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水悟意
——《道德经》之水与意哲学①

2020-03-15温海明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道德经意念万物

温海明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道德经》的哲学可以说从观水而来,老子为了解释道,反复以水进行比喻,所以《道德经》可谓“水哲学”。我们可以从水出发,思考作为自然物的水带出的自然之意,进而思考自然之意哲学的“水意”哲学维度。本文借助《道德经明意》②《道德经明意》是笔者的一本专著,2019年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解读,说明《道德经》作者为了让读者明白“道”,专门通过观水来悟意,从而使得建构自然之意的哲学成为可能。自然之意的维度也可以称为“水意”,这个角度的自然之意哲学也可以称为“水意哲学”。“水意哲学”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讨论:“水玄若冲”的水意本体论;“道意善水”的水意认识论;“善美信时”的水意伦理学;“弱水胜强”的水意政治哲学。以下分别探讨这四个维度并试图说明从《道德经》之水来领悟意哲学是可能的。

1 水玄若冲——水意本体论

人的心境如果善于如水一般渊深沉静③意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意为居处善于随遇而安,心境善于渊深沉静,待人善于诚忠仁爱,言语善于讲求信用,施政善于精简平治。参见温海明:《道德经明意》,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93页。,即使意识到水不会言说,但仍可以通过水表面波涛涌动的状态来得知水之言语的表达。熊十力常用《华严经》的比方来形容波浪与水的关系,大海的波浪如众沤,不可以如我们一般的理解,波浪是波浪、水是水,总觉得波浪就是一种现象,熊十力强调波浪和水是一个东西,波浪就是水,水就是波浪,波浪和水没有办法分开,不能说波浪的下面另外还有一种存在物叫水,因为波浪就是水,水就是波浪,水要通过变成波浪才能显现自身,让人看到,并让人理解水的“意”。水如果不通过波浪,你如何看得到水,又如何能够意会到水的汹涌或者温柔?即使平静至极,也不能说没有波浪,只是波浪小到感受力无法分辨而已,只要是水就需要通过波浪的表现让人看到,熊十力借用《华严经》里面的比喻说明,中国哲学本体论上最关键的是体用一如、体用不二,即本体和现象不二。

熊十力在著作中反复不断重申的,是中国哲学最关键又不易理解的地方。《道德经》的道表现在万物之中,道不仅在每个人身上,也表现在学生之教室、众人之居所,道实存于花园庭院和校园之中,天地之间,无一处无道。但是道到底在何处?人找不到它之为物的实存证据,没人能把握道,因为不存在作为物的道。道无所不在,但道只以显现的方式存在,通过各种各样的现象告诉我们①有点“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味道。但又不完全一样,因为这是佛教的理解。:道和万物的关系体用不二,本体与现象不分。所以本体之水与现象之波浪无法分开②熊十力反复说明体用合一的道理。一般来说,以心物分开、体用相分的视角看现象,会觉得存在物,如桌子只是现象,好比亚里士多德说,有“实体(substance)”支撑着万物,虽然不能说“实体”在中国哲学里绝对没有,但大多数主流中国哲学家,儒道佛形而上学的主流,是不分现象与实体的。比如牟宗三说朱熹“别子为宗”,认为朱熹把理跟万物分开,是违背从孔子《易传》下来,到孟子、玄学、佛学、陆王心学之间本体与现象不分、天理和世界不分的形上学传统。这虽然可能不是全部的理由,但应该是很重要的一点。。

水意本体论的第一义是“深水玄虚”。第一章《道言超玄》提到,玄的本意是深黑色。此处指幽远、玄奥、虚玄、玄妙、玄远之意。金、木、水、火、土五行,水是玄色,在北方,为黑色,代表水深湛不测的状态。中国古人将水与黑色相配,因为有点偏黑、深湛之水,看上去呈现一种深不见底的玄妙之黑,水很深的状态确实属玄黑,所以有“玄空”之说,可以说“玄即是空,空即是玄”③通于《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说。笔者在书里面有讲玄门、玄意门。意念在很玄妙的境遇当中打开一扇又一扇的门。《心经》可以说代表整个佛教最根本的教义。色空不二,空在色中。在教室里讲课,老师同学和室内物,是色,但都是空的,现象本身是空的,并不是外面有一个空,当下这一切就是空的,空色是在一起的。“空”是因缘和合而生,虽有而常无。一切存在都是各种因缘暂时的聚合,存在物当下就是空的,可以从中体会玄之又玄的味道。。道如五行之水,属黑,始自北方。道这种流动的本体性在之后的以水喻道之中得以揭示,道如水渊深无底,玄妙难测。水表面之下,渊深难测,如黑色的玄牝,灵动柔弱,气息深邃,深发无从,似乎玄妙到根本没法理解。“玄牝”比喻是老子很特别的一点,它要传达内在的生育之力和气息。一个群体的领袖,他带领一个群体往前走,往光明的方向走,就要吸纳天下黑暗的力量。后面还有一句话,“知其白,守其黑”,笔者觉得也可以这样理解,当然这是一种理解的方式。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可以体会在绝境当中成长起来的生机。

