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石油市场权

2020-03-15徐建山安雨康梁萌彭盈盈

国际石油经济 2020年7期
关键词:石油市场石油

徐建山,安雨康,梁萌,2,彭盈盈

( 1.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

石油①泛指各种形态的石油和天然气。具有地缘、商品、金融和政治四大属性,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国际政治的重要纽带,因此成为各国追逐权力和利益的战略物资。国家在利用石油资源和追求石油利益时,产生了与石油有关的权力,我们称之为油权。石油产业链主要包括生产、运输、贸易和消费四个环节,各个环节中体现的石油权力、利益不同,获得石油权力的途径和实现石油利益的手段各异,依照石油产业链的划分,将油权分为石油资源权、石油通道权和石油市场权[1]。

石油贸易是石油资源价值实现和石油利益再分配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石油权力的着眼点已经由控制石油实物,向掌控石油流向、石油价格和石油贸易转移。国家凭借综合国力,依托机构实体,利用石油市场体量和石油金融工具,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掌控石油供需,影响石油价格的形成与走向,由此产生了石油市场权力。

拥有市场权的国家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和价格走势,通过调整货币和交易政策,甚至通过制裁他国等手段,获得合理的石油价格、稳定的市场、有利的市场地位,达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地缘政治地位、实现政治经济利益的目的。

1 石油市场与价格

1.1 石油市场

石油市场指按照一定的交易规则,发生石油交易的场所。按不同的分类方式,石油市场可分为实物市场和虚拟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原油市场和成品油市场,以及各种区域市场。在本文语境中,石油市场主要是指原油市场。

石油供需的区域性不平衡,导致石油和天然气的跨国、跨区域流动和交换,原油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的全球化市场。按交易对象、交易目的和交易方式划分,原油市场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市场地域划分,世界主要的现货市场包括西北欧市场、地中海市场、加勒比海市场、新加坡市场和美国市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期货市场有两个: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伦敦洲际交易所(ICE,原国际石油交易所)。中国的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经营原油期货交易,虽然成立较晚,但影响力正在快速增强。20世纪80年代以来,原油的贸易方式和定价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油期货与衍生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吸引了大量金融资本进入石油市场,这使大国经由金融、货币手段介入石油市场成为可能。文中所说的石油市场一般是指原油期货市场。

不同于原油市场,天然气市场的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至今还未形成全球性的现货市场。当前,天然气跨国交易仍以管道气为主,其次是液化天然气(LNG)。2018年,全球管道气交易量为8054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贸易总量的65%[2]。受制于管道路由,管道气一般在区内流动,在区域间的流动性有限,各区域间的价格差异较大,由此形成了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区域市场和众多的局部市场。随着世界天然气需求的增加和消费国的增多,LNG贸易量的快速增长和占比的不断上升,天然气在区域市场的流动性已经大幅度增强,区域市场间的关联性和联动性逐渐强化,全球统一的天然气市场正在形成。

1.2 油气价格

石油价格包括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通常所说的石油价格是指国际的原油期货价格,简称国际石油价格或国际油价。

不同产油区有不同的原油基准油价,同区域内其他原油价格按品质差异参照基准价格上下浮动。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是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简称布伦特价格)和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简称WTI价格)。在欧洲交易和向欧洲出口的原油一般参照布伦特价格,北美的原油交易则参照WTI价格。中东产油国出口到北美地区的原油参照美国WTI价格,出口到欧洲的原油参照布伦特价格。

天然气的区域价格差异明显。北美、欧洲和亚太三个天然气区域市场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定价体系和区域性价格,即美国亨利天然气交易中心的现货价格(HH价格,即亨利中心价格)、欧洲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天然气现货交易价格(NBP,即国家平衡点价格)和东北亚地区LNG进口价格。三地价差较大,以2018年为例,美国亨利中心价格全年平均为3.1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欧洲国家平衡点价格全年平均为8.0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东北亚地区全年LNG进口均价为9.4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三地价格比为1∶2.5∶3。东北亚LNG价格明显高于其他两地的价格,出口地相同的天然气在亚洲交易的价格高于北美和欧洲市场,亚洲国家需要承担较高的天然气进口成本。此现象被称为天然气“亚洲溢价”,亚洲地区天然气价格之所以高于其他地区有其历史原因。此外,由于亚洲天然气消费增长过快,缺乏有影响力且反映亚洲共同市场的交易平台和天然气价格,亚洲国家的定价话语权严重缺失,在价格谈判时处于弱势,这是亚洲溢价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1.3 国际石油市场的特点

1.3.1 国际石油市场是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市场

世界石油供需在地理上严重错位,导致全球石油的大流动,区域价格高度联动。2018年,世界石油贸易量达35亿吨,接近全球石油产量的80%。世界石油供需的区域差异产生了区域间贸易,并形成区域价格。从生产角度来看,北美、中东-北非和中亚-俄罗斯是世界三大石油生产区。2018年,这三大地区石油产量分别为10.3亿吨、16.5亿吨和7.1亿吨,占全球产量的23.0%、36.8%和15.8%,总产量达到33.8亿吨,全球占比为75.6%。从消费角度来看,北美、欧洲和亚太是世界三大石油消费中心,2018年,三地石油消费量分别为10.8亿吨、7.2亿吨和16.5亿吨,占全球消费量的23.8%、15.9%和36.4%,三地总消费量达到34.5亿吨,全球占比为76.2%。相比原油,天然气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性更加明显[2]。

1.3.2 国际石油市场是一个竞争性垄断市场

国际石油市场历来受到人为的干预,少数国家拥有绝对优势地位的石油权力,有能力左右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和价格走势。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成立之前,全球石油供需与价格调控掌握在以标准石油公司为代表的美欧国家的企业手中,当时的原油价格是墨西哥湾原油离岸价格加运费。后来,中东和东欧石油进入国际市场,依然采用墨西哥湾的价格模式。随着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IEA)的成立,石油组织在国际石油市场和价格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维持较高的石油价格和稳定的石油市场份额,欧佩克采取集体增产或减产行动,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代表发达国家石油消费国的国际能源署,除了协调成员国互保能源安全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平衡欧佩克对消费市场的不对称权力,分享石油利益。美国作为具有全方位影响力的市场权国,拥有最强大的综合国力和金融实力,在油气定价、石油供需、交易结算等领域均具有绝对影响力。特别是在页岩油气革命后,美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天然气实现净出口,直接削弱了传统垄断性油气供应国的市场权力。

1.3.3 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石油是各国工业不可或缺的一次能源和化工原料,石油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国际石油市场也因此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市场。反过来,国际关系和工业经济的各种变动也会传导到石油市场。国际石油市场除受石油供需基本面的影响外,还受地缘政治、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具体因素包括:能源政策、石油产量、生产周期等产业因素;油气投资、生产成本、供需形势、库存等市场因素;货币政策、市场预期、风险偏好等金融因素;社会局势、恐怖活动、国家战略博弈等地缘政治因素。不同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市场运行环境,这使得预测石油市场供需和价格十分困难。

1.3.4 国际石油市场受政治权力的影响

石油成为战略物资后,石油权力也成为各国博弈的工具和实现政治经济利益的手段。各国围绕石油的稳定供应、石油市场话语权和石油交易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利益,展开了广泛的博弈。在国家利益的驱动下,国际石油市场长期受石油权力的影响,时常背离供求和价格规律。以美国为例,名义上,美国不干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反对任何形式的“石油卡特尔”,但实质上,美国的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国内的能源产业和市场政策、货币政策、期货监管政策等,都在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服从于其全球主导权的战略利益。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美国中东战略的每一次调整和布局都与石油有直接联系。美国同沙特阿拉伯等资源国开展高层次合作,建立广泛的石油-美元联系,并不惜采取出兵伊拉克、全面制裁伊朗等手段,都是为了维持其在中东的主导权,特别是确保其对全球石油市场和价格的掌控权。

2 石油市场权的定义与特征

2.1 市场权的定义

在国际关系领域,权力指一国控制他国、影响国际事件的综合能力[3]。石油市场权,简称市场权,指国家影响石油市场参与者行为和市场运行状态的能力。国家凭借综合国力,依托市场体量,掌控交易平台、货币工具以及强有力的实体,把国家的政策和意图转化为对国际石油定价、供需、交易和结算等的影响力,掌控其他参与者的市场行为,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

