培训,推进线上线下专业培训相结合
构建多元培训体系对辅导员进行专业指导,推进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根据辅导员发展中心要求,各工作室研究制定属于自身培训的有效模式及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辅导员工作实践等内容,为辅导员读书、学理论提供支持,推荐和采购辅导员年度必读书籍,提高辅导员队伍理论素养。开展专项培训学习,主要包括辅导员职责与工作方法、党建工作培训、管理能力与执行力培训、事务能力培训等,对学生政工干部进行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的培训,实现理论素质教育与业务能力培养的统一。争取利用校外资源开展专业培训及指导,邀请国内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或者团队来校开展专业培训,深入开展专家化指导,以促进各团队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开阔视野。
支持各工作室面向国内专家学者、业内知名人士、校内专家学者、学工前辈等聘任专业导师,积极参与全国各类交流学习群,如“全国辅导员科研群”、“湖北省高校辅导员交流群”。在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对每个工作室2-3名优秀成员进行重点支持培育,外派学习或上级机关部门挂职锻炼,使其率先成为校内专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促进团队整体发展。
(四)发挥各工作室研究方向引导互通作用,打造品牌活动、创建交流平台,深化课题研究
全力推进“一师一项目”体系形成,即加大校内项目培育评审和研究经费扶持,加大培育力度,确保每位辅导员都有在研省级或校级学生工作项目、人文社科项目。各工作室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品牌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新方法,探索调动团队成员参加活动积极性的新途径,促使每个工作室都拥有1-2个特色品牌活动,为各院系的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深化项目课题研究,精心打造各类交流平台。组织引导工作室成员参加辅导员发展中心的工作和活动,加强学习与交流,创新工作思路和办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以课题研究为导向,积极谋划、精心组织,与团队成员培训相结合,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手段,以总结、反思、改进,及时解决,及时收获,更好的将课题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四、结束语
辅导员工作效能和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辅导员发展中心”的平台进行支撑和巩固,辅导员队伍战斗力是每一个辅导员职业素养和工作效能的集中彰显,是科学有效的队伍管理体系的集中体现。“辅导员发展中心”通过不同研究方向的工作室为支撑,在日常管理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体系,按照“管理、研究、实践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突破传统以事务为链接的管理模式,辅导员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特点、工作需求选择和参与不同研究方向的辅导员工作室的研究。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辅导员工作室、“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研究”方向辅导员工作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向辅导员工作室、“学生资助与贫困帮扶研究”方向辅导员工作室、“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趋势研究”方向辅导员工作室。同时,辅导员发展中心可以根据学校发展政策制定校本研究课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經费资助,各工作室可以根据校级、省级、部级相关项目申报开展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引导辅导员真正的将工作开展到学生当中去,深刻把握学生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逐步成为思政教育、学生管理、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行家能手。
辅导员发展中心的服务对象和隶属属性是以辅导员为主体,由党委学工部进行人员调配和政策支持,各项具体工作由辅导员发展中心的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进行开展,如每月举办“辅导员沙龙”,以辅导员“说”、辅导员“聊”等形式针对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总结的有效经验进行分享,邀请全国优秀辅导员交流学习,通过个人经验和他人经验凝练出工作成果;每学期举行辅导员素质拓展活动,以辅导员“行”的形式增强辅导员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通过辅导员工作室为基础单元开展相应活动,打破以院系为团队组织活动,加强辅导员横向交流;每年举行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通过辅导员“赛”加强辅导员理论学习和风采展示,培养和树立优秀辅导员典型。
因此,搭建“辅导员发展中心”的平台,为辅导员职业发展提供机会、帮助、支持,扩充了辅导员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了辅导员高效的工作模式,能更好完成立德树人和学生成长成才这一系统工程,提供辅导员职业道路前进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龚劲丹,吴家林.“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05-109.
[2]周保垒.人力资源管理视野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06):25-28+32.
[3]林伟毅.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现状及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134-136.
[4]刘宏达.中国特色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多维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1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