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的历史形象
——民国国文教师研究述评*

2020-03-15马建凯李至立

高校社科动态 2020年1期
关键词:国文民国语文

马建凯 李至立

(1.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2.宁夏大学 附属中学,宁夏 银川750021)

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师职业,是从民国开始的。民国时期,国文教师,或被称为国语教师、国文教员,主要负责中小学内中国传统汉语文化知识的教授。其职业角色后演变为当代的语文教师。民国是中国历史上极具革旧鼎新精神的时代,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小学国文教师似乎是时代的“逆潮者”,在社会生活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其社会地位并不似高校国文教授般优越,他们虽然肩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但似乎并不被社会所认可。正如当今的语文教师,语文在中小学学科中自然占据着主导性位置,但近年来语文教师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似乎并不是如此神圣,反而时不时爆出中小学语文教师道德败坏、日常行为恶劣的新闻。从以史为鉴的角度出发,由国文教师到语文教师,研究民国时期的国文教师对于解决当今社会中的语文教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该话题立足于学科交叉点,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的相关学者都就此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前人车载斗量的国文教师研究成果,相关研究综述尚付之阙如。无论是从解决语文教师近年来舆论形象问题的现实意义出发,还是从整理教育、历史等学界众多的相关前人成果出发,对国文教师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以助力之后的继续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从国文教师个体、国文教师群体两个层面论述前人对于民国国文教师历史形象的研究,并结合当代语文教师研究的相关成果,试总结、分析前人对国文教师历史形象研究的不足、启示及相关史料基础。

一、 对国文教师个体的研究

现有成果对于民国中小学国文教师个体的研究,从对象到内容,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研究对象上,对“大人物”关注较多,对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关注较少。学界对于朱自清、钱基博、夏丏尊、吕思勉、吴天石等都有丰富的研究。如《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3]《论朱自清文言文教学思想及启示》[4]等文章都对朱自清国文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夏丏尊写作教学观初探》[5]《夏丏尊国文教育中的宗教情怀对语文育人的启示》[6]等文章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夏丏尊国文教育理念。

不仅是长期从事于国文教学的“大人物”备受关注,某些曾在民国时期间或担任过中小学国文教师的“大人物”,其相关事迹也得到了研究。如许珊珊的《文学视域下的吕思勉研究》,详细论述了吕思勉担任中学国文教师的经历,借以突出该经历对吕氏文学思想的影响[7];张炜炜的《老舍与语文教育》,突出强调了老舍对近代语文教育的贡献。甚至与“大人物”相关的国文教师也得到了些许探讨[8]:李自力、廖昱的《鲜为人知的毛泽东第一篇文稿》[9]与胡光曙的《毛泽东的国文教师袁吉六》[10]分别追述了毛泽东的两位国文老师柳潜、袁吉六的事迹;奚伟红的《毛思诚——蒋介石的老师和秘书》追述了蒋介石国文教师毛思诚的事迹。[11]

相比于对“大人物”及“大人物”相关人物的研究,以一位平凡的中小学国文教师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并不多见。如屈梦君的《李冷衷其人与〈国学常识述要〉》讲述了普通国文教师李冷衷的生平[12];秦仪的《沈庆侅生平稽考及著述论略》讲述了普通国文教师沈庆侅的一生。[13]上述著作论述了身为“小人物”的国文教师的事迹,但都属于介绍性质,未就其生平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探讨。

其次,研究内容上,对教师国文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研究较多,论及了教师对自我形象的要求与认知,但对教师在外界公众视野里的形象关注较少。民国时期中小学国文教学方法与实践是学者长期热议的内容。如易子薇的《钱基博〈中国文学史论略〉及其文学史写作》[14]与刘怡伶的《蒋伯潜、章微颖对现代国语文教学的开展——以两本〈中学国文教学法〉为核心的探讨》[15]通过对研究对象所编国文教材的分析,分别阐释了钱基博与蒋伯潜的国文教学理念;陈本源的《态度·目标·本领——谈谈朱自清的写作教学观》一文就朱自清的国文写作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16];李闯的《余冠英国文教学思想研究》追述了国文教师余冠英的教学思想,亦突出强调了其对国文教材编写的贡献。[17]