市场权的行为体是国家,即市场权国,包括资源型市场权国、消费型市场权国和金融型市场权国。市场权国的行为代表的是国家意志,维护的是国家利益。

市场权的权力包括影响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能力和影响国际市场的能力,具体表现在石油定价、石油贸易和交易结算三个方面,是市场权国控制、主导和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集中体现,构成了石油市场权的有机整体,三者既可独立存在,又可相互协同、相互影响。

市场权是由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和影响力对比产生的,也会随着实力对比的变化而转移。随着国家整体实力对比的变化,市场权也会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

美国作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综合国力、金融实力和对世界石油市场的调控能力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成为市场权强国。美国凭借拥有的石油定价权、石油贸易权和交易结算权,通过国际石油公司、石油贸易商等实体,以及国际组织、智库、媒体等机构,通过调控石油供需,实施货币、石油交易和金融政策,影响市场心理,甚至对他国实施制裁和武力干预等手段,影响和控制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在经济上获得合理的石油价格、稳定的市场供应和有利的市场地位,在政治上打击对手,提升地缘政治优势。

2.2 市场权的要素

要素指构成一个客观事物的存在并维持其运动的必要的最小单位[4],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也是系统产生、变化、发展的动因[5]。在地缘政治领域,权力是地缘政治的核心,地缘政治要素是构成国家权力的基本单元。同理,石油地缘政治要素是石油地缘政治研究的基础,是承载石油权力的基本要素,也是将石油权力转化为石油利益的物质基础。

构成石油市场权的要素既有与资源权和通道权共有的地缘要素和政治要素,也具备特有的石油市场要素,对市场权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国家的石油进出口规模、多元化程度和对外依存度。因此,出口规模、进口规模和自给率是石油市场权的三个核心要素。

2.2.1 出口规模

出口规模是影响市场权大小的关键要素之一,反映资源型市场权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供应能力,决定其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角色和地位。一般用净出口量和出口多元化两个指标来衡量资源型市场权国的出口规模。

净出口量可以用来衡量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供应能力,包括石油净出口量和天然气净出口量。计算公式如下:

石油净出口量=原油出口量-原油进口量+成品油出口量-成品油进口量

天然气净出口量=天然气出口量-天然气进口量

影响净出口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库存、成品油换算单位等。依国际惯例,以表观净出口量衡量石油的净出口数量,即原油和成品油净出口量的简单相加。石油净出口量是总出口量扣除进口量后的数量。石油净出口量为正的国家,称为石油出口国;石油净出口量大的国家和地区,称为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和出口区。中东地区2018年石油净出口量为9.5亿吨,按地区排名列全球第一,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出口地区。俄罗斯2018年石油净出口量为2.7亿吨,按国家排名世界第二,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2]。

通常,净出口量越大,所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越大,对国际市场的作用和影响也就越大。但是,净出口量只有达到全球总出口规模的一定比例,形成可以控制供需平衡的能力,才能转化为操控市场的权力,这是净出口量转化为市场权力的前提。

需要指出,本文没有用石油产量数据来衡量一国的市场权力,因为资源国生产的石油,只有出口并进入国际市场后才能对国际市场产生作用,实现石油地缘政治价值。资源国石油产量再大,如果完全用于国内消费,则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石油产量不能作为市场权的核心要素。

出口量在数量上体现了资源型市场权国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出口多元化则在出口主导权上反映了一国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能力。出口多元化指石油出口目标市场的分散程度,反映了一国在出口结构上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特别是出口方向上的可选择性和替代性。选择性强,可替代性大,石油出口的自由度就大。出口多元化水平越高,受消费型市场权国的影响就越小,市场权的发挥就越充分。出口多元化是资源型市场权国提升市场权的重要途径,也是牵制、弱化他国市场权的重要手段。

一段时间内,俄罗斯石油出口曾高度依赖西向的欧洲市场,对欧出口所占比例一度高达91%,市场权严重受制于西方的能源和地缘政治政策。为打破出口流向过于单一的局面,俄罗斯实施石油东向出口战略,修建了面向中国和远东市场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ESPO),使东向的出口量达到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1/3。出口多元化战略不仅降低了俄罗斯出口路径过于集中的风险,更直接提升了其对远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削弱了欧洲和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

2.2.2 进口规模

同出口规模一样,进口规模也是市场权的关键要素之一,直接反映了消费型市场权国对国际市场的需求规模,间接体现了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一般用净进口量和进口多元化衡量消费国的进口规模。

净进口量衡量一国对国际市场的实际需求。当一国的净进口量为正时,说明其进口量大于出口量,为净进口国。净进口量包括石油净进口量和天然气净进口量两个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石油净进口量=原油进口量-原油出口量+成品油进口量-成品油出口量

天然气净进口量=天然气进口量-天然气出口量

影响净进口量统计的因素较多,例如进口石油的品种、库存、加工损耗和生产燃料用量,甚至换算单位等。按国际惯例,石油净进口量是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量的简单相加,没有考虑品种差异和库存变化,因此是简化了的表观量。石油净进口量为正的国家,称为石油进口国;石油净进口量大的国家和地区,称为重要石油进口国和进口地区。2018年,远东和欧洲的石油进口量高达11.6亿吨和4.9亿吨,分列全球前两位,是当前世界重要的石油进口地区;中国和印度石油进口量分别达到4.6亿吨和2.3亿吨[2],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进口国。

需要说明的是,进口量和消费量在油权理论中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消费量并非市场权的核心要素。理论上,消费量是一国的石油消费总量,包括国内供应量和进口量之和,衡量的是消费市场的规模。但部分消费大国本身就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其石油消费主要来自国内生产,消费量很大,但进口量不大,其消费量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例如美国2018年的石油消费量为8.9亿吨,进口量为3.86亿吨,还出口了9300万吨[2],美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直接影响力体现在其进口量部分,消费量无法直接反映其在石油市场中的权力。

一国石油净进口量越大,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越高,同资源国、通道国的利益往来就越多,也越复杂。理论上讲,石油进口国都有决定进口来源的权力,单凭净进口量多寡不足以衡量市场话语权的大小。进口规模是双刃剑,净进口量大,特别是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比例较大时,进口国可以利用其市场地位,影响供需平衡和国际油价,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一国进口量巨大,但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很低,则容易被国际市场左右,甚至被其他市场权国把控,对其本国的负面影响要远高于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国和进口大国,曾经出现的“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的现象,就是中国市场权弱的表现。

进口多元化是衡量石油进口分散程度的一个定性指标,反映消费国对国际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能力。进口多元化水平越高,国家的油气保障能力就越强,对国际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就越大,市场权就越大。如果说进口量体现了一国在数量上对国际市场的影响,那么进口多元化则从质量层面反映了一国在国际油气市场的影响能力。进口多元化是消费型市场权国提升市场权的重要途径,也是弱化他国市场权的重要手段。

进口多元化包括进口来源和进口渠道的多元化。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进口多元化体现了一国对油气进口的主导权,即油气进口的可选择性和可替代性。

首先是进口来源的多元化,表现为进口来源国的多寡和进口量的分布情况。如果一国的石油进口依赖少数几个国家,来源国过于集中,其在油气进口中的主导权就很容易被削弱,需要承担来自资源供应的风险,放大本国的能源安全风险。欧洲天然气消费的40%来自俄罗斯,俄罗斯是欧洲最主要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地,天然气供应安全始终是欧盟最重要的能源安全议题,欧盟一直在推动天然气进口多元化,包括增加从阿尔及利亚、里海周边国家的管道气和LNG进口,强化对新建管道的管控,加大替代能源开发,不断增强欧盟在天然气市场中的话语权,消除对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分依赖。

