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喂养干预对婴儿过敏性疾病影响的跟踪研究

2020-03-18王念蓉甘文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期
关键词:月龄母乳母乳喂养

文 静 王念蓉 赵 妍 樊 欣 甘文玲 叶 亚 王 丽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重庆 401147)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婴幼儿感染性疾病逐年控制的同时,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曾上升趋势。目前临床对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婴幼儿过敏发生机制复杂,过敏症状涉及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多个器官,可能与遗传、喂养、免疫等诸多因素相关[1]。2008年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过敏高风险婴儿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母乳不足时采用低敏水解配方可预防或延迟过敏性疾病的发生[2]。然而,有关母乳喂养在预防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受到一些研究的挑战[3]。Flohr等[4]研究提示母乳喂养不能有效预防过敏性湿疹,而Giwercman等[5]提出纯母乳喂养4~6个月以上可增加湿疹的风险。因此,本研究参照国际过敏防治指南,应用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适度水解配方替代或补充喂养以及4~6月龄添加辅食等喂养方式的干预,旨在了解早期的喂养方式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干预研究的设计方法,知情同意下选择2010年~2012年在本院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体质量为2.5~4 kg且愿意在本院儿保科接受常规保健服务的新生儿。所有研究对象从出生时即随机分组到研究组与对照组。根据婴儿不同喂养方式研究组分为母乳(Human Milk,HM)组、适度水解配方(Partially Hydrolyzed Formula,PHF)组、母乳与适度水解配方(HM+PHF)组;对照组分为母乳(HM)组、普通配方(Cows' Milk Formula,CMF)组、母乳与普通配方(HM+CMF)组。

1.2 研究方法:鼓励各组纯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母亲哺乳期没有饮食控制。母乳不足或没有时,补充或只喂养初始随机分配的配方奶粉至6月龄。所有婴儿均在生后4~6月龄后添加辅食,依次添加米粉、菜泥、果泥和动物食物,不再回避潜在的过敏原食物。采用自行设计的婴儿饮食调查问卷及过敏性疾病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婴儿姓名、性别、月龄、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在随访间隔期出现的过敏症状(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哮喘、腹泻、呕吐、慢性咳嗽等)作为过敏依据。研究随访的终点为研究对象出现湿疹、食物过敏、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症状,如婴儿期一直无过敏症状发生则随访至生后1岁。

1.3 质量控制:过敏性疾病调查问卷参考《婴儿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进行制定,根据受累器官分为:①皮肤症状:口唇、眼睑水肿,特应性皮炎、湿疹,进食后荨麻疹、皮肤瘙痒;②眼部症状:眼痒、眼红、流泪;③呼吸道症状(非感染性):鼻痒、流涕或鼻塞、喘息、慢性咳嗽;④胃肠道症状:经常出现的呕吐、腹泻、腹痛、大便有血丝[6]。项目启动前,项目管理人员对本科室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项目培训,统一问卷的询问方法和过敏性疾病症状的识别方法。项目启动后,由门诊医师对婴儿进行随访并对看护人进行面对面的询问,由门诊医师填写纸质问卷,确保填写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表1 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率比较[n(%)]

表2 婴儿过敏性疾病症状出现月龄比较(月,±s)

表2 婴儿过敏性疾病症状出现月龄比较(月,±s)

注:a、b每个上标字母表示分组类别的子集,其均值在α=0.05级别上彼此无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纳入864例婴儿,其中HM组224例,HM+PHF组87例,PHF组77例,HM+CMF组196例,CMF组280例。

