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2020-03-18程海珍
程海珍
(门源县中医院针灸理疗科,青海 门源 810399)
肩周炎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逐渐加剧,同时伴有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该病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病程比较长,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肩周炎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当前西医关于肩周炎尚无有效的疗法,而中医在肩周炎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本研究中选取临床常见的一种肩周炎证型风寒湿痹型肩周炎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头针联合温针灸治疗,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肩周炎患者分到观察组(n=56例)和对照组(n=5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合并有其他肩周疾病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28~65岁,平均(45.52±4.46)岁;病程3个月~12个月,平均(7.72±3.31)个月。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8~65岁,平均(45.49±4.42)岁;病程3个月~12个月,平均(7.70±3.28)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为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温针灸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取侧卧位体位,患肩在上,并将手臂放置在躯干上方,选择主穴(肩髎穴、肩贞穴、肩髃穴)和配穴(风池穴、阳陵泉穴、阿是穴、手三里穴),对主穴及配穴部位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取30号毫针在侧肩部的主穴皮下直刺进针,并缓缓向内推进1.2寸左右,针刺得气后,将长约10 mm的艾条套在各穴位的针柄上,点燃艾条施灸,每个穴位灸2壮,30 min后出针。培训采取针直刺平补平泻法进行针灸。观察组患者予以头针联合温针灸治疗,温针灸的操作与对照组一致,头针操作如下:头针常规穴位消毒后,采取0.3 mm×40 mm的一次性不锈钢毫针,保持针身与头皮呈15°夹角,快速刺入头皮下,一旦感觉到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且指下感觉到阻力变小时,将针身与头皮平行,继续刺入25~35 mm,采用快速的捻转手法,速度大约控制在200次/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耐受度确定捻针的角度,留针1 h,留针期间每20 min捻转1次,每次捻转2~3 min。
1.3 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肩关节疼痛情况,同时采用Melle评分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VAS评分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症状越严重。Melle评分主包括肩外展、肩中立位外旋、手到颈项、手到脊柱、手到嘴5个维度的评分,每项分值为0~3分,总分为15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及处理均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VAS评分、Melle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Melle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Melle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Melle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肩周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性反应,极易造成肩关节组织的粘连,导致肩关节周围组织内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造成神经受损,提高痛阈值,表现为肩关节渐进性疼痛。西医关于肩关节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康复、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但关节松解术操作难度大,起效慢,其还会增加肩周围组织损伤、肩袖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关节脱位的风险;而口服镇痛药仅能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1],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肩周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主要是由于经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始衰、肝肾不足等,加之劳累过度、风寒湿邪进入所致。风寒湿痹型为肩周炎的常见证型,本研究中在温针灸选穴中,选择肩髎穴、肩贞穴、肩髃穴作为主穴,具有疏风活络、舒筋利节之效;同时配合风池穴、阳陵泉穴、阿是穴、手三里穴等配穴,可起到协同主穴的作用[2]。头针指的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理手段刺激头部穴位的方法,可有效改善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血流,激活脑神经细胞,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Melle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针灸与温针灸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肩周围局部组织的血流,提高了疼痛阈值,调节内环境,从而有效发挥镇痛、改善关节功能、改善局部水肿的作用[3]。
综上所述,头针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