水意本体论的第二义是“冲水虚灵”。第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体冲虚无形,但作用似乎无穷无尽,渊深不可测,好似万物的本原,“渊”和“冲”都与水有关。道体虚灵无相,又无不包含,道无形无相、无所不在,所以不仅要找带有空虚意味的字加以表达,还要传达其流动如水的意象。“冲”有水往下冲的意味,物体要空才能冲,如此而言,不仅是器物空虚,重要的是,器物之内气息流动无常,冲的过程当中,是气在冲动。如果将“冲”通“盅”(有一种解释说通“盅”),只是说明道好比一件中间空虚的器物——某一盅东西,对于道体的虚灵无相、气象万千之玄之又玄的状态,仍然传达得不够到位,比如说一盅什么东西,“盅”里面是空的。但是“盅”和“冲”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盅”是静态的,“冲”是动态的,是一种于万物之中,深刻不测的、渊深难测的、里面又蕴含着无限生机的力量,是一种黑而且深的东西,但是又有无限的力量在里头。如后天八卦配地支的时候,是从北方水开始,表示北方玄武之位是一切存在物的开端,是地理的开端,更是地气发动的开端、地道运行的起始之所。

水意本体论的第三义是“湛妙灵观”。第四章“湛兮,似或存”,意为看似幽隐不明,却真实存在。“湛”代表一种无中生有、从隐中显形的可能性,看起来如真实存在一般,如果以“隐没无迹”来解,很难与看起来的存在一致。“湛”至少代表了下沉隐没之意,就像一艘船即将沉没、将隐未隐的感觉,船在水面,将要沉下去的时候,现象显微转换的瞬间,瞬间显现而又瞬间消失,佛教讲“刹那”讲得很透彻,老子没有展开讲,但他说“湛兮”,一切东西都是瞬息万变的现象,如同水面下沉之物,这个现象当时看着还在显现起来,可是下一秒就被替换掉了,刹那之间,就过去了。事物显现的时候,都如同水中那艘将沉而未沉的船给人的那种无法把握之感,好似于波光闪现的瞬间,有迹之间追问无迹之物的存在状态。如此说来要了解世界,就得去抓住那些有限的、向你显现的现象,但最关键的是要有悟通这些现象的能力,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庄子“卮言”一般,意在清空之后才能重新充满的意思,如同“湛兮,似或存”,一切现象都是这样,事物每时每刻向我们显现之时,都如此这般,在沉下去瞬间即被替换。①佛教的“瞬间”“刹那”都不是真的,所以不要执着。道家在本体论上揭示了类似的存续状态,但不把执着当作一个问题。这样观水,水与物之间,交融互动,灵动万千,可以观出万物生灭的无限哲理出来。

2 道意善水——水意认识论

《道德经》可谓是讲水哲学之书,其中“上善若水”众所周知,《道德经明意》对老子的“道”做了哲学重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强调“上善”即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故《道德经明意》第八章题目叫“道意善水”,“道意”是对道的意会,是有意用意去领悟道之意味。这种“上善若水”意味如水般展开,也强调道意的时机化展现如水一般,“道意”既可以把“意会”作为理解之意,也可以理解为通过“意”才可能领悟“道”,从而使得“意”具有相对于“道”的本体论的优先性,当然这并非时间与空间性的在先,而只是逻辑性的优先,甚至说不上在先,因为本体性的“意”与本体性的“道”同时升起。

水意认识论第一义是“强道有名”。“道”固然难解,以至于老子不得不说“字之曰:道”,是实在没有办法才给它安一个“道”字作为名字,这其实也是无法完全诠释的无奈之举。最高的、最完美的意会当如行云流水之境,对“道”的意会状态是一种极致性与本体性的领会,高妙至极,难于言语。“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人们厌恶的卑下之处,所以水最接近道。“道意”行云流水,化入无意,不跟具体意会之状有高低得失之争,因道意无所区分,故不与区分之意相争。

水意认识论第二义是“道意本相”。“道意”指对道意会、体会的特殊状态,这种状态无所分别,且任何试图描述这种状态的言语,皆是分别相,顿失“道意”本相,皆是已经超过我们言语所能表达的状态。“道”本身便不能用语言来完全表达,说得再多,道仍是道,只能靠人自己体会,归根结底只因道超越文字,好比阳光穿过窗户透射而来,我们透过窗户看到窗外的花园和建筑,感觉到行云流水般的美感。我们通过感受阳光下的美景,对整体的道有一种意念的领会,或者身体感受性的体会,这和理智性、分别性、言语和命题意义上的理解状态,并不一样。

我们的意念时时刻刻都在跟对象打交道,而跟对象打交道的时候,意念的对象首先被具体化为一个意念观照的对象,其次在被领会、被理解的过程当中,被提取出各种属性加以表达,成为可以传递的信息而被分别化。但要理解“道”本身,就要对“道”超越一切分别相表达的状态有所领会,只能自觉性地悟入“道”本身,即一种“意会”道之为道的味道,这就是“观”水悟道。