2.2 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调查问卷显示婴儿过敏性疾病的总体发生率为20.4%(176/864),各组间自述过敏性疾病发生率分别为HM组14.3%,HM+PHF组12.6%,HM+CMF组16.8%,PHF组23.4%,CMF组29.3%。HM组、HM+CMF组、HM+PHF组、PHF组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HF组与CMF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HM组、HM+PHF组、HM+CMF组与CMF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 婴儿首次出现过敏症状的月龄比较:调查结果显示婴儿出现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平均月龄为(4.73±2.46)个月(n=176),其中HM组、HM+CMF组、HM+PHF组、CMF组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HM+CMF组、PHF组与CMF组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HM组、HM+PHF组、HM组与PHF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3.1 儿童过敏性疾病调查现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7]。赵京等[8]对0~14岁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重庆、广州三城市湿疹的患病率分别为20.64%、10.02%和7.22%,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分别为14.46%、20.42%和7.83%,哮喘的患病率则分别为3.15%、7.45%和2.09%,其中重庆地区1岁内婴儿湿疹的患病率高达42.86%,提示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亦呈现上升趋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常有特应性进程,即早期表现为食物变态反应症状或特应性皮炎,并随年龄的增长发展为哮喘及过敏性鼻炎[9]。至今为止,过敏性疾病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而过敏症状往往是反复发作的,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

3.2 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其中遗传因素已得到国内外很多研究的证实,但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过敏性疾病发生率快速上升,提示环境的改变可能降低或增加罹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10]。因此,找出这些环境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将是降低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行之有效的方法。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涉及母孕期感染及抗菌素的使用,哺乳期母亲的饮食、娩出方式,生后喂养方式、食物引入时间、环境卫生、被动吸烟、季节因素等[11]。2016年汪晓霞等[12]研究证实父母有过敏史、婴儿过早添加辅食月龄、儿童接触抽烟环境、非母乳喂养和儿童接触宠物为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最主要的相关因素。肖汉等[13]提出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家庭收入等因素是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但是与分娩方式无关。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是复杂和多层面的,但是要做到疾病的预防,就必须明确和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才能达到过敏性疾病的初级预防。

3.3 喂养干预对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母乳作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婴儿纯母乳喂养至6月龄。Bridgman等[14]进行荟萃分析显示,母乳喂养3~4个月可降低2岁以下湿疹、5岁以下过敏性鼻炎及5岁以上哮喘的风险。Kim等[15]也曾报道母乳喂养持续时长是哮喘儿童尤其是非特异性哮喘儿童的肺功能保护因素之一。本研究显示HM组、HM+PHF组与HM+CMF组婴儿的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较低,而PHF组与CMF 组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CMF组与其他四组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提示母乳喂养可以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而对于母乳不足的婴儿来说,适度水解配方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与吴红媛等研究结果一致[16]。母乳喂养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可能与特定基因的多态性及通过免疫活性因子和(或)脂肪酸成分影响婴儿DNA甲基化有关[17]。

3.4喂养干预对婴儿过敏性疾病出现时间的影响:婴儿早期出现的过敏症状(如特应性皮炎、胃肠道症状)可逐步转变为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通过对过敏性疾病进行早期预防及干预,降低其发生率及延缓发生疾病的时间,从而达到阻止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有关综述分析指出[18]母乳喂养3个月可明显降低婴儿期湿疹的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本研究结果发现,PHF组的婴儿出现过敏症状的时间偏晚,平均为(5.84±3.17)个月,较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适度水解配方利用酶切技术改变牛奶蛋白的抗原决定基,在降低牛奶蛋白抗原性的同时保留了部分抗原活性,从而诱导婴儿的免疫耐受。2014年Yang等[18]发表的一项长达15年随访研究显示,深度水解和适度水解配方可减少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的累积发生率,且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可明显减低哮喘的发生率。本研究中母乳喂养婴儿出现过敏症状的时间较早(3.63±1.65)个月,可能与母乳成分的变化或者母亲饮食差异,导致食物过敏原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从而导致母乳喂养婴儿过敏症状出现时间较早。

综上所述,母乳中富含功能性和保护性的营养成分,可有效降低婴儿过敏发生的风险,是婴儿首选的喂养方式;对于母乳不足或无母乳的婴儿来说,适度水解配方牛奶可降低婴儿过敏风险并推迟过敏症状的出现时间,从而预防或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以及对婴儿产生的危害。

猜你喜欢

月龄母乳母乳喂养
洛阳市住院产妇母乳捐献知信行的调查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母乳库捐赠母乳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