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隐人格观的三个基本问题
2020-03-14郑琳刘建榕
郑琳, 刘建榕
(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7)
一、引言
在生活中,有些人相信“三岁看老,七岁看大”,有些人则相信人的性格一直在改变。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解读,或许与每个人持有的内隐观(Implicit Theories)有关。个体的内隐观指的是每个个体心里都拥有的一套对事物(如智力、道德等)的朴素理论,这种理论是处于个体潜意识之中、难以清晰表达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时常受到这些理论的影响[1-3]。
(一)内隐人格观的提出
关于内隐观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学习动机领域[4-6],而内隐人格观(Implicit Theories of Personality)的提出,让其研究范围拓展到了社会情境领域。内隐人格观是指个体头脑中已存在关于人的基本特性的认知图式,并在判断个体特性时,会无意识运用这些图式[2,7]。与其他内隐观一样,也存在两种不同的内隐人格观,按照人的特性是否可塑来划分,可分为实体观(Entity Theory)与渐变观(Incremental Theory)[1]。实体观者认为,人的特性是固定不变的,他们更倾向于从某些实在的特质(Fixed Traits)来理解人的行为。而渐变观者则认为,人的特性是动态的、发展的、可塑造的,这类人较少从人的特质出发来理解人的行为,而是更关注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其他环境上与心理上的调节因素(Mediators)的影响,如将考试没有通过的结果归因于考试策略的使用。
(二)内隐人格观的研究与三个基本问题
从认知上来看,不同的内隐人格观会带来个体认知模式上的差异,如渐变观者比实体观者更能注意到情境的影响力,试图从情感、动机等其他方面来解释个体的行为[8-10];而实体观者比渐变观者更容易对群体产生刻板印象,认为特质决定行为[11-13]。除此之外,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存在差异,实体观者更易以一种评价性方式知觉他人信息,并做启发式加工;而渐变观者更集中理解他人行为发生的动态过程,综合所有信息后,再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判断[13-14]。从行为上来看,实体观者会倾向于以成绩为目标,更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追求积极评价,避免消极评价;而渐变观者更多以学习为目标,在意自身能否提升技能,追求学习和掌握新知识[2- 3]。
从以往研究来看,研究者们更多地注重某一特定领域(如智力、人格等)的内隐观,并且习惯将实体观与渐变观当作相互对立的两个极端,同时,大部分研究成果似乎都在强调渐变观者所具有的优势。但是,个体赞同实体观,就一定是反对渐变观吗?持有实体观的个体可以同时持有渐变观吗?渐变观带来的行为后果总是好于实体观带来的行为后果吗?另外,在智力领域持有实体观的个体,一定在道德领域也持有实体观吗?上述问题可概括为三个基本问题:第一,实体观与渐变观是一个维度的两极还是两个维度?第二,渐变观比实体观更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吗?第三,实体观与渐变观具有跨领域的一致性吗?下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论述。
二、实体观和渐变观是一个维度的两极还是两个维度?
实体观与渐变观是属于一个维度的两极(如快与慢)还是平行存在的两个维度(如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好并不意味着动手能力差)?
在内隐观的早期经典研究中,研究者们考虑到渐变观的高社会赞同性也许会影响被试对实体观的赞同,故早期采用的测验量表一般是考察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同或不认同关于实体观的陈述,如“一个人的特质是不太能改变的”等。以某一分值为界限,成绩高于它的被试为渐变观者,成绩低于它的被试为实体观者。这种研究方法的基本前提假设便是实体观与渐变观属于一个维度的两极。而在此之前,研究者们并没有验证实体观与渐变观是同属一个维度,还是两个不同的维度。目前两种观点均有研究者支持。
(一)实体观与渐变观属于两个维度
关于内隐人格观的维度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实体观与渐变观是双维的。心理学上许多研究都证明个体的心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在内隐人格观的研究中,“不认同实体观的个体一定是渐变观者”,这样的推断过于简单粗糙,存在缺陷。反对这种观点的研究者同时对原有的测量工具提出质疑[15-16],他们在对内隐人格观进行研究时选择在其中加入属于渐变观的题项以供被试使用[17]。如Mc Connell[18]编制的问卷采用5个题项,其中2道题属于实体观,如“每个人都是属于某一特定类型的人,并且没有太多事可以改变它”等;另外3道题属于渐变观,如“所有人都可以改变他们最基本的品质”等。Spinath[19]认为对人格特质的描述应该更全面,故以大五人格的5个因素为基础编制内隐人格观问卷。其中,每个因素都作为一个维度,每个维度4道题,共20题,每个维度选择4个形容词(2个积极词,2个消极词)对该维度进行描述,4个形容词将分配到4道题中,每题中包含1个形容词。4道题中,3题为实体观的表述,如,“如果一个人小时候不是个X(X为形容词)的人,那么即使她/他努力尝试了,长大以后也不会是个X的人,”; 1题为渐变观的表述,即“你有多X,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5个维度题目表述方式相同,只有形容词在变化。
(二)实体观与渐变观属于一个维度的两极