水意认识论第三义是“观水悟道”。《荀子·宥坐》中,孔子答弟子子贡问水,孔子说:“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认为,有品德的君子看到大水就得去“观”看,这里的“观”有观望、观察、观赏、静观、玄观等各种意味。《易经》第二十卦观卦,凸显的是在极度神圣的祭礼当中,万众瞩目于君王洗手之礼的注目之观,爻辞“观国之光”指的是国宾观礼的那种大“观”。可见,观可以理解为沉思、安宁、深入、沉静下去、面对事情本身时心意专注的状态。“观”不仅是observation(观察),而且还是contemplation(沉思),代表深刻地沉静下去、专注地、注目地沉思观察对象的状态。显然,这种“观”已达到主体与被观察的客体彻底融为一体的境界。此处也可旁通《心经》“观自在菩萨”之“观”,“观”到了非常空灵的、无限广远的广、深、空的境界,此境界言语所不能及,只能以悟通达,可见,“观自在”是观出你心物融通的、人跟天融贯的自在状态。

《荀子》借孔子的说法,表达每个人都应该观水,从水中“观”出、即体悟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对水的意会,即“水之意”。当然,“意会”在这个意义上,力图用意念和意识的对象相“会”,把“观”的味道都转出来,但是,这个相“会”不是说两个东西“会”面,碰到一起而已,而是真正地“会”合,即融合在一起,彻底融“会”而汇在一起,没有分别,也无法分别,因为本来无分无别。

水意认识论第四义是“坚定下流”。水的特别之处在于,水永远往下流,如《周易》坎卦的《彖辞》以“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解释卦辞“维心亨”,坎卦代表水,中间一个刚爻,上下两个柔爻,象征着水永远往下流的状态,而中间刚爻则表示其内心无比坚定地向下。此外,水本身非常洁净,其内在的状态虽然表现出来很柔弱,但自身状态很单纯,不管水在任何地方,水都一门心思、一心一意往下走,甚至往看不见的缝隙里钻,这种“下流”是无条件且绝对地、永远地往下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坎水内心坚定,“以其刚(爻在)中”。我们从坎卦可以体会到,水是如此坚决地自居低洼之地,即使已经自居绝地,那它在绝地里也依然能够滋养万物;另一方面,水从不担心为人厌恶,但也因此能够在绝境中存息生衍。水从来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被人厌恶,它亦无所谓,水渗透到在人看来很脏、很臭、不愿处留之地,但水在脏臭之地里面,依然滋养生物,这是水了不起的地方。即使条件再“不善”,水本身永远为“善”,这是“纯粹之善”,所以是“至善”。

水意认识论第五义是“净水纯纯”。水可承载污秽,而自身干净之本质并不受污染。我们用水洗东西,水洗完还是水,水本身干净如初,这是水之“至善”,也是水很奇妙的地方。水非常随缘,随时随地因其相关的缘,洁净和成就一切,却从不自居成功,这是水之“至善”的道意之境。要理解“上善若水”,不仅因为水能够滋养,而且能够涤净它物而自身仍能保持干净。这皆是因为水不显露,不表现自己,亦不自居成功。这便是以上问题的终极答案——水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了得道的境界状态,这种境界就是“道意之境”。

水意认识论第六义是“道意中西”。《道德经明意》就是要把这样的“道意之境”阐发出来,此书英文题目叫Illuminating theDaodejingand Its Intentionality,“意”用intentionality来 翻 译。intentionality在现象学和心灵哲学里意思复杂,但笔者的“意”跟intention、intentionality有相通之处。我们今天可以借用西方哲学的词汇和语言,建构中国人自己哲学的词汇和语言①由于intention 和intentionality 在现象学和心灵哲学中意味复杂,所以在中国哲学中使用intentionality容易引起争议,但在英文表达时,仍然可以用中国哲学意义版本上的intentionality,让西方人觉得我们的意义跟他们原来说的不一样。中国人也有关于“意”的思想系统,也可以用中国意义上的intention(意念)来表达自然而然的意念,通于天道的意念。。

水意认识论第七义是“玄通道境”。这也是《道德经明意》第十五章的题目,其中“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谁能使混浊沉静下来渐渐澄清?谁能使安静之物生动起来逐渐焕发生机?只有保有此道的人才不会陷入迷茫的境地。正因为从来不会陷入迷茫的境地,所以能够一直持守道意不失,依境更新。

海德格尔非常喜欢道家。他跟中国老师萧师毅一起翻译《道德经》,不过只翻译了八章。他不停地问萧老师字词的意思,萧老师因为不是哲学家,所以答不深,于是海德格尔就写了很多他自己的理解。虽然合作时间不长,但海德格尔把萧师毅写的一幅对联“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挂在自己书房之中。他品味灵动的宁静、浊而能清,清而能长,妙不可言。道意只能通过比喻的方式,以促进联想的方式来帮助一般人去理解心念发动,皆通于天地之化的境界。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每句话可以说都是在此境界里面出来的②海德格尔在弗莱堡郊区黑森林的“海德格尔小屋(the Heidegger Hut)”里写《存在与时间》。他在山谷和树林中体会大自然的生机,体会天地之间物我融贯的味道。,不懂此真意,很难深入其思想的堂奥。

