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皖南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困境与传承保护

2020-03-14甄方方 许晓慧

人物画报 2020年29期
关键词:经验教训发展困境

甄方方 许晓慧

摘 要:皖南民间剪纸起源于东晋之后,在明清时期至民国末年,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由徽商将皖南民间剪纸销往全国各地,并将其发扬光大。皖南民间剪纸取材于宣纸,题材内容极为广泛,历史人物、山水花鸟、仙禽瑞兽、诗词画意等,无一不可通过剪纸展现。此外,皖南民间剪纸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其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通过分析皖南民间剪纸艺术的不同特点以及当前发展的困境和问题,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剪纸文化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发展策略,提高皖南民间剪纸文化的民族特色和产业价值,促进相关文化产业的应用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皖南民间剪纸;发展困境;应用传承;经验教训

一、皖南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概述

皖南民间剪纸是长江以南的一种独特艺术,深受皖南人民的喜爱,是一种集观赏性、装饰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精美手工艺品,也是中国人民展示自身文化素质的载体。皖南民间剪纸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语言,常被人们用于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形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也不是真正地客观事物,而是民间艺术家根据历史人物、山水花鸟、仙禽瑞兽、诗词画意、戏文演绎等事物原型的许多方面大胆的想象、提取、加工、创造艺术风格。皖南民间剪纸的形象造型理念为现代平面设计所推崇,而平面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种方式,它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也是民间传统的交流方式。

二、皖南民间剪纸的艺术特点

皖南民间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灵动的感觉和简约的艺术享受,精致、精细、细腻、恬静是皖南剪纸艺术的基本特征,它内容丰富,寓意广泛,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但由于其能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从对皖南民间剪纸的了解中,可以便捷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独特韵味。

皖南民间剪纸不仅选材精细,而且设计巧妙,表现手法精细多样,集观赏性、装饰性与广泛性应用于一体,具有很大的实用和收藏价值。皖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皖南剪纸在题材、技法、形式和习惯上的个性特点,可以适应多种社会需求,从而显示了皖南地区艺术风格乃至民族风格。

皖南民间剪纸是商品与艺术的巧妙结合,既有婚嫁喜事等传统节日的装饰性剪纸,也有连续表现形式的戏曲人物剪纸。其人物剪纸,善于大胆运用夸张手法,简练省略几剪,让人物形象和背景生动表现出来。为了充分发挥剪刀和纸的表现特点,他们还擅长用各种图案装饰人物的衣服和器皿,用寥寥两刀就可以把人物性格感情、动态刻画出来,具有皮影戏一样的趣味。

三、皖南民间剪纸陷入困境的原因

皖南民间剪纸是一种传统手工艺,通常以家庭、个人或作坊的形式制作。长期以来,艺术家从事这个行业,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也是为了创造经济价值。然而,在生活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民间艺术和民间艺术家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地承认和肯定,剪纸艺术潜在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没有得到明确的凸显。因此,作为剪纸艺术创作主体的民间艺术家开始对其产生怀疑和否定。

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科技的挑战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民间剪纸原来适应人们日常生活且必不可少的地位日渐被取代,如果只是空谈民间剪纸艺术走入市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走出困境,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才能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四、皖南民间剪纸如何走出困境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不同地区的民间艺人所面临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在经济落后、人多地少、没有稳定生计来源的农村地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导致了大量年轻人的外流。虽然这些地区由于封闭、保存较为完整的民间剪纸技艺,但却苦于没有传人,面临着艺术消亡的危机。和在一些较为发达的沿海或崛起的区域,许多从事民间剪纸艺术家纷纷随着经商浪潮,放弃了剪纸艺术,转移到其他行业,甚至一些继续从事剪纸艺术家,只是抱着祖传的手艺,并无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更多地艺术家为了追求利润,顺其自然,降低了剪纸的质量或者放弃了自己的风格,这自然导致了民间剪纸质量的得不到提高,风格的趋同,工匠技艺的衰落。

旅游文化市场是一个很好地方向,应该迅速发展这个市场,占领这个市场, 将当地民俗故事、民间戏曲人物、民间传说制作成精美的剪纸旅游纪念品,在景区进行宣传和销售。这些主题也可以做成大型的剪纸公共艺术装饰,用于公园、路边、城市广场供游人学习、欣赏、休闲。将这些历史文化主题作为剪纸装饰图案运用到产品包装中。如手机壳、包装袋、文化产品等,作为纪念品赠送或在国内外销售。因此,这种方式可以通过旅游文化,吸引游客,使他们得到精神愉悦,带动消费,并辐射周围,带动市場繁荣。

皖南民间剪纸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要组织一支专业队伍,抢救和保护仅存老艺术家的传统技艺。给他们颁发荣誉,聘请老艺术家进入校园,进入教室,这样传统技能就可以传承下来。只有保护濒临灭绝的传统艺术剪纸作品,送到博物馆、文化中心、科研机构还原历史,研究艺术价值,保护实物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剪纸艺术形式。

五、结语

皖南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技艺精湛,但是传承和发展遇到瓶颈,我们只有坚持研究皖南民间剪纸的历史,抢救保护传统技艺,既不是孤立的拯救,保护、研究,又不是纯粹的衍生商业发展,讲利而又不维力,并驾齐驱,使广东民间剪纸艺术走出困境,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皖南民间剪纸艺术。

参考文献:

[1]王文光.中国南方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2.

[2]吴永章.百越源流研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增刊)

[3]何红一.南方民族民间剪纸对中国剪纸的特殊贡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51-54.

[4]曹小欧,张晶.民间美术欣赏[J].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51.

[5]何红一.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保护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74-77.

猜你喜欢

经验教训发展困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论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历史经验和教训
长沙望城区戏曲文化发展困境探究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浅谈文物建筑环境的保护
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崭新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