第二种观点认为,实体观与渐变观属于一个维度的两极。在个人构念系统中,有一个二分法定理(Dichotomy Corollary),即世上的构念要有存在的意义就必须具有二分性[20]41-45。根据此理论,内隐人格观这个构念也具有二分性,即实体观一定是渐变观的反面。这种观点得到了统计学上的证明,如成子娟与侯杰泰[21]将实体观与渐变观的单维度假设和双维度假设都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出来以进行对比,最后构建出的“内隐观的五属性模型(McU)”支持了实体观与渐变观同属一个维度的观点。也有研究者考虑到被试在填写自陈式人格量表时常常出现隐瞒现象,而编制投射测验来测量被试内隐人格观[22]。在编制新工具过程中的统计分析结果也同样支持了实体观与渐变观同属一个维度的两极之假设。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实体观与渐变观维度的讨论,与其研究方法的创新紧密相连。在做内隐观研究时,对其维度问题的考虑是不可避免的。除了统计学上的证据之外,这两种观点均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加以佐证。若能在研究方法上进一步有所突破,那么,关于内隐观的维度问题的讨论及其证据也会更多。
三、渐变观比实体观更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吗?
渐变观者在任何情况下总是比实体观者更具有优势吗?心理学家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大部分研究结果都支持渐变观比实体观更具优势;但也出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实体观在某些场合中比渐变观更有利于个体发展。
(一)渐变观更有利于个体发展
一些研究表明,渐变观总是优于实体观的。具体表现为:实体观者会更容易对逆境采取消极反应,由于他们习惯于把失利归因于特质,所以更易陷入无助状态;而渐变观者则能更好地考虑综合因素,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与心态[3]。在学业领域中,相比于持实体观的学生,持渐变观的学生不仅在学业成绩上表现得比持实体观的学生更好,而且在情绪调节、身心健康的保持上也做得更好,报告的抑郁症状情况也较少[23-24]。如在对九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与学年的第一周相比,学年末期实体观者报告了更大的压力,身体问题与学业问题都更严重。而如果运用渐变观思想对他们进行短暂的认知干预,与控制组相比,干预组的消极反应更少[24],这似乎说明利用渐变观思想对学生进行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调节学业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而在决策判断领域的研究结果也一样,研究发现,面对负面的结果,实体观者会以消极眼光看待投资对象,由此产生逃避行为;而渐变观者更习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认为通过努力便可以找到更好的决策方案,每次选择都是新的开始,从而产生更积极的行为[25-26]。
(二)渐变观不一定更有利于个体发展
而另一些研究证明,渐变观对个体发展的好处也存在一定局限。如同样在学业领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会发现很多任务不是通过努力就可以解决的,此时个体便会采取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或拖延的应对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不受失败的威胁[27],而关注努力的渐变论者在面对这样可能失败的情境时会表现得更积极、更好吗?Niiya,Brook和Crocker[28]对此进行了3个实验,实验1考察了不同内隐人格观的个体在面对不同难度任务时,是否都会出现自我妨碍,及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Academic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在其中的作用。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指的是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受到学业领域事件影响的程度,学业自我价值权变性越高,说明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受到学业事件的影响越大。实验中,主试告知被试接下来要参加一场简单或困难的学业考试,考试前可以选择听增强表现或削弱表现的音乐结果发现,当得知要面对困难任务时,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高的渐变观者更多地选择听干扰任务的音乐,而实体观者在两种任务难度下都更愿意选择促进任务的音乐。这说明当渐变观者的自我价值感与学业成绩高度相关时,他们比实体观者更害怕自己做不好,在面对任务困难时,更容易表现出自我妨碍。实验2进一步考察不同内隐人格观个体在面对不同难度任务时,是否会选择通过避免练习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及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在其中的作用。实验中,主试同样告知被试接下来要进行一场简单或困难的考试,被试可选择在正式考试前继续练习或停止练习。结果发现,在面对困难任务时,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高的渐变观者练习的次数比在简单任务中更少,并与实体观者无异,说明当渐变观者在意成绩时,面对可预见的失败,他们也会通过退缩来避免潜在的失败风险。实验3考察当面对无法避免的失败,不同内隐人格观的个体在可以使用或无法使用避免练习的策略来进行自我妨碍时,他们的归因情况与自尊情况,及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在其中的作用。实验要求被试进行远距离联想测验(Remote Associates Test,RAT),即要求被试根据提供的三个词汇线索,写出另一个与三个词汇有关联的词汇。其中,一半的被试直接进行正式实验;另一半被试先进行练习。为了让被试均有失败经历,正式的RAT题目难度比练习的RAT题目难度更大。结果发现,对于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高的渐变观者来说,练习后失败比不练习后失败汇报了更多的能力归因与更低的自尊,说明他们认为努力后失败意味着缺乏能力及失去自我价值。