自然之意被认识和领会的道意之境只能作如此比方,道意之境 如空旷、幽深、宁静的山谷,这代表把“道”意会为开放、旷远、豁达的道意状态。对于混浊的溪水,如果没有能够包容混同一切存在的形神力量而进行深思的状态,就无法意会它。自然现象的流变,需要通过特定的心意状态才可能被领会,而这种领会的状态,就是意通于物的状态,是一种心物一体的状态——物在意中,与意共在。只有领会道意的人,他的意念发动之处才有让万千波浪风平浪静的力量。③《新约》里耶稣曾说,他要让风浪平静,风浪就平静下来了。可以理解为,纷乱最后归结到人的意念和心意,即纷乱乃意所观之乱,如果能如此观,就可以把它转化,在意念发动的瞬间,让混浊的现象世界渐渐澄明,也可让静止而内在有力的自然之力缓缓发动。天地力量本来就在,人可以使它混浊,也可以使它清澈,人的意念有力量,不是被动的,人可以去转化意念。是使现象世界澄净,还是浑浊,都因你对世界的领悟而改变。就如同学习了《易经》,就不应该被“命定论”牵绊住。其实《易经》和《道德经》讲人的意念的理想状态中,意念皆顺道而发动,如行云流水而不满溢,随顺万千物化,但不扰其自然更新,这就好像在山顶上看万千物换、玄通道境的境界。

水意认识论第八义是“学道愚顽”。第二十章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世人都自昭炫耀,唯独我昏昏昧昧;世人都精察明辨,唯独我浑浑噩噩,恍恍惚惚啊,如同漂浮在大海上。漂漂涣涣啊,如同漂泊流浪,无所凭依。“惚”王弼本作“澹”,据帛书甲本改。“兮”,辽远广阔的样子。“澹”作湛然宁静解,指心灵解脱物累之后,面对海阔天空的自由境界。虽然也通,但不如恍恍惚惚如漂在大海水波荡漾之感的解释。“飂”指劲疾长风,所过之处漂漂荡荡,无岸可止,无处停留。虽也可解为清风徐徐,清朗飘逸,俊逸洒落,但是跟前后浑噩、顽冥之状不够一贯①参见温海明:《道德经明意》,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45页。。这是强调学道的人看起来处于顽冥状态,心意中有自然之道的人,其心机的发动恬淡自适,犹如昏昧无知一般。因为自然之意束缚无为,时机化的过程无任何的迹象。心机自然发动实化而出,没有任何的迹象,实化之后,又恢复到心意原初的本然状态,所以通达于自然之意就了无心意造作的痕迹。达道者的心念发动好像没有动一般,让心意行云流水,如若天行无意,好像天地造物没有加上任何意念一样,如自然的本然状态没有分别之心,与人心所热切追求与盼望的状态大相径庭,无人造世界所追求的华丽、有为、造作、攀比、分别等诸多外显,只是合于道之意,合于自然之意,无心不用意如无意。故老子作多方比喻,如孩子没有分辨、不会说话,但充满诗意,可以说,造作的知识没有什么用,因离自然之意本然的运化相去十万八千里之远。

3 善美信时——水意伦理学

《道德经》教人们观水处于低下而不争的状态,意会不争之德(non-competitive values)。“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做事善于尽人之常,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是不与万物相争,所以就不会招领怨责。“事善能”是指道如水一般能够生养万物,行云布雨,除难克艰。水之至善是一种意与对象合一而后意会出来的价值属性,但这种意会又有着本体的意味。如熊十力所说,水波不分,同为本体,所以这种“至善”既是本体性的善,也是认识状态的善。天地间现象和本体不分,在对本体性理解的时候,它同时就是认识论,故而我们需要去认识它。

水之至善源于意会其自然状态。水的自然状态无所不在,因其与物无争,其意会之善方徐徐展现。意念与天地之间水之道相接,其所会合之景美不胜收,好似天地之善、好似生生之能每时每刻皆起于心,而周流人身,可见体道之人不会抑郁。道佛哲学的系统本身,就是对治抑郁和痛苦的,佛家让人悟“空”,道家体道,领会美妙的道意真境,从而转化身外难受之物。

如果人不意会自然之意,反而自私有意地进行对待性的有意作伪,就会让人走偏,人不全身心与大道合一,就会有自私用意的心思出来,在道的角度来看便是偏离了。一旦通过虚幻的、偏离自然之意的道德范畴来约束人的思想行为,就成为失去了生命力的外在约束。这时候人需要向水学习,水因其无欲,反而刚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因其反弱,反而利生。刚才说水无论在非常低洼的地方,亦或是非常脏的地方,它都仍然能生养万物,“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居于众人所讨厌的地方,反而是顺其自然之意。人要经过反身之意,达到意无之境,人要学水,反省自己,尽可能地像水一样。与物同体,在消解欲望的同时,自然运用反弱之意,才能无为而无不为,真正接近打开的道门,让道在意中打开,如源头活水,喷涌不竭。

水永远往下走,水流就下显出一种“信”,可以说水很有信用,水非常刚决的往下,坚定的状态从人情的角度来说,便好像是一种很有信用的呈现,水不管周围的情境如何,表现得毫无二心,这就叫“本诸自然之善”②《儒家实意伦理学》第八章专门讲天道自然之善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哲学的脉络里头,从《易传》下来,本来是自明的,但明确讨论的不多。从朱熹到王夫之中间有一些学者琢磨《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他们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才会思考这种天道的善怎么来的。天道是阴阳,就在那个地方。天道生生不息,万物也跟着天道这样成长起来。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去理解天道之善,天道的善,就是我们每个人在儒家的意义上都是好人,这个好是怎么来的?我们每个人人性的本善是怎么来的?在儒家里面它为本善设定了一个天道的根据。这个天道的根据就是万物都是受天道影响而生生不息,我们理解万物生生不息,就能够体会到我们内在的生意,要让内在的生意和整个宇宙融合,与生生的、创造的力量合拍。。