除了教学思想与方法,在教师自我形象认知与要求方面,学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赵然冉的《钱基博国文教育思想研究》探讨了钱基博对国文教师形象的认识,即钱氏所谓的“国文教师观”[18];薛晶茹在《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中研析了叶圣陶的“教师修养观”[19];宋金花的《身份与学术——论作为学者的朱自清》也谈到了朱氏对自我国文教师身份的认同。[20]遗憾的是,似乎未有人论及民国舆论界对钱基博、叶圣陶、朱自清等人的教师形象或其国文教师观的评判。

综上所述,前人对于著名国文教师钱基博、朱自清等人的教学思想与方法的研究,有利于民国优秀国文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另一方面,对于普通中小学国文教师的事迹,也亟待我们的发掘与整理。民国舆论等外界对国文教师形象的记述,以及当时中小学国文教师如何应对外界的评判、如何维护自己的形象,亦是值得我们关注与探究的话题。

二、 对国文教师群体的研究

虽然对于民国时期中小学国文教师群体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但若放归中小学教师这一大类,前人的成果也是十分显著的。如刘玉梅的《近代教师群体研究》,对民国中小学教师群体的身份性特征、精神性特征等都进行了十分细致的分析,梳理了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化的进程,已是十分全面的通史性著作[21];李柏林的《民国时期湖北中学教师群体研究》,对从湖北地区教师群体的形成到教师薪俸待遇的演变,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是地区专门史领域的佳作[22];少有的专门研究方面,郭雅莲的《民国“白马湖国文教师群”的历史影像与现实启迪》细致阐述了由夏丏尊、朱自清等人组成的“白马湖国文教师群”在民国中学国文教育史上的贡献。[23]诸如此类的成果还有很多(1)宏观方面,另如吴琼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1927-1937)》(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从整体上总结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国文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学功绩。,具体来讲,前人对于民国中小学国文教师群体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角度:

其一,由政治制度视角切入的成果。具有代表性的有:刘西海的《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一文宏观地从制度层面阐述了民国中小学教师师资问题[24];陈光春的《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研究(1912-1949)》,以从入职到退休的逻辑顺序梳理了国民政府对中学教师的管理[25];徐广丽的《民国时期普通中学教师管理制度变迁研究》,按照民国初期、中期、后期的逻辑顺序,探讨了民国中学教师管理制度从自主到制度化的历程[26];李诗燕的《民国时期支配阶级眼中的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一文从政治层面出发阐述了支配阶级眼中中小学教师的身份变迁,认为其经历了从“新民教化者”到“传统捍卫者”再到“军政训导员”“抗战宣传员”及至最后的“赤化避免者”五大变化过程[27];施扣柱在《民国时期上海教师管理制度述略》一文中认为民国时期上海教师管理走向了全面制度化,形成了六位一体的多重面相。[28]

其二,由专业教学技能与思想方面切入的成果。如任宇虹的《抗战时期西迁高校对西南地区新文学基础教育的影响》与马俊江的《革命文学在中学校园的兴起与展开——北方左联与1930年代中学生文艺的历史考察》,认为新式国文教师将新文学思想蕴含在教学之中,推动了新文学的传播(2)任宇虹,《抗战时期西迁高校对西南地区新文学基础教育的影响》,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马俊江,《革命文学在中学校园的兴起与展开——北方左联与1930年代中学生文艺的历史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期。;高嵩的《我们的国文教学是怎样改革的》[29]和董纯才的《改革我们的中学国文教学》[30],虽然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厚,从对民国时期国文教学的批判上升到了对国文教师的批判,但所言并非全无道理;晏旭晖的《民国时期春晖中学语文教学考论》,具体阐释了春晖中学诸位国文大师的教学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宝贵启示。[31]

