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死而不亡者寿”章句新解
2020-03-15谢清果
谢清果,王 婕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①本文所引《道德经》原文,见饶尚宽译注的《老子》(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版),文中只标注所在章数,下同。人们通常将“寿”很自然地理解为褒义,用以赞赏那些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和道德高尚的人。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原本籍籍无名的人,却因一些负面的事件而被人们关注。在历史的长河中,因做坏事而遗臭万年的负面典型也大量存在。这些人同样不被世人所忘记。第三十三章“死而不亡者寿”一句,通行本作“亡”,帛书甲、乙本均作“忘”。这种反面的“死而不亡”能够被解释为“寿”吗?正面和负面两种“死而不亡”的“寿”又应当如何协调?对《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的理解离不开对“寿”的解读。《道德经》正是因为其文本的开放性,才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文本的意义可与文本在相互协商中产生,在当代,我们不仅要照着说,解读《道德经》的本来意思;还要接着说,面对新问题提出新思考。
1 从文本语境出发,寿内含生命与精神不朽的褒义
寿,最早见于西周金文[1],,上为“老”,下为“畴”,本意为年老,引申意为长寿,即生命活得长久。《说文解字》将“寿”注解为:“久也。从老省”[2]。从《道德经》创作的时代背景出发,“寿”字本身内含一种吉祥的含义,体现了人们对长寿的追求。如《论语·雍也》曰:“知者乐,仁者寿。”[3]这里的“寿”就是指寿命的长久。《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4]将“寿”列为人生五福之首。《左传·襄公八年》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5]这里的“寿”可以译为生命。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生命长久的老人的生日被称为“寿辰”,如六十大寿、七十大寿。老人被称为“寿星”,在生日当天也有吃长寿面等习俗。《战国策·赵策三》曰:“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6]描绘了用礼金为人贺寿的场景。在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将福寿相关联,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来表达对他人的祝福。由此可见,从西周到先秦时代,“寿”广泛地被用作褒义,福寿康宁是人们判断人生幸福的四个标准。作为同时代的作品,《道德经》对“寿”的理解自然也应当是褒义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死而不亡者寿”,明显与同时期“寿”的理解有所区别。这里的“寿”并不是指真的寿命,而是指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寿命,指对后世的影响。“死而不亡”,并不是指真的不死,而是人在生前所做的事情对社会产生了影响,以“道”的形式存在下去。高亨注解言:“‘亡’‘妄’古通用。”[7]人终有一死,若其道德功业、学说等能流传下去,为人念念不忘,就可以称其为长寿。梁启超言:人寿短暂,但人的学说、思想、精神却能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精神永垂不朽,人就能做到死而不亡。傅山《家训》言:“人无百年不死之人,所留在天地间,可以增光岳之气,表五行之灵者,只此文章耳。”[8]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人生易逝,立文著书则能使“道”流传于后世,进而实现真正的“寿”。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价值取向。
单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的文本语境出发,“寿”与“智”“明”“有力”“强”“富”“有志”“久”并列出现,而前面所提到的“智”“明”“富”“久”显然是含有褒义的。这里的寿与前面的语境应该是一致的,都是指老子所希望达到的状态。就本章的基本意义而言,它应该是把“寿”作为一个褒义词来看待。“死而不亡者寿”自然能被理解为因做了好事而被人纪念。在帛书甲、乙本中,“死而不亡”均作“死而不忘”,亡是消逝死亡,甚至魂飞魄散;而忘则是忘记、忘怀。可见,在那个时代,老子对“寿”的认识就已经有所超越,不单单是指生命年岁的长短,还追求不被世人遗忘,也就是要留功绩在人间,将“道”在人间传承。换言之,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创建无限的精神意义。故而“寿”内含积极肯定性的意义。
老子站在前人认知的基础上,并努力继承与发展前人的认知。老子不否定“寿”的价值,甚至大力推广,但他又不是一味追求生命的长度,而是追求生命的厚度,并从大道的角度来把握“寿”,那就是有道而寿,寿必有道。从根本上讲,寿是道在生命上的体现,而道的崇高神圣性也体现在“寿”上。这个“寿”不仅仅是体现为生命长存,而且表现在社会治理的理想之境上,即“太上,下知有之”的和谐社会。