其次是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同进口来源多元化一样,如果一国石油进口依赖少数通道,可选择的路径不多,其在油气进口中的主导权也很容易被削弱,需要承担通道的风险,放大本国能源安全风险。20世纪90年代中国转为石油进口国后,中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石油主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随着中国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不断加强,由此造成“马六甲困局”。在进口渠道多元化的战略指引下,中国四大进口战略通道相继建成,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大大提高。特别是中哈原油管道的建成,打破了中亚-俄罗斯地区石油出口的东西向平衡,增强了中国对油气进口的主导权,推动中俄原油贸易谈判尽快落地。中缅油气管道是中国的西南战略通道,经济性虽然较差,但是其绕过了马六甲海峡,战略地位突出,对应急情景下的能源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2.2.3 自给率

油气自给率指一国油气产量占油气消费量的比例,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计算公式为:

石油自给率=1-(石油净进口量/表观石油消费量)

天然气自给率=1-(天然气净进口量/天然气消费量)

石油自给率直接关系到消费国的能源供应安全。石油自给率低的国家,石油对外依存度高,容易受到国际油气市场波动的影响,需要动用更多的国家政治和经济资源,能源安全保障成本较高,能源安全保障的自主性和保障水平较低。中国自1993年由石油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后,石油自给率不断下降。1995年,中国石油自给率为92%,2004年达到56%;2005年之后,石油自给率继续快速下降,2018年接近30%。目前,中国天然气自给率已达54.7%[6]。对外依存度的居高不下,反映了中国长期存在的能源供应安全风险。对此,中国正通过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转变能源结构等措施,控制对外依存度上升速度,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2.3 市场权的构成

石油市场运行包括定价、交易和结算三个环节,相应地,市场权国的市场权力表现在石油定价、石油贸易和石油交易结算三个方面。

2.3.1 石油定价权

石油定价权指市场权国干预和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能力,包括对价格机制、价格走势的影响力和石油贸易中的议价能力。市场权国一般通过依托市场体量、建设交易平台、提供交易结算工具、培育强有力的实体等途径,获得对石油定价的影响力。

石油定价权是资源国和消费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首要争取的权力[7]。历史上,石油定价机制历经了寡头定价、欧佩克标价、多元市场定价、期货市场定价等几度变迁,天然气定价机制正处于油气价格挂钩的定价机制向混合定价、竞争性价格机制的过渡[8]。不同阶段取得定价权的路径并不相同,但无论是早期带有垄断性质的寡头定价和欧佩克标价,还是后来出现的具有市场竞争特性的期货市场定价、竞争性价格机制,都折射出特定国家的意志和国家利益[9]。

市场权国一般通过确定官价、调节石油供需、调整货币和石油交易政策、舆论造势影响交易商心理,形成“羊群效应”,引导油价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变化。通过控制石油供应量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平衡,从而影响油价水平,是市场权国最常用的手段。早期的市场权国主要是调控自身供应量达到调节市场供需的目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权国调控手段出现新变化,主要是通过实施歧视性政策和武力干预等手段,压制与之敌对的资源国供应量,达到影响国际油价的目的。资源型市场权国影响国际油价的典型案例是欧佩克的多种定价政策,例如,欧佩克指定沙特阿拉伯塔努拉角出口的轻质原油为基准价(欧佩克官价),在1973年直接将官价从3.011美元/桶提高至11.651美元/桶,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频繁运用限产保价政策,屡试不爽。欧佩克成员国操纵价格超越了市场行为,反映了资源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优势地位[10]。实证研究显示,在欧佩克成立之后,石油价格大多数年份处于价格中值以上,表明石油生产国在利益分配中占有优势[11]。某种意义上来说,油价波动不仅反映了供求平衡的结果,更是反映了资源型市场权国和消费型市场权国关于石油利益分配的政治博弈。

石油贸易活动中,除了直接的经济利益外,还掺杂着复杂的政府行为和政治动机,这决定了定价权的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并不是所有出口国都能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真正能对国际石油价格产生调控作用的是那些石油产能富余的产油大国。分析2010年以来欧佩克产量与布伦特油价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100万桶/日的产量缺口可以导致14美元/桶的油价上涨[12],据国际能源署统计,目前全球闲置产能为340万桶/日,60%来自沙特阿拉伯,其余来自阿联酋、科威特、伊拉克和俄罗斯。历史上,只有这些拥有富余产能的国家,才能根据市场情况和政治需要,出手调整石油出口的数量。沙特阿拉伯在历史上数次“以价格换市场份额”,通过释放闲置产能,大幅增加石油出口量,向特定市场倾销石油,获得所期望的油价和市场份额,同时打击地缘竞争对手。

20世纪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前,石油进口国没有战略储备,应对石油市场变化缺乏调控手段,市场权基本掌握在供应方。国际能源署成立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国家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能够通过吸储和释放库存调整全球油气供需,并且建立了石油期货市场,实现了市场供需决定价格,打破了欧佩克的官价,石油进口国具有了与出口国进行讨价还价的权力。但不是所有进口国家都具备影响油价的能力,定价权与石油进口数量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不是进口量越大定价话语权就越大。最典型的例证就是“亚洲溢价”,中东产油国在同亚洲买家签订长期贸易合同时,在期货定价公式基础上,人为设定针对亚洲市场的贴水,形成亚洲市场高于北美和欧洲市场1~3美元/桶的特定价差。这种人为制造价差的行为说明,亚洲石油市场尽管很大,其影响力仍然较为薄弱,中国的情况亦是如此。

市场权国追求石油定价权力体现在国家行为上就是追求符合自身利益的石油价格。对于消费型市场权国,石油价格越高购买成本越大,过高的石油进口价格将传导到经济和社会领域,增加外汇支出,加大用油行业的成本负担,拉低民众的实际收入。2008年上半年的油价暴涨,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过热,制造业、运输业、服务业和民众的用油成本均大幅上涨,引发了中低层民众的强烈不满。据美国能源部2008年的统计,石油价格增长1倍,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2.5%;石油价格上升10美元/桶,将给美国造成全年500亿美元的损失,拉低GDP的增速0.5%。2018年,中国进口原油4.62亿吨,若国际油价每增加1美元/桶,中国要多支出32亿美元的外汇。其实,对于资源型市场权国,油价也并非越高越好。高油价会刺激全球范围加强对上游资源的勘探开发,加速油价回落,最终导致在资源生产周期内的整体利益受损。油价过高还会迫使消费国加速能源转型,寻求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最终将抑制石油消费,不利于石油产业的长远发展。

2.3.2 贸易自主权

石油贸易自主权指市场权国进出口石油的选择权。资源型市场权国的石油贸易自主权体现在对出口数量和流向的决定权,消费型市场权国的石油贸易自主权则体现在对进口数量和来源的决定权。资源国的出口和消费国的进口本应是买卖双方的自愿行为,但实际上,石油的政治属性决定了石油贸易掺杂着复杂的政府行为和政治动机,并不是所有石油进出口国都拥有石油贸易的自主权。

贸易自主权可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贸易对象与方式的选择,二是对贸易规则的裁判力,后者更具有政治属性。例如,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就是因阿拉伯国家用石油禁运的手段,惩罚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再如,美国对伊朗采取单方面惩罚性措施,限制其他国家购买伊朗石油,为了让伊朗石油出口清零,还要制裁为伊朗运输石油的油轮公司及为这些公司提供担保的保险公司,改变贸易规则,以实现其政治目的。通常,出口量不大的资源国左右石油市场的能力很弱,石油贸易只是一般国际贸易行为。

石油出口流向选择也是资源型市场权国行使石油贸易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资源国有选择出口目标地的权力,通过减少一个地区的供应,增加其他地区的供应,往往带有地缘政治色彩。直至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管道原油只能出口到欧洲和独联体国家,俄罗斯实施“东向”战略后,建设了科兹米诺港和东西伯利亚-太平洋原油管道(ESPO),对东北亚的原油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不到3%,提升到2018年的36%[13]。俄罗斯通过出口的多元化,分散了过度依赖欧洲市场的风险,提升了平衡欧洲与远东市场的能力。

消费型市场权国的石油贸易权来自对石油出口国的选择,也就是消费国有权决定进口石油的来源地和规模。理论上,作为石油的买方,任何国家都有选择出口国的权力。但在现实中,受地理位置、原油性质、炼厂装置结构及其对加工原料选择性等方面的限制,不是所有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选择卖家。即使像日本、韩国、印度和欧盟这样的石油进口大户,由于对外依存度高,需求刚性强,国内消费的调控能力弱,对市场的变化往往是被动接受方。