其三,从日常生活方面切入的成果。前人对于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师生活状态的研究,多是由当时的薪资制度出发,进而深入讨论薪资水平影响下教师的生活状态。高月芳认为民国时期山东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问题,可分为经济待遇与精神待遇,并进一步指出由北洋到南京国民政府,整体上山东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32];李彦荣认为民国时期教师因资历不同、任职学校性质不同,收入差距较大。他指出一般大学教师收入最高;中学教师次之,属于社会中等收入群体;小学教师收入最低,属于社会低等收入群体。[33]另外,学界亦存在直接研究民国中小学教师生活状态的作品,如傅国涌的《民国的国文老师》,以春晖中学等为例,追述了民国时期国文老师的日常形象,但该文所用史料过于单一,立意偏重于科普[34];马俊江的《革命文学在中学校园的兴起与展开——北方左联与1930年代中学生文艺的历史考察》,论述了国文教师在中学校园中的结社行动。该文虽亦是对国文教师日常活动的研究,但似乎仅是以日常生活为引,更重于讨论日常行为背后的政治风潮。[35]

其四,对乡村教师群体的研究。不知是否受近年来社会舆论对乡村教师热切关注的影响,对于民国中小学教师群体的研究成果中,存在一大批有关民国乡村教师群体的研究。如徐继存等的《民国乡村教师的社会形象及其时代特征》,认为民国时期乡村教师在乡村的待遇并不理想,但乡村教师仍坚守着家国梦想,具有高尚的节操[36];高盼望在《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活研究》中指出,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在乡村中并不多见,多见的是小学教师,该文从宏观上论述了民国时期山东乡村小学国文教师的生活状态。[37]另外,对乡村教师群体研究较为突出的作品还有刘昶的《革命的普罗米修斯:民国时期的乡村教师》(《中国乡村研究》2008年第1期)、姜朝晖的《民国乡村教师社会角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杜维鹏的《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收入状况与生存状态——以华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5年第2期)。

由此观之,就群体层面而言,前人在政治史、教育史、生活史等方面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美中不足的是,大部分成果并非是对民国中小学国文教师群体的专门研究,而是对中小学教师这一整体的研讨。另外,研究角度方面,前人虽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似乎仍有些许欠缺——比如较少有对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群体整体外在形象或内在形象探讨的作品;对于中小学教师群体生活状态的研究,过多地依赖于对其薪资制度的考辨,可以考虑从其他方面研究中小学教师群体的日常生活。民国时期的报刊史料不可谓不丰,民国中小学教师的私人史料亦较为充足,从外界舆论与日常生活角度阐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外在、内在形象是有可能的。如洪芳的《〈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校教师形象塑造》探讨了《大公报》对民国教师的角色塑造,认为从《大公报》对高校教师活动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在民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越来越高,并揭示了民国高校教师在社会舆论视野中的多重面相。[38]

三、 对民国国文教师研究的不足及相关史料基础

(一)对民国国文教师研究的不足

对于民国国文教师历史形象及其当代启示的研究,前人已取得十分丰硕的成果。个体层面,前人成就主要体现在对钱基博、朱自清等著名国文教师的研究方面和对相关教学技能及著名国文教师自我形象要求的研究方面;群体层面,前人在政治制度视角、专业教学技能视角、日常生活史视角已有较为深入的研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已有丰富多彩的著作对乡村教师这一群体进行了多样的探讨。这些前文已有详细论述,似乎是得益于身为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的学科交叉点,也似乎是关乎母语教育的现实价值,促成了国文教师史研究领域的花团锦簇。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通过爬梳相关研究,笔者亦发现了部分待深入探讨的方向,现试从史实与视野两个维度,姑妄言之:

1. 史实还原层面的瑕疵

其一,如前文所述,学界对于民国中小学语文教师乃至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过于关注朱自清、钱基博、夏丏尊、吕思勉、吴天石等“大人物”,甚至与“大人物”相关的国文教师如毛泽东、蒋介石的老师等也得到了部分研究。但是,千百默默无闻的普通中小学语文教师却长期得不到关注,相关研究寥寥无几且多是简单介绍。其二,前文已反复提及,对于民国教师群体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对于中小学国文教师群体的专门研究却屈指可数。民国中小学国文教师的相关报刊、文集、回忆录、档案、教学著作等史料十分丰富,足以支撑对于中小学国文教师这一群体的研究。其三,前人对于民国中小学国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理念的研究较多,对日常教师形象的研究甚少。当然,也有部分论著从薪资制度入手,探讨了民国教师的生活水平,是对中小学国文教师生活方面的关注。但若抛开薪资制度,单独研究或者从其他角度研究民国中小学教师生活状况的则是很少。另一方面,对于公众视野下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形象乃至职业形象的探讨,更是有待弥补。如民国报刊杂志等承载的舆论界如何看待中小学国文教师的日常形象,报道了中小学国文教师的哪些日常行为,似乎是前人研究的盲点。

