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士官培养视角下军地院校师资融合的路径
2020-03-16王洲伟
梁 潘,熊 熙,王洲伟
(1.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2.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机务士官学校,河南 信阳 464000)
强军兴军,要在得人。为加速我军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实现伟大强军梦,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作为军队中最基础的骨干力量,士官队伍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1]。从2012年起依托高职院校开展定向士官培养工作以来,毕业的士官已成为部队士官队伍的重要来源,目前该项工作不仅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也为实施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提供了抓手。分析我国军民融合定向士官培养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不难看出军地院校师资融合还存在不足,影响了定向士官人才培养质量。
一、军地院校师资融合的意义
(一)加强军民融合构建士官培育共同体的需要
从1978年起,我国在军队中试行士官制度,士官制度运行虽然近40年,但士官培养体系仍不完善,目前全军共有43所军事院校,其中专门培养士官的院校仅有8所且基本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2]。士官培养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已成常态。为解决新时代以来部队各式装备列装对士官人才需求的问题,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教育部于2012 年联合发文依托全国 7 省(区、市)的 11 所高职院校为部队培养定向士官,同时为每所高职院校各定向士官军种指派了军事指导院校,采用“2.5+0.5”模式联合开展定向士官人才培养工作。以定向士官培养作为纽带,将军地院校连成士官培育共同体,双方教师需同频共振,良性互动,互补不足,强化融合,这不仅是提升定向士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更是军地院校双方士官培育共同体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勇挑强军兴军重任定向士官生的需要
目前,参与定向士官培养任务的高校已达48所,2019年定向士官招生达20110人,全国在校定向士官生总人数达7万余人,累计已毕业3.3万余人,定向士官逐步成长为军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的中坚力量,有力地支撑了强军梦实现。新时代下军队战略转型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步伐加快,一系列新式装备列装部队以及选拔士官担任参谋、干事或助理员的编制体制改革,对士官提出了结构重建、体系重塑、能力重构,这些均对士官生的专业技术、军政素养、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军地师资队伍融合发展,融合深、质量高、各怀绝技、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是培养能勇挑强军兴军重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定向士官的根本保障。
(三)同频共振合育定向士官生提质增效的需要
现行的定向士官培养模式是经过地方高职院校培养后,第六学期交由军事院校或训练机构进行培训,前2.5年地方高职院校主要着重专业技能的深度培养和军政素养的初步养成,最后半年由部队对士官生的军政素养进行强化提升,在此过程中,为了提升定向士官培养质量,军地双方需要经常性沟通和信息共享,双方在教学计划、课程目标、学员管理等方面互通共融,避免交叉重叠或作业盲区,通过深度合作,走师资人才共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协作共建之路,工作上形成合力同频共振,提升育人质量,提高育人效率。
二、军地院校师资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定向士官培养过程中,定向士官培育共同体的军地院校双方应在专业教学、学员管理、军政素养培育等方面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协同育人,需要强化融合,互为弥补。
(一)军地院校师资融合制度不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定向士官培养作为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共育军事人才的新抓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开展军民融合工作时,常存在军地院校之间缺乏统筹协调,未将师资融合、共育、共享纳入顶层设计,未明确定向士官在各学习阶段军地双方的权责,师资融合的方向、具体目标和融合评价办法,造成士官培养中双方教师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跟着感觉走现象较为普遍,军地双方各自封闭成环严重影响了定向士官的培养效率和质量。
