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生口语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03-14韩姝琦

人物画报 2020年29期
关键词:教师素质农村教育校园文化

韩姝琦

摘 要:现阶段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全国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城市居民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比重越来越高。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教育人才缺失,再加上人们的观念相对落后,导致农村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提升口语表达更是迫在眉睫。本文将针对农村地区学生的口语表达现状、原因以及措施提出见解。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素质;校园文化

学校是培养学生文化知识以及文化素养的地方,在一些大城市随处可见的口语表达训练班,在农村地区基本没有。农村地区本身的基础设施落后,人们的意识受环境影响,使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口语交际、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语言就是日常交流,怎么顺口怎么说,所以导致农村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已经养成了用方言交流的习惯,在普通话发音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一、出现这种问题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家长们认为播音主持等靠语言吃饭的工作就是不务正业,训练口语表达是在浪费时间。学校每学期给学生们开展的口语表达课程有时会受到一些负面的评价,这就导致即使在校内学生们说普通话,但回家后读音仍然得不到纠正的问题时有发生。城市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水平,而农村学生在家长以及老师因循守旧的状态下,只注重个人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整体的素质。其次,农村地区由于环境差,待遇不太好,无法吸引高素质教师,老师们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当地的老师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依然使用方言。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最后,由于农村地区整体的社会环境落后,生活节奏慢、环境单一,孩子们没有办法接触到新型教育理念,没有外界的刺激就很难激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口语表达活动更难开展。

二、提高中学生口语表达对策

1. 教师的表率带头作用: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度和依赖度都是很高的,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上课的时候使用规范地普通话,并且在上课回答问题时也应该督促学生使用普通话。课下班主任老师可以成立监督小组,做好惩奖机制,逐步让学生们习惯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的要求。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一个大集体,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培养好习惯。针对如何提高普通话的问题,学校可以给学生播放演讲视频,定期举办演讲比赛,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差异,主动提高普通话水平。还可以举办听写比赛,提高学生听说能力。运用好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们朗诵优美的散文或者诗歌。将普通话纳入《初中生行为规范手册》以及班级的考核,倒逼学生重视普通话。

3. 注重家校联系,发挥家长作用:为了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脱节,应该重视家长的作用。农村家长大多有传统守旧思想,家庭矛盾也是时有发生,与之同时出现的脏话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是有害无利的,家长没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生长土壤,导致语言之花永远无法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给家长进行讲座培训,让他们慢慢消除对普通话的误解,进而认识到普通话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家长还应该起到监督作用,即使在家中也应该时刻提醒学生使用规范地普通话。学校建立沟通交流平台,方便家长及时提问或者反馈。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十分严重,甚至有些孩子一个监护人都沒有,长期和家长缺乏沟通,导致学生们自卑敏感,不善于表达和不敢表达是常有的情况。所以应该定期让家长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打破家庭内部的交流壁垒,让学生逐步建立安全感,才能让学校的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课堂是学生的主场,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教室,所以利用好课堂的时间才是重中之重。农村地区的学生大多数生性胆小,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心声,更谈不上和别人合作交流,因此必须做好长期规划,从浅显易懂的、易于上手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入手,逐步规范学生的体态和语言,帮助学生打破心理壁垒,扫除心理障碍。

三、在课堂中如何提升学生口语水平

1. 无论是哪一学科,都会有齐读环节。农村学校应该重视这一点,创设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多读多念,大声朗读,提升语感。语言表达清晰程度和流畅程度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应该多读,这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最直接最有效地办法。比如:晨读时间给学生们规定阅读篇目,督促他们反复大声朗读,不仅可以积累词句,还可以练习普通话的流畅度。

2. 现代课堂不再是传统课堂,以学生为主的授课方式逐步取代了老师“一人台”的方式。现在的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时间增加,这正是我们应该把握住的关键。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自由讨论,不仅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还可以在无形中让学生们多说多练,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

3. 新版的语文教材设立了口语交际单元,但是仅仅几个单元的学习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效果不好。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口语表达课,以专业的角度纠正学生们的发音,从基础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开始练起,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热爱交流,认识到普通话的好处。

无论如何,农村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是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是持久而深远的。作为一线的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地耐心,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逐步实现规范用语。只有把教育做好才能让国家可持续发展,农村的教育问题十分严峻,口语表达更是十分重要,这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老师应该有新型的教育教学观念,在督促学生文化课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把握住农村的教学质量才能全面地提升我国教学水平,这也是提升软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璇.农村中学生口语现状及对策分析[J].文学教育(下),2020(09):116-117.

[2] 王森祥,姚晓玲.关注口语交际 提升语文素养——农村中学生口语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3(06):74.

猜你喜欢

教师素质农村教育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