2.3.3 交易结算权

交易结算权指主导国际石油交易中的计价和结算的能力。市场权国通过提供石油交易的计价结算货币和结算工具,影响和控制石油贸易过程和石油利益的再分配,进而实现特定的政治利益。

交易结算权归金融型市场权国,计价结算货币和结算工具是金融型市场权国获得交易结算权力的基本条件。交易结算地位的获得不仅依赖强大的综合国力,更是以强大的金融实力为后盾。美国是交易结算权力最强大的国家,表现为石油以美元计价,绝大多数石油交易以美元结算,还需经过美国主导的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结算系统完成。交易结算权是最能体现权力拥有者利用国内政策影响国际石油贸易行为与结果的权力。例如,由于美元是石油贸易的结算货币,美国国内的经济、金融和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油价的涨跌和各国利益的再分配。石油贸易结算工具更成为了美国遏制敌对国及掌握相关方违背美国制裁证据的工具,成为单边霸权主义的工具。

交易结算权力是各国都在努力争取的权力。历史上相继有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委内瑞拉等多国挑战石油美元,但均以失败告终。自1974年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签订石油美元协议以来,全世界一直使用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石油美元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石油与美元挂钩,美国获得石油的交易结算权力[14],确保了美国稳固的美元回流结构,直接支撑了全球范围内的美元需求,构成了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础。同时,美国凭借其对SWIFT系统的主导,可以控制特定国家的石油交易结算,达到冻结资金、控制石油和资金在特定地区流入或流出的目的[15]。

2.4 市场权的内涵与特征

市场权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决定石油利益再分配最重要的石油权力。

2.4.1 市场权是油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油市场权是石油“三权”中的第三种权力。石油生产、运输、贸易和消费组成完整的石油产业链,石油供需的区域性不平衡,导致石油和天然气的跨国、跨地区流通和贸易,形成国际石油市场。没有石油的跨国买卖,就没有国际石油市场,也就没有当今发达的世界石油产业。因此,石油市场行为是石油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奠定了市场权力在石油“三权”中的重要地位。

市场权是油权国实现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的关键。市场权国可以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利用金融、政治甚至军事手段,将石油利益由资源国转移到本国,实现石油利益的再分配。市场权也是扼制竞争对手、提升地缘政治影响的重要手段。石油市场权力决定了消费国是否“买得到,用得起”。市场权国可以影响国际石油价格,调控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决定消费国的价格安全和消费安全,进而决定消费国的能源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因而市场权更具有战略层面的意义。

2.4.2 市场权源自国家的综合实力

市场权是在综合国力对比中产生的权力。市场权力的来源不同于资源权和通道权。资源权来源于国家领土的资源禀赋,是资源国与生俱来的权力。通道过境国凭借近便的地理属性,对通道拥有无可争辩的权力,有权选择通道的走向,参与管道的建设和运营。石油市场权并非源于自然禀赋,也不是由国家主权赋予的,而是以国家实力为先决条件,依靠综合国力、市场影响力和金融实力,依托政治、经济、石油等手段,在国际博弈中形成的影响他国和石油市场状态,实现国家利益的能力。获得市场权力的途径很多,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具备这种能力。

美国能在1973年与沙特阿拉伯签订“石油美元”协议,凭借的是美国的综合国力。当年,美国GDP总量为1.4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31%,比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总和还多。美国通过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邀请发达国家,共同建立了世界货币体系,使得美元成为世界普遍使用的货币。

2.4.3 市场权的行为主体是国家

同石油资源权和通道权一样,市场权的行为主体也是国家,即市场权国。市场权国的行为、获得权力的途径、追求的利益和实现利益的手段均反映了市场权行为的主体是国家。

市场权体现了国家意志。表面看来,参与国际石油市场活动的主要是国际石油公司、贸易公司、商业组织等。这些实体通过经营实现经济利益,服务于股东,纯粹是公司的经济行为,不属于地缘政治的研究范畴。但现实情况是,部分经济实体是国家的代表,是国家经济外交和能源外交战略的执行者[16]。2000年11月,俄罗斯批准《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基本要点》,其中专门有“对外经济活动和能源外交”的章节,强调要借助能源外交促进经济复苏和维护地缘利益。为此,俄罗斯通过重组公司来强化联邦政府对油气生产和销售的主导权,在天然气领域组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公司),指定俄气公司独家经营对世界的天然气出口业务,以强化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优势,服务于俄罗斯的地缘利益,该公司实际是俄罗斯实现地缘政治布局的重要抓手。此外,以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为代表的国际石油组织,自身并没有强制执行力,其做出的决定是国家间共识或博弈的结果。欧佩克贯彻的是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成员国的意志,其政策有时还受美国等消费大国的影响。

市场权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国家或政府并不是经济学所假定的追求经济利益的“理性行为体”,而是“战略行为体”。市场权国追求整体性的国家利益,其对经济利益的考量和评估要服从政治、安全利益。为实现这些目标,采用的手段也多是国家层级的,例如国家之间的合作,政府对货币、金融和油气市场的管控,甚至一国对他国的国家制裁。以沙特阿拉伯为例,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市场权国之一,沙特沙阿拉伯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干预并非只针对价格涨跌和市场份额,同样关注沙特阿拉伯及海合会国家在中东地缘政治特别是同伊朗等什叶派力量博弈中的优势地位,还要关注同美国等域外大国的关系。尽管2014-2016年间低油价加剧了沙特阿拉伯的财政压力,但与区域地缘博弈、美沙军事安全关系相比,油价调控只是沙特阿拉伯的次级目标。2015年2月,沙特阿拉伯曾明确提出,俄罗斯停止支持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是沙特阿拉伯限制石油产量的条件之一[17]。

2.4.4 市场权体现了石油利益再分配的能力

石油市场权是实现资源利益再分配的重要决定力量。资源国生产的石油经过销售环节,部分资源利益转移到市场权国,市场权国得到了石油差价带来的经济利益、贸易计价结算带来的石油货币利益等。市场权国还将掌握的国际货币、期货市场等的权力,作为与资源国和其他国家谈判的筹码,增强其地缘政治影响力。美国利用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支撑了全球范围内的美元需求,确保了美国只需要印刷纸币,就能获取石油资源,还通过石油美元形成了稳固的美元回流结构[18],构成了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础。

石油市场权是实现市场权国政治地位提升的手段。世界大国利用其市场权力影响着各国的政治决断和政策倾向,市场权力相对较弱的国家也利用其地缘优势和石油资源优势,不断争取政治地位的提升。

2.4.5 美国拥有最大的市场权力

一般而言,市场权行为体具有强烈的干预市场的意愿,但意愿受制于能力,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才具备影响他国的市场能力。市场权一般掌握在世界强国、地区大国和主要产油国手中,综合国力弱小、产量规模不大或对消费市场缺乏影响的国家,只能通过与大国的合作,分享市场权,增加市场权。

美国综合国力强大,市场权相对完整,在定价、贸易和结算三个环节均拥有远超他国的影响力,是当前能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2018年,美国的GDP达到20.5万亿美元,占世界的24%;美国在全球拥有超过750个军事基地,占据绝对的军事优势。页岩革命后,美国基本实现能源独立。能源独立明显减轻了美国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的包袱,加大了其在国际石油供应中的腾挪空间。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美元具有非对称性优势;美国拥有完善的期货市场和无可匹敌的石油美元。美国是货币交易结算工具的提供者,石油-美元计价机制和原油期货交易规则制定者,美国能够有效地控制世界原油市场,可以通过国内的货币政策影响国际油价。

2.4.6 市场权产生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

市场权国通过控制和影响国际油价和石油市场贸易,获得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市场权国获得的各项利益是市场权力的延伸和最终体现形式,是带给行为体的“实惠”。

