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14郭华

人物画报 2020年29期
关键词:差异课堂教育

郭华

摘 要:差异教学的实现途径和实施原则,开展差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效率,本文探讨了差异教学的概念和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期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提升地理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差异教学;初中;地理

就初中地理学科来说,差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在知识储备、个性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学习内容、学生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来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初中教学差异教学概述

差异化教学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一刀切”灌输式的学习教学特点和教学节奏,强调教学输出差异化和精准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成长过程中接受了不同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差异教学是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成绩作为标准,意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调整影响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来满足学生个体进步和成长的需求,以期能够满足学生在实现最低要求的基础之上实现个体的突破,共同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增长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那么同样,每一个学生也是不能复制的。

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来说,每个人的学习基础都各不相同,这差异教学的合理性所在。差异教学的核心是因人而异。差异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分层,实施方式是个性化的输出。那么在进行差异教学时,能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大课堂形式呢?笔者认为这也是不现实的。过度地强调个性,就失去了集体教学统一性,显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

二、初中地理差异教学的意义

1.弱化教育的不均衡

在基础教育阶段,“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对于一些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又要用同一根指挥棒来指挥,那么对于学生个性的压制和学习兴趣的削减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保护学生的天性

在这个追逐个性的时代,保护学生的个性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对于生长在21世纪的初中生来说。追求个性是他们人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如果教师还是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则不利于他们发展自己的长处和个性,培养出的人才也只是标准化的复制,毫无生机与意义。

3.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提高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具备将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适合学生的教学是参考学生的心理承受和生活环境的教学。具体到地理学科来说,提倡走出教材,建立开放式的学习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自我探究力和应用能力。

三、初中地理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关注程度不够

从教师角度来说,有些教师习惯于沿用多年固定化的教学内容,在授课方式上也是千篇一律。那么对于新的教学理念理解的不是很透,积极性自然不高。涉及差异教学、个性化教学等名词,只流于表面,而没有深入地去做研究,更没有去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教师缺乏相应地培训

本来初中教师的教学负担也比较重,如果没有学习的平台,那么更就挫伤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当前关于教育学习的平台比较繁杂,教师也很难有精力专门针对分层教学在抽出精力去贯彻和实施

3.应试教育带来压力

应试教育这个指挥棒不利于分层教学的开展,在同等的评判体系之下,很难展开差异评价。现在学校和家长都对学习成绩比较关注,贸然去探索差异化教学,有的教师认为是对学生学习的过度放松,而优等生的学生则认为是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和关注,很难得到家長的支持和认可。

4.学生自身的抵触

有些学生适应了课堂灌输式的方法,对于差异化教学所带来的小组讨论、微课等新授课方式很难接受。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相对于语文、数学、外语来说,地理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稍显逊色。所以他们对老师差异教学的配合度也随之降低。

四、初中地理差异化教学策略

1.做好教师培训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接纳新兴教学方式的积极性,吃透《地理课程标准》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虽然是地理教师,也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领者。作为教师,也要积极学习新知识,利用网络以及教学交流等方式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将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应该了解到学生个体以及不同的班级之间学生存在的差异。在日常教学中和课后作业中多观察、多比较,善于走入学生群体,做深入地了解与研究。

2.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以优异、一般、较差的成绩来探索符合学生学情区域内的目标。对于接受能力很高,对地理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难度较高或者课外的地理知识来满足他们对于地理学科的探索;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在巩固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去做挑战性的题目,会更加实际一些;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立足教材,巩固好基本的知识点,提升一下地理的学习兴趣才是核心。

3.开展差异化教学

笔者在上《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课时,采取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回忆和复习上一课《河流》中,挑选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进行提问,检验他们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讲到黄河的形状时,仍旧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回答,树立他们在地理课堂的信心。讲到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的行政区、干湿地区、地形区等知识时,设定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能相互学习和查找不足。在课堂的归纳总结阶段,可以由优等生来陈述本课收获。课堂延伸教师要指导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合作,弥补彼此的不足。

五、结语

在了解当前差异教学的概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差异化教学的实施方式和策略。从理顺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调整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使其能够精确对准不同层次的学生,最终满足学生在平均线层次之上获得地理学科突破性的进步。具体的实施策略上,学校、家长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共同把差异教学贯彻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彻底落实因材施教,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推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昭颖.差异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51.

[2]禅岳善.差异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剖析[J].天津教育,2020(20):97-98.

猜你喜欢

差异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相似与差异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找句子差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