“自然之意”核心是天道自然,它本身没有意念,只因人有意念。自然本来没有意念,但“自然之意”一词显得自然好像有它的意念,但这个“意”并非意志化。《道德经》的“道”通常来说没有意志,也不能把它意志化,即使原文里面少数地方带有意志化的味道①中国古代哲学总体来说是没有人跟神的观念的。少数的一些哲学家,比如说墨子、董仲舒的天有一定的人格神的味道,但是跟外国的上帝、耶稣、安拉还不一样,所以不能说他们有人格神味道。当然,《道德经》研究可以有各种角度和理解,有基督徒从信仰的角度,把“道”理解为上帝。这样的理解不太合适。《道德经》没有明确如《圣经·旧约》《圣经·新约》中的上帝那样会讲话,会下命令,会干很多事,道不干这样的事,不能把道与上帝等同起来。《道德经》总体来说没有意志化的倾向。。 道与时偕行,水亦顺应时势而动,四季变化有常,配合时令,分毫不损,这是道跟时,即时机的关系。“动善时”便要求把握时机(right timing),而行动即在对道意之时机化展现的基础上行事。我们要去做事情,实际上是要对道有所意会,然后理解它存在的一个时机化的机会②梅花易数可能根据时间或者外在动态起卦,有时机化的味道。时机指向未来变化的趋向,人当调整自己的行动以符合自然之意的自然呈现。。

水意伦理学的第一义是“持水不盈”,如第九章《天道无争》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执持着而使之盈满外溢,不如适时而止。捶炼着使之显锋露芒,锐势则不可能长期保持。执持身意,自居盈满,犹如握着水杯,注水满溢,或如处居外物至于盈满流失的状态。这样的执持身意,好比往里面一直倒水,给自己增加压力,这和放空自己正好相反。现代人都太忙了,贡华南有关于“忙”的书③见贡华南:《汉语思想中的忙与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其实忙人更要学会忙里偷闲,把身意放下,如果能够把自我放到后面,则会去自省身意的边界,明白每个人的身体和意念都是有边界的。

意念之发当适可而止,通过揭示身意的有限性,来提醒意念展开的分寸,不应自居边界之实,当实而虚之,方而圆之,否则就可能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此时则应该及时终止。反求诸己,年轻的时候我们当然要进取,但是进取到一定程度,就要知道身意有界,不可一直满溢而出,否则必有麻烦。

水意伦理学的第二义是“不制大水”,如第三十四章说“大道汜兮,其可左右”。大道广泛流行啊,像水一般没有定向,怎么能够左右和控制它呢?其“汜”同“泛”,有广泛或泛滥、普遍之意。自然之意充满世间,如水之就下,恒稳坚韧,无限充盈。河上公注无所不已,王弼注无所不适,古今大部分注家皆持此说,认为道可以左右逢源。

今张祥龙认为:“道势如水,乘此势则可左可右”“大道汜兮,其可左右”,大道非常雄壮,如巨大瀑布,拥有雄浑的力量。董平则认为此解不得要理,“其”当为副词,通“岂”,为难道之意,“左右”即控制、把持、把住、驾驭之意,言道不能浮力,不能违越,只有顺意。笔者认为他的说法比较有道理,道似大水,如此强劲,如何能够去左右呢?考之本章下文,关键要看前后的逻辑,“不有”即不占有,“不为左”是不拥有控制,无欲是无控制欲、不主宰等意,此皆说明董解前后呼应,贯穿前后脉络而今从之。不过得道如冲浪一般,董平顺应道势而解,与张祥龙乘水势之解并不矛盾。他们皆看到得道如乘水之势,似冲浪之态。

水意伦理学的第三义是“水默无言”。水之流于时空之间,本身沉默不言,可是幻化无穷。天地自然间处处有水,如气一般,春雨秋露,夏萤冬雪,成就天地之大美而无美。这一切万物,人身有水,植物亦有水,天地之间云气皆有水。水之美,与道同美,从内到外流转,皆是水流水驻。

所以水意焕发,则天地之间有大美,如此顺应万物千变的自然之意,都在水意的理解之中,水意是“自然而然自然的意念(natural intentionality)”。它被你理解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时机化、境遇化的呈现。当时、当下、当刻、当地,在每个个体身上实化出来,伴随着个体的身体状态、意念状态而展开。每时每刻,都是无言的、主客合一的、至善至美之化境。