这3个实验结果说明,当渐变观者的自我价值感与学业成绩高度相关时,面对潜在的失败风险,他们也一样会进行自我妨碍,而当他们付出努力却无法取得相应的进步时,他们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除此之外,在决策判断领域,由于实体观者对投资对象持有消极的态度倾向,反而能使他们免受进一步的利益损失。如研究发现,持有实体观的老年人可以更快放弃他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目标[29]。而渐变观者在面对失败的决策时,却期望能通过接下来的决策扭转自己的不利局面[30]。他们通常对再次决策的结果抱有更加积极的期待,而这也让渐变观者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实体观者倾向于选择与比自己更差的个体作比较,虽是展现消极的姿态,但预防了威胁的进一步伤害;渐变观者会主动研究比自己更好的人的策略,呈现积极的面貌,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但若是多次努力仍得不到结果的改善,便更容易产生低自尊。而不管是消极取向行为还是积极取向行为,在某一特定情境下,都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
为什么采用渐变观的观点来对实体观者进行心理干预呢?这可能是因为社会倾向倡导积极的行为取向,希望通过帮助学生优化归因方式,更好地解决生活与学业中的大部分困难,改善学生习得性无助的情况,促进个体的发展,故渐变观存在更高的社会赞赏性。正是这种高社会赞赏性影响了我们对实体观与渐变观的看法。
四、实体观与渐变观具有跨领域的一致性吗?
个体可以在多个领域(人格、道德、能力等)持有自己的内隐观,但内隐观具有跨领域的一致性吗?比如在能力领域持有渐变观的学生,在人格领域也会持有渐变观吗?关于这个话题,研究者们也有两种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内隐观具有相对独立性,即个体在每个领域都有独特的一套内隐观;另一种是认为内隐观具有相对一致性,即个体的内隐观在不同领域都共通一致。
(一)实体观与渐变观不具有跨领域一致性
有研究结果支持第一种观点(个体在不同领域的内隐观均有所不同)。个体在每个年龄阶段均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对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发展更加多样化的能力来适应比以往更丰富的生活阅历,而在这一过程中,会形成对智力与人格多角度的看法[31]。胡心怡和陈英[32]将大学生在智力与人格领域的内隐观分为智力与人格均为实体观型、智力与人格内隐观适中型、智力与人格都持渐变观型、智力实体观而人格渐变观型,结果发现4类大学生不仅在内隐智力观和内隐人格观上的得分都具有显著差异,其应对水平与抑郁水平上也有所不同。Dweck等人[1]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发现道德、能力与一般世界观的内隐观是相互独立的3个因子。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不同领域内隐观相对独立。
(二)实体观与渐变观具有跨领域一致性
也存在支持第二种观点(内隐观不会随着领域的不同而变化)的研究。如在成子娟和侯杰泰[21]的研究中发现,中国的高中生在个性、智力、情绪、创造力、道德5个方面存在共通一致的内隐观,即存在一种主导的内隐观对学生在5个领域的看法产生影响,他们的结果与Dweck[1]的结果不同,但他们认为只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这5项因子可以提取出一个更高阶的因子,横跨各个领域主导个体的内隐观。Spinath等[1]也发现,个体在智力、人格及特殊能力上的内隐观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表明在某一领域内隐观在很大程度上能预测另一领域的内隐观,说明内隐观具有相对一致性。
以往的许多研究大都针对内隐人格观这一单领域的内隐观进行研究,只探讨实体观与渐变观的不同认知模式、情绪反应与行为方式。现已发现中学生与大学生的内隐观在人格与能力的跨领域一致性研究中得到的结果不同[21,32]。未来可以考虑进行更多的内隐人格观与其他领域的内隐观的整合研究,从而完善并推动内隐观的发展。
五、小结与展望
第一,实体观和渐变观是一个维度的两极还是两个维度?心理世界纷繁复杂,除了统计学上的证据之外,这两种观点均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加以佐证。纵观现有研究可以发现,内隐人格观的维度研究与其研究方法相辅相成。在现有研究中,研究者大多采用自陈式量表来测量个体的内隐人格观,但这种研究方法依然会因社会对渐变观的赞许而难以确定个体真正的想法,也无法对内隐人格观的维度争论提供新角度的证据。而将投射测验法引入内隐人格观的研究后,消除了社会赞许性的影响,也为内隐人格观的单维度观点提供了新的支持,但该研究方法也存在记分系统不完善等问题。目前已有研究者考虑寻找内隐观在认知神经上的证据,并取得一定成效。如Mangels等[33]采用ERP技术的研究发现,智力实体观者与智力渐变观者对负面信息的反馈存在差异,智力实体观者表现出一种增强的前额叶P3成分,此成分常被认为与证明能力的事件相关。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进一步结合眼动、脑电等技术,通过分析个体的生理指标,对内隐人格观的维度问题进行探讨,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考虑到自陈式量表题目表述过于宽泛,投射测验与真实生活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未来的研究也可考虑采用更具生态效度的方法,如访谈法、日记追踪法(Daily Diary)等,要求被试直接报告对生活事件的想法及原因,分析其是否在不同事件中表现出不同的内隐人格观,在回答内隐人格观维度问题的同时丰富内隐人格观在质性方面的研究。此外,内隐人格观是否仅包含潜意识中的“内隐性”,这点也有待商榷。当前的研究方法尚不能很好地对意识与无意识进行分离,同时,研究者也提出用“心理模式(Mindsets)”来替代“内隐观”[34],这是否意味着内隐人格观也存在“外显性”? 其“内隐性”与“外显性”是一致的还是存在分离?其“内隐性”与“外显性”是否对维度问题持有不同观点?这些问题也值得进一步考虑。
