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网络视域下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

2020-03-17王军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视域网络资源课外阅读

王军

随着科技发展,网络已经悄然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信息知识,开拓学习思维。总结来看網络具有三大优势,分别为海量信息优势、多样载体优势、沟通交流优势。网络三大优势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变革,让平淡、无趣的文字转化成立体图案、声音,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提升学习效率。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以网络视域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将极大提升其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课外阅读作用。由此可见,分析在网络视域下如何开展高年级课外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但相比于课内阅读在阅读素材选择上更具开放性、创新性,因此从实际教学效果而言,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教学兴趣要高于课内阅读教学。在传统阅读教学开展中,教师往往将重点放置于课内阅读,以课内阅读强化学生阅读技巧,完成教学进度。课外阅读内容丰富但却给教师开展阅读带来困难,一方面因为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开展多个不同主题的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课外阅读资源收集困难,增加了教师教学负担。教师将网络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海量性以及搜索资源的便捷性,迅速搜索到与课内阅读主题相匹配的课外阅读文章,既拓展课内阅读教学有效性,又增强课外阅读的教育价值,让课外阅读发挥其真正的教学作用。

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狼牙山五壮士》同类文章”作为搜索主题迅速找到《小萝卜头》《江姐》等文章,并通过“群文阅读”方式开展课外阅读,强化学生对于同类型主题文章的把握,丰富学生课外知识,为其语文阅读能力提升提供必要的素材积累基础。

二、阅读实践,自主学习

课外阅读实践主要以学生自我阅读为主,虽然可以利用更多时间开展阅读,但实际效率并不高,学生的自主实践阅读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教师以网络视域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学习,自然要抓住网络的精髓——“网络共享”,让学生以课外阅读实践单位开展阅读教学,并及时分享课外阅读心得。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沟通的便捷性,为学生构建优质的课外阅读学习平台,将各个小组单位纳入班级集体当中,便于各个小组之间的交流。诚然教师也可以主动参与到平台当中,了解各个小组课外阅读进展情况。但教师需要注意,教师在利用网络构建平台时不要过于干预各个小组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尽量发挥其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平台中畅所欲言,说出心中所想。

例如:在六年级上学期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阅读书目,并将学生分成多个课外阅读小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平台让各个小组之间沟通学习成果,并针对其中的一本书、一个人物展开细致讨论,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沟通,强化学生课外阅读效果。教师在此期间主要起活动组织作用,让学生在平台上各抒己见、自主学习。

三、立体阅读,多样阅读

课外阅读教学形式与语文学科相伴,辅助语文阅读活动的开展。传统课外阅读主要以书本为主,文章篇幅长、难度大不利于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高年级小学生虽然学习多年,但阅读能力仍然有限,无法完全理解一些名篇著作。以网络视域开展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如有声阅读、插画阅读、视频阅读,等等。网络视域下的课外阅读给予了学生更多课外阅读形式,减少学生课外阅读压力,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尤其对于阅读能力较弱,以及存有阅读障碍的学生而言,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其课外阅读效果,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例如:《红楼梦》是高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点书目之一,但许多学生反映文章晦涩难懂,对于人物关系理解混乱。为此教师都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挑选《红楼梦》插画阅读素材,让学生边看图,边读书。文字与图画之间相互印证,加强了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实现多样阅读、立体阅读,降低课外阅读难度。

教师以网络视域开展课外阅读需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精选课外阅读材料,构建立体式阅读平台,丰富课外阅读开展模式,助力于小学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发挥课外阅读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视域网络资源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