水意伦理学的第四义是“水意至善”。第八章特别典型,中心是道意之善的可能与现实,对道意之善的领会,因其难以言传,天地大道之意无法讲清,只能自己体会,但却可借水来理解意。人身上很大比例是水,如果身上之水不调节好,身体便要出问题。身体的水使身跟大自然连接一体。人观水的不争,柔弱处下,这是对水道意化的领会。第八章强调道意化过程之中的天道自然之善,天地自然本来就有自然而然的善的状态,如水流动,因其不争,利物有着本然之善。道虽无形无相,但可用水意状态来模拟道意,一经领会,便可将道意的自然之境加以揭示:“其动若水,其静如镜,其应似响,与时迁变,应物而化”①温海明:《道德经明意》,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95页。,这是自然之意的绝美境界,动起来如水一样,干净时也如水平静之时,如镜子一般反身观照。其应若响,有声音它就有回应,随时变化,应物而化。

水意伦理学认为,圣人无为而无不为,无丝毫之妄为。看似沉默不语,但万物皆有其声响。圣人不言,但是他的意念跟宇宙时刻在交融。领悟水意可以通达道意,则学习中国哲学经典《易经》《老子》《坛经》可以贯通,无时不与世界同在,何以孤独?人通于天地,与天地偕行,与道同行,与整个世界因缘而生万物,同驻而观,孤独何存②王阳明“岩中花树”的回答很经典:“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寂”可以理解为,世上一切安静地与我同在,世界都跟你我在一起,即使你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依然跟你同在,没有任何东西在你的心外。“你来看此花时,此花在你眼前心中一时明亮起来”。在眼前看到的就使你心中明亮起来,存在都在你的心内。明白“寂”之后不容易抑郁,因为没有负面情感的意味,天底下没有心外之物,没有孤独个体,没有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事与物,也就没有荒诞的人生。存在主义哲学家如加缪、萨特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被抛到荒诞的世界上来,荒唐、孤独、恶心、难以忍受,虽然有理,但因为他们把人当作原子化个体,而难以理解中国哲学的精妙之处,如阳明“岩中花树”的“寂”,其实一点都不安静,好像人与物在一起,看上去是安安静静在一起,其实万物都跟人一样,生生不息、时刻共在。如果将如此静寂理解到极点,而有“生”机,那么“生意”的生生之义就出来了。?

4 弱水胜强——水意政治哲学

儒家的角度要生生,要体会万物的生机,生养万物。大道也是生养别人,得道的领导的言行即是道的体现,在《道德经》里面,好的领导顺道而行,水就是道的表现。政意要自然而然地正发,做领导就要做出政治的见解和行动。按照老子的观点,就是要自然而然的、正面地发出来,既要合乎天道自然,又要契合民意,自然无为首先要顺着天道,看起来没有做什么事情,不求美而有大美。合于人心之政,人心本来顺道而行,得道者能够顺着天道而行。《庄子》有一篇《应帝王》,认为帝王的政意,既要从天意之政,又要顺人意之政,方能公正无偏,导万物万事于正道,此其为政,此便是道家意义上的为政③这和《论语》第二篇《为政》又不太一样,他说为政也不难,“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孔子的意思。“居其所”,那就是要有位置,他得在那个地方,也不用干什么,民众围着转。当然前提是你要是个君子,而且是个好人。道家不这样理解,道家要求人们都顺道而行,领导也要顺道而行。儒家的前提是要有位置,哪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有位置。。

水意政治哲学的第一义是“观水治理”。第十五章认为,好的治理者就得观水、看水,把水的特点,如柔弱、处下、顺势、包容等运用在管理之中。领导要顺从天道。政治讲求的是精简平治,如平静的水一般公平、公正,大公无私,任劳任怨,惟道是从。治本水旁,可以理解为以水为治之意。

水意政治哲学的第二义是“黑水白用”,如二十八章《朴散为器》:“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白天犹如太极之阴阳,守其一面,而另一面自然会被意会到,构成这一面之意的境遇。一说“白”是知见、听会,“黑”是昏暗愚昧;一说“白”是白昼,经为白,黑是黑夜,水为黑。这跟五行、练丹有关系。观天象,月象黑白交替,可知黑白交替仿黑归白之妙意。从政治与文化的角度来讲,可以理解为既守其本位,又拥有开放包容的胸襟和策略。“式”是楷模、范式、原则。海德格尔曾用这句话反对现代社会过度追求技术之白而有用的价值,而不知道传统形而上学之黑而无用的价值。“知其白,守其黑”,就是守着一个黑暗的穴位一样的状态,然后观看天地之白。

水意政治哲学的第三义是“弱水胜强”,这也是第七十八章的题目:“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而攻坚克强的能力却都无法胜过水,是因为水柔中带刚,坚定,不被任何东西改变。弱者能胜过强大,柔软能胜过刚硬,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很少有人能践行它。“无以易之”,没有办法改变它,另有一种解释说是替代、取代,但无法改变更符合水的本性的意思①《道德经》古代注家很多,当代注家也有几十家,还有很多关于出土文献的考辨,但这些并不利于发挥哲学义理。《道德经》是很有哲学味的书,把《道德经》通行本改得面目全非,未必完全合理。。无法改变更符合水的本性,无以易之,意味着没有什么能够改变它的方向。帛书甲乙本有“其”,前有“以”,意思更明了。水柔中带刚,无论任何东西都无法改变水向下流的倾向。水的内在能力韧性很强大,而物质之间比的是内在能力和韧劲,而不是表面的刚柔、强弱。《周易》坎卦也说水柔中带刚。坎卦中的刚爻象征坎水有坚强柔韧的意志力。滴水能够穿石,所以“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无法改变水向下的趋势。柔弱之所以能胜刚强,是因为水代表着自然之意的正当存在方式,也就是自然之意以柔顺弱势方式自然而然的呈现。但正如水之下流无可改变,自然之意的发动中带出巨大的力量,只有通达自然之意的人才能意会这种无坚不摧的意志力,要体会水无坚不摧的力量,你必须得用意念,但是这个意念又要用到跟水之意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状态。

