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常玉绘画中线条运用的研究综述

2020-03-14潘劼

人物画报 2020年29期
关键词:常玉文献综述线条

摘 要:对常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常玉绘画风格的研究分析;第二对常玉线条运用的研究分析;第三;对常玉艺术风格形成的研究分析。本文将针对这些绘画特征择取较有影响力或价值的文献整理综述展开论述。

关键词:常玉;油画;线条;研究;文献综述

一、研究对象的分部

由于常玉绘画作品在中西方油画结合方面的独有价值,所以一直以来,绘画界对常玉的作品都有所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是围绕其人生经历,艺术风格和艺术阶段的分析。多着重与作品的品评与赏析,多以期刊、论文为主,也有针对其油画作品不同的分类整理。有不少研究者将常玉与马蒂斯、藤田嗣治、莫迪里阿尼等进行比较,也有针对其油画作品进行分析,或是除了对其艺术风格进行论述外,还详细论的述了常玉辉煌灿烂的一生。

二、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1.对常玉绘画中线条的分析

在绘画的诸多视觉因素中,对线条的运用最能表现绘画的节奏和韵律,能够为画面带来诸如运动、生长、生发等富有意味的概念。无论是坚实有力的造型还是强烈的视觉效果,或是在形态变化、行色变化、质地变化的互为作用中获得的各种因素的有机组合,乃至达到气韵生动、连绵相属的境界,都离不开对绘画因素中线性因素的把握。常玉的绘画常被赋予“东方韵味”的标签,首当其冲的便是源于其对线条的巧妙运用。顾跃在《先锋.颓废 常玉与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另类视角》中指出,“画中有诗”被认为是中国画品评的一大标准,是诗意与画意,书法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在这一概念下,诗意在绘画中得到了强化。而在二十世纪后,中西方文化艺術及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冲突与交融的浪潮中,则体现为“写意性”的绘画语言。坚持中国传统审美特质,吸收油画绘画语言,将中国传统线条融入油画创作中的常玉便成了其中的重要的代表。常玉的作品时常流露出带有“东方美学”精神的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人画一脉相承,画面中透露着中国“道与无”以及禅宗的意境,这是常玉对油画和中国传统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重新整合,是绘画艺术本性的回归。陈浩然的《常玉绘画语言研究》中提到,线条是常玉绘画语言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作品中的线条用笔流畅节奏感十足,时而流畅,时而顿挫,虚实相交,收放自如,与画面中简洁夸张的造型和较强的主题性意蕴相辅相成,诠释出崭新的、自由地、开放的绘画精神,并从中探寻到画家置于画面中的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刘宏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常玉与藤田嗣治艺术道路比较初探》中提到,东方艺术以线为起源是颠扑不灭的真理。过去就有书法与绘画同一的说法。在中国,象形文字得到人们的厚爱,这种表意文字也是绘画性的,同时又带有书法的性质。大概在初期这两种表达方式并没有被明确地区分开。时至今日,体现为线的形式的书法艺术在东方的艺术分类上仍旧占据着极高的位置。在运笔上,它与我们的自然观很有关系,书法并非只涉及实际描写对象的技能,它更多地是表现隐藏于运笔气韵中的抽象的美,蕴含着中国人与自然地道与虚无的思考。马慧赟的《结构的简化与纯粹——常玉艺术的造型语言研究》中提到,中国艺术的现代性是什么?目前还不清楚,常玉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为我们点明了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向——诗性。

2. 相关绘画中线条研究的分析

何奎先生的《油画形式语言探索》有一段关于线的描述:线条是中国绘画的灵魂,是创造艺术美的最主要、最具东方特色的艺术手段。在他看来,虽然由于油画媒介和工具浓厚粘连和较高的硬度等特性,限制了其在线条表现领域的运用,无法达到中国画中线条的流畅程度。但也正是由于这一材料上的限制,使得过去的油画家们大多都忽视了线性的运用,而专注于面的表达。从而使后世企图突破的画家们得以将目光转向注重线性运用的东方艺术,因而线条获得了成为现代画家们表达情感的有力手段的机会。王菊先生在《中国绘画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中国传统的“以线造型”不像西画那样只管“真实”,而是一种感觉的联想。在这一条件下被运用的线性元素,被打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烙印,并且在油画民族化的进程中,得到了更多地关注与重视。董希文先生也在《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中提倡“给予中国古代绘画中线条的元素更多地关注和研究,并且将其中的精髓发扬和运用到油画的创作中去。”陈龙海的《中国线性艺术论》从原始艺术出发,研究线条的艺术渊源和发展过程。林若熹的《中国画线意志》,是从精神层次的主观与客观性出发,研究线条的精神内涵,提出中国画之所以能够成为源远流长并影响深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人群体对其的推崇以及文人画等元素的加入。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常玉绘画中线条运用的梳理和评述,可以得出常玉的绘画与中国传统文人画一脉相承,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艺术之路。他独特艺术语言中的线条变化丰富,自由奔放,丰富了油画的绘画语言,是中西油画结合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具有重大的学习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浩然.常玉绘画语言研究[D/OL].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6. [2019-12-20],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90-1016910694.htm .

[2]陈龙海.中国线性艺术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5,12.

[3]樊爽.常玉与莫迪里阿尼的线条比较[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

[4]马慧赟.结构的简化与纯粹——常玉艺术的造型语言研究[D/OL].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4. [2019-12-20],http://xueshu.baidu.com/s?wd= &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 -8&sc_hit=1.

[5]顾跃.先锋.颓废 常玉与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另类视角[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6.

[6]刘宏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常玉与藤田嗣治艺术道路比较初探[J],艺术教育,2019(01).

[7]张菡.线条在中国当代写意油画艺术中的表现研究[D/OL].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6.[2019-12-20],http://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861fd4ff708ff62bccf385d1d1de2cb2&site=xueshu_se .

[8]王進玉.屈腿裸女[N].新京报,2019,10,09.

[9]吴冠中.吴冠中文集[M].青岛: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253.

[10]郑斯雅.浅析常玉油画的造型特点[J].美术大观,2018(04).

[11]裔志君. 画笔下的痕迹——常玉绘画中线条表现的研究[D/OL].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5. [2019-12-20],http://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4f7b47670108a9 10eb952d92ae13a14d&site=xueshu_se.

注释:

[1]裔志君. 画笔下的痕迹——常玉绘画中线条表现的研究[D/OL].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5. [2019-12-20],http://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4f7b47670108a910eb952d92ae13a14d&site=xueshu_se.

[2]顾跃.先锋.颓废 常玉与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另类视角[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6.

[3]樊爽.常玉与莫迪里阿尼的线条比较[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

[4]陈浩然.常玉绘画语言研究[D/OL].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6. [2019-12-20],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90-1016910694.htm .

[5]刘宏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常玉与藤田嗣治艺术道路比较初探[J],艺术教育,2019(01).

[6]何奎.油画形式语言探索[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10:60.

[7]王菊.中国绘画学概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210.

作者简介:潘劼(1995—),男,满族,籍贯:浙江宁波人,贵州民族大学大学美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油画。

猜你喜欢

常玉文献综述线条
寂寞的枝头,才能长出常玉要的花朵
常玉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30年
常玉:画界“宝玉”
浪荡公子常玉凭什么成为华人收藏的品味象征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