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及胰岛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0-03-18曹艳秋
赵 敏 曹艳秋
(锦州市妇婴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对母婴的健康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可致胎儿生长受限、巨大胎儿、早产、流产;子代发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的风险增高[1],因此,孕期血糖的控制尤为重要。对于GDM患者的治疗,首先采用饮食与运动控制,若其血糖控制不佳则需应用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GDM的药物,其对胎儿影响较小、且可有效的避免低血糖的发生。随着孕周的增加,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样物质逐渐增加,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故常常需要较高剂量的胰岛素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经相关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能较好的维持正常的糖代谢,故此次研究我们联合应用维生素D及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观察其疗效,从而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确切的依据。
表1 两组孕妇治疗情况(±s)
表1 两组孕妇治疗情况(±s)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来我院按时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所有孕妇均经75 g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确诊,纳入标准:①符合第9版《妇产科学》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②依从性较好;③临床资料完整,能够判断疗效;排除标准:①孕前糖尿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④近6个月补充过维生素D及钙剂。所有孕妇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加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孕妇平均年龄(31.23±5.68)岁,体质量53~80 kg;实验组孕妇平均年龄(30.62±5.89)岁,体质量55~83 kg,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运动指导、健康教育等常规治疗措施干预,对照组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册证号:国药准字J20100123,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初始用药剂量0.4 U/(kg.d),根据患者的血糖值调整剂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滴剂(国药准字H35021450,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口服,400 U/次,2次/天,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的疗效。
1.3 观察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母婴结局。
1.4 测定方法:FPG测定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FINS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胰岛素抵抗指数=FINS×FPG/22.5;胰岛素分泌指数=20×FINS/(FPG-3.5);胰岛素敏感指数=1/(FPG×FINS)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治疗情况比较:实验组孕妇经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孕妇胰岛功能的变化:实验组孕妇的HOMA-β、IAI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HOMA-IR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孕妇母婴结局比较:对照组发生低血糖3例,羊水过多3例,巨大儿4例,胎儿窘迫3例,总并发症13例,占26%;实验组发生低血糖1例,羊水过多2例,巨大儿2例,胎儿窘迫1例,总并发症13例,占
表2 两组孕妇胰岛功能的变化分析(±s)
表2 两组孕妇胰岛功能的变化分析(±s)
1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Rahmannezhad[2]等研究发现,GDM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在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维生素D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调节细胞内外的钙浓度,调节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与分泌,有效抑制β细胞的凋亡[3];维生素D还可通过调节自身免疫及抵制炎症的发生,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度,调节体内血糖水平,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故本研究利用维生素D对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这一特性,将其应用于GDM的治疗上。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维生素D治疗后的FPG、2hPG、HbA1c明显下降,其作用机制可能为维生素D直接刺激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更好地促进葡萄糖转运,稳定患者的血糖;实验组IAI、HOMA-β水平明显升高,HOMA-IR明显下降,说明维生素D通过刺激胰腺β细胞的钙离子通道促使胰岛素分泌,提高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孕妇的胰岛素抵抗作用,这与Muthukrishnan[4]等报道的结果相一致;维生素D可起到较好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的作用,从而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小剂量的胰岛素,即可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充分说明补充维生素D,可进一步纠正钙磷代谢紊乱,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维生素D可改善孕妇胰岛素抵抗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这一特性,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从而成为人们研究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的热点及新领域,但其具体的治疗剂量及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