2. 理论视野上待推进的方向

对于民国国文教师的研究,一部分主要成果是来自于历史学界,另一部分主要成果是来自于教育学界。兹结合这两个学科的学科特性和相关研究成果,从两方面阐述前人在理论视野上待深化的空间。一方面,历史学讲求从史实层面上填补研究空白,更讲求从研究理论,哪怕是研究角度上另辟蹊径。首先,如上文所述,历史学的民国教师史与教育史研究貌似都比较重视著名教育家如朱自清、叶圣陶等人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技巧,似乎对于普通中小学国文教师的关注都不太充分。若能尝试视角“下移”,关注长期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即普通的中小学国文教师,仍可发现不小的探讨空间。其次,与从政治制度、专业教学技能等政治史、教育史角度切入不同,日常生活史层面的研究虽也有不少,但并不够充分。相关已有成果多由薪资谈起,论及国文教师的生活状况。而工资只是人们日常生活诸多要素中的一部分,并未能涵盖生活面貌的全部。作为文人,国文教师的诸多日常行为,多不带有“铜臭”之气,完全发于内心喜好。国文教师如何要求、反省自己的日常行为,舆论如何报道教师的日常行为,哪些行为经常被反思与报道,都是值得关注而未充分关注的话题。

另一方面,前文论述了学界对于民国国文教师历史形象的诸多研究,若从教育学出发,教师形象正是现代教育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根据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定义,教师形象多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的师表、师德、师职,往往反应在公众视野里,具有日常性、道德性及公众性。[39]由此观之,前人在研究国文教师形象时非但未关注其日常性的行为,亦未以史为鉴深入剖析民国国文教师形象对当代语文教师形象的启示。不仅如此,反过来观察,对于当代语文教师形象的研究亦未充分结合其历史情况。

当然,对于当代语文教师形象的研究,教育学界的成就是巨大的(3)详见陈云奔、车筱萌:《“教师形象”研究的若干问题》,《教育评论》2010年第3期。。美中不足的是,学者多以当下教师、学生群体为调研对象进行探讨(4)如李琼的《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一个跨文化的比较》(《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时伟的《乡村教师形象:他者认知与自我建构》(《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5期)、张巧明的《初中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32期)等。,或单纯由教育学学科出发进行理论剖析(5)如贾旭鑫、李明忠的《中学语文教师形象构成及其启示》(《教育现代化》2016年第9期)、王艳玲的《教师形象的内源性考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25期)、徐博文的《教师形象输出中的文化建构》(《教学与管理》2018年第21期)等。。脱离现代理论与调研方法,将研究主题推至历史时期的成果并不多见。袁丽的《中国教师形象及其内涵的历史文化建构》(《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描述与分析了历史文化变迁脉络下中国教师文化的特征及其内涵,包括古代教师的“圣贤”“官僚”文化形象、近代教师的“启蒙者”文化形象等;吕素珍的《中西方文化视野下理想教师形象的比较及启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第6期)通过对中外教育史上教育家眼中的理想教师形象的梳理,指出中外教育家都认为理想的教师应是兼具优良师德、广博学识、高超教学技能的人。以上两者选题独到,论证精辟,不失为从历史出发研究中小学教师形象的佳作。但是,若从历史学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上述两者的研究似乎过于宏观,所用史料亦不够扎实。当然,学科属性不同,不应过于苛求,但从历史角度阐释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师形象仍可称为待继续开拓的主题。