政治利益主要是将市场权力作为与其他国家谈判和进行要挟的筹码,增强地缘政治影响力。例如,欧盟主导的《能源宪章条约》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贸易规则相挂钩,要求国际能源贸易基于“非歧视”“透明性”“国际贸易逐步自由化”原则,能源过境基于“过境自由”“非歧视”“契约至上”“不得将过境运输用作政治目的”规则,以此牵制俄罗斯、卡塔尔的供应垄断优势和天然气的油气挂钩定价机制。俄罗斯最终选择退出《能源宪章条约》,同欧盟围绕反垄断调查、《天然气指令修正案》②欧盟委员会将有权管理天然气过境运输政府间协议,对谈判提出某些要求或者禁止谈判。和《欧盟运行条约》③禁止任何在欧盟内部市场或其部分市场恶意利用一种或多种优势地位。展开全面的规则博弈。

经济利益体现在石油价格、市场份额和石油货币三个方面。石油价格高低直接反映了市场权国的经济利益。资源国希望将石油资源转换成财政收入,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政权的稳定。消费国则希望石油进口价格保持稳定,特别是不要因高油价造成经常性账户赤字、加剧经济社会风险。市场份额大小体现着资源国在石油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是市场权的长远经济利益。例如,沙特阿拉伯原油的开采成本极低,在国际油价很低时仍能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因此沙特阿拉伯更关心市场份额,在欧佩克围绕减产保油价或增产保市场份额的博弈中,沙特阿拉伯通常以市场份额的长期利益为主导。石油美元则体现着美国的霸权利益。石油美元是最重要的美元回流机制,只要石油依然被广泛需要,石油美元就为美元提供了释放压力的重要渠道,美国可以持续、不受约束地积累经常项目赤字和对外债务。

安全利益主要表现为市场供需的稳定问题,无论是消费国还是资源国都需要稳定的市场状态,以避免各类不可控风险带来的市场不稳定。对于资源国,需要稳定且广阔的消费市场。例如,近年来沙特阿拉伯在亚太广泛投资炼化、仓储项目,强化同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能源金融合作,其目的是锁定亚洲市场,通过合资炼厂等方式规避欧佩克的产量配额限制。对于消费国,能源供应安全更加重要。例如,日本提出“对日资源稳定供应国”概念,强调要增加从美国、加拿大等“稳定供应国”的油气进口,减少从“不稳定供应国”、经由不稳定的运输线的油气进口,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国家能源安全水平[19]。

3 市场权国

国际关系理论中,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政治实体或政治力量,包括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等[20]。

油权是石油地缘政治的核心,拥有油权的国家是石油地缘政治的参与主体,无论哪个国家,只要拥有石油生产、石油运输和石油市场中的某一项权力,就成为油权国。按照涉及领域不同,油权国分为资源型油权国、通道型油权国和市场型油权国三种类型[1]。

拥有市场权的国家我们称之为市场权国。市场权国是指能影响或控制国际石油市场和价格、提供石油金融工具和交易平台的国家,按市场权的权力类别可以分为资源型市场权国、消费型市场权国和金融型市场权国。

3.1 资源型市场权国

资源型市场权国是指拥有市场权力的资源国。资源型市场权国依靠其重要的出口国地位,通过增减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左右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形势和价格。

理论上,只要是石油净出口国,其产量的增减都能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和价格,但现实情况是,只有净出口量达到一定规模才可能产生足够的影响,规模小的净出口国不能成为市场权国。沙特阿拉伯是富余产能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和最大的石油净出口国。作为最典型的资源型市场权国[21],沙特阿拉伯在石油生产和出口量上的变动,都会直接影响世界石油供需形势和价格。例如,2019年9月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遭袭,石油出口能力在2天内减少了50%,国际油价在当日跳涨19%,创下自1991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随着国际石油市场格局的演变,个别国家凭一己之力越来越难以影响国际供需平衡。当前,控制世界石油产量和价格主要依靠资源国或消费国的联合行动,通过资源国之间的合作或资源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合作,形成固定或松散的联盟,商定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共同应对石油市场和竞争对手。较为典型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东产油国联合反美行动、欧佩克的限产保价政策和近年的“欧佩克+”减产联盟框架。

3.2 消费型市场权国

消费型市场权国是指拥有市场权的消费国。这些国家依靠其消费国的地位,通过调节进口量和选择进口国[22],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形势和价格。

同理于资源型市场权国,消费型市场权国需要通过合作,采取集体行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对市场的影响力。例如经合组织框架下成立的国际能源署,通过共享战略石油储备和分享市场信息,与欧佩克资源国联盟对价格和市场的控制相制衡。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在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韩国都是石油进口大国,但由于缺乏协调组织,资源国对东北亚国家分别采取歧视性的价格政策,在中国和其他亚太消费国之间互相制衡,形成长期的石油和天然气溢价。

3.3 金融型市场权国

金融型市场权国是指拥有市场权力的金融强国。这类国家拥有强大的金融实力,为石油交易提供国际交易平台、计价和结算货币以及结算工具,并通过这些金融工具的使用和政策调整,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形势和价格。

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和金融强国。美元是石油计价货币、石油贸易结算货币,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动能直接引发国际油价波动。纽约商业交易所的原油期货能直接反映北美地区的供求状况,也是世界原油期货价格的重要风向标。美国控制着石油交易结算的关键工具SWIFT系统[15],可以依托SWIFT系统监控世界资金流向、定点遏制对手金融系统。除美国外,其他金融强国,例如欧盟国家、中国和日本都建立了反映本地区供求状况的期货市场。而且,中国、俄罗斯和欧盟都在研究构建和尝试SWIFT之外的交易结算体系,试图结束SWIFT霸权。

4 获得石油市场权的途径

市场体量、交易平台和货币工具是市场权国体现市场权力的重要途径,而培育实体是落实政府意志、代言国家的重要载体,以此实现市场权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和影响,获得石油市场权。

4.1 依托市场体量

市场权国依托其市场体量获得市场权力。市场体量指市场权国石油进出口的规模和影响石油供需的能力,是对国际石油市场调控能力的物质基础。市场权国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与石油进出口规模和石油供需机动性有紧密的关系。

对资源型市场权国而言,理论上石油净出口量越大,参与国际石油市场活动的体量就越大,对石油市场供需平衡的影响力就越大。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是两个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2018年的石油出口量分别为4.4亿吨和4.2亿吨,两国的出口量总和达到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25%[2]。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举足轻重,针对2014-2015年的低油价情况,以俄罗斯为核心的非欧佩克国家和以沙特阿拉伯为核心的欧佩克国家组成“欧佩克+”,在2016年11月达成维也纳协议,减产180万桶/日,其中沙特阿拉伯减产60万桶/日,在欧佩克国家减产总量中占50%,俄罗斯减产30万桶/日,在非欧佩克国家减产总量中占50%,一举扭转了国际油价长期低位徘徊的局面。

作为市场体量的表现形式,石油出口的机动能力是获得石油市场权力的重要途径。资源国可以通过建设富余产能、增加国内外的石油库存规模、实现石油出口多元化等,扩大石油出口的机动性,提高应对市场波动的主动性。石油的富余产能指超过预期需求的生产富余能力,体现了一国石油生产的计划外容量和供应的机动性。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产能过剩,石油富余产能可以显著增强市场权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23]。通过扩大生产,富余产能不仅可直接用来调节石油供应,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还能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威慑效果,影响其他国家对市场前景的判断。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全球富余产能330万桶/日,其中沙特阿拉伯一国即占220万桶/日[24]。尽管美国是世界最强的石油市场权国,也只有在沙特阿拉伯的配合下,才能调控国际石油供应。

增加石油库存也是增强石油出口机动能力的一个手段。2019年9月,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遭袭,石油出口能力减半,但沙特阿拉伯在短时间内平息了石油市场波动,这主要受益于沙特阿拉伯保持着27天的石油供应储备[25]。这些储备不仅在沙特阿拉伯境内,还分布于埃及、日本、荷兰等重要消费市场[26],可在应急条件下满足履行合同义务的需要。