第二,渐变观比实体观更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吗?一般认为,渐变观总是优于实体观的,但渐变观也并非十全十美,实体观也并非完全处于劣势地位。但渐变观持有者面对挫折时表现出的积极姿态是社会所倡导的,更有利于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对实体观与渐变观进行优势比较,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需要在学业、人际交往等领域对实体观者进行干预。目前的干预大多在教育领域,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可考虑扩大干预的领域,具体来说,基于实体观与暴力[35]、成瘾[36]等不良问题行为高度相关,同时实体观者也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刻板印象[11-12],那么渐变观的认知干预在民族团结、社会服务、道德建设、企业管理等领域上的应用价值均有待挖掘。但我们必须要知道,渐变观也并非绝对正确。个体由于小时候个体面临的任务难度有限,且频繁的练习能让其充分掌握,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所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有些任务即使努力了也可能无法达成。此时,相比于实体论者,渐变观者更容易因想方设法地“一条路走到黑” 而付出一些成本与代价。故在未来的应用中,需考虑更复杂现实的情况,并结合实体观与渐变观发挥优势的边界条件,采用更加灵活、具体的方法帮助内隐观不同的个体走出困境。除此之外,目前的应用更多地集中于青少年,较少考虑对中老年人的内隐人格观进行认知干预,但实际上,中老年人的内隐人格观不仅与其自身心理健康相关,也影响到对下一代的教育与培养。如持有实体观的家长更倾向于只表扬孩子的成功,批评孩子的失败,这迫使孩子在成长中体验到更多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1]。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逐步拓宽干预的年龄范围,使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都得到帮助。同时,也要更多地考虑内隐人格观与心理障碍之间的相关,目前的研究已关注到内隐人格观与个体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37],未来的研究可考虑内隐人格观是否与适应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障碍的形成有关,丰富内隐人格观的临床研究。
第三,实体观与渐变观具有跨领域的一致性吗?目前存在的两种观点都具有证据支持,内隐观可能在针对不同维度(如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年龄组等),或不同领域(如学业领域、社会交往领域等)的整合研究方面均表现出不同,也可能存在更高阶的统一。由于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利用个体内隐人格观与其他领域内隐观的共同作用来解释个体行为,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从研究内容上来看,首先,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进行更多地进行内隐人格观与其他领域内隐观的整合研究,全面探查内隐观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一般认为,实体观者更愿意选择对自己社交能力威胁较少的社交活动;渐变观者更乐于社交,以期增长自己的社交能力[3]。而当今社会出现了许多自称为“伪外向者”的个体,在外人眼里他们风趣健谈,可他们却自认为是个内向者,这样的个体是否是由于社会阅历的提升,在人格上持实体观而在社交能力上持渐变观?他们的认知方式与行为是否又异于在人格与社交能力上都持实体观或都持渐变观的个体? 其次,目前大部分的研究均将内隐观作为前因变量,少有研究将其当作结果变量。研究者发现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个体内隐智力观形成的因素之一[38- 39],对儿童给予不同的关注(特质/努力),会启动儿童不同的自我理念与归因模式,最终会使儿童面对挫折时产生不同的反应[40]。那么其他领域内隐观又是如何形成的?不同内隐观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影响因素?未来研究也需对内隐观的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拓展内隐观研究的理论价值。
另外,从毕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有研究表明,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智力实体观的倾向性会越强[41],那么这种倾向性是否发生在所有领域?每个领域又是否有变化的关键期?未来的研究也可尝试从这个角度进行探讨。内隐观的研究尚存在大片空白,等待研究者们投身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