2 从传播效果反推:反面教材也具有正向意义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言:“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资。”“资”是资鉴教训;“师”是先辈老师,一个“资”,一个“师”,两者相辅相成,故而“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王弼注:“举善以师不善,故谓之师也。”[9]认为“不善者”应当以“善人”为师,而“不善者”则是“善人”的资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在老子看来,“贵师爱资”是成长教育的核心所在,体现了中庸之道。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译及评介》中针对本章言:“本章……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具有这种心怀的人,对于善人和不善的人,都能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都能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面要劝勉他,诱导他,另一方面也可给善人作一个借鉴。”[10]从这个角度而言,老子同样肯定反面案例的正向教育作用。
那么在第三十三章中的“寿”则可以有正反两种意义解读。遗臭万年看似很不好,但实际上并不见得就对后世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后世之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因其遗臭万年,被人唾弃,于是被世代作为反面教材引以为戒,降低了后世犯相同错误的概率。从这个意义上说,负面意义的“寿”作为一种资鉴,可以帮助后世人避免落入同样的道路和灾难,警戒人们要慎终如始。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种反面性的案例和题材反而起到了正向性的意义和作用。
老子思想具有辩证法的特质,他始终强调“有无相生”智慧,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对人类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化腐朽为神奇,让善者与不善者,信者与不信者都归于善与信。此应为“寿”的最本质的意义所在。因此,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事项,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智慧的心灵,我们就能实现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永存,即“寿”。
3 道法自然:寿无好坏之分
《道德经》第二章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始终强调消除人类的差别心。正是有了美、丑、好、坏的差别心,人类社会产生了机伪狡诈等各种心态。道家摒弃人为矫揉造作的病态美,而追求自然之美,只要心是纯洁自然的,那么它就是可爱的。《庄子·德充符》就将这种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世人眼中“以恶骇天下”[11]的哀骀它相貌丑陋无比,跛脚驼背。但他“才全而德不形”[11],精神纯粹,以至于人们忘记了他形体的不全,想要常伴他左右;国君将他请进宫来,将国政交付于他。这也是道法自然的体现——不过多追问美丑的分别,而谋求才智完备而德不外露的自然人格。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的精神旨趣追求。《庄子》言:“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10]道对万物一视同仁,故而万物齐一。而道可传不可受,悟道的关键就在于个人。对于道家而言,不会过分关注某个观念是否符合世俗的向往和期待,而是考虑其自然状态,而好、坏都是一种自然状态。
综上所述,就道家道法自然的精神旨趣而言,“寿”字应该没有过多的褒义在里面,道家不会受到社会价值排序的影响,不会因为社会的褒贬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更不会将世俗对好坏的价值判断作为自身的价值观念。故而“寿”本身并没有褒贬的偏向性,寿只是一种客观的状态,没有好坏之分。
老子智慧的超越处鲜明地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即立于现实,又不为现实所拘的超脱精神,坦然面对人生与社会的不如意,力争超然物外,以实现“逍遥游”的理想境界。
4 养生之寿:生命时间的长短
就自然的旨趣而言,“寿”也可以被理解为生命的时间长短,即自然的寿命。《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描绘了黄帝和岐伯对如何达到健康长寿的讨论。从寿的本来含义出发,中国传统社会将寿分为上、中、下三种标准。如果没有出现重大的事故和疾病导致生命的半途夭折,上寿120岁才是人类生命的自然常态。但人类的寿命很少有能够达到120岁的,为什么人类很难尽其天年呢?黄帝和岐伯进行了讨论,并给出原因:一是饮食的不节制;二是财富贪欲对精气神的耗损。正因损精耗神折短寿命,所以道家后来探究如何吸精补气以延寿,甚至落入了谋求长生不老、修道成仙的宗教情怀。这里的“寿”就是一种养生。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这两句前后相连,表达了中国人对生命存在的感知,以及对永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偏向的追求。生命有长短之别,道家追求逍遥自在,“寿”因此可以被理解为不因世俗劳累身心,尽享天年。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提出:“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南怀瑾在《老子他说》第59章中的《治人事天》中言:修道之人,眼睛的神光不变不退,就可以久视,乃至可以透视,进而可以长久地维持自己生命。“久视”即“内照形躯”,内向视察自我的身体,相当于佛家修行的观想。“深根固柢”,即达到能够观察内脏活动、血液流动的境地,身体的状态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无论是治国安邦,还是个体的为人处世、修身齐家,都应该慎重处事,知晓其前因后果,才能“深根固柢”,实现“长生久视”。