石油出口多元化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石油市场权力。出口去向单一的国家,其石油市场的话语权相对较弱,甚至会被别国利用,成为他国政治和经济博弈中的筹码。加拿大是最为典型的出口单一的资源国,2018年该国95%的石油出口至美国,其石油生产包括出口量和价格完全受制于美国市场。2018年8月后,因加拿大西部出口至美国的管道受阻,加拿大WCS原油库存积压严重,价格急剧下跌,9月的现货价格跌破20美元/桶,创下比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低40美元/桶的价差记录。

对消费型市场权国而言,理论上,其净进口量越大,对国际石油供需平衡和国际油价的影响力就越大。一些净进口量大的国家,例如东北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南亚的印度,以及欧洲大国,都是当今重要的世界石油进口大国。它们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规模大,市场权理应也大,实际上,影响石油市场权的因素多而复杂。在市场供需紧平衡状态下,市场权主要体现在供应侧,需求侧调控需要一个过程,很难体现权力、运用权力。一国进口量大,如果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低,例如对外依存度很高,战略储备规模不大,供应相对脆弱,就容易形成权力制约,被其他市场权国把控,从而对本国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增加国内石油供给、降低国内消费[22],增加石油库存和建设战略储备等方式,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是消费型市场权国提升市场权、规避他国制约的有效手段。2018年,中国政府提出加快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国有石油公司加大增储上产投入,国内原油产量开始止跌回升,天然气年增产再次超过100亿立方米,油气对外依存度增速放缓。此外,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上可再生能源规模最大的国家,对平衡进口油气依赖,提高能源保障水平,增强应对能源安全事件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大有帮助。页岩革命以来,美国油气产量大幅提升,跻身世界三大石油生产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2018年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降至18%,天然气已经实现净出口。美国走向“能源独立”,增强了对石油市场波动的调控能力,扩大了控制国际石油市场的腾挪空间。国家战略储备可以起到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平抑供应和价格波动的作用。无论是增加石油产量,还是运用石油储备,都是为了增加石油供应,但消费国和生产国实现的目标和获得的利益是不同的。消费国增加国内石油供应,可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一方面,增强本国石油供应的主动性,降低外部市场对本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冲击,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增大在国际市场的回旋余地,增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石油市场波动的能力,直至影响世界油气的供需平衡。

消费国通过共建、共享石油战略储备和分享石油市场信息,可提高需求侧的群体调控能力,共享市场权。消费国之间合作的最典型案例是国际能源署的石油战略储备和石油互保体系。1973-1974年,阿拉伯国家针对美国和亲以色列的西方国家采取石油禁运,直接导致第一次石油危机。1974年11月,在美国的倡议下,经合组织成立国际能源署,其宗旨是协调各成员国的能源政策,促进石油生产国与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按要求,国际能源署成员国必须建立至少90天消费量的战略石油储备,在石油供应短缺超过7%时自动启动石油共享计划。各国政府和石油公司必须公开石油供求信息。石油共享机制具有强制性,只要有3个成员国同意即可启动共享计划。因此,美国一旦受到阿拉伯国家的选择性禁运,就可以强制从其他成员国那里获得石油调配。

4.2 建设交易平台

市场权国通过建设石油交易平台来主导石油交易。建设原油期货市场是市场权国获得石油定价权和调控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原油期货市场为石油贸易商提供套期保值、投机套利的机会与场所,可以帮助发现石油价格、应对油价波动风险。对国家而言,建设交易平台可以获得设定基准原油和将本币作为计价标杆的权力,提高市场话语权和价格影响力,并推动形成以本国为核心的区域内统一市场。特别是对资源型市场国而言,期货市场可以直接提高本国资源的金融价值,对冲国际市场风险,为本国政府提供向国际石油市场施加政策影响力的平台。

长期以来,一些国家致力于改进现有石油定价体系,发展期货市场。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期货参照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通常比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低2~6美元/桶。俄罗斯从石油交易货币、交易地点、石油定价机制等方面挑战现行市场规则,核心就是在俄罗斯本土建立以卢布为结算货币的石油交易平台。2006年5月,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为扩大俄罗斯外汇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影响力,必须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建立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商品交易所,且该交易所应当以卢布进行贸易结算”[27]。亚洲范围内,日本、印度等国交易所都已经上市原油期货,都在争夺亚洲原油定价基准。经过多年准备,中国原油期货于2018年3月26日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上市交易,原油期货成交量和持仓量快速增加,日成交量已经超过迪拜交易所的阿曼期货,成为亚洲交易量最大的原油期货市场。上海原油期货对增强中国在石油定价中的话语权、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提升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4.3 提供货币工具

提供石油交易货币工具是金融型市场权国拥有石油市场权力的重要体现。货币工具包括石油交易环节中所必需的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和结算系统。当某国货币成为石油计价和结算货币时,该货币就成为所谓石油货币。石油美元就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石油货币。

作为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石油货币可直接影响石油价格和石油交易活动。1974年8月,美国同沙特阿拉伯签署了以美元计价石油的协议,美元成为石油唯一的定价和结算货币[28]。石油出口国必须以美元结算石油,以美元结算进口商品;而石油进口国必须先拥有美元,即需要出口商品获得足够美元。这样只要石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就必然在交易环节催生一国又一国的美元需求[29]。

对石油结算货币的争夺成为石油市场权争夺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以来,相继有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利比亚、俄罗斯、日本、沙特阿拉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尝试过挑战石油美元。最终,萨达姆和卡扎菲政权被推翻,伊朗、委内瑞拉和俄罗斯遭遇美国沉重的制裁压力,均未能实现建立地区主导性的本币计价和结算目标;日本和欧盟的日元和欧元结算比例仍较低,在石油计价领域无法同美元相抗衡。近年来,中国开展的人民币国际化,也对美元结算货币的地位形成了挑战。同美国处于敌视状态的资源国,希望用本币或第三方货币结算,规避金融制裁;而日本、欧盟等美国盟友希望借本币结算增强金融影响力,避免被金融制裁牵连。

国家间银行和金融机构交易结算必须有货币跨境结算系统。一国如果能控制跨境结算系统,就可以冻结他国资金、掌控和限制他国资金往来,使其资金“打不出去、汇不进来”。目前,SWIFT是银行和金融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跨境信息传递系统,为全球1万多家金融机构提供统一格式的跨境汇兑信息传递服务。银行间美元、欧元、人民币、英镑、日元等主要结算货币的结算业务必须经过SWIFT系统,一旦SWIFT中断服务,银行间将无法传递结算信息,石油交易也无从谈起。“9·11”事件后,美国财政部在本土建立了包含SWIFT所有记录的镜像数据中心,配合电子监听,可以实现对全球资金流向的监控,并对其他国家金融系统施加定点遏制。伊朗高度依赖石油出口,朝鲜高度依赖石油进口。在美国压力下,伊朗和朝鲜被踢出SWIFT系统,这使伊朗无法结算石油款,朝鲜无法汇出石油款,完全阻断了伊朗和朝鲜经由正常渠道开展的石油贸易。

当前围绕跨境结算信息系统的博弈已经成为市场权争夺的焦点。中国、俄罗斯和欧盟在双边、多边框架下都在研究构建SWIFT之外的交易结算体系,希望尽早结束对SWIFT的高度依赖。2015年10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部分外国企业可以直接用人民币结算,CIPS成为可以绕开SWIFT的重要平台。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之后,英法德三国联合建立“支持贸易往来工具”(INSTEX),用于同伊朗的药品、医疗设备和农产品贸易结算,伊朗则同印度(友固银行)和中国建立了卢比和人民币结算路径,维持了部分原油贸易。

4.4 培育实体

市场权的所有者是国家,但市场权的实现,需要代表国家利益的实体执行政府意志。国家政策和战略需要实体的实施,在政府无法或不适合直接干预的情况下,需要有实体作为操盘手落实政府的方案等。石油公司、智库、媒体、国际组织等都是市场权国将石油权力转化为国家利益的重要抓手。