水意政治哲学的第四义是“死水复生”。领导力的核心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向死而生,绝处逢生,必须成为领导意念创生的合理情境。因为领导要带领一群人、一个团队一起往前走,好团队要有能力使得团队绝境复生,那就是要如阳意创生一般,需要以阴意为情境。老子虽然没有明确的宗教悲剧情怀,但其对领导人自我牺牲的要求近乎耶稣之死。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成就了基督教。《道德经》虽然没有复活的神话,但要求领导人在全国的诋毁诟病面前,坚强如水而不死,这样才真正有可能成为社稷共主。领袖的意念充满阳光,有其内在的光明,要以全国人民心思意念的阴霾为其情境。如在水之就下的情境当中,已经包含了人民心意中积累的负面能量,领袖领会到了,其心意才能真正铸就正面的力量,也才能顺应人民的自然之意。

水意政治哲学的第五义是“谨慎涉水”:十五章《玄通道境》:“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古代善于行道的人精微奥妙,其开玄意之门通于大道,其思想深邃难以理解,正因为莫测其究竟,所以只能勉强地如此形容他。得道之人的容貌、行动都有行于道中的特点。一个得道的人,他的容貌与行为时时刻刻都在道里面。第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涉水过河;警觉戒惕啊,好像提防四邻入侵;恭敬拘谨啊,好像身为宾客;融化亲和啊,好像春风中冰雪消融;敦厚质朴啊,好像未经雕琢的原木。“豫”本来是兽名,性情疑虑。因犹豫而有小心谨慎之意。犹豫因为小心,引申为迟疑、慎重、战战兢兢。如冬天徒步涉越冰冷的河水,举手投足之间的疑虑和谨慎可想而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现实情境容不得当下的意念有丝毫的丰盈和自大。这里有“涉川”,“川”就是水、河。“涣”,意为风水涣涣。只有春天的时候坚冰才能消融,所以“涣”表达春风解冻时,冰凌分解涣散的样子,“释”就是涣散的状态。所以冰之将释,亦作凌释,其意同于冰凌的消融。亦有涣卦,象征暖风乍起,湖面风水涣涣之象。涣散是边界消融,主动放下,去除固体不变的状态,以液态的、流动的方式来应对情境的变化,可以达到物我融为一体的境界。

春天的时候风水涣涣,其实是比较危险的。那时在冰面上,要“豫兮若冬涉川”,如冬天在有冰的水面上走。“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心胸旷阔啊,好像空幽的山谷;浑厚包容啊,好像混浊的大水。“混”是混沌不分,混同。“浊”是混浊不清,表示因混同成熟而浑厚如混浊的溪水。得道者处事圆融遂顺,正如无分别心、毫无偏见芥蒂的包容之境。混水可以理解为黄河的大水。混兮其若浊,即混沌中带着雄壮。随着经历增多,就能够体会我们每个人在人间做事情,意念发动之时,做事情都要小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否则就不可能贵身。缺失对身体边界的观照,就不能贵身,就会出问题,随时都可能使身体置于极度危险之境地。在冬天的时候过河,行于结冰的河面上,微妙玄通,身不可失,要非常小心。

水意政治哲学的第六义是“渊水深深”。第三十六章讲“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正如鱼不离开深渊,国家的权谋利器也不可以向世人展示。权谋利器需要深藏不露。“脱”,离开、脱离。“利器”,指之前的微明,即洞察道体、运道化物的大智慧,一说指权谋利器,或由武力带来的权势;一说指国家刑法的政教制度,如韩非所说的赏罚;曹峰认为应该指刑法、兵器之类引发的生杀予夺之权,此权必须慎用或不用。“示人”是向世人展示,给人看,向人炫耀。过度阳刚,以外形展示力量,犹如脱开水的鱼,故意炫耀的武力都是易折的。“鱼不可脱于渊”指在深渊里有很多鱼。鱼以柔力游于水中,鱼在水中游,还可以逍遥自在,一旦离开水,身心都必须刚强发硬,但如此这般也离死不远。国之利器并非其他,而是顺自然之意而治国,让百姓如鱼那般柔弱,自在地悠游于柔性的水中。同理,最好的统治者温柔地统治,让老百姓生活舒适,状如柔鱼,一点干瘪、发硬的政策、命令都不需要,不会逼百姓今天干此事,明天干彼事,而是以柔治国。百姓柔顺地生活在治者制造的温柔乡中,如鸟柔顺地展翅高飞在柔性的天空之中,如鱼柔顺地游于无形无相的温柔的水当中。这种至胜的自然之意通人达天,极致美胜。那种境界祥和异常,人惬意而活,鱼鸟皆欢快开心,好似庄子所谓“鱼之乐”,一切都呈现着如鱼游得很舒服惬意的状态,这是与“鱼不可脱于渊”连带在一起的,不能分开,需要体会而知。