(二)军地协同共育师资平台不融合
定向士官培养作为军民融合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完善了我国军民融合高等教育体系,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强军梦对军队基层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给军地院校联合培养士官提出了更高标准。然而,目前军地协同共育师资平台不融合造成师资素养不足,这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更高要求和更高标准不相匹配。
1.平台不融合造成高职院校教师军政素养不够。一是适应部队需求的政治素养不足。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军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这是对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合发展的持续深化,为在新起点上推动部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3]。然而,由于地方高职院校教师普遍没有从军经历,接受红色教育、革命洗礼相对较少,加之军队规范的学习制度、学习平台未融入高职院校,使其对标部队教员的政治素养还有待提升。二是带兵管理能力急需提高。为了使士官生毕业后能尽快转变身份,实现学校供给侧到部队需求侧“零”过渡期,高职院校一般都参照部队管理模式进行准军事化管理。在准军事化管理中给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军地师资融合不够,高职院校教师对部队的号召力、感染力、凝聚力和执行力理解存在偏差,阻碍了带兵实效提升。
2.平台不融合造成军事院校教员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慢。一是“双师型”教员数量不足。由于军事院校用人机制和工作保密性需要,加之与高职院校师资共育平台不融合,校内教员普遍没有行业经历,深入企业一线实践少,在教学中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操作标准模糊、不确定,使军事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成效不明显,数量不足、结构欠合理。二是专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军事院校的任职教育起步较晚,培训中心、实习基地等实践场所处于在建或刚建成不久,加之军队形成了较为独立的闭环系统,与国防企业、科研院所交流不多、融合不深,参与国防军工企业产品升级创新不够,造成军事院校专业技术队伍的创新能力不高。
三、促进军地院校师资队伍融合的建议
从开展定向士官培养任务以来,军地院校双方均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索,但由于地方高职院校、军事院校各自存在不足,为培育高质量的定向士官埋下了绊脚石,双方应加强现有师资融合共享,对标不足共育,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为培养更优秀的定向士官提供基础保障。军民融合开展师资融合,要坚持“开放建设、创新机制、合作共享、互利互惠”为原则,以军地双方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共建共享为目标,实施教师互聘、联聘制度,推进协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的完善。
(一)建立军地师资队伍融合协同机制
定向士官培养的质量,核心在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融合共建共育,关键在军地双方协同机制是否完善。通过制定相关规范、制度,明确军地双方的权利和职责,使双方能合作共育师资、沟通有无、信息互通。
1.提高政治站位统一认识。目前,定向士官生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递增,全国在校定向士官生总人数达7万余人,为实现强军梦提供了人才支撑。定向士官培养作为国家军民融合高等教育新的抓手,军地双方应提高站位统一认识,树立士官培育共同体理念,在签订《联合开展定向士官培养协议》的基础上,探索成立“地方高职+军事院校”的“定向士官培养联合指挥部”,谋大局、定大事,明确双方权责,探索设立军地院校定期磋商、人员互派交流、访问进修机制,固化军地院校,定期就士官生专业技术、军政素养培养等方面进行磋商、交流,为双方人员融合和流动提供平台,在师资队伍共育上同频共振谋合力,提升双方师资水平,服务定向士官培养。
2.优化顶层设计扫清融合障碍。长期以来,我国的军事与国民高等教育一直处于分离状态,各自形成独立闭环,军民分割、分治的“二元体制结构”明显,特别是军事高等教育,开放性包容性不够,这为师资队伍共育设置了障碍。承担定向士官培养任务的军地双方应积极献策,力争国家尽快出台、修订《军民融合发展法》,国家部委出台相关规划、措施,为军地双方军民融合背景下的师资队伍共建共育规划和实施做好配套的政策支撑。
(二)完善军地师资队伍融合平台机制
师资共建共育,必须要在完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提供政策保障,同时要激活机制,灵活运用各种平台,为军地师资队伍融合共建共育提供保障。