发展中国家一般以国家石油公司为载体,强化国家在石油市场中的影响力,并以此实现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历史上,产油国的国家石油公司最初是政府为争取民族利益,争夺资源开发和市场权力的产物。当前,国家石油公司更多承担着国家油气工业发展的重任,不仅参与油气生产,还负责原油出口和价格谈判,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些实力强劲的发展中国家,已将国家石油公司培育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型国际化公司,成为实现市场权利益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俄罗斯几大石油公司先后与伊拉克及库尔德地方政府、利比亚、伊朗、埃及签订多份石油协议,布局中东地区,为国家外交开路,成为与军事武装并驾齐驱的对外力量。石油企业作为俄罗斯利益和话语的象征,已走在国家布局的最前列。

在市场化国家,石油公司多为私人资本建立的股份制公司,与政府机构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石油公司在一般情况下遵从市场规律,为资本增值服务,但是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约束石油公司的行为,使其为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服务,在特殊时期和特殊情况下,石油公司必须放弃自身利益,服从国家的意志和政治经济利益。例如,日本大型石油公司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广泛开展国际油气投资,积极执行日本将海外石油产量达到进口量30%以上的安全战略。

不论是石油公司,还是智库、媒体、机构投资者和非政府组织,都可以作为国家掌控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左右价格走势的载体和工具。这些实体通过参与能源外交和能源治理,向社会提供“展望”“分析报告”等公共产品,营造舆论氛围,甚至掀动“羊群效应”,增强国家在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

5 实现市场权利益的手段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在从产地到消费地的转移过程中,能产生各种经济和政治利益。市场权国获得市场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抽象的权力本身,而是为了利用所拥有的市场权力,实现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在经济利益上,资源型市场权国追求的利益表现在市场份额和合理的国际油价,消费型市场权国的利益表现在合理的国际价格和稳定的石油供应,金融型市场权国的利益表现在确立石油货币地位和石油交易结算规则制定者,通过调整自身政策,影响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和油价走势,达到打击对手,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在政治利益上,三类市场权国均表现为利用所掌握的石油市场权力,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和话语权,改善地缘政治环境,巩固和发展同他国的关系,保障国家社会稳定、政治与能源安全。

市场权国实现石油利益的手段多种多样,可以凭借其生产和消费地位,干预市场供应和减少石油消费;通过调整国内政策工具、主导舆论走向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平衡和国际油价走势,从而达到实现政治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打击对手的目的。

5.1 调节石油供应

市场权国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对世界的石油供应量,引导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和价格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减少石油产量和动用石油储备。

5.1.1 增加石油产量

增加石油产量是市场权国扩大石油出口规模和影响石油市场供需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些国家,根据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和油气供需形势,通过增加石油产量,向世界提供更多的石油,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石油市场是一个极端敏感而脆弱的市场,任何可能打破供需平衡的资源供应变化,哪怕只是重要资源国的表态,都会引起石油交易和价格的震荡。资源型市场权国正是利用这一特点,行使自已的市场权力。

增加产量和出口量、提高市场份额是资源型市场权国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30,31]。2015年《伊核协议》签订后,伊朗迅速提高了石油产量,从2012年受安理会制裁时的250万桶/日,增长至2016年超过400万桶/日。伊朗增产直接挑战了沙特阿拉伯在欧洲、东亚的市场份额,两国在欧佩克框架下就是否减产以稳定国际油价的矛盾十分尖锐,并导致多轮部长会谈破裂。沙特阿拉伯转而在2015年初大幅增产,将产量提高到超过1000万桶/日,并围绕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的传统石油买家定向降价[32]。俄罗斯也跟进选择增产,在2016年10月创下苏联解体后的最高产量1125万桶/日纪录。重要资源国竞相增加石油产量,争夺石油市场份额,最终损害了生产国共同的利益。最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等国不得不坐下来,形成“欧佩克+”减产联盟,协商一致,共同减产,联合应对过低的国际油价。

消费型市场权国可通过增加国内石油产量,即通过增加本国的供应来降低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提高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追求增加国内石油产量以降低对外依存度,经过40年的努力,美国随着页岩油气开发取得突破,走上了实现能源独立之路。

5.1.2 降低石油产量

降低石油产量是市场权国稳定国际石油市场和维护国际价格的重要手段,欧佩克限产保价政策最为典型。从过去的实践来看,每次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欧佩克都会召开成员国部长级会议,讨论石油供需形势,分配石油产量配额,并要求成员国按产量配额生产和销售石油。这种限产保价政策,在1985年前屡试屡成,效果显著。

2014年以后,受美国页岩革命和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国际油价不断下跌,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和地位受到冲击,在两国主导下,2016年12月,主要产油国达成“欧佩克+”的维也纳协议,欧佩克和俄罗斯、阿曼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共同参与联合减产,将总产量较2016年10月减少180万桶/日,“欧佩克+”减产协议在2017年生效,并两次延长,此举扭转了2014年以来的油价颓势。由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采取的联合限产保价行动,仍是传统限产保价政策的翻版。

5.1.3 动用石油储备

动用石油储备也是市场权国调节石油市场供应的重要手段。在国际石油市场供应出现短缺和国际油价出现大幅波动时,市场权国通常会选择动用一定数量的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储备。在1991年1月15日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前,受战争恐慌情绪的影响,国际油价持续上涨。1月17日战争爆发当天,美国和国际能源署国家联合动用石油储备,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将200万桶/日的战略石油储备投向市场,其中美国投放了112万桶/日,WTI价格应声大跌35.5%至20.63美元/桶,国际油价回落到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能源署释放战略储备有效地补充了因战争造成的石油供应短缺,人为平抑了全球石油市场震荡。2019年9月,沙特阿拉伯两处石油设施遭袭后石油出口能力减半,油价创下1991年以来的最大日涨幅。沙特阿拉伯能在14天内将石油出口恢复到正常水平[33],这主要得益于其保持的27天的石油供应储备。

5.2 减少石油需求

减少石油需求是消费国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削弱他国市场权力的重要手段。从实现的目标和达到的效果来看,降低石油需求与增加石油供应,具有相似的作用,都能影响国际市场的供需平衡,但两者的影响作用差异很大。由于石油消费带有刚性特征,调整周期较长,对市场的影响不像供应侧那样立杆见影,在短期内往往显示不出消费型市场权国的作用。

实现能源转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都是消费国减少石油需求的重要措施[34]。日本本土石油资源匮乏,经历过两次世界石油危机之后,痛定思痛,一直致力于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进而降低石油的进口依赖。目前,日本石油消费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已经从1970年的80%下降至40%。日本也成为大型发达经济体中能源密度最低的国家。中国作为世界发展最快的能源消费大国,十分重视清洁能源的发展,2018年中国水电、核能、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经达到14.3%,其中水电、风电、太阳发电装机规模和总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对控制石油对外依赖持续快速上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5.3 调整石油交易政策

市场权国对石油交易政策的调整,主要是通过监管政策控制原油期货市场的货币进入规模。期货监管越松,金融炒作因素对国际石油市场扰动的可能性和程度就越大,投机资本的进出越频繁,就越可能造成油价的波动,产生极高或极低的油价。金融型市场权国通过调整期货政策,可以对全球石油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政府大肆放松石油期货监管,直接引发油价暴涨。2000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石油被视为“第三类商品”,基本上排除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管制之外。CFTC在2008年的报告指出,WTI原油期货交易量的70%是投机。2007年,全球石油贸易的现货交易量为20亿吨[35],而当年期货交易量超过130亿吨,疯狂投机致使油价攀升。

美国在奥巴马时期,快速收紧石油期货监管,加速了油价回落。奥巴马在竞选时承诺加强对离岸期货交易所的监管,包括同外国政府互换期货交换信息等。2008年下半年,在监管压力下,大量资金撤离期货市场,原油多头持仓量由最高的2.68亿桶减少至2亿桶左右,最低降至1.6亿桶,并一度出现净空头状态,投机者对油价走势的预期发生根本性改变。

5.4 调整货币政策

当市场权国的货币成为石油贸易中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后,就可以根据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调整货币政策,以维护本国利益。美元是当今石油交易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石油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美联储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窗口政策、法定准备政策等手段,影响货币供应、利息和汇率,并最终影响国际油价。

