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中的自证式考核探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2020-03-16徐迎春吴伟越

高教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金课理论课实效性

李 辉,徐迎春,吴伟越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2018年11月第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提出了“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建设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更需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切实发挥出实效性。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后,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及各个高校的不懈努力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正朝着“金课”目标不断前进。在推动课堂革命的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如何能够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地入脑入心入行,这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初心”和落脚点,也是评估“金课”的含金量所在。本文认为原有的考核评价的形式和内容在“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部分流于形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应该改革创新考核的形式和内容,以学生自证式考核的方式来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含金量和实效性。同时,为下一步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有效反馈。

一、现象与问题

当前,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具体的课程建设来看,各高校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强督导和指导,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到实践环节的改革以及现代化智慧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多方面、全方位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当然,形式的创新不是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增强是为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创造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如何,是否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入脑入心入行的任务,是否达到了“立德”的目标,最终要到学生主体的身上去检验。在教学考核中,我们多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全程育人,在教学考核实践中,我们可以借助“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量化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出勤率、签到次数、互动次数、是否提交作业、测试情况等。除此以外,对学生的考核还包括总结性评价。二者比例各占50%或40%、60%。总结性评价设计的目的是从“质”的方面展现出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但是从考核实践的经验来看,总结性评价环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不能充分检验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因其侧重于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提升,需要识记的知识点较少,是非闭卷考试的考查课。我们往往采用期末论文的方式来进行总结性评价。学生提交期末论文,教师批阅论文,给出相应的分数,最终给出成绩评定。似乎成绩越高,学生学习就越有收获,课程教学就越有实效性。但是,从实际来看,学生成绩与获得感及实效性并非总是正相关。透过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来看课程的实效性,存在着如下问题:1.部分学生抄袭网络资源,教师难以一一甄别论文的真实性,容易造成评分不公平,导致评价失真,含金量不纯。而且这种不诚信的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2.一些学生课堂不积极参与,但是善于写论文,编造一些认知和体验,这种情况按客观评价标准去量化考核显示不出问题,教师硬要给出较低评价也往往无据可依,结果就会造成评价偏差,并不能真正检验出学生的认知与意志及情感、行为方面是否得到了提升,没有达到考核的目的。3.手机签到导致的缺课、替课等弄虚作假行为在总结性评价中也难以筛选和修正。4.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存在的“不走心”,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等应付现象在过程性考核中难以评价其实效性。5.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在传统考核方式中不易体现,无法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因此,对标金课建设标准,我们的考核环节还存在着漏洞,这会导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检验流于形式,“金课”的含金量也无法评判。我们需要改革总结性考核的内容和形式来解决上述难题,以学生自我评价文本为形式的自证式考核或可解决上述难题。文本表达呈现出的学生自我体验和反思能够更好地检验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测试出含金量,为“金课”建设提供精准反馈。

二、自证式考核的优势

自证式考核,顾名思义,是由学生自己证明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体验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自我超越。这种证明并非是无本之木,而是以“在场”的学习经历和思考为基础的。只有真正经历了“在场”的走心学习,才有可能完成。它所呈现的是思想政治理论入脑入心入行的过程。同时,也会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首先,这种考核方式坚持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两阶一度”的“金课”建设最终指向是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课堂革命以学生为主体,考核也应该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切实检验出学生主体的“在场”及学习效果。

其次,自证过程本身就体现了学生如何经过主动的体验和反思,把思想政治理论真正地内化,从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得到证明。如果没有体验和反思,则无法自证。

再次,这种自证不仅证明了学生主体自我的学习和思维过程,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在场。如果缺课没有在场的话,一些课堂上思想交流和讨论过程中撞击出的思维火花就没办法涌现。这会对学生形成有效约束,避免在过程性考核阶段可能出现的替课、缺课现象。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落地是入脑入心入行,说到底是要考查人的思想变化。而思想往往是难以抓住的,有的人可能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建立在自我反思基础上的自证式考核,会把学生在课程体验中的思考及建构呈现出来,为我们考查学生的思想状况提供重要依据。这些反馈也为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促进良性循环。比如:本学期在自证论文中,有学生就对“雨课堂”的使用做出了评价和提出了建议,提醒教师注意到在“雨课堂”使用中可能忽视的问题。