老子的寿内含着对生命喜悦的精神,即快乐生活。“寿”不仅是长存,而且是幸福地长存;不仅是要有健康的体魄,而且更要有健全的精神境界,那就是“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本情怀,从而把自我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力争在和平安宁的社会里获得自身的幸福生活。
5 从久至寿:内容前后的起承转合
带着立场看问题,就远离了道。虽然道家提倡不能带着立场去看问题,但人与人直接的差别也是不可忽视的。《孟子·滕文公上》言:“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12],个人生来天赋秉性各有不同,如萧何善于筹谋,韩信善于用兵,刘邦虽弱于二人但能知人用人,方能团结众人以成事。龙生九子各不相同,故而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够把握自身的长处,扬长避短,善于自律。
老子同样也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别。《道德经》第二十章言:“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特意描写圣人与俗人的差别,以示修道之人与俗人之间的区分。世人常常会因为五音、美食等诱惑而忘记初心,而“我”依赖于自然之母,遵从于天道,这就是“我”独特的地方。这里就是一种先抑后扬的手法。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的前半部分“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知足者富”“不失其所者久”更像是从世俗层面出发,表达人类普遍存在的对聪明才智、财富地位、居所财产等的追求;而后半部分中“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死而不亡者寿”则更强调从内向修养的层面出发,追求内心的敞明、理想志向的实现以及精神价值的永存。
老子在世间求道,能不能被看作是一种“强行者有志”的表现呢?生老病死,吃喝拉撒,人生的各种真实境遇无法无视,所以中国古人由此形成一种价值判断,进而产生一种分别心。人之间的对立冲突也就产生了。而人生本真的价值需要向内而求,需要身体力行地做行动的巨人,正如《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所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自知”“自胜”都是对自我的坚守,从自己着手坚守自我。故而从久到寿,在内容上,隐约有一种对后者的强调。前一句和后一句是欲扬先抑、起承转合的关系。
久是一种生命的时间长度,而寿则是对生命质地的肯定,也就是说“寿”体现了对生命的超越,肉体的生命可以消亡,即“死”,但生命的精神则可永存,即“不亡”。从久到寿的转变,体现了老子对生命的质与量并重,且以量为基,以质为本的养生观。
6 慎智守明:老子独特的自我认知观
就《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而言,追求“知人”“胜人”“富”“久”,这些都是人世间最普遍的常态,是争权夺利的人们实现自己欲望的途径。而后四句中“自知”“自胜”“有志”“寿”则是圣人的另一种境界,超越了人间衣食住行的价值判断,超越了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是老子自身所追求的一种状态。而这两者之间,是富有张力的,表达出老子独具的自我认知观。
《道德经》第三章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段话也成为后来许多人批判老子“愚民”的来源。事实上,老子眼中的“愚”并非今日我们所理解的愚蠢,而是指一种淳朴自然的状态。之所以要绝圣弃智,就是因为在老子看来,人类之所以有无限的纷争,无非就是因为人们总想利用自己的小聪明为自己谋取利益,并为此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甚至妄图想要主宰世界,把控他人的命运。余英时因此认为老子是反智的。
纵观《道德经》全文,老子并非“反智”,而是对“智”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智”本身与道德无关。但很容易在正反之间,被用来投机取巧,谋取利益。《道德经》第二十章言:“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与智相对。老子说自己是愚的,是指自己没有投机取巧的聪明,没有你我之间的分别心。但这并不是说“智”不重要。正如《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所言:“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用兵需奇,治国需正,“智”应当用对场景,“知人者智”也是一种本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的内涵本身就可以涵盖“智”的部分。一事一智,而“明”是通达的,在面对具体情况时,“明”可以转化为具体的“智”。佛教有“转识成智”,将基本的认知转化为一种智慧,通过打开心量和格局来超脱自己,就是一个重要的修行法门。《道德经》第十章“明白四达,能无知乎?”道、天、地、人通达明白,却不追求展示自己。一切小我、假我、妄我皆潜消无形,看起来大智若愚,好似无知。“明”也就相当于佛教中“戒定慧”的“慧”——打开智慧,方能在物欲横流中定心入静。
由此可见,老子是“慎智”——以谨慎的姿态审慎看待“智”,以防范“智”滑向机伪狡诈的风险,而非余英时先生所说的“反智”。弃智求明,就是眼睛向内看,盯着自己,强调修身,从而在自知的基础上自胜自强。
就与寿的关系而言,养寿需要“智”,而“智”却有可能伤害到“寿”。因此要做到寿与智的协调,就需要以智养寿,防止因智伤寿。而寿同样也可以养智,一个健康的身体,无疑有助于健全智慧。可以说,因智而寿,有寿且智是人生的圆满表征。老子的智是一种愚朴之智,一种无知无欲之智,是一种道法自然,顺应规律而为的崇高之智,用老子的话说,即是“明白四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