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体能训练

2020-03-17杨高林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小学体育

杨高林

摘  要: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包括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健康的身体为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教育的共同发展。体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状况;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1-0134-01

根据教育部《体质调研》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以及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运动能力大幅下降。据有关部门对我国15个省区市120个县市区进行的调研显示,缺乏体育运动成为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还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四年级体育课开课不足率达56.5%,八年级年级体育课开课不足率达76%。《中国中小学体育基本情况调查》显示,超过60%的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7小时,超过60%的初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9小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少,被其他课程的学习挤占。这一问题已经引起教育部门及国家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下发文件,要求各学校每周开足4节体育课,包括室外体育活动课及室内《体育与健康》课程。目前,课时开课不足的现象得到好转,给体育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软环境。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该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质呢?

1.常抓常规训练

体育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因此具有基础性。青少年的好体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锻炼出来,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坚持常抓。

体操是常见的体育运动,小学生几乎每天都进行体操运动,但因为习惯于每天的重复操作,学生有了厌倦情绪,做起操来动作不规范不标准,达不到运动及锻炼的效果。小学生年龄小,自律性差,对于动作的规范性需要教师的监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教师带头示范和自研体操动作的方法。教师规范优美的动作起到引导激发学生的作用,自研动作能给学生新鲜感,特别是加入学生喜爱的动作,若是再加上呼号,更能使学生对体操保持浓厚的兴趣。

不管哪种体育运动,都离不开跑、跳、投,因此田径类运动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不可忽略田径类的训练。每节课上,跑步、跳高、跳远等是必备的训练项目,哪怕是以球类运动为教学重点的课时,也应该先进行跑步等体能训练。

常规训练常抓不放,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能。

2.重视运动比赛

运动场上的激烈角逐能振奋人心,也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开展体育运动比赛,对学校体育教学具有促进作用。首先,赛前紧张的训练就能创造你追我赶的活跃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其次,对比赛成绩的期待促使学生积极且坚持训练,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效果。再次,体育运动比赛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各方面品质的发展,反促體育训练中的耐力及耐性的发展。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公平公正,学会了面对挫折,学会了尊重他人,也学会了团结协作。这些优秀的品质又将成为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及源泉,使他们更能克服困难,完成以后的体育训练。

体育老师应与学校领导协调好学校工作,拟定体育工作计划,规划好每个时期的比赛活动,并做到有所侧重。例如,以田径类为主的比赛跟球类的分开,篮球专场跟足球专场不要安排在同一时期,以免顾此失彼,令训练没有重点,反而使学生因忙乱而麻木或反感。

比赛激励机制也不能忽视,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奖励,对学生来说都具有肯定与激励的作用。奖项设置、获奖比例也应有所讲究,例如,一个年级五个班进行接力赛,五个班均获奖,那就没多少的激励作用了。既然参加比赛,那就能接受胜利也能接受失败。失败了下次才会更努力训练以争取拿到更好的成绩,才会达到拼搏进取顽强训练的最佳状态。

3.加强特长培养

学生之间有差异,因此有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对不同体质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对那些有某方面体育特长的学生,则应加以特别关注并加强训练。擅长跑步的,加强跑步训练;擅长篮球运动的,多带他们出去比赛;擅长铅球运动的,让他多锻炼臂力及运动技巧。

体育课上,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发现好的体育苗子。对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制定培养目标,打造学校“运动明星”,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教育效果。对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训练也应有其特殊之处。首先,对体育方面有特长学生提出的的训练目标要更高更远,以培养体育苗子为目标,做更高难度的常规训练计划。其次,对体育方面特长生的训练做到常态化、习惯化,例如,每天1000米跑,50个俯卧撑等。通过这样的常态化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能,学生的耐力、爆发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最后,为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平台,开展多种体育竞赛,带领他们走出校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蔡元培曾经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足以说明体育及健康体魄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的体能将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谷雁明.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中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6(03)

[2]闵爱民,全艳国.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J].素质教育论坛月刊,2010(12):120-120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小学体育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拳击体能训练方法研究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