水意政治哲学的第七义是“雌水克雄”。如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知道自己刚雄的一面,但却甘心守着自己柔雌的一面,做天下的溪壑。做天下的溪壑,众流归入,收摄天下人心,聚常的道德才不会离散,复归到天真的婴儿状态。雄,象征雄强、刚劲、躁进、强大;雌,象征雌弱、柔静、柔弱、纤小。以帛书甲乙版看王弼本,甲本与乙本“溪”通,溪是水沟、溪流、沟涧,是山谷之下水流汇聚之所。两座山之间一定有一个小溪,山谷里面一定有溪,水必下流,柔中带刚,柔能克刚,内有恒德,此为老子所取。“雄”指代人修身的时候刚健、轻浮、躁进,奔驰飞扬于外,故老子教人要守其柔弱宁静,凝神内守,收视返听,意守丹田,藏保生气而养育之①任法融道长从修丹角度讲《道德经》,有一些地方从这一角度讲更有道理。。

第六十一章,《国之谦下》强调大国要如水下流:“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大国要像江海居于下流一样,为天下归复的交汇之所。住在天下雌静的位置,雌性之所以胜过刚强躁动的雄性,正是因为她柔静谦下的缘故。帛书甲本“国”作“邦”,陈鼓应因此改为邦,今按通行本不改,因意思相同。“交”是如水之下流而交汇、汇集、汇总,引申为比合,如雌性动物因雌静而能让其他邦国来归复。“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一本作“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如此改是把“交”理解为雌雄交配,是有生机的,犹如风水上阴阳之气交汇,充满生机,状如阴穴。“交”理解为天下,邦国如下流而汇集。比理解为雌性交配时之静象状态要更加合理一些。大国地广民众,国势强大,自然就居于雄强的状态。所以如果大国的治理者益发雄强,国家必会走向自然之意的反面。越是雄强的大国,越要吸取雌性守弱的智慧,以虚击实,以无胜有,以卑克高,才能越发强大。国之真正的强大,在老子眼中是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民众可以为君王赴汤蹈火,共进共退。如此一来,他国不战而退、不战而降。自然之意如水之下流,治国者洞悉人之趋利也是如此,顺自然之意而治,自然越发强大。这是以静为下,静静地面对水去思考大道②《易经》和《道德经》奠定中国古代阴阳变化、循环往复的运动观、时间观和空间观。西方哲学主要是线性时空观,与中国哲学循环论不同。《道德经》以反弱之意体现出道家比儒家更深刻之处,儒家强调严厉、正面成事,而道家强调正面力量通过反弱的状态才能表现出来,反者道之动,可以理解为因为相反,所以相成。弱者道之用,说明道意之门开启了取弱化的姿态,如水看起来柔弱,但能攻艰克强,如滴水穿石,其韧性可以破坏看起来坚不可摧之物。。

在“十玄意门”当中,有反弱之意,其在身体上的运用,是返回自身,以弱寻真,以弱养生。老子看到了玄意门的反弱之用胜于刚强。宇宙万物顺自然之意而生、而展、而成、而灭,行云流水,内含无限。自然之意的情境好比郭象玄冥幽远平静的“玄冥之境”,其间色道不二,色即是道,道即是色,意色不分,意不离色,色不离意。此道意不二的高妙意境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是内在的生成道门,即道门尚未敞开的状态。这种状态只能通过领悟大道的深意而得,需要尽力护持、维系、成全,从而表现为天道自然之善。人顺道意,起心动念虽未能完全契合天道自然之善的原生本体状态,但只是天道之门尚未敞开,意念创生之境(contents of intentional creativity)却实然内含意念创生,而能够获得全善的生命之机。道意不二,犹如佛家“色空不二”。老子本来就看淡世间种种努力,所以才提出“无为而无不为”,治国不应该干预人民的正常生活。看起来无为,好像什么也不做,但顺其自然之意而成事。成事如水之流动,非常诗意,是不着行迹的最高哲学境界。不仅仅是选择处下不争,而是如水般流动,如水般润物无声地帮助万物生存。

水意政治哲学的第六义是“小国寡民”。持守自然之意,至无为之境,在意无之境中让心意顺大道之流动而自然无为,进而成就一切。小国寡民是这种理想的实化,因为行云流水,好像成就的是国小民少,其实国小而安,民少而乐,圣王通达于自然之意,了无心意造作,心意如水,若天行无意,无分无别,无欲无求,无为无形,而生万事,此谓无为之意之玄意门。一种行云流水的高妙之境认为成就万事万物的状态由此展开。

5 结论

《道德经明意》认为《道德经》是一部观水悟意的书,其中建构自然之意的哲学也可以称为“水意”哲学,该哲学思想可以分解为“水玄若冲”的水意本体论,“道意善水”的水意认识论,“善美信时”的水意伦理学,“弱水胜强”的水意政治哲学。本文意在说明,从自然之水的自然之意角度出发,可以对基于《道德经》建构的意本论哲学思想作出诠释和说明。

猜你喜欢

道德经意念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意念机器人(上)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涓滴意念汇成河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