美元汇率与油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美元汇率变化会实时传导到国际油价,引起油价波动。在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维持低利率政策,以美元贬值维持全球流动性泛滥,直接造成2005-2008年国际油价脱离供需基本面的暴涨。2006年8月之后,美联储连续降息,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利息水平下降3.25个百分点,美元对14种世界主要货币都出现贬值,美元指数从2007年初的83.68跌至年末的78.47。到2007年末,相对1985年实际价,美元贬值51.9%。而油价从2007年1月3日的58.32美元/桶,猛涨至12月31日的95.98美元/桶,油价涨幅达64.57%。到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结束衰退周期,又率先退出量化宽松,美元加速升值,国际油价开始大幅下跌。2014年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结束长期国债购买计划,停止量化宽松,美元指数快速涨至100,欧元、日元和黄金迅速走跌,国际投资者纷纷从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投资中撤出转持美元资产。每盎司黄金与每桶石油的价格比例在一月内从超过20降至15.66,反映了美元坚挺而加速油价下跌。

5.5 实施歧视性政策

制裁和垄断是市场权国实现政治经济利益的政策工具。一国或国际组织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对特定国家实施歧视性的限制政策或行为,阻止或削弱其利用市场权力获得政治和经济利益。

石油领域的制裁手段包括禁止石油进出口,禁止石油贸易相关的货币结算和依据国内法制裁他国公司的长臂管辖等。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阿拉伯产油国集团对亲以色列国家的石油制裁。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10月17-22日,阿拉伯产油国宣布对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联合减产并直接提高海湾原油标价,国际油价从1973年初的2.95美元/桶,暴涨至1973年底的11.65美元/桶,在制裁压力下,日本、一些欧洲国家放弃对以色列的外交支持。

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和金融霸权,开始对敌对国家,例如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实施长期制裁。2018年5月,美国重启对伊朗全面制裁,几乎覆盖伊朗油气对外合作的全部领域,包括油气投资、油气贸易、金融和保险服务、船运业务等。美国还要求伊朗的原油进口国在180天之内逐步减少自伊朗的原油进口量,并最终到“零”进口。而美国对朝鲜的石油禁运,表现为市场权强国对弱小国家的制裁。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金融制裁,是将美元霸权和石油霸权捆绑在一起施加的“石油+美元”制裁[36]。按美国的制裁法令,禁止这两个国家使用美元和SWIFT系统,这实质上是剥夺了两国开展石油贸易获得利益的资格。

垄断是市场权国利用市场地位优势,获得石油政治经济利益的又一重要手段。普京执政后,大力整顿国内油气生产,强化中央政府和少数国有企业对油气生产和出口的垄断。2006年7月,俄罗斯出台《联邦天然气出口法》,指定俄气公司拥有俄罗斯管网运输和天然气出口的独家经营权。随后,俄气公司对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气田进行了大规模收购,强化作为天然气出口商的垄断地位。俄气公司垄断模式的形成,直接导致俄对华天然气合作的重新洗牌,俄气公司成为中国天然气进口的独家谈判对手[37],原先中国面对的尤先科、露西亚等多元化天然气供应主体不复存在。俄气公司对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谈判要价能力也大幅增强,成为了俄罗斯实践“东向”地缘战略的重要能源支点。消费型市场权国主要通过原油进口管制的办法,获得合理的石油进口价格和稳定的供应来源。2015年前,中国原油进口实施严格的管制措施,只有数家国有石油企业持有石油进口权,对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促进石油石化工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5.6 影响市场心理

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心理预期会对油价产生重要影响。市场权国可以利用金融资本逐利的本性,通过舆论引导、制造地缘政治热点事件等,达到调控石油市场和国际油价的目的。

舆论导向是市场权国利用其强大的市场分析或影响力塑造市场心理的重要工具,其背后是市场话语权的博弈。市场权国通过权威机构或重要人物发声,经媒体造势形成舆论,起到左右市场风向、影响市场参与者行为的效果,部分舆论还有地缘政治目的。石油市场中,天然地存在“羊群效应”、反馈交易等非理性交易行为[38]。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和媒体联手可以“主导价格摆动、影响市场准入,对石油市场重大事件进行新闻审判”,对石油金融市场产生系统性影响,直接制造和加剧短期的石油价格波动[39]。高盛公司对高油价的预测是塑造舆论预期、扭转和带动石油市场资本投资风向的典型代表。2008年初,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以高盛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仍鼓吹油价将继续“超级暴涨”,形成锚定“期望预期”的循环。高盛在2008上半年多次发布报告,预计2008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均价为140美元/桶,未来两年内可达到200美元/桶。类似舆论加剧了针对油价暴涨的金融投机,助推了油价暴涨。

市场权国还可以通过威胁、发布诱导性消息,造成市场对石油供需形势的担忧,引发市场恐慌,助推油价的飙升和暴跌。美国重启对伊朗制裁之后,伊朗强硬派多次表示“伊朗有能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引发市场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担忧,导致油价上升。哈梅内伊的首席军事顾问强调:“伊朗与美国在波斯湾的任何冲突,都将会造成油价上涨100美元/桶以上。”

5.7 暴力干预

国家间不能用和平方法协调彼此的利益时,有时候会采取武力或暴力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暴力干预属于市场权中的极端手段,包括发动战争和实施“颜色革命”等推翻他国政权,直接剥夺他国的贸易权力,达到满足自身利益的目的。

早期,世界列强主要是通过诉诸武力的方式获得他国的市场权。伊拉克战争是通过战争手段剥夺其市场权力的典型例子。2000年11月,萨达姆政权宣布石油出口以欧元计价,伊拉克成为首个挑战石油美元计价规则的国家,这触动了美国颠覆萨达姆政权的忍耐底线。2003年3月,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战争,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战后,美国帮助伊拉克建立了全新的石油工业管理体制,制定了石油对外开放政策,取消了海湾战争以来实施的对伊拉克石油禁运,将伊拉克原油官价重新与迪拜交易所的即期合约挂钩,从而让伊拉克石油出口和石油结算回归到美元体系,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获得了其石油市场权。

通过战争推翻他国政权,剥夺其市场权力和石油利益,不仅成本大,还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唾弃。当前,通过“颜色革命”,推翻一国政权,间接获得石油市场权力,已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惯用做法。

6 结论

石油市场权是油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石油地缘政治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从石油市场权的要素、内涵和特征入手,研究了市场权的权力构成,获得市场权的途径,以及借助市场权实现石油利益的手段。围绕石油市场权的竞争和合作是世界大国和地区大国间能源关系的重要内容。市场权国参与国际石油市场活动,既是经济行为,更是政治行为,涉及相关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因而是各国必争的权力。研究石油市场权,有助于我们掌握获得市场权力的途径和实现利益的手段,有利于预判国际石油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研判地缘政治热点问题和国际政治关系走向,对中国超前制定能源供应风险应对方案,提升中国能源治理水平和国际合作中的话语权有重要作用。

中国是需求增长最快的世界能源消费大国,油气安全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主题。在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当下,由于美国正在由能源消费大国转变为能源生产大国,能源独立使美国有更大的挪腾空间,中美能源关系因此正在发生改变。以前,中美都是能源消费大国,在能源保障供应上,利益有交汇点。如今,美国成为生产大国,中美两国利益交汇点明显减少。美国地位的转变,将直接导致其对世界产油区政策取向的改变,由保障美国进口石油的安全转向保证出口的安全,把争取更多市场份额、控制主要产油区、把控石油供应变成打击政治对手的手段,这将从根本上增加中国油气保障风险和成本,甚至威胁中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石油消费国,一是要防止对手利用其掌握的市场权,危害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二是要控制消费过快增长,增加机动供应调节能力,增强进口多元化;三是要增强形势研判能力,应对各种地缘政治风险。石油贸易是“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消费国之间、消费国和资源国之间的合作,减少石油贸易的政治干预,降低石油贸易的政治份量,将石油贸易变成纯粹的市场经济行为,从而建立平稳、公平的国际石油市场,有利于实现资源国和消费国的油气安全互保和国家利益捆绑,有利于打造油气利益共同体和人类能源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石油市场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石油石化展会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探索当前形势我国的石油市场营销策略
这两年石油买卖依旧热
新形势下我国石油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商品指数金融工具化对石油市场的影响
近两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及2017年国际原油价格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