1.军地融合开展教师派遣。做好军地院校师资队伍共育工作,探索实施师资互访交流和交叉任职工作。在具体实施上,一方面地方高职院校定期派教师到军事指导院校访学跟读,顶岗任职于文职人员岗,学习军事院校贴近部队的专业技术、思想素养、体能素养方面的育人理念、培养方法和考核要求;另一方面,军事院校派教员到高职院校访学指导、考察学习,把紧贴部队的需求侧要求、标准带入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定向士官培养环节,把地方高职院校成熟的校企合作经验、特色的地方校园文化资源、先进的技术创新理念等带回军事院校。
2.军民融合开展企业锻炼。承担定向士官培养任务的地方高职院校一般均与企业、行业有较好的合作、较深的融合,针对军事院校教员大多“从校门到校门”应用能力不足的现状,地方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平台搭建校企军三方合作平台,安排校内教师和军事院校教员到企业顶岗实践、参观见学,让军事院校教员通过赴企业参与生产实践活动来提高教员的专业应用能力,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生产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活动,使教员把企业、行业的最新实践成果引入军事人才的教学课堂,提高军事院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用性,使培养的军事人才适应部队新装备的需要。
3.军地互动开展科研工作。科学研究是军地院校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军民融合背景下,军地双方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开展科研工作,以国家和军事重大专项为切入点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提升科研能力。特别要注重联合申报与定向士官培养有关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使定向士官培养既有人才培养实效,又有理论层面凝练。
4.推动科技成果军民互转。在不涉密的情况下,军地院校组织开展军民科技成果交流对接工作,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加强双方在项目预研和型号研制、预制生产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推进地方高职院校独立设计、与企业联合设计的先进技术融入到军事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实现军民互转,避免重大成果停留在实验的温床。
5.探索定向士官培养智库建设。依托国民高等教育开展定向士官培养,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课题,是积极推动习主席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和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强军梦的重要抓手,工作开展8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仍在探索,需要顶层制度设计、理论支撑和实践总结,为此可依托军地双方院校高学历、高职称等一线教学、管理人员成立军地定向士官培养联合智库,智库人员定期研判新情况、新形势,准确定位新时代对定向士官的任职需求,总结成绩、研究不足、提炼规律、向上献策,为定向士官培养工作提供可支撑的政策、可依据的理论和可借鉴的方案。
(三)建立军地师资队伍融合评价机制
建立和完善军地师资队伍融合评价机制,对于实现军民融合培育定向士官决策的科学化、提高融合效率、降低决策风险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军地师资融合质量螺旋式提升重要保障。师资融合应逐步构建起科学高效、军地协同、完善配套的评价机制。
1.丰富师资队伍融合评价内容。师资队伍融合内容是提升双方素质,提高定向士官培养质量的关键,评价内容应涉及军民融合开展定向士官培养的全过程。军地双方要将师资共育、共建、共享纳入学校师资队伍融合建设一盘棋,写入队伍建设计划,纳入目标考核,有目标、有措施、分步骤实施。在评价内容的设定上,高职院校要强调从军方引进转业教员的专业、人数等目标,落实赴军事院校挂职、进修的具体任务,参照校企合作模式,定期派员到军事院校、部队基层开展顶岗见学提升军政素养。军事院校要派员赴高职院校开展专业交流、指导军政素养培育的具体任务, 在士官班开班、假期军事夏令营、军政素养强化训练、红色基因教育、接兵等环节与高职院校师资互动融合。
2.完善师资队伍融合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军地师资队伍融合效果评价的保障,也是师资队伍融合共育的重要环节,在推进师资融合工作时必须开展评价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重点从融合的深度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一是构建基于融合过程管理的监控机制。军地双方师资在融合共育中,在“定向士官培养联合指挥部”的统筹下,建立师资融合监控机制,把评价内容所涉及的评价指标纳入日常监督和过程管理,组织教学管理、教学督导、校内定向士官日常管理等部门组成师资融合评议小组,对师资融合效果进行监控。二是建立基于融合效果反馈的质量改进机制。在“定向士官培养联合指挥部”的指导下,对军地双方师资进行的士官专业教学、日常管理、军政素养培养等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并以此作为判断融合效果的依据之一,针对不足进行专项整改,拓宽双方师资融合广度,加深融合深度,提升融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