(二) 相关研究继续深入的史料基础

无论是对于历史学方面的国文教师研究,还是对于教育学方面的语文教师研究,只要涉及从历史层面出发还原国文教师的生存“面貌”,都需要将研究立足于史料之上,以史料为论述的出发点。若欲研究民国国文教师的历史形象,一般都会使用以下几个方面的史料:

第一,就探讨国民政府眼中的国文教师形象而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台湾“国史馆”“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开放、出版的丰富档案史料,为还原国民政府针对中学国文教师的相关政策法规,乃至对国文教师教学质量、平时作为的评判,提供了核心史料的支撑。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出版的《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丛书第三辑“教育(一)”、第五辑“教育”,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出版的《革命文献》丛书“抗战前教育与学术”“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抗战前中等教育”“抗战时期教育”“抗战时期之中等教育”等分册,《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四编“战时建设(四)”等等。台湾“国史馆”虽已将大量国民政府档案开放至网上,但可惜教育部全宗还未开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教育部”全宗已全部数字化并对公众开放。(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 教育一、第五辑 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1997年、2000年;“中国国民党党史馆”编,《革命文献:抗战前教育与学术》《革命文献: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革命文献: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革命文献:抗战前中等教育》《革命文献:抗战时期教育》《革命文献:抗战时期之中等教育》,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料编篡委员会”,1963年等;“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 战时建设》(四),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等。

第二,就探讨民国舆论视野中的国文教师形象而言,《申报》数据库与上海图书馆民国报刊数据库均涵盖了大量民国时期的报刊消息,且能全文检索,为相关研究的进行提供了便利。

第三,就探讨校园中教师对自身形象的自我认知和学生对教师形象的反应而言。教师方面,众所周知,小有名气的中小学国文教师大多有指导教学或自述生平的作品传世,如朱自清、钱基博、何植三、袁微子等。这些作品为还原民国时期中小学国文教师的自我日常形象要求与认知,提供了关键性的史料。学生方面,所遗留的史料自然不如教师方面多,但后来成为知识分子的民国生人在自述生平时有些会对自己的国文教师进行回忆,如中科院院士于光远的《古老而自由的北京三中》、历史学者赵俪生的《我在青岛胶济铁路中学》[40]、著名编辑舒芜的《楼上群书 楼下一指》都对其国文教师进行了细致的回忆。[41]

综上,继续开拓国文教师研究的史料基础是相当充实的。近年来,运用量化数据库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越来越热。报刊数据库的开发对于国文教师历史形象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相对于著名的国文教师,民国众多身为小人物的国文教师并不会有过多的日记、回忆录及相关教学著述传世,而官方的档案多记录政治层面对国文教师的统一政策。对于还原大多数国文教师的历史形象,特别是日常形象来讲,报刊史料是必然的选择。因此,《申报》数据库与上海图书馆报刊数据库等对民国报刊进行量化处理的数字系统,为继续探究公众视野中国文教师的形象提供了十分必要的史料支撑。

无论是个体层面,还是群体层面,前人都在国文教师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诚如上文所述,民国国文教师研究涉及历史学、教育学、文学三个学科领域的内容,是相关成果较为丰富的重要原因,也为相关话题继续深入探讨提供了不小的空间与视野借鉴。如教育学的问题意识更关注于当下的时代,前人在研究语文教师形象时比较重视伴随学科发展所遇到的挑战。具有代表性的有,罗亚萍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形象再塑》,指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能够调整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善于提升专业水平[42];沈祖樾、曹中平的《当前中学师生心目中好教师形象的比较研究》为了解决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师应具备哪些道德品质的现实问题,对学校中不同老师、学生群体进行了调研,以从多个维度透视师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43]同样,历史学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强调其对现实的资鉴作用。国文教师研究立足于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交汇,将更好地吸收教育学关注现实之长与历史学还原历史之长,最终延续中国人传统性的“以史为鉴”做法,将问题回归当下,探讨语文教师职业的现在与未来。由此,历史学所强调的史料是国文教师研究继续开展的基础,而教育学更为关注的现实问题是国文教师研究的问题归宿。

猜你喜欢

国文民国语文
转弯, 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方式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