三、自证式考核的认识论阐释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表现为入脑入心入行。行为是最直接的体现,相对容易检验。而入脑入心则是思想的过程,取决于认识是否真实有效地发生,检验难度较大。需要我们从认识规律出发,去理解和探索认识真实有效发生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曾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这段话表明认识是感性的人的活动,要把对象或现实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首先就表现为学生主体的感性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体验,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就是从学生的感性体验出发,由此产生学生“自我”相应的意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着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人对世界的反映通过思维对观念客体的建构表现出来,人是通过概念、范畴、逻辑观念来反映世界的。反映的过程也就是建构的过程,这一建构要通过反思的方式来完成。通过反思,批判、否定原有的思维框架、思维定势、思维圈,并形成新的思维框架、思维定势、思维圈,从而实现自我的超越。反思充分体现出现代思维的特点,即我们不仅要把思维当作认识过程来认识,而且要把思维当作本身独立化了的对象,作为知识客体来分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虽然从实践中产生,但是其有效实施要依靠学生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本身的反思,学生主体要经历从体验到反思的过程,产生对自身负责和自律的反思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才算落地。

从认知心理来看,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论层面的思考。该理论的核心是当事人是具有主动性和必须自身负责的问题解决者。治疗过程靠当事人自己,治疗师只是提问、倾听、理解和接纳。他还总结说,治疗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当事人学到了关于他自己新的方面,新的和别人联系的方法以及新的行为方式。”[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此有些类似。教师是主导,是课程讨论的主导者和价值观的引领者,学生才是课程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的入脑入心入行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内化和行动。所以,能够促使学生主体自我挑战、不断反思、努力探究,内化修养、外化行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称得上是金课。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和学生主体的认识活动特点构成了自证式考核的依据。

四、自证式考核的实践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的线上线下建设与服务。无论哪一环节,均应注重学生的体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所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目标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提升,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成长需求,并不过于强调具体知识点的识记,更多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旨在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增强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等。课程考核以考查学生的获得感和实效性为目的。“雨课堂”等工具提供的学生学习报告虽可量化但并非学生学习的全貌,还需要在最终考核部分做出全面质量评价,以此检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含金量,即是否达成育人目标。

在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的实践中,我们采用了自证式考核的方式作为检验最终学习效果的测金仪。具体来说,它是文本形式和内容三维的统一,要求学生以文本的形式把体验和反思、认知和自我建构的过程呈现出来。学生主体只有学习“在场”才有可能产生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形成写作资源。

首先,因为文本表达是一种有效呈现学生自我意识活动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提供总结性论文来证明自己的体验和反思行为。在这里,论文并非严格地指学术意义上的论文,更多的是学生的反思记录。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没有运思的话,自己的态度、价值观、目标等往往处于流动状态,难以捕捉。但是写作则不同,我们必须要运思,要从与自身相关的其他方面去寻找,才能把握自我意识,把我们的思考呈现出来。通过建构文本,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知道些什么,同时了解自己能够说些什么。当然写作过程也是自我意识的修正和超越。于是,以总结性论文来检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会看到如下现象:如果论文“无意识”则说明没有入脑入心。如果学生没有与相关物产生联系,可能上课时并不“在场”,当然也不会呈现出自我意识。如果学生说的和做的、想的和写的没有关联性,说明知行断裂,效果差强人意。如果学生论文呈现出思、写、做一体的状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切实产生了实效。

其次,从论文的内容来看,要求学生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对自己的体验和思考作一个回溯,并指向未来。这样,学生可以结合“在场”的体验,找出流动状态的自我意识,发现原有认知的不足进行提升或进行有创造性的自我意识的反思。而且指向“现在”和“未来”的维度不仅包含反思也包含行动。例如:学生可以写出参与的相关活动及课外志愿服务,在提供确实证明后,在考核中会被赋予相应分数。

自证式考核内容的三维立体性及实践性能够直观地呈现出学生的学习质量,体现出学生在认知、能力和觉悟方面的水平。如果学生无法描述性分析出课程学习场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说一些不相干的事情拼凑论文,这是一种造假和自欺欺人的行为,我们可以检测出其道德品行有问题。如果在场而没能给出适合的状况,则有如下可能:心不在焉,即没有认真上课,即使来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没有认真参与小组,没有合作,也没有探究,来课堂是混混沌沌的。在文本内容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责任意识、参与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和发展程度及是否存在问题。当然,如果学生本人认真参与了课程,但所呈现的文本仍出现错误或偏差,这需要教育者加强个性化辅导。

最后,自证式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能够让我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检验出思想政治理论入脑入心入行的程度,体现了考核的实效性。论文反馈出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环节找好着力点,判断出何种体验能够引发学生的反思。同时抓住薄弱环节,加强教学改革创新,以触发学生的反思行为。学生课外志愿服务行为等纳入考核,也是对学生行动的鼓舞和激励,更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发挥。

猜你喜欢

金课理论课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